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学期待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用教学期待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期待在现代教学中越来越显出其积极的作用。教师的某些现实教学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本身等都需要教师具有正确的教学期待理念。
关键词:教学期待 教学行为 学生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期待在现代教学中越来越显出其积极的作用。教师的行为不可能使学生瞬间学业质量提升和人格的完善,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教师利用教学期待的积极功能就可以把握这个特点,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师的某些现实教学行为,需要教师明确教学期待的正确方向
当前,我们的课程改革确实处在两难之中,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减轻过重负担;既要打好学习基础,又要保证全面发展;既要满足群众愿望,又要达到国家要求。我们要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大面积提高教师的素质,好的典型一定要为这两个“大面积”发挥引领作用。
仅以学生遵守纪律、自己能够正常授课为目标。其本质是“省心教育”为教育理念。从思想根源上看,是教师的责任意识淡薄。其现实结果只反映出对于那或多或少的工资的追求,把工作当成是完成生存的一种手段。其教学期待仅限于学生表面的规范。
仅以先进的发展观为追求目标,只要学生自由开放的发展即可,而忽视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基本道德规范的养成。这种教学期待的思想根源是过于激进的信任学生发展是独立自主的,而忽视了教育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仅以教师个人业绩的辉煌为职业发展的目标,表面上学生学习成绩显赫,而学生得到的仅是知识上的极大丰富,而对于学生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则是弊大于利。既使思想上为了学生,而其最终实现却仅仅是实现了个人的利益的不断扩大。
虽然这些现象不普遍,但是它们所反映的是教师的某些教育理念出错了,需要正确的教学期待理念的指导。当前除了要让研究课更多地体现高效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带动面上的学校和面上的教师以外,还应该尤为关注常态课。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在常态课这个领域里,使最一般的教师通过用最实在的方法,获得最实在的效果,学生能当堂学、当堂会,教师能够保落实、减负担,那才是课程改革的真正期待。
二、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教师具有正确的教学期待理念的引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校的学习生活时间占学生人生时间的很大比重,教学过程的本身就是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潜在的绚烂的世界,发展有各自的特点,如果教师仅拿学习成绩这个标尺来衡量所有学生的优劣,就可能扼杀大部分本来可以成才的学生。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发展潜质是不同的,有多个发展的方向。这就告诫我们要“多一把尺子,多一个标准,就可能呵护一个有发展潜能的人”。
同样,对于一个学生而言,与其他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所处阶段也是不同的,一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先觉悟,学习上进,成绩相对好一些,良好习惯可能多一些;而另一些学生,没有觉悟或是在短时间内很难觉悟,还比较落后。有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有觉悟,而有的学生可能在其他方面有觉悟。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就应该采取一种期待的行为,并且要坚持扶植与正确的引导,期待他们逐渐地完善与发展。而绝不能以某个阶段的表现来定性学生未来进步的可能性。
三、教师本身需要用积极的期待理念指导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现实的情况,教师的教学期待理念是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这是大教育观。这种期待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完善的人格、较强的适应能力,并最终有可能成为高质量的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为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用以下几个积极的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首先,教师应具备发展的看待学生的理念。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工作,就会使我们对那些处在上游的学生多一些人文关怀与引导,让他们既有知识,又会做人。对于那些处在中游的学生多一些鼓励和鞭策,促使他们有更大的进步。而对于那些处于下游的学生就会少一些埋怨和牢骚,多一些积极的发现,发现他们在思想、行为方面的闪光点,以点带面,让他们在不断改掉不良习惯过程中成长完善。这个理念的实质就是多一把尺子,因材施教。其次,教师应具备不断学习与探索的理念。学生整体的思想、行为是随着整个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师如果不及时地为教学生命输入适应学生发展的理论血液,就会使教师教学脱离学生实际,使教学遇到更多的困难,最终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第三,教师应具备坚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和启迪学生的理念。这里所指的尊重不是一味的让学生自由放纵,而是指在学生有思想、行为等困难时,教师给予及时适度的引导。尊重才有平等,才可能在师生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教师才更有亲和力。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鼓励,才有激励学生上进的可能,学生才会有更大的进步。而在学生进步的同时,给学生以启迪性的引导、方法上的指导,学生才有可能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的教育才会更有成功的把握。
第四,教师应具备站在学生立场上处理问题的理念。例如:有些教师动不动就说“我告诉你……”、“你这样做就是错误的……”等语言,设想假设听话的人是我,我能接受多少呢?换而言之,说“你认为这件事……”、“相信你能有正确的判断”、“老师理解你的处境……”、“希望你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一想,然后再回答我”等等,这种说法是不是更好一些,易于学生接受,还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第五,教师应具备给学生充裕的不断成长的空间的理念。教学不是农民种庄稼,而是树人,需要教师具有更大的耐力,付出更多的艰辛。因为学生思想的觉悟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都不是朝夕之事,而要坚持打持久战。而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我们的教育引导,都是有更大发展潜力的。 www.17net.net论文网
总之,如果说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在于课程,那么实施课程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在这种教学期待的影响下,教师看待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都能立足长远,站在学生的未来看学生的现在,从而积极稳妥的用教学行为启迪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