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正文

中学篆刻艺术教学初探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2 12:13:23阅读:
字号:|

  中学篆刻艺术教学初探

  为配合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提高学生对篆刻艺术的审美素质,我尝试在我校初一年段书法课教学中增设了篆刻教学内容。由于学生对篆刻艺术比较生疏,篆刻教学就比一般的书法课难度大。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想方设法,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把学生引入篆刻艺术教学的意境之中,才能使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这门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以下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刻印同习篆相结合。

  古人云:“印之所贵者文,文之不正,虽雕龙镌凤,无为贵奇。”可见习篆是刻印的前题。有的学生对习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学习过程中只重刻印,而不愿意习篆。因此,就有必要为他们讲“印从书出”的道理:著名的篆刻家吴昌硕认为----学习刻印的先决条件在于精通书法,特别是篆书,因为刻印和书法是共通的,有着极密切的关系。作书运笔与刻印奏刀技法基本上相同,善于运笔的人使起刻刀来也易得心应手;写字讲章法,刻印亦然,故熟习了字体章法,移到印章上去,自然水到渠成,事半功倍……。道理讲清,让学生认识提高,重视习篆。接着我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篆与刻两方面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组成篆刻之美的。(如果篆字写得好而刻得无力,篆字的精神就难以显示。反之,刻得有力而篆字本身不好,就失去了法度流于俗野了。同时,还应让学生明白刻印的章法极为重要。正如吴昌硕说的:“刻印犹如造屋,在奏刀之前,必须做到全屋在胸,预先打好完整的图样,何处为厅堂,何处为侧屋,何处开门,何处启窗,应当一一作最恰当的布置,达到无可移易的境地,才可以动手建造,否则倾欹草率,顾此失彼,就难以结构完美无疵的房屋。”)

  刻印同习篆相结合的教学,我采用“画印法”。即让学生描画印稿。方法是将熟宣蒙在印谱之上,用毛笔进行描摹。(如果印太小,也可以用印章的复印放大稿来代替,描摹时注意指导学生中锋运笔。)朱文印要注意线条的均匀、挺拔等特点;白文印不用双勾填空,可以用粗线一笔而成,但要讲究运笔的变化。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对范印中篆字的章法(比例、粗细、间距、方圆、转折、头尾、边栏、印角这八个方面)有一定的体会后,就可以将印文采用水印法或反写法上石,进行临刻了。通过画印,学生能将领悟到的知识运用到运刀的变化上,丰富了刀法的表现力,再通过临作与原作的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画印练习,使学生进步快,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临刻同习作相结合。

  在篆刻课程教学中我主张以临刻为主,习作(初步地尝试创作)为辅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初学刻印临摹,与学习书法、绘画相类似,要求先从平正入手,再求作品的奔放,由奔放再转入平正,这是钻研书画篆刻前人的经验和告诫。教学的第一步我为学生选择了平实一路的汉印做为范本,同一方钱反复临刻多遍。通过临刻古印,不仅能够学习刻印的技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对篆刻艺术形式美的感受力,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乎传统的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然后我对照原印点评他们临印中的优点与不足,同时适当的穿插介绍刻印章法中的“增减法、向背法、纵横法、俯昂法、挪让法、穿插避让法等。”以及刀法中“冲刀、切刀”等知识。接着就让学生选择与范印笔画、字形相近的内容进行仿刻,这样让学生练习刻印,学生的习作中就的一些传统的知识为基础,习作目标明确,不会肓目刻石,却能从自己的习作中体会到篆刻艺术的美。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没有耐心临摹古印,就要搞创作,结果都是失败了。于是我为他们讲了钱松学印的故事:杭州人钱松是西泠八家之一。为了学好篆刻,他曾摹刻刻汉印两千方。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领悟了前的艺术风格,加以继承和发扬,最后自成一家。从故事中让学生明白,不学习传统,就不可能有创新的道理。

  三、讲授与演示相结合。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使抽象的、枯燥的、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法形象化,具体化。例如:《印稿如何上石》这一课,如果教师不演示,只是进行讲授,学生是很难掌握其方法的。印稿上石主要介绍“反写法”和“水印法”。反写法教学中,教师演示:先将印稿设计在透明度较好的纸上,(可以是熟宣)翻过纸侧依照“反稿”用铅笔摹写在纸上,再用小号毛笔复写一遍,待干了就可以刻了。水印法的四个步骤也需要教师做课堂上的演示和讲授:(1)、在印面大小的指痕内用铅笔设计好印稿,用浓墨将印稿在描到毛边纸上;(2)、将毛边纸固定覆于印面;(3)、在印稿上湿一点水,并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份;(4)、覆盖两三层纸并用指甲研磨印面……。注意提醒学生我们所刻的篆字是“反文”,在印稿上石后,再到镜前对照一下,无误后方可奏刀等知识。《冲刀技法》一课中,教师只演示,而不讲解,学生也不能了解其中的奥秘。因此教师边演示还必须边讲授刀法变化的作用,以及运刀力度与石质的关系等知识。

