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摘 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提倡“主体性”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笔者从教学情境创设、任务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设计,网络资源的利用、师生情感交流、学生作品展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目的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课堂。
【关键字】 学习兴趣 主动参与 鼓励创新 情感交流 体验成功
在新课程改革实践的今天,课堂教学已逐步成为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不断创新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获取知识的主人,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应该是信息技术教师努力探索的课题。下面就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从学生的角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一件事情有兴趣就一定会把它做好。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如果能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创设出能够引起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在学生心理上造成“悬念”,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就会被老师打开。情境创设的第一步是导入,这也是关键的一步,导入的设计如果奇巧而有新意,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就会十分轻松,以后的教学就会十分顺手。在教学中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导入,也可以利用一个悬念导入,大多数情况下是利用复习导入、实例导入或者任务导入,其实我们还可以利用游戏导入或创设挑战情境导入。不同的导入虽无优劣之分,但使用时是要注意一些基本原则。首先导入的设计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其次导入的设计要充满情趣,要有启发性,要能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保持高昂的情绪。另外我们还要注意采取灵活多变的导入设计,每次的导入都要做到巧妙、新颖,要能给学生以新鲜感,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设计教学导入语,还应做到简短易懂,讲述精彩有效。
教学情景的创设不应该只是为设计情境而编情境,情景的创设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情景的创设要有对学生好奇心理的满足,要有对学生“争强好胜”勇于尝试、敢于接受挑战心理的满足。情景的创设应该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环境,要能调动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探索式和发现式学习。情景的创设应该能鼓励学生大胆求异,以开拓性的思维,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教学是一门需要不断提升的艺术,教师如果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真正扣住学生的心弦,营造出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的课堂。
二、精心设计任务,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别人做过的事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精心挑选教学内容和设计合适任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性的操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让设计的任务具有趣味性、实用性、可行性,还要根据学生的能力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如:基本任务和创新任务。在设计开放式的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的多维性,设计的任务要可变通、可扩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解决问题,不受固定模式约束,大胆猜想,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还要注意提出任务后,不要直截了当讲述地每一步操作,而是要认真地分析任务,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最后还要再适时地加以总结,让学生获得规律性的知识。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新课程改革中最令人激动的莫过于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实现这一教育思想,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自学,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充裕的实践机会,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多给出一些解决的途径,少给一点直接答案,要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上还要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问题、动手解决问题、动口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在探索学习中,教师要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做好探索前的铺垫工作,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尝试理解新知识,使所有学生能够都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总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参与的机会,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的自主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得到提高。
四、发挥网络优势,开拓学生视野
网络人类最大的知识宝库之一,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认知空间。网络上资源丰富为学生开辟了一条自学的大道。各种论坛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为自学提供无比优越的条件和广阔的平台。当学生遇到利用现有的知识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引导他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学。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可以鼓励他们不要局限于课堂,应借助网络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自学,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在教学中,教师把学习中所需要的资料预先装入教师的服务器上,学生使用内部服务器根据老师提出的学习目标在网络中寻找相关资料来完成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使用内部网络相互讨论,取长补短,也可以向老师询问以解决学习的难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反复学习,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进行深层次的练习。让因特网和内网上大量的资源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
网络技术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各种教学手段各有所长,应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虽然网上有丰富的资源,对学生的感性认识、表象思维的建立有相当大的帮助,但是对于抽象知识体系的建立,网络学习却显得力不从心。另外网络上自主学习的信息太多,电脑游戏、小说、网络图片等非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太大,因此,我们在选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在课前注意亲自查看相关网站,选择一些适合学生查阅的网站,对于一些与课题无关的网站,让网管做一些必要的设置禁止学生登录,使学生能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完成学习。
五、增强师生情感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发展心智的活动,是师生间思想、情感交流的信息场,是一种共享信息的人际沟通活动。情感交流是我们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促使他们加倍努力学习。
在师生情感交流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些群体合作交流的机会,如在小组讨论中,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让师生真正互动起来。 情感交流中还要注意面向个别学生。在课堂中有个别的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不关心,喜欢游戏、聊天。对于这些学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拍拍他的肩提醒一下,或是小声地和他交谈。通过打一打、揉一揉这样的情感交流方式,给学生面子,这样既不会造成对抗情绪也不会影响课堂气氛。有的学生基础好对信息技术很感兴趣,与这些学生交流时,要尽可能多地给他们以成就感。比如让他们给大家演示操作步骤,当小组合作组长。还可以对他们提一些更高难度的要求,如参加电脑动画制作、网页制作比赛。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老师要不失时机地、不同程度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与他们结成朋友,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一旦喜欢上了这个老师,就会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从而愉快接受老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实现教师的期望。
六、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
学生学习的最大乐趣莫过于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一种成就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时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老师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赏识学生的作品,给学生以充分的鼓励,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减轻思想负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学生的作品即使很简陋,只要有独特之处,教师也应该予以肯定,赏识学生独特的优点。
教师对学生作品的展示应包括操作过程与最终成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品的展示对被展示者是一种鼓励,也对其他同学树立了一个目标,给予一种鞭策。每一节课都安排一个固定的环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对这个环节产生期待,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
七、结束语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目的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通过营造民主和谐、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树立全体学生参与的教学观。
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各有优缺点。以教师为中心的优点是:可以向所有学生展示所有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概念,可以节约教学时间,可以避免学生遭到挫败。问题是这种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不同背景、知识、经验、能力和学习风格,也难以将学习与真实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试验各种获得和运用信息的方法,自定学习步调,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过,这种教学策略可能造成一系列的组织问题,比如,教室看上去一片混乱,有时难以管理,教学时间可能得不到有效利用。因此,今后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把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这两种教学合理地结合起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这方面笔者经验尚浅,希望能得到广大教育学者和信息技术教师的指正。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基于网络的主体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罗德均,李芒,《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傅道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创立自主学习条件,发挥学生能动作用》吴玉国,《学科教育》2000年第4期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