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心理健康 -> 正文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随班生健康成长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20:54:35阅读:
字号:|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随班生健康成长

  近几年,我校在教育实践中开展了随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我们就随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当前随班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结合我校随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谈谈在新形势下普通学校随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随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随班生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随班生成才的重要保证

  过去人们只注重随班生的智力因素,认为随班生学习差是因为其生理残疾,这种认识其实是错误的。特殊学生个体的心理素质对其成才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作用甚至不亚于智力因素。因此,注重随班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做最好的自己。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随班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的基础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差异,但两者之间也有密切联系。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为学生在心理健康的状态下,最易接受各种社会道德约束和学校的纪律要求。反之,当他们心理有障碍时,最易形成不良的思想道德或发生不道德行为,甚至违法犯罪。只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使随班生心理处于健康状态,才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

  (三)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随班生融入主流社会、健康生活的前提条件

  在当前社会环境中,随班生走出校门后要想融入主流社会,平等参与各种社会竞争,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文化知识,还要拥有健康的心理,要自强、自尊、自爱,有鉴别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有较强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二、随班生心理健康存在主要问题

  (一)情绪障碍

  由于种种原因,随班生性格常偏执、孤独、离群、倔犟、冷漠、自卑,又由于常受到周围人的关心、帮助和家长的过分爱护,或多或少地表现出自私、依赖、怕苦怕累,缺乏竞争意识。

  (二)认知障碍

  随班生与普通学生一样,也渴望学好各门文化科,渴望得到老师、同学、家长、社会的认可,但由于生理缺陷,这一愿望往往得不到满足,大部分随班生不管主观上怎么努力,也赶不上班里普通同学,渐渐地引发了一些学习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分忧虑、志向迷茫、学习动力不足、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常抄袭别人作业的习惯、怠学厌学、自暴自弃等等。

  (三)行为障碍

  随班生行为障碍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表现有粗鲁、因小事伤害和侮辱他人,不遵守纪律、屡犯错误、逆反心态、易冲动、自制力弱、不易接受批评、常怄气、爱撒谎、迷恋游戏机、小偷小摸、打架、交坏朋友等等。此外,有个别随班生有多动综合症。

  (四)青春期心理障碍

  青春期心理障碍主要是小学高年级处于青春期的随班生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异常。如对自己的生理变化产生困惑、畏惧感,男女同学存在隔阂,产生互相猜疑、嫉妒、疏远等心理,有些随班生则把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友谊当作“爱情”,沉湎其中,无力自拔,影响学习。

  三、随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策略

  (一) 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渠道

  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渠道有三种,即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根据随班生的心理特点,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团体心理健康教育和个别心理健康教育两方面着手。

  1、心理健康教育

  (1)上好心理健康课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萧山区教育局组织力量编写的地方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适合学生实际,能让学生获取一些基本的心理知识,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了解别人。如为帮助高年级学生安全渡过青春期而安排的“如何跨越青春期的误区”这一内容,对引导随班生走出青春期的误区有很大帮助。

  (2)组织学生集体讨论

  即利用班队活动时间,针对学生心理发展中面临的某些问题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如学习心理辅导、生活心理辅导,还可选取某一问题或社会上热门话题、不良风气(如读书无用论,如何学会适应社会生活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在场主导,促使集体共识形成,借以影响集体中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3)开展集体心理训练

  即创设一定的心理训练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常常按学段把各班随班生集中起来,带他们上街购物、慰问烈军属、参加与兄弟学校的联宜活动……让他们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学会主动与健全人交往,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4)实施小组心理辅导

  根据随班生心理需求、个性爱好、观念及行为的差别,我们把随班生分组,由心理健康教师在心理辅导室对他们进行疏导教育。由于组内成员间差异小,彼此更容易认同对方,产生共鸣,因而,这种小组形式的心理健康辅导也就极受随班生的欢迎。

  2 、个别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随班生心理、行为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态度和教育措施,进行个别性的心理教育。实施时,应将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三者结合起来。采取的方式有:

  (1)个别交谈。如对学习动力不足、行为异常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其树立自信心和健全人格。

  (2)随时辅导。如对课堂和课外活动中发现的比较简单的个别问题,随时给予解释和辅导。

  (3)咨询疏导。这是咨询员(心理健康教师)与来访者(随班生)之间建立在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心理互动基础上的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如抑郁、对未来生活过分忧虑、有明显心理矛盾的随班生在向心理健康教师咨询并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后,心理困扰排除,心理压力减轻,适应能力改善。

  (4)个别矫正。即对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存在心理偏差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调整和矫正,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

  (5)心理治疗。如通过谈心、行为指导等手段对多动综合症、学习障碍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治疗。在个别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针对每个随班生的具体情况,设计适合该生改善心理健康问题的个别心理教育方案,进行追踪心理治疗,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

  (二)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途径

  1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要求各学科随班教师要做到:

  (1)以新课程的总体目标为依据,结合本学科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培养目标,使各科教学过程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2)充分发掘教材内容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如作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让随班生用自己的见闻感受、生活内容进行说、写训练,从而提高随班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消除他们人际关系中的胆怯、害羞和畏惧心理。

  (3)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求随班教师了解随班生实际,找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教学,使随班生有成功的机会,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逐渐树立“我能行”的信念。

  (4)随班教师必须以良好的教学态度对待随班生。教师对随班生的尊重和鼓励,能减轻或消除他们学习上的心理压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从而产生成就感。