  在篆刻艺术教学的整个过程(从磨石章的方法到钤印的方法)都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将讲授与演示有机地结合好。同时,还可以把图片、录像、幻灯片等作为辅助教学的资料,通过这样的直观性教学,不但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开拓了视野,也增强了他们学习兴趣。学生高兴地说:“刻印并不难,它不仅使我学会了一项本领,而且培养了我认真细致、严谨治学的态度。”

  四、篆刻教学与德育相结合。

  篆刻艺术的学习常会遇到种种困难和失败。有时因一刀错误就会前功尽弃,有时因为石质太硬,刻刀会会划伤手或是将手磨出水泡来等。有一些学生这时就会有“打退堂鼓”的念头。教师就应注意进行思想教育,为他讲叙篆刻家的感人故事:吴昌硕少年时学习刻印,因为家境贫苦,买不起石章,他总是以砖瓦代用,偶尔弄到几方石章,就视同珍宝反复磨刻,直到石章成为薄片为止。一次刻石,刻刀伤了左手的无名指,流血不止,可他仍然坚持不懈,伤中从此结了痂,指甲不再重生,成为他勤学苦练的纪念。此外,还有钱瘦铁先生“咬得菜根,百事可为。”;张燕昌先生“带个南瓜拜师父。”等故事。学生的心灵被这些故事打动了,脸上又充满了自信的笑容。

  在教学中我重视让学生了解艺术与人品的关系。在学印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尊敬师长,虚心求教,善于思考和提问;又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共同切磋、交流心得、争取共同进步。同时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高尚品德与百折不挠的意志力。指导学生拟定刻印内容时,我十分强调印文内容的思想性。引导他们将一些好的诗文警句入印。例如:“以人为镜知得失”、“扬长避短”、“树雄心、立壮志”、“劳动创造世界”、“相信科学、反对邪教”等等。或是鼓励学生拟定与祖国改革开放、精神文明建设有关的语句或是赞颂祖国美好河山的诗句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五、篆刻教学与各学科相结合。

  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学习篆刻艺术是离不开各门学科的。正如一句俗话说的:“印内功夫,印外求。”引导学生重视学好各门学科,促进篆刻学习方面的提高,使他们能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学习了篆刻,学生必然要接触到文字的历史,从而对历史课的知识更加兴趣。反之如果不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常会出现将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文字刻入同一方印中的笑话;如果不学好语文,治印的内容则十分贫乏和枯燥,殊不知语文课本中的成语、名言、警句、诗词是我们最好的治印风容;还可以结合生物课和美术课所学的动物和图案的知识,开展设计和刻制以小动物为主题的肖形章。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我们还可以了解,印章石头的产地,和它们五彩缤纷色彩形成的原因。就是数学课中的分割与比例的知识也常常在刻印的章法中运用……。

  六、课堂讲授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在初中开设篆刻艺术教学,课堂讲授时间有限,不可能把深奥的知识全部搬给学生,也不能要求学生通过短时间学习就对篆刻有很深的了解,我认为,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出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审美能力,初步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不能如成人学篆刻那样的要求。对部分基础好学习兴趣浓的学生可以介绍他们参加学校开设的第二课堂活动。在第二课堂的教学中,我采取根据学生不同个性、不同学习要求、不同学习基础,区别情况进行分类指导,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教学进度、深度的选择应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例如在课堂上讲授文字发展史时,重点放在甲骨文、金文、小篆、和楷书的形体演变和比较方面。而在课外则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分类指导,为他们详细介绍甲骨文的更多知识……。

  中学篆刻艺术教学中,我采用的这些做法还只是上些初步性的探索。通过以上六方面的结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态度好,反映了他们对祖国古老的篆刻艺术的兴趣,这是十分可喜的。做为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书法篆刻水平,并勤于钻研教学方法,认真总结教学经验,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尽一分微薄之力。

上一篇: 中学的学术一个亟待关注的话题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