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正文

中日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比较研究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2 12:13:23阅读:
字号:|

  中日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等方面对比了中日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状况,分析了中国基础信息化取得的成绩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日本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有益经验,以期为快速发展的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从 20世纪末开始,世界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本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一直走在亚洲国家的前列,本文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等方面对日本和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寻找差距,吸取他人之有益经验,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一、基础设施建设比较

  日本政府充分认识到基础设施建设在整个教育信息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曾先后于 1994、1998年、2000年、2001年分别制定发展信息教育的具体目标和实施计划,使得本国中小学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和连接互联网的发展十分迅速。国家IT战略总部在2001年1月提出的e-Japan战略中,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具体目标是,到2005年,在中小学要实现每5.4名学生一台计算机,所有的学校要实现宽带网络连接率和普通教室的LAN连接率达到100%。日本文部省的近期调查显示,截至2005年9月,日本中小学平均每台教育用计算机对应的学生人数(生机比)为7.6台(2004年为8.1台):普通教室LAN的连接率为48.8%,宽带网络连续率为84%。虽然离预期的目标有较大差距,但是其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

  我国也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部在 2000年11月14日发布的《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提出,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计划用5.10年的时间,使全国90%左右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截至2002年底的统计,全国中小学拥有计算机584万台,比2001年底的367万台增加了近一倍,计算机的人均配比从1999年底的121A./台提高到2002年的35人/台。全国已初步建成中小学校园网26000多个,比2001年增长143%。在许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大城市,基础教育专网建设初见规模。2003年,我国又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截止到2005年底,共建成7.8万余个教学光盘播放点,5.37万余个卫星教学接收点和7504个计算机教室。虽然成绩斐然,但是总体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且城乡及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

  二、信息技术教育比较

  国际上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实施方式基本上分两种:一是开设信息技术科目 (以下简称“设科”);二是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其他学科教学之中(以下简称“整合”)。目前在日本小学阶段,没有独立“设科”;初中阶段,在“技术和家政”科目中设置“信息与计算机”模块,并强调“整合”;高中阶段,独立设置“信息”科目,并强调“整合”。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讨论与改革一直在进行,1998年7月,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报告中提出了关于体系化信息教育的问题。2005年12月,日本信息教育开发协议会教育课程委员会(JADIE)、教育系统信息学会(JSISE)信息教育委员会提出了《关于推进中小学信息教育的建议》的报告。该报告认为.日本的信息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在小学和初中,由于没有独立设置“信息”课程,所以没有进行系统性教学:在高中3年内修读的信息科目的学分仅占全部学分的2%,与其他科目相比非常少。为此,报告提出在小学(高年级)设置新教学科目“信息”,以培养信息运用能力,特别是培养信息道德;在初中设置新教学科目“信息”,系统性地培养以信息技术能力为基础的信息运用能力;整理并充实高中教学科目“信息”的教学内容.增加修读的学分数。

  我国教育部在 2000年11月14日发布的《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提出,要在今后5.10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据统计,全国有普通高中14907所,将信息技术列为必修课的高中学校比例已经达到92.15%,全国共有初中学校6.66万所,大中城市的初中将信息技术列为必修课的开课率达到65.32%;全国共有小学49.13万所,独立建制的小学将信息技术列为必修课的开课率达到10.33%(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2003年.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标志着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开始。随着信息技术从小学到高中的逐步普遍地开设,义务教育阶段以学生信息技术教育“零起点”水平为前提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指导纲要》已经难以指导我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构建小学----初中----高中一贯设置的信息技术课程迫在眉睫。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分别为不同学段的学生设置分水平的培养目标和前后衔接的课程内容,适应不同发展需求学生的多样化信息技术课程开发。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设施主要用于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用于支持各学科教学还不普遍,尤其缺乏具有革新意义的信息化教学实践。传统的课程模式、评价制度、课堂教学结构给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造成许多实际困难。应该承认,“整合模式”也将会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应根据教师现有的信息技术水平,强调和鼓励其它学科任课教师尽可能认真负责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使二者相辅相成,完成好信息技术教育的任务。

  三、师资培训比较

  日本为了保证中小学网络学习的高水平运作,十分重视教师素质水平的提高,重点放在在职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师范类教育的信息化教育水平两大基点上。日本中小学在职教师接受信息教育的研修方式基本上有五种,包括国家及教育委员会举办的培训活动,本校内的研修、大学举办的研修、研究团体举办的研修、企业举办的研修等。依照国家战略方针和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中小学教师从 2000年开始有计划地接受信息教育研修。从2000年到2004年,小学老师平均每年每人接受了1次以上的研修,初中教师每年平均70%的人接受了研修,而高中教师每年不到50%的人接受了研修。各类学校的培训都是以校内的研修为主,以点带面的研修是日本教师研修的基本方式。目前在国家、都道府县、学校三个层次上,在职教师的培训体现出体系化的特点。基于以上的培训成果,截至2005年9月,日本中小学教师中能够操作计算机的已经达到95.9%,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指导的占74%。

  我国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也非常重视, 1999-2003年教育部实施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将信息技术培训作为教师全员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截止2003年底,大约90%以上的中小学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一轮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全国大部分教师己初步掌握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2004年底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开展师资培训提供了科学依据。2005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目标在2005至2007年间,将组织全国中小学教师完成不低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培训。2004年9月的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把信息技术培训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有95%的学校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信息技术培训:有94%的学校要求全校的管理人员必须接受信息技术培训。但是对学科教师的培训却有待重视,有51%的学校为学科教师提供了信息技术培训的机会,几乎有一半的学校很少甚至从不提供培训机会。可见,学校为教师提供的培训机会要比为管理人员培训的机会少。在培训方式上,一般都是进行常规培训,内容多是固定的、大容量的.致使学习者在短时间内难于消化和吸收所学的知识.而且培训内容多脱离实际情况,不能因材施教,培训效果不佳。为此,要充分发挥地(市)、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作用,使其成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培训的主要阵地,校本培训也要进一步加强。在教师培养、培训的过程中,要注意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中心,而不是以计算机为中心,将信息技术贯穿于所有课程,以提高各学科教育质量为目的。

