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正文

谈谈自我与尊重在教育中的定位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2 12:12:59阅读:
字号:|

  谈谈自我与尊重在教育中的定位

  

  内容提要:教育任务的艰巨性与教育科学的复杂性,要求我们的教

  育行为要不得任何的草率与随意,我们必须严谨地迈出我们的每一步。

  自我与尊重本是教育理论中的老话题,但是,我们直到今天却一直没有

  准确定位。这在我们的教育上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且多是不好的

  影响。今天,我们必须还自我与尊重以科学的面目。这不仅是学术的需

  要,而且是社会的需要。

  中国人个性解放的历程早在十九世纪末的维新变法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五四时期达到了高潮。新中国成立后,个性解放运动广泛地在全体国民中开展起来,人民群众真的从此站起来了。但是,文革期间,健康的人性再次遭到扭曲,正常的情感再次受到压抑。也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吧,改革开放以后的个性解放也就来得特别猛烈,而且猛烈得超出了应有的分寸。等到我们的新新人类让我们不认识的时候,我们惊讶得张大了我们的嘴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到底哪儿出了问题?我们闻名于世、绵延几千年的教育真的失去了它本来的力量了吗?是社会的问题还是教育本身的问题?社会舆论在其中有没有责任?有什么责任?

  探讨这些问题,要涉及到有关教育的方方面面。本文仅就教育中自我与尊重的定位问题略陈管见。

  首先,有必要对影响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些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笔者认为,教育领域中自我与尊重的定位多数情况下是不准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不科学的或者说不完整的理论犯有指导性错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不得不对来自外界的不正确的影响进行斥责。听听那些所谓的专家们——请权且允许把他们看作是外界人士,因为他们并不真正从事教育事业——每每张开他们的嘴巴的时候,总是说要尊重孩子要理解孩子要与孩子交朋友要满足孩子的要求等等,可是他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是不负责任的,因为他们提出这些要求的同时并没有告诉老师和家长,要如何去尊重孩子、要理解孩子的什么、与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交到什么分寸、满足孩子的什么样的要求,或许他们本来也没有深入地去研究此类问题,他们当中不乏沽名钓誉之辈,不乏不学无术之辈,和整个社会的浮躁一样,他们的学术精神也是浮躁的。我们当代教育思想的匮乏正是这些专家们在理论上捉襟见肘的最好体现。对于当代教育理论的薄弱,这些专家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他们没有谁肯伏倒身子去认认真真地通过实践或者实验来探究教育的规律,仅靠霸占着教育理论的舞台在比手划脚。本来变革中的教育就没有自己的主见,多年来摇摆不定,当今在那些所谓的专家的聒噪声中更是不知所从了。于是,革除旧弊变成了毁弃传统,学习西方变成了东施效颦,尊重变成了纵容,理解变成了误解,关爱变成了溺爱,教育变成了扼杀。

  所以我们毫不夸张地讲,中国的教育早在源头上或者说早在上层指导上就已经出了问题了。故而,我要大声地呼吁,教育改革首先要从改革者本身改起,先树立科学的精神,再采取相应的步骤,想透了再说,看准了再做。教育的改革不同于一般的科学试验,正所谓百年树人,教育上的一举一动意味着要对一整代人负责,对民族未来、国运兴衰负责。因此,在教育改革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持万分慎重的态度,绝不能允许那些浅薄之人,仅仅由于他们高居于有利的领导地位而信口开河,扰乱教育视听。

  其次,自我与尊重到底是什么?它的度在哪里? 我们真正搞清了没有?

  教育本身在理论上的虚弱使得教育实践变得苍白无力。不要说什么独生子女难教育,其实独生子女本身和其他一般孩子一样,性情本善,不存在与生俱来的毛病,“独生子女现象”是教育本身造成的,换句话说,所谓难教育并不是教育对象的错,而是教育本身的错。幼小的孩子为什么会自私,为什么会狭窄,为什么会任性,为什么不懂得尊重别人,为什么不懂得孝敬老人,为什么不懂得感恩…… 所有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独生子女生来也是一张白纸,洁白无瑕,后天的那一切,无论是鲜美的图画还是脏乱的杂草,都是我们家长和老师涂抹上去的。问题就清清楚楚地摆在这里,我们还要到哪里去找答案呢?悲剧在于当我们面对我们自己的作品时,我们却不清楚我们是怎么创作出来的,这正是症结所在,正是我们的教育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涉及一系列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而自我与尊重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教育意义上的自我是指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掘,是指个性品格的健康形成,具体内容包括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自强、自立、自爱。在学习上表现为刻苦、坚毅。 而误区在于那种打着领导潮流的旗帜其实并不科学的所谓自我在实践中变成了以我为中心,变成了自由主义,变成了自私自利,变成了肆意践踏他人的意志、损害他人的利益。这不仅扭曲了自我的本意,而且也亵渎了尊重的所有准则。

  所以,自我的准确定位,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核心是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前提是尊重他人、不损害社会,方法是通过内在潜能的自我发掘来实现。

  科学与理性上的尊重是指自我对他人在规范上必须遵循的情感分寸和行为尺度 ,而这个规范是指社会法律与道德上的一般要求, 而这个规范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能意志强加,不能侵犯他人,不能剥夺或者侵害他人的合法权利。在交际行为上,尊重必须建立在相互接受的基础之上,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不损害第三方的基础之上。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当今教育上所强调的尊重主要是要求老师针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行为施加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而不是相反。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至多是不够全面。但是误区在于:一是在老师没被尊重的同时,尊重变成了一维的,变成了单方面的需要,这恰恰迎合了一些偏执、狭隘甚或自私无知的人的胃口;二是尊重就等于听之任之,既忽略原则又超过分寸,这恰恰违背了尊重本身的真意。

  所以,从教育的意义上说,尊重的准确定位应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方向的相互性,在要求社会尊重学生个体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尊重他人、尊重外部世界;二是内容的准确性,尊重不是无原则无分寸的,施以规矩、甚至惩罚,不是不尊重,有时是更好的尊重,问题是看规矩与惩罚所针对的学生的行为影响是怎样的;三是方式的科学性,在尊重的内容准确的情况下,仍然存在着一个方法是否科学的问题,如果方法不当,同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实施尊重的时候,要合理把握灵活性与原则性的度、既要学会委婉又要学会果决、既要细雨润物又要秋风扫叶。

  总之,教育任务的艰巨性与教育科学的复杂性,要求我们的教育行为要不得任何的草率与随意,我们必须严谨地迈出我们的每一步。自我与尊重本是教育理论中的老话题,但是,勿庸讳言,我们直到今天却一直没有准确定位。这在我们的教育上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且多是不好的影响。今天,我们必须正本清源,还自我与尊重以科学的面目。这不仅是学术的需要,而且是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国家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 谈谈素质教育中高效率学习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