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淮安行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9 11:55:21阅读:
字号:小|大
淮安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她是母亲的故乡,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出生地。也曾是毛泽东在重庆谈判后准备加入国民政府时所选择的办公地。最近,我终于有机会寻访这片热土,去求证母亲念叨了无数次的淮安印象,去寻找淮安之所以成为福地的缘由。
从南京乘大巴沿宁淮高速公路到新淮安市只要两个小时。再花上两元钱乘市内公交车行半个小时就到淮安了。淮安古称山阳县,现在为新淮安市的楚州区。但当地人仍称楚州为淮安。淮安从韩信被汉高祖刘邦封为淮阴侯算起,也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个名副其实的古城。有现代诗人赞道:淮安/一个生长传说和神话的城市 /一个在古运河上书写浩浩漕运史的城市 /一个著成《七发》大赋演绎“西游”奇文的城市 /一个造就兴汉大将哺育开国总理的城市 。诗歌虽然简洁,却包含着一个个历史故事。幸好教师出身的三舅退休后,曾参与淮安古文化的整理和修复工作,在他的引导和解读下,淮安的历史在我的眼前展开了。
淮安的先民是中国历史的主创者之一。这是此行所看资料中专家的论断。专家说,中华民族早期的大融合主要以三个部族为核心,他们是黄帝族、炎帝族和夷族。夷族中最强大的淮夷首领伯益是大禹治水的得力助手,被推为大禹的接班人。禹的儿子启废除了“禅让制”,搞世袭制。为平息淮夷的不满,启就将伯益的小儿子若木封在淮河流域,活动中心就在淮安。之后楚汉相争的主角刘邦、项羽、韩信都是淮夷的后代,或者说都是淮楚人。专家推断,项羽垓下被围,四面楚歌唱的就是淮地民歌。当然,这已不完全是神话和传说了。
淮安是个名副其实的水乡。从京杭大运河到淮河入海水道 ,从绿草荡到白马湖 ,从苏北灌溉总渠到文渠 ,从桃花垠到勺湖苑 ,从萧湖到月湖 ……,我们目及的地方一路水色。三舅告诉我,历史上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中段的淮安便是这条河的神经中枢。淮安古来漕运发达,曾设总督署辖七省的漕运,是淮盐、稻米外运的咽喉 。那时商贾酒肆遍布城中,其繁华程度俨然省会。诗人描述当年的景象:这里小坝茶楼,晚风酒韵/ 这里普光禅院,落日晚钟 /这里游舫弦歌,遥相和应…… 。直到清朝末年开了海运、陆运,才废止漕运。以至淮安的繁华逐渐消退了。
在古运河与萧湖的交汇处,有一个隶属淮安的河下古镇。它是当年南来北往货物的集散地,是淮安繁华的中心。不仅如此,商业的发达还造就了这里底蕴深厚的文化。据史料记载,河下镇在历代科举中出过58名进士,10名翰林,110名举人和140名贡生。倍受毛泽东主席称道的《枚乘.七发》的作者枚乘生活在这里。 演绎历史名著《西游记》的吴承恩也生活在这里。还有泼墨芦雁名噪扬州八怪的边寿民;首开研究甲骨文先河的罗振玉;著《温病条辨》,成就温病学说的吴鞠通等名人也都生活在河下古镇。这不能不说是个历史奇迹。
其实,淮安真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在淮安北门大街的十字路口中央,矗立着一座八面体的名人雕塑。有韩信,他制造了一段史诗般的英雄神话,从容走进司马迁的《史记.韩侯列传》。有巾帼英雄梁红玉,她登楼橹冒流矢击鼓抗金,大败金兀术于黄天荡。 有关天培,他虎门硝烟,奋死抗英,视死如归。有刘鹗,他的名著《老残游记》流传至今。还有吴承恩和枚乘父子等。雕塑如工笔连环画,发丝衣袂细致飘逸,面容神态栩栩如生。以集体雕塑的形式纪念淮安的历史名人,激励晚辈后人,不仅构思巧妙,也十分直观。