  四、启示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己取得巨大进展,但从整体而言,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如何保证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摆在各级教育领导和全体教育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基础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教育文化发展过程,需要政府、教育机构、教育者和社会各方长期协同努力才能见诸成效。在这方面,与我国具有相似文化背景的邻国 ----日本的做法无疑值得我们借鉴。

  l、政府大力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持续、均衡发展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日本政府始终十分重视行政指导作用,政策上积极扶持和调整,资金上大力投入。 2000、2002、2003年度日本教育用计算机的配备资金分别为1760亿、1960亿、2010亿日元,增幅很大。针对战略中各项指标完成得不够理想的状况,2005年12月,文部省又发表了“面向战略目标的实现一一教育信息化推进行动计划”,以进一步推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确保目标实现。投入方面,尽管文部省2006年度整体预算比2005年度减少10%,但是基础教育信息化部分的预算与上一年度持平,而且对学校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投入高于上一年度的预算。这种连续的、保持一定强度的政府投资,是日本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政策与投入的民主性表现得较为突出,积极关注弱势群体。以“生机比”为例,截至2005年9月,日本中小学平均生机比为7.6人/台,其中小学为9.6人/台,初中为6.9人/台,高中为5.5人/台,特殊教育(含盲人学校、聋哑人学

  校、养护学校等 )为3.4人/台。与2004年度(截止2005年3月)的生机比(平均为8.1人/台,其中小学为10.1人/台,初中为7.1人/台,高中为6.2人/台,特殊教育学校为3.4人/台)相比,小学、初中和高中有了一定的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的状况没有变化。特殊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在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并在政策和投入上有一定的倾斜,因此,日本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先于其他类型学校的发展。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很不平衡。 2004年9月的调查显示,城市、县镇、农村地区生机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城市地区生机比达到20:l的学校的比例为80%,县镇地区为54%,而农村地区仅为37%,低于被调查学校的平均水平,而且有40%的农村中小学没有计算机。同样,东、中、西部地区生机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东部生机比达到20:l的学校的比例为74%,中部地区为61%,而西部地区为41%,而且西部地区还有34%的中小学没有计算机。国家必须采取强有力的统筹举措,通过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向中、西部倾斜,

  对贫困地区的扶贫方式应转变为智力支持为主,重点是对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手段现代化师资水平的支持,使我国的教育信息化遍及城乡,让所有贫困和残疾学生都有机会使用先进的教育技术,真正实现教育的民主化。

  2、研究机构和人员切实发挥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指导作用

  日本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单纯依靠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划实施,而是基于研究开展工作。国家教育信息中心、日本教育技术振兴会、计算机教育开发中心、教育信息化推进协议会、日本信息教育开发学习会等众多的研究团体,保障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科学有序地发展;研究人员,特别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实践指导、推广成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优势。以信息技术教育为例,无论是 1998年7月教育课程审议会的报告,还是同年12月公布的“新小学、初中学习指导要领”、1999年3月公布的“新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及其后“新信息教育指南”的公布,相关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积极参与课程设置与建设,研究和推广成果,体现了慎重、务实的科学态度和风格。

  而在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研究 “有名无实”的问题较为突出。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中首次设立了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组,并在第一轮评审中就批准了上百项与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研究课题,其中包括两项国家重点课题,全国和各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也分别参加了课题研究,除少数学校在专业人员引领下取得了教研实效外,大多数学校研究情况不佳。很多项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是为了“装门面”、“摆架子”,只重视拥有课题的名誉性,这种现象亟待改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各项措施,严把项目“立项关”和“审定关”,让更多更优秀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3、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发挥坚实的保障作用

  普及和推广基础教育信息化,仅仅依靠学校和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关心和参与。在日本,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积极导向,必然会带动相关市场的急速扩大。企业对教育信息化的推动和教育对企业发展的促进是日本教育信息化的一个模式,几乎每一次的战略实施活动中都有企业的协助,这使得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有了更加雄厚的经济与技术资源和坚实的保障。例如, 2005年8月,日本文部省委托NTT(日本电话电信公司)举办了“IT学校2005”活动,旨在为将来培养IT界高精尖人才打基础,以高中生为对象,培养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独创能力。2006年4月,日本计算机教育开发中心开展了“2006产业协助信息教学实践事业”活动,招募与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相关联的企业或团体向中小学派遣讲师进行教学,旨在为学校教育提供最新、最先进的教育内容活动。

  在我国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下,有很多世界知名企业纷纷参与到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中来,出现了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项目,例如, 2003年启动的教育部一一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2004年启动的教育部----IBM“基础教育创新教学”项目、苹果明日教室项目、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等等,虽然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推动了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但是可以看到,国内知名企业参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热情、规模影响还远远不够。今后,我国政府还应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以适当的方式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例如:建立面向学校的优惠服务制度,向中小学,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捐赠所需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各类企业团体应在战略参与、产品定制、服务支持中起作用。博物馆、美术馆、大学和研究机构也要加快资料电子出版建设,开设为学生服务的版面。制定奖励政策鼓励民间企业和团体开发计算机教学软件,对符合教学要求、质量好的开发项目给予经费支持,对面向学生的优秀软件作品给予奖励,对为计算机教学软件开发做出贡献的给予表彰。

上一篇: 中庸教育哲学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