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雪、短文两篇(日、月)、组歌、雷电颂、海燕、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2:21阅读:
字号:小|大
第二单元分析与提示
本单元总体设计思路是培养学生阅读抒情文的能力,所选的散文诗,都是作者由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雪》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二者相比较,“朔方的雪”因体现了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因而更为作者欣赏。历史剧《雷电颂》以“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撼动人心,它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也是屈原斗争精神的典型体现。《短文两篇》(《日》《月》)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日》中以“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显示了作者对理想人生的追求。《月》中赞颂姮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表达了自己的理想。《组歌》采用拟人化手法,借海浪、雨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守护者”及“奉献者”的赞美。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感受生命,在赏春、绘春、颂春、创(造)春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一、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诗化的语言,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把握拟人、象征的写作手法。
②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到课文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激起对人生、对生活美好信念的追求,以及对困难的斗争精神。
③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把握作者的思路,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对部分精彩语段及关键语句的品析,从而感受散文诗化语言的风格。
二、 教学设想
①本文几篇文章或为散文诗,或为戏剧,意蕴丰富,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在理解课文表层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深入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
②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有丰富的情感内涵,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感知、感受并进而受到感染,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倾向。
③本单元诗化的语言是一个学习的重点,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通过比较辨析,增删替换等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语言的凝炼与精美。在语言的学习中要紧扣情感表达,将语言形式与情感内容紧密结合。
④散文诗和历史剧均富激情,音韵和谐,琅琅上口,便于诵读。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诵读,通过对语气、语调、重音、语速的把握,把课文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⑤文章语言精美,用词精道,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词句及精彩段落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
⑥本单元文章有较强的时代性,要引导学生通过相关书籍的阅读和借助互联网了解作家其人及时代背景,从面更好地解读课文。
⑦在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中,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去观察、去感受,从而发现美,领悟美,进而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倾向,促进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
6 雪(方案A)
教学目标:
1.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怀。
2.品味语言,理解寓意。
3.领会作者在对南北不同雪景描绘中寄寓的精神追求。从而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揣摩作者对南北不同雪景的描绘,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南北的雪景图,制成幻灯片,配以音乐;学生收集、整理描写雪景的诗文,以备交流。
教学内容:
《雪》是鲁迅先生《野草》中写得一篇很精彩的抒情篇章,景物描写生动细致,语言优美准确,文章围绕江南与北方不同雪景的对比,表明了作者的思想倾向,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研读鲁迅先生的作品《雪》,首先老师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在课前自主探究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然后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雪的景色,或者朗诵一段(节)描写雪景的诗文,同时谈谈自己对雪的感受。面对这银白的世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课文《雪》,去领悟一下鲁迅笔下的雪景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检查预习字词情况:
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凛冽 褪尽 脂粉奁 馨口
把握字形:蜡梅——腊梅 胡蝶——蝴蝶 壶卢——葫芦(说明:同音字现象,由于时代的原因,不能再写成前一个)
2.学生初读课文,同时在文中圈点勾画主要信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注意停顿,注意体会作者感情。虽然有要求在先,但一般朗读效果不会很理想。应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语言特色。
然后教师出示课件,在图片、音乐、文字三者有机结合下,使学生沉浸入审美的意境。(图片可以采用不同的雪景,同时配以不同的音乐,前半部分轻松欢快、优美抒情,后半部分激越悲壮)
4.学生自读课文,并选择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段反复高声朗读,然后在全班交流,同学间互相评议,互相示范,还可进行朗读比赛,同时谈谈自己对朗读的内容和朗读技巧的感受。其间教师对朗读方法应作适当的指导。
5.请学生谈谈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整体理解、认识,然后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可结合有关资料或课后附录)
三、精读课文,揣摩特点
1.默读课文,同时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播放有关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的音像资料,之后学生思考:文中描写了几种不同的雪景,初步感受其不同的特点。
2.读描写南方雪景的部分:
1)反复自由阅读。
2)分小组探究相关问题:
A.在作者的眼里,江南雪景有着怎样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可提示学生由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的品味这一幅江南雪景图,作者首先概括描写江南雪的特点——滋润美艳,接着以两个比喻让我们感受到朦胧的美景,这雪里也孕育着生命;而在雪野中,一片银白的背景下,居然点缀着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腊梅,还有冷绿的杂草,这就是江南的雪,这是怎样的一种雪啊!)
B.花丛中纷飞喧腾的蜜蜂给这幅雪景带来了些什么?
C.为什么要写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塑雪罗汉的情景,还写到一位父亲?