在淮安,最让人敬仰的还是开国总理周恩来。一个生前让世界动容,死后让世界降旗的伟人。驸马巷7号是周总理的故居。尽管他自早年出国留学后就再也没有回过淮安;尽管他担任国务院总理后从未专门为家乡批过一分钱;尽管他的祖籍在浙江绍兴……。但淮安人认定了出生在淮安的周总理就是“乡党”。因为他们敬仰他的雄才大略;敬仰他的伟大人格;敬仰他的爱民之心;敬仰他的品质超群……。他们赞道:“他是淮安人心中的一泓圣泉 ,他是家乡人仰止的一方星宿 。”他的故居经修葺,青瓦,灰墙,庭院深深。他的纪念馆设计精心,气势恢弘。从挂在纪念馆的许多铜牌上可以看出,全国众多知名高校都已把这里作为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真是让人欣慰。
淮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淮安人又是风趣和幽默的。从街巷的命名可略见一斑。淮安以镇淮楼为老城中心,对称展开呈棋盘式格局。街多、桥多、巷子多是淮安的一大特色。三十二条街,四十余座桥,七十六条巷都基本保持了明清风貌。一条南高北低的长街命名为上坂街。曾挖出一窝蛇的巷子叫龙窝巷。一个路口很小命名为耳洞口(即耳朵眼)。一个水塘小且形状象勺子,以此为主建成的公园叫勺湖公园。对面有个更小的塘干脆起名叫又一勺。淮安人的风趣幽默真让人忍俊不禁。
以前常听母亲说,淮安的古城墙很有名,号称“铁打的淮城”。但现在除了仅剩的五百多米一段城墙外,已很难看到当年的雄姿了。资料显示,淮安古城确实结构独特。晋代筑就老城,宋代在老城外北部增筑新城,明代又筑联城,将新老二城连成一体。是我国唯一的由三座城相连的古城。1958年后被逐渐拆除,真是可惜了。如今,当我乘公交车行驶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或是漫步在城内的大街小巷。映入眼帘的皆是宽阔的大道、接近都市化的楼房、商店和衣着时髦的人群了。用三舅的话来说,和过去比,现在的淮安已经面目全非了。目前在淮安,20平方公里的工业新区已崭露头角。2500亿吨的地下岩盐已投资开发。每年10个亿的城建速度让古城旧貌变新颜。此外交通更为便利:2小时到南京,3小时到上海,8小时到北京……。淮安已融入长三角经济区。我强烈地感觉到,曾经孕育了中国历史主创者之一的淮安正在横空出世。曾经湮灭了的都市般的繁华正在到来。
从南京乘大巴沿宁淮高速公路到新淮安市只要两个小时。再花上两元钱乘市内公交车行半个小时就到淮安了。淮安古称山阳县,现在为新淮安市的楚州区。但当地人仍称楚州为淮安。淮安从韩信被汉高祖刘邦封为淮阴侯算起,也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个名副其实的古城。有现代诗人赞道:淮安/一个生长传说和神话的城市 /一个在古运河上书写浩浩漕运史的城市 /一个著成《七发》大赋演绎“西游”奇文的城市 /一个造就兴汉大将哺育开国总理的城市 。诗歌虽然简洁,却包含着一个个历史故事。幸好教师出身的三舅退休后,曾参与淮安古文化的整理和修复工作,在他的引导和解读下,淮安的历史在我的眼前展开了。
淮安的先民是中国历史的主创者之一。这是此行所看资料中专家的论断。专家说,中华民族早期的大融合主要以三个部族为核心,他们是黄帝族、炎帝族和夷族。夷族中最强大的淮夷首领伯益是大禹治水的得力助手,被推为大禹的接班人。禹的儿子启废除了“禅让制”,搞世袭制。为平息淮夷的不满,启就将伯益的小儿子若木封在淮河流域,活动中心就在淮安。之后楚汉相争的主角刘邦、项羽、韩信都是淮夷的后代,或者说都是淮楚人。专家推断,项羽垓下被围,四面楚歌唱的就是淮地民歌。当然,这已不完全是神话和传说了。
淮安是个名副其实的水乡。从京杭大运河到淮河入海水道 ,从绿草荡到白马湖 ,从苏北灌溉总渠到文渠 ,从桃花垠到勺湖苑 ,从萧湖到月湖 ……,我们目及的地方一路水色。三舅告诉我,历史上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中段的淮安便是这条河的神经中枢。淮安古来漕运发达,曾设总督署辖七省的漕运,是淮盐、稻米外运的咽喉 。那时商贾酒肆遍布城中,其繁华程度俨然省会。诗人描述当年的景象:这里小坝茶楼,晚风酒韵/ 这里普光禅院,落日晚钟 /这里游舫弦歌,遥相和应…… 。直到清朝末年开了海运、陆运,才废止漕运。以至淮安的繁华逐渐消退了。
