信息技术课堂观察新理念
信息技术课堂观察新理念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达成教师课堂目标的难度,而新课程的实施,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融入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之中,实行积极有效的课堂观察,及时把握学生动态,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点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关键。
关键词:课堂观察 课程改革 新理念
新课程的实施,使得教学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的教育向差异性的教育转变。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教学变成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教学的过程变成了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内容、过程和结果等方面与其它学科相比,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它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并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息技术课堂明显区别于其它学科的课堂,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特点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暴露无疑,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融入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之中,一直是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积极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其中,实行积极有效的课堂观察,及时把握学生动态,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点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关键。
一、课堂观察的含义、原则
所谓课堂观察,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 (或偶然)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教学反应的行为方式。日本教育家圾元昂认为,新老教师在技能上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对学生反馈信息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评价。这一切的立足点是课堂观察,通过有效的观察,教师才能把握住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反应,了解教学效果,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课堂观察的原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计划性原则:可靠的观察来自周密的计划,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立观察点,有目的地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针对不同的反应按事先设计的方案作出调节。正如巴斯德所言:“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盲目、无计划的观察,只会造成视觉盲点,或对有价值的反馈信息视而不见,或将观察到的课堂现象束之高阁,或不知所措,失去了课堂观察的意义。
二是准确性原则:准确的课堂观察有助于教师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这里的准确有三层含义:(1)全面观察,不要以偏概全。教师的视野应开阔,善于捕捉带有共性的反应,环视全场,兼顾前后,不能老盯着眼皮底下的几个学生。(2)及时发现,防止问题堆积。知识结构是环环相扣的,教师的忽略,可给学生留下疑点,并浮现在脸上。若教师及时发现,早作调整,不会有多大影响;若教师无视学生反应,依旧故我,则造成疑点堆积,困惑加大,一脸茫然,此刻再作解释为时已晚。(3)细致分析,不被假象迷惑。表面现象并非都真实可靠,有时学生高喊“懂了”不一定发自内心。教师的观察切不可停留于表面,而应仔细思考,深入底里,真正把握住学生的脉搏,方可有的放矢。
二、新课程对信息技术新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的教师定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教师是塑造儿童心灵的天使。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创造性的劳动。
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教师具有以下五方面的特征:
1.专业化。专业化的基础是“术业有专攻”,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具有完成课堂必须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不仅能够达到工作的要求,能够胜任工作,而且能够建设性地开展工作。
2.规范化。规范化是实现课堂观察、完成课堂目标的基本内容,它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职业规范,并能时刻以该职业规范为准则完成课堂目标。
3.制度化。制度是行为的规范,是实现课堂目标的保证。信息技术课进入中小学课堂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或更为完善的规章制度,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加强自我约束,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和主观主义对工作造成的冲击。
4.理性化。即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意识,能正确的认识并理解自己所承担的工作。由于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特点,使得信息技术教师课堂目标达成难度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尽量客观、冷静、理性地对待工作,不掺杂过多的个人情感,不因个人情绪和好恶而影响工作。
5.自主化。即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觉悟,自觉履行岗位职责,诚实、守信,勤勉、主动,自学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信息技术课堂在“外人”的眼中是混乱的、甚至的有点失控的,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根本的一点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课堂的与众不同,我们绝不可能将信息技术的课堂与其它学科的课堂相提并论,因为课堂管理方面的相关理论在这儿不起作用,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起作用的是手段和经验,即所谓的课堂观察组织能力!
