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的语文教育实践与新课改之承继研究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实践与新课改之承继研究
摘 要: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如果用一句话来加以概括,那就是他经过半个世纪的思考,而概括出来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至理箴言。拿今天的第八次语文课程改革来看,他的思想仍不为过时,反而让人有历久弥新之感。本文就此展开,也许给语文教育的同仁们一个启示。
关键词:语文教育 生活本源 新课标 教材
一、坚实笃定的语文教育实践经历
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是语文教育史上贡献最突出、影响最深远的语文教育家。
叶氏幼年时即受家教甚严。四五岁就开始识字、写描红纸;6岁进私塾时,已识字3000左右,字也写得秀丽。14岁进苏州公立中学(即草桥中学),受教于著名南社诗人胡石予,与顾颉刚、王伯祥、吴宾若、范烟桥、郑逸梅等同窗。中学毕业后,家里无力支持他升学读书,遂于1912年开始任小学教员。五四运动时期,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1920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3年进商务印书馆任国文部编辑。在20年代,叶氏还先后于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神州女学、福州协和大学、景贤女学、立达学院等校任教。1930年底,叶氏从商务印书馆转到开明书店任编辑。此后20年,除在抗战期间一度就任武汉大学教职和在四川省立教育科学馆任专门委员外,他一直在开明书店负责编辑工作。1949年初,到华北人民政府工作,任教育部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先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署副署长,后任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主持全国教材编审工作。1976年后,任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并被聘为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叶氏为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语文教育事业奉献了他的一生。他毕生的工作与实践经历,为他在语文教育方面形成丰富而扎实的理论建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早在1922年,叶老就提出“目的在使其自生需要,不待教师授予”的观点,在这之后又多次提出类似的看法。叶圣陶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教育哲学思想纲领,是他大半个世纪中对语文教育的真切体认与深刻感悟,是其教育思想的高度浓缩,他以此为纲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许多认识与新课程标准有着高度的一致。
要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叶圣陶先生一再强调的。叶老认为要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必须在“导”字上下功夫。新课标认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叶老曾经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要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必须让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1-9'CLA'1.1)
叶圣陶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看成是整个教育的本旨。他说:“教育的本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他一生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在语文教学方面,鉴于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为特征的学科,他更强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关于写作,他说:“写作教学的目的,在养成学生两种习惯:(一)有所积累,须尽量用文字发表;(二)每逢用文字发表,须尽力在技术上用工夫。”(《论写作教学》)要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必须树立生活本源观。上世纪20年代,叶圣陶针对当时国文教授“限于教室以内”、“限于书本以内”的弊端,明确指出:“趣味的生活里,才可找到一切的泉源。”在脱离生活、脱离实践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20年代,这一见解的确是独具慧眼,振聋发聩。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在30、40年代,叶圣陶提出“以生活为中心”来补救“为求学而求学,为读书而读书”使所学者忘记“何所为”的缺点,指出“学习得跟整个生活打成一片”。1948年,更是明确提出“以生活为本位”的观点。
叶老认为,语文是“生活上的一种必要工具”,这种工具决不是用来追求仕途功名的,而是用来增进知识,用来表情达意的,总之是用来更好地应付日常的生活从而更好地做一个健全的公民的。叶圣陶强调的语文教育要以“生活为本源”,这与现代国外学者提出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出美国心理学者WalterB.Kolesnik,Learning-EducationalApplications,1976)的观点是异曲同工,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素质教育乃一脉相承。要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其关键是教师素质的提高。
