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心理本源 真实尊重学生
探寻心理本源 真实尊重学生
【摘 要】 学生有自尊心,但他们不一定会自我尊重;自尊心受损,自信心就可能消失;尊重学生,唤醒其自尊心,进而修复其自信心,学生的进步才有可能。这是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前提理念。
【关键词】 自尊心 自信心 自卑 自我尊重
有部分教育工作者把“学生后进的根源归结为在于他们丧失了自尊心”,这种观点是不成立的,它会让我们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误入歧途。所谓自尊心,就是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的一中心理状态。它是独立人格的基石,是人的主体性的核心,是主体积极的、主动的、有目的的功能特征——主观能动性的动力源。自尊心使人对自身人格和价值持肯定态度。
人人都有自尊心,并且不会丧失,但它的表现形态却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平常认可的是其正态的表现。《中庸》上讲“过犹不及”,自尊心也是如此,“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自欺欺人”是“过”的表现,由于狭隘和偏私,他们一定会在实践中被碰得头破血流,反复再三,就可能走向其反面——不自信,甚至自卑;“自轻自贱”、“自暴自弃”是“不及”的表现,他们往往比前者更加敏感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只不过他们的自尊心受到内外两个方面的压制,这个当口,针对性教育必须及时进行,否则学生就会走入“自卑”的死胡同。学生们常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其实他们并不能达到这一境界,只不过是自尊心在作无奈地呼号。
自卑是指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的心理态度。自卑者丧失的不是自尊心,而是自信心。自信:即相信自己,自信是人生上进的推进剂,是人生创造的催化剂。试验表明;高创造力者比低创造力者具有较高的自信心、冒险性、自我胜任感和随机应变的能力。①
然而诸多原因,使得许多青少年学生自信心被剥夺、自尊心严重受损。有的学生虽然在家中养尊处优,但是由于家长轻视其人格的培养,孩子没有得到正常的尊重,《孟子·尽心上》上说:“食而不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此类学生的处境类似于农夫的马牛羊,类似于时髦女郎的波斯猫,他们的自尊心是畸形的,自信心是发泡的,成为后进生的机率是很大的;更何况我们的孩子比以往面临着更多的童年危机,暴力、吸毒、糟糕的学业、贫穷、父母离异、父母都在上班或父母都失业而心烦气燥,如此境况指望没有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变态的后进生是不现实的;学校中的大班教育,部分教师缺乏爱心的非理性教学,学校的三六九等,学生的好般差“分”,无视学生人格尊严的体罚、变相体罚、心罚,都共同地在为后进生的“塑造”作“贡献”。
如此状况不能姑息,用科学的方法,唤醒学生的自尊心进而修复并树立其自信心是十分紧要的。“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发掘并恰当引领学生的自尊心,就是一个立志的工作,它是学生自立、自律、自强,以至于自信的基石。引领学生自尊心的方法是什么呢?是尊重学生,是真诚地、善良地对学生人格与价值的肯定。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②此中“认可”、“鼓励”即对学生人格与价值的肯定,是尊重学生(孩子)的核心,尊重学生让学生学会了自爱、自信,自信让学生直面人生的挑战。贝蒂·B·扬斯指出:“自我尊重是由六个重要的要素组成的:①生理上的安全感:远离对身体的伤害;②情感上的安全感:没有恐惧;③自我认同感:‘我是谁’的疑问;④归属感:归属的感觉;⑤胜任感;⑥使命感:感到一个人生活有意义和方向。”③此中①、②是自我尊重的生理基础和前提;③、④是自我尊重的心理基础自我的恰当定位和对外界的期望-被群体认可和接纳;⑤、⑥是群体认可和鼓励的主观感受和自我对个体人格和价值的认识——升华为自尊心。
由上可知,自我尊重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不只是个人的活动,它依赖于安全的环境、群体的认可和接纳-尊重。如上体系也告知了我们尊重学生的途径和策略,科学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端正自尊心、学会自我尊重是教育的道义任务。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手法在多大程度上偏离了培养有创新精神和独立人格(基于自尊心)的人的教育,是应试教育的“考试工具”?还是“素质教育”的揠苗助长?所以我们关注他们的自尊心,尤其要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就是要使他们具有一颗博大深挚的爱心。爱是人格的基本内涵。一个缺乏爱心的人,无异于一块冷冰冰的石头,冷漠孤僻,毫无社会责任感。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只有通过爱才能唤醒他们的自尊心。
学生有了自尊心,自信心就可能恢复;尊重学生,用爱呵护学生,唤醒其自尊心,进而修复其自信心,学生的进步才有可能。这是转化后进生工作的前提理念。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造力心理学,60
2 多萝茜·洛·诺尔特语.学习的革命,76
3 学习的革命,268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