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究竟应该什么样
学校究竟应该什么样
《教育时报》对开封市求实中学的报道——《中国的帕夫雷什中学》,我先后读了三遍。思考了许久,也颇有些心得,于是写了出来,以庆贺我们中原大地终于出现了可以引领全国的学校。?
学校究竟应该什么样?
我很赞成有人把有些学校比作“人的性灵的屠宰场”的观点。在应试教育的统治下,校长和教师在学校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他们以及学生又在学校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在有的学校,人的性灵、生命没了价值,大家追求的是政绩、成绩、升学率、分数,进而又追求起金钱来了。?
校长、教师、学生的工作和学习首先是为了别人,其次也是为了自己今天的利益——物质、荣誉或升学。人人都做了他人的工具,又都(除学生外)把他人作为工具。即使从“为了自己”的角度看,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做了自己所追求的成绩、分数的奴隶?在这样的学校里,有几个人有幸福可言?公开了的或者被遮掩了的教师体罚侮辱学生、父母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而虐待孩子、学生之间的暴力事件等接连不断,甚至连国家领导人都“触目惊心”了,但是我们教育界却保持着不可思议的平静。这样残酷的事件,经我们的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一分析,就只有“教育方法”“心理障碍”了。?
我们是在办学校,我们都生活在学校中,但我们却不太关心更不愿思考学校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也许今天的年富力强、风华正茂的校长和老师们本来就没有见过真正竟义上的学校,所以才对自己身边学校的诸多“非学校性”见怪不怪。虽然教师心理健康、职业倦怠和学生厌学、辍学、心理不健康等问题日益严重,但是大家就像几千年封建社会中的农民一样,以为这本来就是“天命”,甚至还有不少人总把教育和学生生活与“苦”联系起来,常念着“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的古训。?
在这样的学校中,哪里还会有健壮的生命和勃勃的生机!?
死学校与活学校?
陶行知先生说:“学校有死的,有活的,那些以学生全人、全校、全天的活动为中心的,才算是活学校。死的学校只专在书本上做功夫。”当从《中国的帕夫雷什中学》中看到学生、教师以及校长都生活得那么和谐、温馨、热情、兴趣盎然时,我怦然心动:求实中学才是学校,是能够代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的学校。?
因为,我理想中的学校,是与“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学生、教师的生命受到无上尊重、得到悉心照料、得以充分滋养、能够尽情舒展的圣地。学校因生命而繁荣发达,生命因学校而充满活力。求实中学岂不正是这样的学校!?
教育时报的记者几次赞叹求实中学是师生的“精神王国”。从《中国的帕夫雷什中学》全文之中,我看到求实中学的教育生活以“精神王国”称之绝非夸张。而且,求实中学的“精神王国”已经扩展到了学生和教师的家庭、社区和社会。?
好的学校是社会的文化辐射源,它能够影响社区风尚,引领社会文化。所以,陶行知先生说学校是“庙小乾坤大,天高日月长”的事业。从这一角度看,求实中学在实践着“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使命。?
教育的内涵无法用数字计算?
与求实中学相比,这些年被媒体热炒热捧起来的一些“名校”,其内涵与真正意义上的学校还有不小的距离。?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所“清”的是什么?只是些知识、技能而已。客观地说,这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有其不可否定的作用,但如果对师生本应丰富的精神生活造成了过重的挤压,就很容易走上反教育的道路。且不说这些知识、技能与创新品质和创新中国究竟有多少本质上的关系,单就人的个性和谐、全面发展而言,或者仅就新课程改革所确立的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项目标而言,难道也可以“日清月结”吗??
“堂堂清”“日日清”所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在单一的目标的追求下,它丢掉和牺牲了的教育价值有多少?这样重要的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审慎而理性地思考吗??
逼着师生每一天甚至每一小时去“清”“结”死知识技能债务的“名校”,师生每天的生命状态如何?这样的学校岂不正是陶行知先生批评的“专在书本上做功夫”的“死学校”吗??
教育最有价值的内涵,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最有价值的教育,其效果的显现须待以长久的时日:五年,十年,甚至几十年……因而它既没有具体的操作程序,也很难予以“科学”的计量评价。因此,没有不为功利主义所动的情操,没有高尚的人文情怀,便不可能执著于真正的教育。张建平校长和她的求实中学的难能可贵之处,正在于执著于对教育本质的追求和实践。?
张建平校长为中原大地,也为中国创办了一所真正的学校。她的求实中是一个关爱生命、激活生命、发展生命的学校。在这个学校中的每个人——学生、教师、校长、职工——都在享受和创造着今天的快乐、教育的快乐。?
经过在求实中学的生活,教师们自身的价值会不断提升,学生会赢得一生的幸福。但更重要的是,像求实中学这样的学校多了,中华民族的国民素质就会大大改观。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求实中学,则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很具体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