所谓教师素质的提高,在新课标的教学建议中,有以下五条: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按照当前流行的教育学理论,现代教育是主体间的指导学习,是教育实践主体指导受教育者学习主体的一种指导学习活动,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只有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中华民族的未来才会有希望。
三、慧眼独具的作文教育思想
1919年1月1日,《新潮》杂志1卷1号上发表了叶圣陶与王钟麒(伯祥)合著的署名论文:《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该论文是叶氏的第一篇署名论文,论文的主旨是强调小学作文之教授,当顺应自然之趋势而适合学生之地位,全文从“读物”、“命题”、“作法”、“批改”四个方面阐明了作者的作文教学观。
“选择读物殊为必要”。作者认为,“读物之实质固亦为种种之事物;而读物之外,事物正多,尤贵实际探求”,“于平日训练能注意学生个性,因势利导而陶冶之,收效自必更巨”。(新课标要求重视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
对于“命题”,著者强调:(一)“事事物物,与学生接触而引起其思想情感者,均可为文题之材料”;在教学建议关于写作(1-9'CLA'3.3.5.3)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二)“教者有思想欲发挥,有情感欲抒写,未必即可命题,因学者未必有此思想有此感情也”。举此二端,实则为一,“即以学生为本位也”。新课标很清楚地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1-9'CLA'3.3.5.3)
在“作法”上,著者从实质上揭示了文之所载为“理”、“情”、“意”;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意达”。三者之中,著者特别强调“意达”,要求尤为严格。
对于作文批改,“其意义不谬误而尚有不完全之处者,不必为之增;字句已通顺而尚欠凝练高古者不必为之改”。即使全篇谬误,也只是“指出其谬误之点,巧譬善导,使之领会,而后令之重作。”上述种种,其核心就是叶氏数十年来一以贯之的“少改多就、评重于改”原则。
新课标认为: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在回忆叶老的关于批改作文时的精辟见解,其“巧”其“导”,“使之领会”,与新课标的思想不谋而合。
叶氏的《作文论》,则是更具影响、更为系统的一部作文教学论著。1924年4月由商务印书馆印行单行本,列为百科小丛书第48种。后收入《万有文库》第一集,于1929年10月出版。
《作文论》共有十节。分为:一、引言;二、诚实的自己的话;三、源头;四、组织;五、文体;六、叙法;七、议论;八、抒情;九、描写;十、修辞。
一、二、三节阐述了有关作文的几个根本原则问题。“引言”一开头就把写作目的概括为出自两个心理:一是希望宣示所要宣示的;二是希望所写的确然形成了一个完好的定形。从这样的心理需要出发,论及作文的法度、技术与思想、情感(文字的原料)及生活等问题的关系。叶氏认为,“有了优美的原料可以制成美好的器物,不曾见空恃技巧却造出好的器物来。所以必须探到根本,讨究思想、情感的事,我们这工作才得圆满。”(此处可参见1-9'CLA'3.3.5.3)
在“诚实的自己的话”一节中,叶氏从“原料”与“写作”两方面阐明了“求实”的含义:从原料讲,是要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是要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叶氏强调作文与说话是同一目的,“是为着要在人群中表白自我,或者要鸣出内心的感兴”。然而,他所强调的“独立”的“自我”,并不是封闭的。(参见同上)
在“源头”一节,他指出,“有了源头才会不息的倾注出真实的水来”,“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在这一节中,叶氏还着重阐述了“要使生活向着求充实的路,有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与培养情感”。在这里,作者把“作文论”与“做人论”结合起来,把作文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认定“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这些都鲜明地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思想。
四、五两节是有关写作的一般原理。如果说上述三节根本原则的论述关涉“怎样获得完美的原料”问题,那么,这二节一般写作原理的阐发则是较为具体地来探讨“怎样把原料写作成文字”的基本步骤。六、七、八节,则把“文体”区分为三大类,并作进一步的具体研讨。这些内容虽都已涉及作文的法度与技术,但,在论述中都紧密联系生活、思想与情感,从根本上去把握文体的特性。九、十两节,则是研讨各种文体写作时如何取得更“巧”的效果的问题。对于这两方面的具体方法,叶氏也都高屋建瓴地扣住它们的目的,要求把握根本要义,求真、求诚、求之于己、充分地估定效力。
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非常中肯地提出:“……写作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1-9'CLA'3.4.3)
叶圣陶在这一时期先后发表的两部作文教学著述,见解精辟论证缜密,文字严谨,且相得益彰,处处洋溢着作文“育人”的思想光辉,同样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时时体现了叶老的真知灼见,他为我国现代作文教学史奠定了理论体系和良好基础;而他本人的全部语文教育思想也正由此发端。
四、独到精辟的语文教材和阅读教学研究
1921年,叶氏参加了“全国教育联合会”组织的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工作,并草拟了《新学制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以此为依据,又和顾颉刚合编了初级中学教科书《国语》(共六册),以后又与多人合作编辑了《开明国语课本》《初中国文教本》《国文百八课》《开明新编国文课本》(甲乙两种)《开明新编高级国文课本》等教材十余种,出版了《文章例话》《文章讲法》《阅读与写作》等专著,与夏丏尊合作的《文心》,与朱自清合作编写的《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
