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主任工作充满情感
让班主任工作充满情感
教育活动和情感是紧密相联的,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情感的诱发下产生的。"爱屋及乌"这一成语告诉人们情感具有迁移的功能,而"亲其师,信其道"更明确地指出,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改善学生对所受教育的倾向性。
一、 真诚的信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李镇西老师说得好:"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教师必须尊重和信任学生,让学生在感情上得到满足,就会说心理话,接受老师的教诲,这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自信心。
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往往具有综合的作用。为此,我治班的宗旨是,增强学生才干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集体建设的管理者。我每接一个班级,总是进行认真调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然后根据他们的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负责一项工作,为集体承担一份责任,这是对学生的信任,也是对学生的考验。从而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班上的黑板报、专栏、报纸、卫生工具,好人好事记载,教室钥匙,都有专人负责,这样使学生人人有事干,个个都有为集体贡献力量的机会,使每个学生感到自己在班里是有地位的。这一做法大大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对于班上的"大事",我尽量让学生决定。组建球队、参加文艺表演、组织知识竞赛、评选"班级之最"等,这些均由学生讨论自己定下来,我仅在一旁加以适当引导,这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管理。O二届初三(1)班一位数学科代表生病,班长提出兼任,我建议班委考虑,让施军辉接任这一职务。平时这位同学不爱动弹,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见了老师就害怕,我看准这个机会让施军辉担当这个角色,提供机会让他常与老师多接触、多表现自我。数学科代表的确较难当,数学成绩要领先,每天早、晚要收、发作业本,还得协助数学老师对一些数学较差的同学进行辅导。虽苦了一点,但锻炼机会多了,学习成绩、工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中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梁丰高级中学。历年来,我所带的班级已涌现出许多组织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干部,这些学生回来看望我时无不高兴地说:"这同中学时代对我们的培养锻炼是分不开的。"
二、 真挚的爱心,启动学生的内驱力。
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象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这给教育带来巨大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同情心,对人的由衷的关怀,这就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教师不能是一个冷淡无情的人。"成功的教育都渗透着爱。学生渴望得到爱,教师要满足学生对爱的要求,这种爱是双向的,是架起师生情感之桥,既要让学生得到爱,又要教会学生学会爱,爱,能够启动学生的内驱力。
在情感的培养上,我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例如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排除他们学习的障碍,对学习困难较大学生,消除他们的"恐惧感",在"帮"字上下功夫;对学习努力但收效甚微,自叹不如别人的学生,克服他们的"自卑感",在"导"字上下功夫;对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排除"自傲感",在"引"字上下功夫;在班里,同学间结成了互帮互助对子,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同时,还组织了一支"助教队伍",这些"助教",有时为全班同学讲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有时帮学习困难较大的同学补课,排除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使其在课堂里能顺利地学习。师生群体的行为,沟通了各自的思想、情感,爱得到了交融,唤起了学生对知识、同学、师长、集体的爱,形成了友爱、和谐的班集体,优化了学习和生活环境。
我不仅关爱好全班学生,对"困难生"更倾注了特别的爱。
