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德育 -> 正文

中学德育论文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20:48:25阅读:
字号:|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摘要]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是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建设。为了全面客观地认识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更好地发挥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积极作用,作者就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产生背景、作用机制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青少年志愿为社会、为他人提供服务与帮助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是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建设。为了全面客观地认识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更好地发挥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积极作用,本人在广泛查阅资料,通过中西方对比,对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产生背景和重要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产生的背景

  在我国,“志愿者”这一名称正式提出的时间并不长,但志愿者服务却由来已久。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如宋代查道倾囊救弱女,李台春治病不论价,近代陈嘉庚慷慨捐资为国办教育等。1949年以后,志愿者活动在我国得到相应开展,但当时不叫“志愿者”,雷锋及雷锋式人物可以称得上是“志愿者”的典范。“向雷锋学习”、“学徐虎”、“希望工程”、“手拉手”等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志愿者活动有许多共同之处。志愿者活动萌芽于1990年深圳“青少年义务工作者联合会”的建立,以1993年北京大学学生自发组织的“爱心社”的出现为标志。1994年12月5 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1998年8月,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正式组建,承担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的职能,负责全国青年志愿者工作的组织管理,至此,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就蓬勃发展起来了。

  在高校兴起,最初是1993年,在北大校园,同学们针对校园内自行车摆放混乱现象,他们自发地行动起来,义务整理自行车,并号召同学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美化校园,美化环境。1993年底,团中央在对北大学生的志愿者行动予以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发出在全国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号召,1994年10月便成立中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总队,接着各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迅速发展起来,参与志愿服务的青年大学生越来越多,成立了各自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及相应的社团组织。如中国科大的“芳草社”,合肥工业大学的“春风社”,“春蚕社”,“爱心社”等。每年的3月5日,即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日定为青年志愿者集中活动日。1995年团中央发出“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援助活动”的号召,各高校志愿者活动便由校内走向校外,进入社会,服务社区,了解社区,了解社会。

  二、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曾勉励青年志愿者们“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发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青年志愿者作为一个优势群体,其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具有积极的社会影响和作用。

  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高校新时期传统美德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新载体。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促进了校园内外的精神文明建设。青年志愿者行动以“志愿”为原则,不计报酬,是追求奉献的活动。有利于引导青年大学生破除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青年志愿者行动以社会公益为基点,服务他人,培养青年人的利他精神,有利于引导青年大学生破除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青年志愿者行动注重实践,面向社会,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怀,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发挥了社会保障的作用。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及生产专业化的条件下,社会竞争较为激烈,社会经济领域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运行,不可能完全顾及“弱者”的利益。政府机制追求的是公民的普遍权利保证,即从最普遍意义上关怀公民的现实生活,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公民或者某些特殊群体的诸方面。于是,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之间就出现了一定的“剩余空间”,或者称“内在缺陷”。在这个空间中 一些弱势群体既是市场所不能顾及的,也是政府无力关注的。另外,我国的社会保障还存在资金不足,内容有限,服务保障薄弱等问题和不足。这些都为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高校青年志愿者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易掌握最新的工作方法和服务手段,有着年龄和身体上的优势。因此,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一方面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社会群体对社会保障的需要,弥补社会保障在资金和服务人员数量、质量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能运用最新的工作方法、最新的社会工作理念,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从制度上进行创新。近年来,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在“社会支持”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主要有:大力实施“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计划,扎实推进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深入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救助,为社会上急需救助者提供了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安慰。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服务,通过传播知识、传播文明,利用服务对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实现区域经济的飞跃和社会全面进步,并形成系统发展的态势。这种以提供技术支持为手段,以开发人力资源为目的社会保障形式,其稳定社会的意义更为深刻和长远。

  大学生成才的实践需求。它是引导青年树立为人民服务道德观、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它是青年进行社会实践,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识社会、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它是青年进行自我教育,实现自我价值的良好途径。是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升华和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阵地。青年志愿者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磨炼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

  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树立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进一步探索有效措施。要对志愿者活动进行全面化、层次化的丰富创新,要积极推动运作机制的社会化,要全面实现活动开展的网络化,要有效巩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全面化,确保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对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