(提示:引导学生思考,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是他童年生活的地方,在他脑海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这里,江南的雪和孩子们的欢乐联系在一起。而且,在儿童欢乐的天地里,竟有童心未泯的成人掺入其中,更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可以让学生找出对塑雪罗汉的生动描写的词语,体味这富有诗意的形象。)
D.你能感受到在描写南方雪景的过程中,作者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吗?哪些词语体现了作者的这种感情,作一点分析。(如抓住“滋润美艳”、“蓬勃奋飞”、“精魂”等词以及一些富有情感的语句)
建议:讨论后,每组重点就一两个问题在全班交流,并相互补充。
3.读4—6段,思考:
1)作者怎样是描绘朔方的雪?它引起了你哪些联想?
(提示学生勾出描写朔雪的词语,体会雪的形象。)
2)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如“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抓住“孤独”这一北方雪的特点,而把“死”与雪的精神相联,如奉献等,“精魂”凝聚一种坚强)
4.作者将南北雪景对照描写有何目的?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各有什么含义?
(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比如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南方的雪”,它是一种美的象征,但这种美未经磨练,不能长久的保持;而“朔方的雪”虽然孤独,不被理解,但有一种战斗的豪情,一种澎湃激昂的斗志,使人联想到那艰苦卓绝又令人神往的战斗。也可以这样分析,“南方的雪”是作者向往的美好理想,他憎恶把朔方的雪花变得孤独和冰冷的严酷的冬天,他要用战斗来实现理想。我们还可以结合今天的现实生活来理解。)
5.你认为作者更喜欢哪一种雪景,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体验反思
1.挑选《野草》中描写自然景致的文章,如《秋夜》、《好的故事》、《腊叶》等,让学生感受其中自然描写的特点。
2.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展开想象,以“雪”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3.你希望走过怎样的一条人生道路?是一帆风顺、平平淡淡的走过,不留一点痕迹,还是经受困难、挫折,而奋起抗争的走过?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写一篇短文。
(2、3题可根据学生实际选作)
点评:本教案设计内容简洁,思路明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注重自主、探究学习,强调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明显体现,同时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整合。教学环节的设计注重朗读的方法指导,通过朗读整体感悟,在朗读中品味文章的语言、意境,既得到美的艺术感染,又受到高尚情操的启迪。
6 雪(方案B)
教学目标
1.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初步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把诗的精炼、音乐美和散文灵活多样的表现力融为一体。
3.品味语言,理解本诗语言中的寓意。
4.培养学生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课文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体味作者情感,理解诗歌含义。
2.比较南方和北方雪的异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语言的品读,了解散文诗语言的精练和具有音乐美的特点及其寓意。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2.有关江南和北方的雪的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
1.查找有关“雪”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
2.搜集鲁迅《野草》中的描写自然景致的诗篇,感受自然描写中写实与象征的不同。
3.搜集有关散文诗的资料,初步了解散文诗。
4.先自主学习课文,划出疑难字、词、句,查字词典扫清语音、语义障碍,再与同学合作,解决疑难。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情况汇报。
由各学习小组学生向全班汇报本组在课前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展示有关“雪”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畅谈对雪的感受。营造“雪”的氛围。(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课前自主合作学习情况,对课文的熟知程度,便于教师对课堂学习预设的调整。)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
2.教师或放课文录音或范读课文。然后指名学生朗读。
3.评价朗读的效果,体会散文诗的朗读技巧。
4.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5.“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北方的雪的特征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江南的雪已经死掉,而朔方的雪,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升华,成了雨的精魂。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设计此问题是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内容)
三、问题探讨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散文诗的特点。分自学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找出描写南方雪与北方雪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不同含义。
(见板书)
②第二小组:鲁迅先生笔下的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把它们统一在整体之中的?
(江南的雪:优美。朔方的雪:壮美。作者虽然极写江南雪的美艳,孩童的欢乐,雪罗汉的有趣,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思,且因雪罗汉的消融流露出对美好的事物不能常在的惋惜之情,但作者并不是沉迷于优美而虚空的幻境中,求得精神上的安慰。他真正向往的是现实战斗生活,渴望从自然的伟力中汲取斗争的勇气和力量,永葆战斗青春。所以,面对眼前的实景,他写道: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此一反先前温婉、缠绵的情凋,语气异常刚劲、果决,这不仅是对朔雪质地、形态的摹写,同时还透露出作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毅然决然地砍断了与社会现实极不协调的思想情绪。随后对飞腾的朔雪磅礴的气势、浩大的声威的酣畅淋漓的抒写,不也正是作者不屈不挠的战斗的人生观的形象写照吗?而朔雪的孤独,也映现出了此时作者“荷戟独彷徨”的身影。)
③第三小组:你们认为作者更喜欢哪里的雪,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从对南北两处的雪的描写来看,鲁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眼中,这种美未经磨练,并不能保持长久。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精神,就像他在一篇文章中说到的,“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沙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摸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在文章中,北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正是这种精神最为形象的体现)。④第四小组:作者对江南的雪及北方的雪的描绘,引起你怎样的联想?你觉得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允许学生有不同理解)
3.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四、品味语言
1.文章中对雪的描写用了哪些修饰词, 你认为这些修饰词描写的只是自然界的雪吗?你认为哪些词句用得好,为什么?