在我班上有位叫张芹的学生,她家境十分贫寒,父亲是瞎子,母亲有精神病。全家的生活费用基本上都靠镇民政和村里补助救济,每逢开学,因要交学杂费,她就整天愁眉苦脸。我知道后,进行了家访,并同她多次谈心,以"人穷志不穷"激励她,并发动全班学生伸出温暖之手,不止一次地为她捐款。老师的激励,同学们的帮助,使她得到了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也唤起了她发自肺腑的真情,她终于安下心来认真学习了。功夫不负苦心人,她发奋学习,学习成绩由原来的中下等水平上升到班内中上等水平了。与此同时,我再利用张芹学习上升的事例来教育全班学生,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请张芹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怎样发奋学习,提高学习成绩的。这样一来,班内的学习气氛更浓了,班级成绩一直处于年级的首位。
这是情感因素换来了教育上的成绩,是一颗爱心鼓舞着学生发愤努力、健康成才。
三、 热情的鼓励,强化学生的上进心。
我记得,我接的大多数班级,学生成绩往往参差不齐,道德品质上也是瑕瑜互见。对此,首先,我很现实地承认差别。而后,我能冷静地分析现状,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不搞一刀切,不犯急性病。我认为,除了充分信任,奉献爱心之外,对后进生特别需要热情的鼓励,这是搞好教育的重要手段,所谓"气可鼓而不可泄"。
99年我接任全校最出名的乱班初三(2)班。我一开始就进行调查摸底,掌握班内情况,及时召开班干部、共青团员与积极分子会议,分析了问题的实质性,找出班级问题的症结在于曹伟,但他个性较强,常规的谈话等教育方法难以奏效。于是我就多次找常与曹伟在一起接触的朱勇、林波、周超谈话,请有关班干部与他们多接近、多交谈、并与家长联系,让朱勇等与曹伟少联系、少活动。一旦发出他们有进步就给予表扬、鼓励。"朱勇、林波、周超变好了,学习有进步了。"这是班内其他所有学生对他们的一致评价。这时,曹伟感到了自己的孤立,情绪出现反常,于是我就及时找其谈话,促膝谈心,鼓励他以新的姿态回到班集体中来。让他充分享受一下班主任的母爱。他流泪了,并讲了真话。他埋怨他父母对他不负责任,他父亲是交通局的一名干部,他母亲是一名村妇女干部,父母亲工作较忙,对他的成长只是用经济来扶植,很少有机会对他进行思想教育。久而久之,沾上了坏习气,当他父亲得知他在外干了坏事,最常见的办法就是痛打一顿。针对这一情况,我又分别与其家长联系,并提供如何教育好子女的建议。功夫不负有心人,曹伟等同学都转变了,班风、学风大有好转,曹伟还经常为班级做好事。他说:"我以前为班抹黑,我现在要为班争光。"校运动会光荣榜上,学雷锋、献爱心的光荣榜上都有了他的名字,学习成绩也大踏步进步。到学期结束,我班被评上学校先进班级,班级成绩由原来较差上升到前三名。
为此,我认为鼓励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而有目的地不断热情鼓励是转变后进生的重要手段。
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我决心把心交给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去感化学生,我信奉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果我面前是一块荒芜的土地,我愿作辛勤耕耘的农夫;如果我身边是一批娇嫩的幼苗,我愿作和煦的春风,"知时节而润物细无声"的好雨。
教育活动和情感是紧密相联的,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情感的诱发下产生的。"爱屋及乌"这一成语告诉人们情感具有迁移的功能,而"亲其师,信其道"更明确地指出,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改善学生对所受教育的倾向性。
一、 真诚的信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李镇西老师说得好:"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教师必须尊重和信任学生,让学生在感情上得到满足,就会说心理话,接受老师的教诲,这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自信心。
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往往具有综合的作用。为此,我治班的宗旨是,增强学生才干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集体建设的管理者。我每接一个班级,总是进行认真调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然后根据他们的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负责一项工作,为集体承担一份责任,这是对学生的信任,也是对学生的考验。从而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班上的黑板报、专栏、报纸、卫生工具,好人好事记载,教室钥匙,都有专人负责,这样使学生人人有事干,个个都有为集体贡献力量的机会,使每个学生感到自己在班里是有地位的。这一做法大大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对于班上的"大事",我尽量让学生决定。组建球队、参加文艺表演、组织知识竞赛、评选"班级之最"等,这些均由学生讨论自己定下来,我仅在一旁加以适当引导,这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管理。O二届初三(1)班一位数学科代表生病,班长提出兼任,我建议班委考虑,让施军辉接任这一职务。平时这位同学不爱动弹,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见了老师就害怕,我看准这个机会让施军辉担当这个角色,提供机会让他常与老师多接触、多表现自我。数学科代表的确较难当,数学成绩要领先,每天早、晚要收、发作业本,还得协助数学老师对一些数学较差的同学进行辅导。虽苦了一点,但锻炼机会多了,学习成绩、工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中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梁丰高级中学。历年来,我所带的班级已涌现出许多组织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干部,这些学生回来看望我时无不高兴地说:"这同中学时代对我们的培养锻炼是分不开的。"
