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正文

在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研究方法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2 12:13:24阅读:
字号:|

  在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研究方法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知识层出不穷,不断更新。单纯的知识学习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方法,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现行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维与精神。这其中科学研究方法是科学探究的工具,是连接知识与能力的桥梁,它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新教材内容,在探究教学中渗透了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成为学生探究与学习的有力工具。下面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下册)为例,浅谈如何在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研究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在研究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使其中一些变量保持不变,只研究剩下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到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综合各次结论得到总结论,从而使问题简化。

  新教材中有些内容涉及到控制变量法的具体应用,教师在进行探究教学时应及时向学生渗透。如《声音的特性》一节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时,教师先让学生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一端(另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比较钢尺振动发出的音调的高低。针对有些同学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又改变振动幅度,导致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及时向学生介绍控制变量法,点拨学生注意保持钢尺的振动幅度基本相同,再比较钢尺振动快慢与音调的关系,直到收到满意的效果。在做《研究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因素的实验》时,教师提出问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提出猜想: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电流强弱有关,可能与线圈的圈数有关。经过进一步的讨论,学生提出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电池节数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强弱;通过多绕几圈或少绕几圈来改变线圈圈数。然后教师点拨最关键的问题:实验验证时能否两个因素一起改变?学生讨论:不能,那样做将无法辨别效果。如何做才能得到最佳效果呢?学生思考,有学生回想起在《声音的特性》一节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时,曾用到控制变量法,教师予以肯定,然后鼓励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应该先控制其中的一个因素不变,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另一个因素的关系,这样做效果最好。教师肯定学生的想法是对的,鼓励学生放手去做,最后由学生总结出结论:增大电流强度,增加线圈圈数可以使电磁铁的磁性更强。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对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学会运用了控制变量法解决实际问题,可谓一举两得。在引导学生探究《欧姆定律》时,同样也要使用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关系,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时,应先将电阻固定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再将导体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最后引导学生综合得到总结论即欧姆定律。通过精心组织这几部分内容的探究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技能,而且还渗透了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有益的,远比获取的知识重要的多。

  二、转换法

  转换法是将看不见、摸不着、不便于研究的问题或因素,转换成看得见、摸得着、便于研究的问题或因素。这也是新教材涉及到的科学研究方法之一。

  在《声音的特性》一节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向学生渗透转换法的具体运用:音叉的振动幅度大小我们不易观察,但我们可以用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音的音叉,观察其被音叉弹开的幅度来探究其中的规律,收到很好的实验效果。还有些物理概念是非常抽象的和难以理解的,这也需要用到转换法。如在《磁场》一节课中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那么,我们怎样来认识磁场呢?在探究过程中,结合学生对磁铁的感性认识:磁铁对铁钉、铁粉有磁力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转换法来进行探究。如可以在薄纸板或玻璃板上撒上铁粉,在板下面贴上磁铁观察,通过铁粉的有序排列“看见”磁场。或者,将一个个小磁针放在磁铁的周围,观察小磁针的指针偏转情况来观察和判断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这样将磁场这种“无形”的东西转化为“有形”的东西来观察并进行研究。教师继续点拨,使学生对磁场的认识进一步升华:在薄纸板或玻璃板上显示的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只是平面的,是有局限的,那么,真正的磁场应该是怎样的呢?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生讨论探究并得出结论:真正的磁场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它分布在磁铁周围的空间,通过引入磁感线,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一个立体感的磁场,进而对地球周围的磁场就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进行《电磁波的海洋》这节课教学时,由于电磁波是非常难以想象的,人们看不到,摸不着,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使用转换法来感受电磁波的存在:打开收音机,置于“空台”状态,然后在旁边用导线一端对电池负极(导线另一端接在电池正极上)进行时断时续的摩擦,学生清晰的听到了收音机发出“喀喀”声。这是因为导线与电池组成的电路中产生了迅速变化的电流,并产生电磁波,收音机收到电磁波并把它放大转换成声音。这就是“转换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学生切身体会到了电磁波在我们周围的存在,这不正是科学研究方法的力量所在吗?

  三、类比法

  类比法是由两种东西的一部分相似之处,推测其他部分也可能相似。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也要经常遇到,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在《电流和电路》一节认识电流时可以引导学生类比水流;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这节课的探究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用水流模型进行类比,如果中途没有渗透、蒸发……?如河流有分叉……?还有学生提出可以与人流类比,教师予以肯定,并找些同学在教室走道内走动演示,可以很形象地总结概括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在《电磁波的海洋》这节课中认识电磁波时,也要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法,通过与水波、声波类比,使其形象化,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学生的思维过程如下表:

  项目 振动源 波的形成

  水波 木棍的上下振动 通过水使振动向外传播,形成水波。

  声波 发音体的往复振动 通过空气使振动向外传播,形成声波。

  电磁波 导体中有方向、大小变化 可以在真空中或介质中通过变化的电

  很快的电流通过 场和磁场互相激发,形成电磁波。

  科学家富兰克林根据莱顿瓶放电能够击死小鸟或小动物、雷击时可以击死人畜这些现象,进行类比,推测放电火花与天空中的闪电具有相同的性质,并设计了著名的“风筝实验”,破除了雷电是“上帝之火”的神话,证实了雷电与摩擦电具有相同的性质,最终导致了“避雷针”的发明。通过这些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从中体会类比法的运用,这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非常有意义,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类比法是物理探究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逐步掌握它的应用。

  四、逆向思考法

  逆向思考法又称“反向求索法”和“反向发明法”。它是一种从现有事物原理机制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或功能结构的反面去思考、去求索以进行发明创造的创造技法。

  在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寻求解决物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可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先找到正向的观点,然后寻求与之相反的观点,作为新的研究课题,针对新问题展开探究。例如在《磁生电》这节课的探究教学时,教师可以重新演示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奥斯特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表明电能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否生电?怎样才能使磁生电呢?学生回答:不确定、可以试试。然后展开讨论,教师在旁点拨引导,探究合适的实验方案,最后由学生根据实验事实,逐步归纳、概括出结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在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之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安培坐失良机”“科拉顿跑失良机”这两例趣味小史料[见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让学生真切体会逆向思考法的重要性。

  逆向思考法在生产实际当中有许多应用,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种方法。如美国上世纪60年代末研制的SR—7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飞机,在地面停放时,它的油箱会不停地漏油(一种特殊燃油),而且漏的很严重,显然它的油箱有缝隙。是飞机的设计有问题吗?不是的。原来这是设计人员运用逆向思考法,专门将油箱设计成有缝隙的。原因是“黑鸟”在高空以三倍音速飞行时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热膨胀效应,其机身和油箱会不断膨胀,如果没有缝隙,油箱可能会出现其他故障。当“黑鸟”高速飞行时,油箱的缝隙会受热自动封闭起来,所以“黑鸟”在超音速飞行时是不会漏油的。

  其他科学研究方法还有很多,如模型法、等效法等,在这里不一一列举。有时探究活动中需要同时用到几种科学研究方法,如以上提到《声音特性》一节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教师要在探究教学过程中,灵活掌握,及时渗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这就等于交给学生一把科学探究的“金钥匙”,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上一篇: 在指法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能力的培...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