(例如:用了“冰冷的”“坚硬的”修饰“雪花”,这些词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写,注重强调的是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值得赞赏的。)
2.文章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你认为这些修辞手法在文章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比喻、拟人、排比……只要学生能说出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能使文章生动形象、表意更加明白晓畅就行了,答案不求一致。)
五、拓展延伸
1.你认为本文语言是否有表意不简明的,如果有,该怎样改为好?
2.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以“雪”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点评:
该教案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抓住了散文诗的特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别人的经验来赏析诗歌,重在体味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透过凝炼的、跳跃的诗歌语言去把握其深刻的含义。突出了朗读训练和思维训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都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拓展延伸部分进行同题写作,将本课学习引向纵深。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的学习方式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附板书设计:
7 雷电颂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3.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利用书籍或网络,了解屈原,了解郭沫若,了解《屈原》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
2.课前初读:要求学生朗读课文2-3遍,疏通生字、词,熟悉课文内容。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作品。
2.请同学们讲述你们查找资料后所了解的屈原、郭沫若及《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大致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辅助教学)
明确: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期楚国人。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仍心系祖国。楚国被攻占后,自投汨罗江而死。
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他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反共高潮。
三、整体感知:
1.课堂范读:播放《雷电颂》的朗诵带。要求学生注意不同句子、不同语段所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
2.你觉得本文在气势上有何特点?
明确:激情澎湃,气势雄浑。
3.模仿朗读:根据刚刚所听到的录音,仔细揣摩语气、语调、语速,自由朗读全文。
4.与以往的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在有什么特点?
明确: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5.结合课文背景,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明确:课文的内容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
第一层(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四、品味语言:
1.跳读精读:
讨论:《雷电颂》既然是屈原的内心独白,那么我们就能够从这些话中读出屈原的内心世界。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
注:要求其他同学对发言同学的朗读及分析分别给予评价。教师可加以点拨。
如:(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这几句对风的呼喊,流露了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即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朗读时应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2)、“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一连串的反复,“爆炸了吧!爆炸了吧!”、“劈吧,劈吧,劈吧!”、“劈开,劈开,劈开!”一个比一个强烈、一个比一个坚决,我们朗读时语气应不断加快、加重,以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断的决心。
(3)、“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朗读时应把握那如火一般炽热的感情及雷霆万钧的气势。
(4)、“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 深刻地指出了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土偶木梗”实际上就是指的世间昏庸腐朽、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当权者和官僚统治集团。表现了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2.概括:通过前边的朗读及对屈原内心情感的分析,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人。
3.在前面的朗读中,我们还发现,课文中作者将很多事物都赋予了其它的含义。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以什么特别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
明确:
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象征手法。
4.讨论:《雷电颂》这段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点拔:从句式,修辞等角度
明确:
A.运用拟人兼呼告,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
B.运用排比与反复,使句式整齐,铿锵有力。
C.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
5.配乐朗读:全体学生配乐朗读,再次体会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五、语文实践:
举办班级朗诵会。同学们自行选取《雷电颂》中的片段进行朗诵,优胜者给予奖励。另:有兴趣的同学还可结合《屈原》的剧情,进行话剧表演。
点评:
此教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课外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课文创作背景、主要人物等,并在学习正文前交流介绍出来。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查找、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于课前即对课文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主要采用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感受、领悟人物的内心情感,品味、欣赏文章语言的机巧与犀利。既做到了学习的循序渐进,又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既培养、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教会了学生边读边思、读后再思、思后再读的学习方法。同时,在评价方面还注重了学生互评为主,辅以老师点拨的评价方法,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营造出了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最后的“语文实践”更是将课内与课外、文字与表演结合了起来,在扩展文字运用、激活想象空间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8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4.积累有关日月的诗词。
指导思想:
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读准字音,熟读全文;
2.学生查找有关日月的诗词,准备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并作好简要分析;
3.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写作背景,“夸父逐日”、“姮娥奔月”的故事以及“飞蛾扑火”的种种理解等,以便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导入新课
日月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并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文词兼美、意蕴悠远的古典诗文,请把你收集到的你最喜欢的诗词在全班交流。
二、 交流古诗词
分别请3——5名同学诵读他所收集到的诗词,并简述理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点评。
三、 初读感知
1.简介作者及历史背景
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急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和《海行集记》《还魂草》《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影响。
背景简介: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2.默读全文
要求:学生根据历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最好能形成书面文字);找出文中的优美句段并加以简要说明;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上符号。
3.朗读
(1)找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日》《月》两短文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读后教师可根据情况范读引导,力求贴近作者当时的感情,以便学生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
(2)同学自读
(3)课内朗读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读得最好的短文或段落进行诵读,师生共同点评
(4)分组朗读全文
四、 探讨交流
本文是一篇课内自读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自读习惯、方法和能力。教学时主要以学生阐释自己的理解或提问,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为主,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以便打开思路,激活思维。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文章的理解或所提问题有可能较为肤浅,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主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
把握:从飞蛾到夸父,从渺小到伟大,他们都是为了追求光明,为了一种热量,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赞美飞蛾,怀恋夸父,实则赞美为追求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
(2)在《日》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且对飞蛾、夸父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与太阳有关吗?谈谈你的看法。
重点把握:太阳是光和热的象征,飞蛾、夸父的行为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写飞蛾和夸父是为后文“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作铺垫。
(3)在《月》中,月亮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那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4)“月的光是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处为何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把握:“冷光”“死的光”应是对当时现实的影射,“姮娥奔月”应是作者所不屑的——孤寂凄冷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对照两文可看出);但结尾处作者用“难道……吗?或许……”表达了作者对生者的期望——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姮娥奔月”的传说作者用疑问的语气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5)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某某人”“什么人”,请结合两文和历史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指什么人呢?