二、 真挚的爱心,启动学生的内驱力。
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象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这给教育带来巨大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同情心,对人的由衷的关怀,这就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教师不能是一个冷淡无情的人。"成功的教育都渗透着爱。学生渴望得到爱,教师要满足学生对爱的要求,这种爱是双向的,是架起师生情感之桥,既要让学生得到爱,又要教会学生学会爱,爱,能够启动学生的内驱力。
在情感的培养上,我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例如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排除他们学习的障碍,对学习困难较大学生,消除他们的"恐惧感",在"帮"字上下功夫;对学习努力但收效甚微,自叹不如别人的学生,克服他们的"自卑感",在"导"字上下功夫;对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排除"自傲感",在"引"字上下功夫;在班里,同学间结成了互帮互助对子,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同时,还组织了一支"助教队伍",这些"助教",有时为全班同学讲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有时帮学习困难较大的同学补课,排除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使其在课堂里能顺利地学习。师生群体的行为,沟通了各自的思想、情感,爱得到了交融,唤起了学生对知识、同学、师长、集体的爱,形成了友爱、和谐的班集体,优化了学习和生活环境。
我不仅关爱好全班学生,对"困难生"更倾注了特别的爱。
在我班上有位叫张芹的学生,她家境十分贫寒,父亲是瞎子,母亲有精神病。全家的生活费用基本上都靠镇民政和村里补助救济,每逢开学,因要交学杂费,她就整天愁眉苦脸。我知道后,进行了家访,并同她多次谈心,以"人穷志不穷"激励她,并发动全班学生伸出温暖之手,不止一次地为她捐款。老师的激励,同学们的帮助,使她得到了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也唤起了她发自肺腑的真情,她终于安下心来认真学习了。功夫不负苦心人,她发奋学习,学习成绩由原来的中下等水平上升到班内中上等水平了。与此同时,我再利用张芹学习上升的事例来教育全班学生,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请张芹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怎样发奋学习,提高学习成绩的。这样一来,班内的学习气氛更浓了,班级成绩一直处于年级的首位。
这是情感因素换来了教育上的成绩,是一颗爱心鼓舞着学生发愤努力、健康成才。
三、 热情的鼓励,强化学生的上进心。
我记得,我接的大多数班级,学生成绩往往参差不齐,道德品质上也是瑕瑜互见。对此,首先,我很现实地承认差别。而后,我能冷静地分析现状,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不搞一刀切,不犯急性病。我认为,除了充分信任,奉献爱心之外,对后进生特别需要热情的鼓励,这是搞好教育的重要手段,所谓"气可鼓而不可泄"。
99年我接任全校最出名的乱班初三(2)班。我一开始就进行调查摸底,掌握班内情况,及时召开班干部、共青团员与积极分子会议,分析了问题的实质性,找出班级问题的症结在于曹伟,但他个性较强,常规的谈话等教育方法难以奏效。于是我就多次找常与曹伟在一起接触的朱勇、林波、周超谈话,请有关班干部与他们多接近、多交谈、并与家长联系,让朱勇等与曹伟少联系、少活动。一旦发出他们有进步就给予表扬、鼓励。"朱勇、林波、周超变好了,学习有进步了。"这是班内其他所有学生对他们的一致评价。这时,曹伟感到了自己的孤立,情绪出现反常,于是我就及时找其谈话,促膝谈心,鼓励他以新的姿态回到班集体中来。让他充分享受一下班主任的母爱。他流泪了,并讲了真话。他埋怨他父母对他不负责任,他父亲是交通局的一名干部,他母亲是一名村妇女干部,父母亲工作较忙,对他的成长只是用经济来扶植,很少有机会对他进行思想教育。久而久之,沾上了坏习气,当他父亲得知他在外干了坏事,最常见的办法就是痛打一顿。针对这一情况,我又分别与其家长联系,并提供如何教育好子女的建议。功夫不负有心人,曹伟等同学都转变了,班风、学风大有好转,曹伟还经常为班级做好事。他说:"我以前为班抹黑,我现在要为班争光。"校运动会光荣榜上,学雷锋、献爱心的光荣榜上都有了他的名字,学习成绩也大踏步进步。到学期结束,我班被评上学校先进班级,班级成绩由原来较差上升到前三名。
为此,我认为鼓励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而有目的地不断热情鼓励是转变后进生的重要手段。
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我决心把心交给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去感化学生,我信奉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果我面前是一块荒芜的土地,我愿作辛勤耕耘的农夫;如果我身边是一批娇嫩的幼苗,我愿作和煦的春风,"知时节而润物细无声"的好雨。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