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正文

以改革教学模式为契机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2 12:13:09阅读:
字号:|

  以改革教学模式为契机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高素质的教师必然是发展型、专家型的教师,并且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专业化发展也是教师自身的需要,是树立教师专业形象、提升教师专业地位、开发教师自身潜能、实现教师人生价值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也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发展。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学校更加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积极倡导和激励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方向发展。为了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一流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我市教育部门有系统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师培养活动,2009年我市制定了中小学高层次人才“333工程”建设规划,打造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三支梯队,每支梯队分别构建三个层次,如校长梯队有名校长、优秀校长、骨干校长三个层次,班主任梯队有模范班主任、优秀班主任、骨干班主任三个层次,学科教师梯队有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三个层次,三支梯队、三个层次共培养300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全市统一规划,制定预期发展目标,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训、考评、管理机制,着力培育和打造在市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校长、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三支高层次人才队伍,全力推进全市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体现在能否创设一个优质教学的课堂,能否发现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核心要素,能否在教学改革中学习所需要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否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为此,我们以改革教学模式为契机,通过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改革教学模式,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条件。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方面教师自身满足于有合格的学历,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学科知识,认为可以胜任教师的工作,缺乏自觉学习、不断进取的意识。另方面一些学校行政领导也满足于学校教师学历达标,忽视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在教师的培训上不舍得经费投入。这种观念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必将影响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最终势必会导致急功近利、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进而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教师的中心地位将发生改变,教师的角色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由传统的接受式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将逐步形成。为了适应新课程要求,我们首先需要加强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确立新课程理念,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从学科来讲主要有:(1)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2)强化学科基础知识,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基本能力(科学方法,如类比、假设、建模、推理、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和基本观点(绿色化学、化学应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培养,即由“双基”发展到“四基”。(3)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让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更有效地融合。(4)强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5)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赋予课程以新的内涵与时代特征,等等。有计划地开展新课程、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基本理念要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相融合的课程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核心、是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结果。

  教师转变观念,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内涵,以新课程倡导的“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理念落实课堂教学,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把重老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的学,变“学生学会”为“学生会学”。

  二、改革教学模式,要具备丰厚专业功底

  丰厚的专业功底是改革教学模式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首先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时代,学生的信息来源已不再仅仅是教师和教科书,大量的信息如何筛选、取舍和加工,需要教师引导,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人与环境、大气污染等前沿的、综合的、实践的问题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进入到我们的课程里,作为教师就必须要了解学科前沿的知识和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他教育技术的发展在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的同时,也要求教师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对各种教学媒体进行恰当的、娴熟的运用,与教学整合;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迅猛发展的时代要求。

  在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的同时,还必须掌握新课程下的教学技能与方法,才能实施教学改革。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试题编制技能、学习指导技能等。教师要设计好课堂教学,首先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钻研教材: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参考书以及考试说明等。准确完整地了解课程标准内容,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了解本学科的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明确本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教材是备课的主要依据,教师备课必须熟练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了解整个教材的组织结构,分清重点章节和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所在。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查阅各种课程资源,以便更好地掌握、充实教材内容。(2)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技能;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教师要在了解的基础上,作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避免教学中的主观主义和盲目性,切实做好理论联系实际。(3)考虑教法:所采用的教法,能体现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能主动探究。(4)准备教具:选用的教学手段应与所讲的内容紧密配合,在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上应起重要作用,实验尽可能真实、不虚拟,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整合以达最佳效果。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但备好课不等于能上好课。备课中的主角是教师本身,而上好课的主角是师生双方。上好课除了课前的充分准备以外,还需要发挥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包括语言讲授技能、课堂组织讨论活动技能、板书板画技能、体态语技能、应对生成性问题技能、媒体等的综合运用技能等。要保证课堂教学流畅性,一是要理顺教学环节之间的逻辑顺序,即一堂课的主线要明确;二是要删除教学过程中的琐碎提问,问题指向明确(不至于发散太多,影响进程)、具有层次,有一定思考力度,而不是无意义的对、错,浪费时间。三是提炼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言,使之自然,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讲授语言要科学、艺术、个性化。对课堂生成性问题,如何合理利用好生成性教学资源,使学生的思维向有利方向发展,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都需要教师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和积累。

  三、改革教学模式,要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我们在新课程教师培训、教学视导和教学调研中发现,很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认识不足,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新课程理念滞后,对新课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缺乏实际的实施研究,二是受到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满堂灌、大量练已成习惯;三是担心实施新课程教学影响学科测试成绩,特别是影响中考、高考升学率等,急功近利思想偏重,很少考虑学生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市开展了“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三案指“学案”、“教案”、“巩固案”,六环节指课堂教学中的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应用六个环节)。以新课程理论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建设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新型课堂,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学习模式。