在古运河与萧湖的交汇处,有一个隶属淮安的河下古镇。它是当年南来北往货物的集散地,是淮安繁华的中心。不仅如此,商业的发达还造就了这里底蕴深厚的文化。据史料记载,河下镇在历代科举中出过58名进士,10名翰林,110名举人和140名贡生。倍受毛泽东主席称道的《枚乘.七发》的作者枚乘生活在这里。 演绎历史名著《西游记》的吴承恩也生活在这里。还有泼墨芦雁名噪扬州八怪的边寿民;首开研究甲骨文先河的罗振玉;著《温病条辨》,成就温病学说的吴鞠通等名人也都生活在河下古镇。这不能不说是个历史奇迹。
其实,淮安真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在淮安北门大街的十字路口中央,矗立着一座八面体的名人雕塑。有韩信,他制造了一段史诗般的英雄神话,从容走进司马迁的《史记.韩侯列传》。有巾帼英雄梁红玉,她登楼橹冒流矢击鼓抗金,大败金兀术于黄天荡。 有关天培,他虎门硝烟,奋死抗英,视死如归。有刘鹗,他的名著《老残游记》流传至今。还有吴承恩和枚乘父子等。雕塑如工笔连环画,发丝衣袂细致飘逸,面容神态栩栩如生。以集体雕塑的形式纪念淮安的历史名人,激励晚辈后人,不仅构思巧妙,也十分直观。
在淮安,最让人敬仰的还是开国总理周恩来。一个生前让世界动容,死后让世界降旗的伟人。驸马巷7号是周总理的故居。尽管他自早年出国留学后就再也没有回过淮安;尽管他担任国务院总理后从未专门为家乡批过一分钱;尽管他的祖籍在浙江绍兴……。但淮安人认定了出生在淮安的周总理就是“乡党”。因为他们敬仰他的雄才大略;敬仰他的伟大人格;敬仰他的爱民之心;敬仰他的品质超群……。他们赞道:“他是淮安人心中的一泓圣泉 ,他是家乡人仰止的一方星宿 。”他的故居经修葺,青瓦,灰墙,庭院深深。他的纪念馆设计精心,气势恢弘。从挂在纪念馆的许多铜牌上可以看出,全国众多知名高校都已把这里作为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真是让人欣慰。
淮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淮安人又是风趣和幽默的。从街巷的命名可略见一斑。淮安以镇淮楼为老城中心,对称展开呈棋盘式格局。街多、桥多、巷子多是淮安的一大特色。三十二条街,四十余座桥,七十六条巷都基本保持了明清风貌。一条南高北低的长街命名为上坂街。曾挖出一窝蛇的巷子叫龙窝巷。一个路口很小命名为耳洞口(即耳朵眼)。一个水塘小且形状象勺子,以此为主建成的公园叫勺湖公园。对面有个更小的塘干脆起名叫又一勺。淮安人的风趣幽默真让人忍俊不禁。
以前常听母亲说,淮安的古城墙很有名,号称“铁打的淮城”。但现在除了仅剩的五百多米一段城墙外,已很难看到当年的雄姿了。资料显示,淮安古城确实结构独特。晋代筑就老城,宋代在老城外北部增筑新城,明代又筑联城,将新老二城连成一体。是我国唯一的由三座城相连的古城。1958年后被逐渐拆除,真是可惜了。如今,当我乘公交车行驶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或是漫步在城内的大街小巷。映入眼帘的皆是宽阔的大道、接近都市化的楼房、商店和衣着时髦的人群了。用三舅的话来说,和过去比,现在的淮安已经面目全非了。目前在淮安,20平方公里的工业新区已崭露头角。2500亿吨的地下岩盐已投资开发。每年10个亿的城建速度让古城旧貌变新颜。此外交通更为便利:2小时到南京,3小时到上海,8小时到北京……。淮安已融入长三角经济区。我强烈地感觉到,曾经孕育了中国历史主创者之一的淮安正在横空出世。曾经湮灭了的都市般的繁华正在到来。
啊,淮安,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