这一时期,叶氏的语文教育研究,归纳起来,在以下几个方面均有独到的建树:
①对语文学科性质、特征的研究。第一,“语文”就是本国的语言文字,而不等于文学。他认为,“文学之外,同样包在国文的大范围里头的还有非文学的文章,就是普通文”。
第二,“语文”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他把掌握本国语言文字看作是一个人基本生活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三,“语文”要适应语言的发展,做到言文一致,白话化。他认为,我国文字所以难学,其主要原因是言文的分离。
新课标中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9'CLA'1.1)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论,还有什么实践性,文学性等等的讨论,似乎对语文老师来说,还应该有更多的实践和反思。
②对语文教材的研究。第一,语文教材是凭借,是例子,而不是终点。教师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举一反三。他在《谈语文课本》里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参见新课标1-9'CLA'3.1.5)
第二,语文教材中精选的“例子”,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并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参见新课标1-9'CLA'3.1.2/3/4)
第三,语文教材的编排要讲究科学性和系统性。他说:“杂乱地把文章选给学生读,不论目的何在,是从来国文教学的大毛病。文章是读不完的,与其漫然的瞎读,究不如定了目的来读。”他和夏丏尊合编的《国文百八课》正是在这方面为后人树立了一个重要的框架。新课标中关于教材编写建议共九条(1-9'CLA'3.1),很好地体现了叶老的“例子说”,在选文、指导思想、内容安排、方法引导等诸方面都对其有所阐发。
③对语文教学目标的研究。对语文教学目标的明确阐述,是叶圣陶语文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国文教育>序》一文中说,“五四”以来中学国文学科,“专重精神思想一面,忽略了技术的训练,使一般学生了解文字和运用文字的能力没有得到适量的发展,未免失掉了平衡。”分而言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
第一,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叶氏认为,这种能力必须要在学生亲自参与的读写听说中进行训练。(参见新课标1-9'CLA'3.3.1)
第二,语文教学要养成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良好习惯。(参见新课标1-9'CLA'2.1.7/8)他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修订》一文中说:“国文教学的目标之中,大家都知道应有‘养成读书习惯’一目,而且是极重要的一目。”他还多次说过:“语文素养有了,读书习惯有了,岂不是你一辈子的受用?”
第三,能力训练不能局限在课堂内、教科书内。他反复强调,语文教科书不是语文学习的终点,而只是学习其他文章书籍的一个起点。(参见新课标1-9'CLA'3.3.2)
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有如下说明: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在今天看来,叶圣陶先生所论及的阅读理论,不仅不落伍,却往往透射出先生的睿智,哲思和超前。
叶氏无愧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语文教育界功绩最为卓著、享誉最盛、最受敬仰并堪为楷模的一代宗师。《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收入1919年以来叶氏论述语文教育的文章120篇,书简36封,相当全面地反映了他卓越的语文教育思想。
在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育的改革揪动诸多学者、专家的关注,如何在新一轮课改中赢得胜利的挑战,我们应该有清醒而冷峻的高瞻远瞩。
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育研究和语文教学讨论的时候,在教学中有所困的时候,是否想一想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给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著.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3]王松泉,钱威.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
[4]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5]吕叔湘.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6]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语文课陈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7]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郝文武.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9]巨有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性反思和实践.唐都学刊.2007,87-89.
[10]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