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视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视点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于专题学习网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视点。本文详细地论述了信息技术与研究性课程整合的专题学习网站----“云冈石窟”专题学习网站的需求和功能定位、基本性质和特色、网站的整体规划及功能。
基于Internet的研究性学习网站的建设,是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近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视点。目前在学校具备校园网的条件下,如何进行网站建设?如何运用网络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实现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这些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大同市乡土教材研究性专题学习网站----“云冈石窟”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是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尝试。
一、网站的需求分析与功能定位
山西省是一个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内陆省份,目前山西省绝大部分中小学信息技术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仅靠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而信息技术课程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本满足不了当前信息社会的需求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需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正处于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阶段,多数学校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作用;研究性专题学习的教学理念已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对于它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表面化现象,绝大部分学校研究性课程采用的是实地调查的方式,但由于地理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只能在学校的附近区域进行,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目前还尚未大面积使用,极个别的学校效仿其它省市开发校本专题学习网站,没能切合山西信息技术起步较晚的现状。现有网站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缺乏应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学习指导,缺乏“专题性讲座”和“研究过程与方法的指导”,缺乏相关学习资源的系统提供,以及网站整体结构的介绍,导致学生网上学习的盲目性。此外,还存在网上教师指导不到位,评价体系不全面、不具体等问题。
“云冈石窟”专题研究性学习网站的设计在尽量克服以上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把网站设计成了集云冈特色区、资源区、学习准备区、研究性学习区、教师区、讨论区以及站内导航为一体的研究性学习网站,旨在通过创设一个信息量大且颇有人文色彩的网络性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切实有效地实现对当前知识的意义建构,培养他们搜索、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二、网站的基本性质和特色
网站是针对山西省的信息化状况,为适应山西的具体情况而开发的专题性学习网站。网站的学习对象是初、高中学生,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能以理论为指导去分析、解决问题。因此网站注重对实践探索内容的设计,网站研究主题的选取来源于大同市乡土教材《历史》的第十二课大同名胜古迹(一)及大同市乡土教材《地理》课本的第八课,并对课本知识进行了进一步扩展、延伸,确立了研究主题及方向。让学习者在云冈石窟情景资源的环境中,感受云冈石窟的历史文化,引起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利用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站的主要特色如下:
1.针对当前学生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还未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本站设置了信息技术预备知识模块,提出在本站进行自主、协作学习时学生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同时为没有掌握基本技能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相关技能的课件。
2.专题内容的选择具有高度的整合性,内容来源于大同市乡土教材,围绕云冈石窟这一内容主线展开,从历史、地理、化学、环境、物理、数学、语文和艺术八个方向进行研究,并且在各个研究方向中,分别有各自的学习目标和研究任务,形成了一个有逻辑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使研究内容涵盖了多个学科,实现了学科之间的整合及知识的拓展。这一特征为完成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提供了真正的研究环境。
3.网站为学习者提供了清晰的学习导航栏目,克服了通常学习网站中学习迷失目标、不明设计者意图的巨大缺陷。学习导航栏目具体包括网站整体框架、研究性学习开展说明、站内资源分布等子栏目。
4.研究方向的设计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每一研究方向均提供研究起点、学习目标、研究任务、常见问题、成果展示和建议几个环节,为学习者独立完成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提供了支持,以免学生偏离研究方向。同时,在常见问题子栏目中提供了处理相关问题的参考站点。
5.独具特色的多样化评价系统。网站的评价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学生学习评价系统、教师指导评价系统和网站整体功能评价系统。其中网站整体功能评价系统采用的是在线评价的方式,教师指导评价系统采用量规的评价方式。学生学习评价系统根据不同学习目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三、网站的整体规划与功能
网站的框架结构如下图。
1.研究性学习区(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区),即学生区,该区是本网站的核心。其主要目标是让学习者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采用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在网络提供的资源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其主要的内容由信息技术预备知识、研究性学习、研究方向(角色选择)、成果展示及测试评价几部分组成。信息技术预备知识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网络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浏览网页、资料下载、发送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等的技能),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为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所使用的有关软件的使用能力等(如:画图板、Excel、Word、PowerPoint等软件);研究性学习环节主要包括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政策和法规,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各个环节和步骤,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以及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实践性研究性学习案例和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方向围绕云冈石窟这一内容主线展开,从历史、地理、化学、环境、物理、数学、语文和艺术八个方向进行研究,在各个研究方向中,分别有各自的学习目标(阐明从该学科角度进行研究应获得的主要知识和基本技能)、研究任务(抛出从该学科角度进行研究的子课题)、成果展示建议(为学习者提供研究结果展示的参考建议并提供相关案例)和常见问题分析(为学习者列出在这一研究方向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提供自主学习支持)。
2.教师区。教师区的主要内容由乡土教材、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介绍、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教师参考、学习经验交流几部分组成。这一区域为教师设计了有关乡土教材、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的教学设计,教师专题性研究学习所需的参考资料以及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在这里,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提出主题阶段,教师主要是情境创设者、活动组织者和信息导航者;在活动展开阶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意志激励者;在成果交流阶段,教师则是促进迁移者、总结概括者。此外,由于网上资源的极大丰富,教师在学习资源的选择、使用等方面的指导作用也非常重要。
3.云冈特色区(扩展性学习资源)。云冈特色区(扩展性学习资源)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云冈概况、云冈沿革、佛教艺术、经济旅游。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是扩展学习者的视野,使学习者在充分了解云冈石窟的各个研究方向之外,对云冈石窟佛学、经济旅游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4.网上协商讨论空间。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学会分享与合作,因此在建设该网站时要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信息,尊重他人的想法,发展团队精神。网上协商讨论空间正是为此而设计的。讨论区包括实时讨论区和非实时讨论区,该区为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以实现学习过程中的实时或非实时讨论和疑难咨询。在这里,系统提供的交互工具种类很多,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发电子邮件、新闻组等请教教师,也可以通过BBS或聊天工具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讨论。
5.评价系统。评价系统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指导评价和网站功能评价三部分。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评价很容易从他们的研究成果中体现,但我们更多的是提倡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的各种“体验”。
在学生学习评价系统中,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学生的自我评价,然后是协作者或者同学的评价,最后是教师或者家长、社会对学习者的评价。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习者对研究性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对于基础性目标,主要采用量规的评价方式。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设置一些必要的测验量规,进行“自我调节式”的评价。对于表现性目标,主要设计了成果展示区,以实现“展示表现”为主的评价方式。可以由学习者、伙伴与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的信息随机产生,评价的结果表现为对个体的特定考察和对作品的定性分析。对于伴随性目标,主要设计了电子学档(包括课题研究的情报资料和各种研究记录)评价,进行“情境诊断”为主的评价方式。可以由专家、导师、伙伴进行评价,评价信息是情境化的,评价的结果表现为对活动绩效的定量考察和定性分析。
教师指导评价系统主要采用量规的评价方式,对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的不同环节的指导、咨询作用进行的定性评价。网站评价系统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从宏观着眼,从建设主题、指导思想、技术性能等方面来评价网站;另一方面则从微观入手,评价网站的专题确定、内容选取、结构组织、资源设计等。
[参考文献]
[1]谢幼如等.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3,(1)
[2]黄娟,李克东.开发专题学习网站及进行相关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及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3,(5)
[3]彭绍东等.教育网站的类型与评价[J].中国远程教育,2002,(6)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