  2 、在活动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以外的学生活动领域,是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的场所,对促进随班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校把开展班队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兴趣活动等视为学校常规工作,这些活动课程除了培养随班生品德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外,还能培养随班生兴趣特长、良好个性、主动精神、交往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等。

  (三)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各种专门和非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外,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有利于随班生充分发挥潜能,形成健康心理的素质。

  1 、狠抓校园教育环境

  随班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而学校和班级是主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民主宽松的教学方式都会对随班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我校狠抓校园和班集体心理健康环境的建设,使全校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整体规范的认同效应、校容校貌的陶冶效应、人际关系融合效应,随班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时时如沐春风,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感情体验得到淡化或抑制。

  2 、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奠基作用,要提高随班生的心理素质,还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为此,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了随班生家长学校,并扎扎实实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

  (1)不论哪个家庭,如果有了弱智的孩子,承受巨大压力、负担和痛苦的首当其冲是他们的父母。父母的自我心理调适,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有乐观向上的父母,才有心理健康的孩子。因此,我们为随班生家长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帮助随班家长进行心理调适,协助家长正视残酷的现实,帮助他们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困扰,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担当起教育子女的责任。

  (2)我们组织家长聆听区特教专家的专题讲座。我们还围绕“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智力开发”、“心理健康”、“赏识教育”、“做合格的家长”等专题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教育教学专题讲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掌握并能运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3)我们定期举办随班生家长开放日,请家长来学校参加听课观摩活动, 让家长直接感受到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动向;请家长参与随班生才艺展示汇报,让随班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家长汇报学习的收获。在汇报活动中,孩子们得到了一个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展示自我的契机和平台,他们的成就意识在这里得到了增强。家长更是为自己孩子的进步欣喜不已。随班生家长开放日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特教工作的透明度,加深了家长的参与度,使家校关系更为密切,家校间在教育孩子方面配合更为默契。

  (4)我们通过上门家访、家校联系信箱等各种活动与形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相互了解随班生教育情况,确保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致性,从而促进随班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3 、利用社区教育环境

  利用现有的社区教育委员会,促使文化、民政、团委、妇联等有关部门一起来关心、支持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随班生心理健康的氛围。

  (1)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治理学校周边环境,清除不利于随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污染源”。如,在社区领导的干涉下,学校附近的几家非法游戏机房停止营业,随班生迷恋游戏机的不良习惯得到了及时的制止。

  (2)充分发挥社区内文化、娱乐设施的教育作用。如组织随班生去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参观游戏,去健身房锻炼身体,使随班生身心都得到舒展。

  (3)通过与学校周边的企事业、机关、公安等部门挂钩、聘请校外辅导员、设立社区学生假期活动中心等措施,将社区内潜在的教育因素变成现实的教育机会。如镇派出所的所长是我校的法制副校长,镇卫生院的医生、镇团委、妇联、残联的多位领导和工作人员兼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这些校外教育力量是我校随班生健康成长强有力的后盾。

  (4)组织随班生开展“爱我瓜沥”等社区考察活动,了解瓜沥经济、文化、民俗、历史、地理、人物、自然环境等,为随班生创造走出校门、走近社会的机会,从中感受家乡与生活的美好,经历积极的心理体验。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保证。

  1、思想上重视

  我校领导从现代特殊教育观念和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度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出发,看到学校开展随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随班生整体素质的重要价值,把随班生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工作计划重要日程。

  2、措施上落实

  我校领导注重随班教师的培养,特聘请有关心理专家、学者、心理医生等作为辅导力量,成立特教组,进行师资培训,提高随班教师的理论水平,同时创建平台,让随班教师与兄弟学校随班教师联手切磋,共同探讨研究随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资金上投入

  我校领导舍得投入物力、财力,05年就在校内建立了心理辅导与咨询室、随班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库,为随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配足硬件。

  四、随班生心理健康教育初见成效

  (一)随班学生健康成长

  1、心理问题改善明显

  通过全体随班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随班生的心理问题已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他们渐渐变得开朗起来,脸上的笑容灿烂了,与普通同学的关系融洽了,变得有爱心了,表现文明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变得自信了……点点滴滴,零零总总,无一不在说明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效果,我们的随班生正在向着阳光健康成长!

  2、学业成绩普遍提高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以来,我校随班生在学业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智力得到了开发与培养,与普通学生的差距有所缩小。06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中,我校二年级一名中度弱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应用三部分均达到了优!拿到成绩单那一刻,学生欢呼雀跃,家长喜极而泣。经区特教中心复查认定,认为该生智力发展已达正常儿童的水平,不再视为随班生。

  3、兴趣爱好得到培养

  校科技艺术节的剪纸、绘画、书法、电子赛车、小制作等活动中都出现了我们随班生的身影。在07年萧山区特殊学生作品比赛中,我校随班生的书法美术作品共获得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成绩喜人。

  (二) 随班教师也在成长

  1、素质提升

  在随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实践中,教师的教育思想有了转变,业务能力得到了培养,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另外,在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中,我们随班教师也得到了滋润与调养,心态更平衡,心理更健康。

  2、专业成长

  在随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的随班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摸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到目前为止已有多篇论文在镇、区、市比赛中获奖:《智障生心理辅导策略初探》获区一等奖,市二等奖;《自信,扬起随班生进步的风帆》获镇一等奖,区二等奖;《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获区二等奖;《让爱心洒遍每一片花瓣》获区二等奖;《以发展为先导,促进特殊教育健康发展》获区三等奖。已有一名教师成为区心理健康教坛新秀。

  在随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上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存在许多不足,我们的方法还欠多样,我们的工作还不够细致。“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为随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辟新的天地。

上一篇: 泛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