  1.学案先学,使学生有备而来,增强自信心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每节课前我们都要给学生提供一份针对下节课内容的学案,首先要引起他对一项学习任务(学习目标)的注意和兴趣,要求学生根据学案要求先学、先练,预先准备;老师课前检查,了解学情。学生课前有准备、有思考,课堂上老师结合学案情况,有针对性地以知识引问题、以问题带知识,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之中。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师生的共同讨论,让每个学生感受到预先准备所带来的成功,以及体验到问题不断发现和相应问题不断解决的喜悦,从而产生自信,从中也培养了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和开放性,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学案先学解决了因时间、课程等诸多因素造成的无法在课堂上真正开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难题。充分利用课下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做到有备而来,提高了学习的信心,也让教师了解了学生,课堂更具有针对性。教师借助“学案”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教师的一人备课为多人备课,变重教师的教为重学生的学,这种师生互动的课堂,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抓手,也是开展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只有当学案真正起到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思考、探究,课堂教学才会发挥更有效的作用。为此,要求老师加强校本教研,集体研究、讨论、设计教学案,我们还利用视导、调研,及时发现优秀学案设计,并作为不同课型的样例推广到全市各个学校,09年我们组织全市骨干力量编写了各模块的同步导学,以学案和巩固案的形式为教学提供参考。

  2.课堂展示,给学生表现空间,激发内驱力

  课堂是师生间、生生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场所,缺少任何一方都将是无效的。要实现课堂师生互动,必须让学生有备而来,“有备”后还要提供空间、舞台、机会给学生交流展示。让学生在上述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激起主动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要使“交流展示”成为常态化,必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下,敢说、敢想、敢于探究、创新,勇于展示自己,并且努力使自己有精彩的“表现”,不丢自己面子,也不给小组抹黑。学生为了课上的精彩表现,课下必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种课堂模式,解放了学生,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通过展示实现课堂交流、知识共享。考验了教师,提高了教师应对生成问题的能力。正是这种常态化的“交流展示”环节,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不竭的动力,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3.精讲点拨,用激励性的评价,调动积极性

  互动的课堂需要教师正确的指导与总结,既不能将自主学习理解为自由学习,课堂放任学生自由,放手不管,课堂像似一盘散沙;也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控制学生的思路与思维的发展,要因势利导地进行精讲点拨,引导学生往积极思考的方向进行。精讲点拨要到位而不越位,要把握好度;要把握时机适时进行,不要频频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语言要简洁、精炼,准确、规范,形象、生动;讲解重点要突出,难点突破要有阶梯设计;要给学生留有消化、思考的空间。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首要的是要作出富于鼓励的答复,有目的地创设一些有台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不至于学生因错误的回答受到批评之后丧失信心。在激励性评价的同时进行矫正性评价,这也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机智。

  “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具备学案、教案、巩固案的创新设计能力,又要具有丰厚的教学功底和广泛的相关知识,还要具有高超的课堂驾驭和应对生成问题的能力。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完善知识结构,掌握各种教学技能,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模式。

  四、改革教学模式,要强化反思、研究

  教学反思、教育科研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为了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教学研究,我们开展了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模式研讨活动,如“名师示范课”、“百节好课”、“骨干教师优质课”、“学科中心组活动”等,对各种课型进行观摩、交流、研讨,我市赣榆海头高级中学改进校本教研,采用微格教学等方法,进行细节回放、观摩评价,提高了教师课后反思的效果。我们还对教师开展教学设计评比,实验操作、创新评比,“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等系列活动,促教师进行教学研究,锻炼基本功。教师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将教学、研究、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行一体化”,实现专业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青年校长的一封信》中指出:“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致成为一种枯燥单调的义务和程序,那您就要引导每一位教师都走上从事科研这条路。”进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是克服教师职业倦怠、促进教师进一步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是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深入,一些矛盾和难点问题日益凸显,如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发挥教育评价的激励、诊断与发展的功能,如何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完善和发展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等等,都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因此,教师要抓住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工作,通过研究,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通过研究发现并解决教育教学实际中的问题,通过研究探索出符合学校、学生和教师实际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并且在科学研究中提高自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只要我们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坚持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自身教学行为,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

  2010.3.10.

上一篇: 以我手写我心 打造美的天堂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