三、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五个观察维度
1.组织能力。它包括教材的组织、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其中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教学设计是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对课堂常规的一贯要求、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等是教学活动组织能力的关键因素。
2.注意中心。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在课堂的注意中心应从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既要观察自己是否把注意中心放在学生身上,又要观察当学生自主活动时,自己的注意中心是否在于学生活动的反馈与调节。
3.教学机智。开放的课堂更需要教师机智的品质。教师必须敏捷的观察并快速的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还要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推进教学发展的进程。在一次信息技术公开课上,老师正在上课,一位“小游戏迷”又偷偷地进入了“游戏乐园”,老师发现了,但他并没有生气,更没有因此而严厉叱责学生,他只是轻轻地对学生说:“学微机就要向高手看齐,你现在认为游戏好玩并沉湎其中,但你能否编出好的游戏也让其他人觉得好玩呢?”学生不能应答,他便教育说:“我们还没有学到这种水平,所以今天还是要认真听课,等学好本领后,再领略游戏的魅力也不迟。”这种上课的机智,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待人处世的一种能力、一种行为方式、一种文化。
4.教学态度。心理学研究发现,虽然有的教师很有经验,对学生很负责任,但学生的发展并不理想。心理学把教学态度分成两类:一类为非交往性态度,另一类为交往性态度。前者与教学效果的相关系数极低,后者才会产生积极影响。我们强调对学生的交往,一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负责;二是呼唤课堂上教师的热情与宽容,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坦率与自发性。好奇是人的天性,初中学生尽管已趋向成熟,但好奇心仍很强烈,教师对学生的好奇心应该包容、满足、鼓励、利用,因势利导,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5.教学境界。教学水平有三个相互贯通的层面:授受知识、启迪智慧、人格生成。教师要关注这三者的整合发展,并努力向更高的教学水平进取。同时,信息技术课应彻底转变观念,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用创新的思维和眼光去启迪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并作为一种教学境界去追求。
四、信息技术课堂观察新理念
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对立课堂观察新理念,才能让信息技术课堂有条不紊,活而不乱,为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1.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在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和监控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随时对课堂活动作出调控。
2.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相结合。教师在课堂观察过程中,既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课堂中的全面情况加以监控,同时还要根据课堂情境的特点和学生表现,对课堂活动的某些方面或某些学生的个人行为进行重点观察,以达到对课堂活动的深入了解。特别是一些调皮的学生,到了信息技术课堂,其特点将暴露无疑,对这部分学生,教师既要做到重点观察,又要注意教育方式方法。
3.保持观察的自然状态,不干扰学生的正常学习活动。教师的观察应与教学行为自然融合在一起,既要有意识观察,又不露明显痕迹,不对学生形成明显的压力,不让学生感到教师处处在监视自己。
4.排除各种主观倾向,进行客观观察。实践表明,教师心理活动的某些主观成分有时也会左右他的课堂观察,从而形成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观察结果。以下几种效应对教师的课堂观察会有消极影响,应加以排除:(1)期待效应。指根据自己的结论期待事实的发生。例如,对好学生有正向期待,一般不做消极分析,对差生有反向期待,一般也不做积极分析。(2)平均值效应。有些教师习惯于对学生做班级整体评论,也就是往往把学生群体看的都比较好,或都比较差,这样容易造成对学生个体评价的不公正。(3)中心论倾向。即遵守一贯的正态分布原则,中间大两头小,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有过强的固定性。(4)互动倾向。即一种光环效应,一好百好。对学生的主要印象可以影响到对他的其他印象。例如,教师特别看好学生的成绩,一般认为只要成绩好其他方面也都好,成绩差其他方面也不怎么样,等等。(5)标签效应。指教师一旦发现某个学生身上不好的东西,就下结论,贴出了标签。这个标签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改变,并可能传递给其他教师而影响他们的观察,班主任的标签往往影响力较大。
目前教师从事课堂观察研究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与困难。教师职业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单兵作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资源共享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做到与其它学科教师的相互配合,促进信息技术学科的综合发展。
参考书目:
1.王秋海 “师范生教学技能微格训练研究” 《上海教育科研》 1996(9):P43*45
2.傅道春 《教师技术行为》 黑龙江教育版 l994:P104
3.孔锴 《当代教育新理念》 北京出版社 2005.01
4.张德伟 《新课程与教材改革》 北京出版社2005.01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