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班主任 -> 正文

班主任转变后进生的六大原则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20:48:01阅读:
字号:|

  班主任转变后进生的六大原则

  所谓的后进生是指暂时在学习上成绩差、品行不端正的学生。后进生一般在思想情感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挫伤,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心理。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摸清后进生的异常心理,对症下药,消除心理障碍。我认为班主任转变后进生应遵循以下六条原则。

  一、信任后进生

  对后进生的信任是班主任转变后进生的重要条件。“后进生“与班主任之间的言语沟通并不一定很多,但情感、观念上的默默沟通对协调、缓和他们的内心冲突是十分有好处的。这种潜在的沟通并不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做到的,但是是每位班主任必须努力去做的。然而对后进生的不信任,势必会造成班主任与后进生之间的一道难越的“鸿沟”。只要有给班里抹黑的事,班主任就会第一个想到后进生们,把他们揪出来进行质问。这样会造成鸿沟的加宽、加深,使后进生产生自卑心理,破罐子破摔。只有真正信任后进生的班主任,才能够找到一条有效的沟通方法。

  二、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后进生转化的基础。班主任教师应该给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条件,使其感受到胜利的喜悦。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当“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便会寻求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后进生自尊心的满足为其转化奠定了基础。这时,后进生为了得到教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会表现出一种求知的欲望,一种变成好学生的欲望,一种表现自我的欲望。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应为后进生提供各种机会,创造各种成功的条件,重树其信心。诸如,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难度较低的问题让其回答;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足球赛、歌咏比赛、科技小制作等,充分发挥其潜能、特长;在班干部选举中,可推荐一部分爱劳动或体育方面有特长的后进生担任,增强其责任心,使其自尊心进一步得到满足等等。在这些活动中,一旦后进生取得成绩,他们会信心百倍,不断朝好的方向转化,对于后进生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一次次的成功会一次次使其自信心增强,会使其逐步向好的方向转化。

  三、仔细观察,掌握后进生心理

  后进生的一举一动都能表达着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高兴、烦恼、忧伤、痛苦很容易从他们的言行中表现出来。所以,有时他们犯了错误不只是单纯的原因。这时就需要对症下药,体谅他们的错因,让他们知道班主任教师是他们的知心人,这样解决矛盾后会使他们心服口服。例如,有一位班主任教师经历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后进生对班里的一位同学大打出手,问其原因一字不说。经调查原来父母刚刚离婚,心里憋屈,想找人出气。原因已经查明,晓之以理进行了说服,他不仅认错,还赔礼道歉,日后对这位班主任更加尊重。

  四、“无声”胜“有声”

  转变后进生非语言的沟通有时要比语言的沟通更有力。事实上“无声”的教育对后进生来说更有效,因此班主任切忌对后进生唠叨不休、大发脾气。只有当后进生需要帮助时,才给适当的指点。例如,有一位班主任教师上课时,一位调皮的后进生故意把一大团废纸扔到讲台上,这位班主任心平气和地将那团废纸扔到了垃圾箱,然后继续讲课。后来这位后进生主动找到班主任承认错误。这“无声”的举动不仅使这位学生受到震动,而且也教育了全班同学。

  五、多鼓励少指责,帮助后进生进步

  班主任必须有勇气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允许后进生犯错误,班主任在后进生犯了错误后,避免对“后进生”讽刺、挖苦。要使这些后进生一下子改变所有的不良习惯,提高成绩是不可能的,转化过程中反复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对他们所犯的错误力求委婉、间接指出,也可以以一个期望的眼神来给予警告和暗示,从而淡化其不良行为。事实上,当这部分正在向好的方面转化的后进生出现反复时,他们也很担心失去教师的信任和爱,失去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如果教师采取合理的行为,淡化其错误,并让其感受到教师的爱和期望,而不是叹息和失望。这部分后进生会心存感激,与教师的心理差距再次缩短,直至心灵相通。如果班主任错怪了他们应勇于并及时认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生活学习态度,也会养成自觉纠正自己错误的好习惯。

  六、留有余地

  很多班主任在后进生提出要求时,往往不假思索就很生硬地拒绝,并且刺伤学生感情的言语脱口而出。这样做久而久之会引起后进生的反感,容易产生对立情绪。对后进生提出的要求班主任应留有余地,不可一味拒绝,例如,学校组织夏令营活动,有几名后进生要求参加,班主任可借此机会,因势利导对其进行教育。参加夏令营可以,但要看后进生近期的表现,这样从侧面推动“后进”生积极上进,达到预期目的。

  转变后进生,需要班主任教师潜移默化地去影响,耐心细致地去说服,循序渐进地去改变,运用多种有效的教育方式,正确看待和引导他们,使每一名后进生都能够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