把握:指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不惜牺牲生命的人。(“某某人”可能有多种理解,不要求形成一致答案,但依据要充分。教师引导时要着重分析当时的背景,以便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
四、 小结
学习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五、 延伸(课后)
请根据当地的情况,以日或月为内容,写一篇充满感情的短文或一首小诗。
板书设计:
日 月
发光、发热 冰冷、死光
飞蛾扑火、夸父逐日 姮娥奔月
死 不如 生
轰轰烈烈 寒冷、寂寞
(对光明的强烈追求) (对生者的期望)
9 海 燕(方案A)
教学目标:
1.在朗读的基础上体味作品深刻的内涵。
2.品味、揣摩本文抒情性语言,学习象征的手法。
3.培养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赏析海燕形象,领会作品的内涵。
2.在反复诵读中,揣摩作品的语言,学习象征的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搜集高尔基的有关资料。
3.教师准备录音带,录音机,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悟,赏析海燕的形象。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介绍《海燕》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海燕》是俄国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所写的一首散文诗。作品犹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自问世以来,《海燕》便以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其深远的影响,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时代,超越了年龄、性别、种族等。它属于过去、属于未来,它是美与力的典范之作。
二、整体感悟。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或者播放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听读时不看书,凝神细听。
2.学生交流听后感受,谈自己在听读时候的所感所想。
3.学生再进一步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和讨论:
这是一首强烈感情色彩的抒情散文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请同学们想一想,本文以时间为序,着重刻画了几个场面?在不同的场面中海燕都有些什么样的表现?
讨论明确:(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幅场景画面以及相关文字)
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画面: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
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
暴风雨即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三、品味探究,赏析海燕形象。
1.自主品味,进行个性化解读。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读了此文后,你心目中的海燕形象是什么样的形象?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联系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初步把握海燕形象的特定内涵。师生共同明确: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这本是自然现象。因此“海燕”一词在俄文中含有 “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高尔基在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塑造了海燕这个“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精灵”般的艺术形象,旨在呼唤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为登高一呼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高唱赞歌。
3.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朗读、勾画、体会和品味其形象给人带来的美感。师生共同评析。
预期成果示例一: “黑色的闪电”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给人一种足以体现海燕的矫健、勇猛之美,“闪电”使人眼前闪出亮光,看到光明。
示例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掷地有声,这是海燕的战斗宣言,体现一种豪情与力量之美,是全诗豪壮之美的最高点。
示例三:海鸥的“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的“呻吟、吓坏”、企鹅的“胆怯、躲藏”与文中海燕的“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之美;写大海,写风、云、雷、电,是渲染一种激烈的斗争环境,烘托出海燕形象的高大。
4.学生齐读课文,深入体会。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海燕的形象和作者的感情。
2.写话“海燕的宣言”(结合练习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写作手法。
教学步骤:
一、学生交流“海燕的宣言”,深入领会海燕的内心活动。(师生共同评点,肯定学生的合理想象。)
二、朗读课文,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写作手法。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类总结自己在文中所勾画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深入探究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讨论明确:关键词句的使用,使大自然人格化了,各种景物具有不同人的动作、感情,也就是说,拟人化使象征体具备了被象征体的特点。总的来说,“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暴风雨”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海鸥”、“海鸭”、“企鹅”这一组意象群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不革命者。
2.精读第三个场面,探究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着重启发学生理解和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增强文章语言抒情性色彩方面的作用。挑出典型例句反复品读、深入分析,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预期成果示例:“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用拟人的手法,“抓住”、“熄灭”突出了大海巨大的声势和强大的力量。“——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用反复的手法,以强烈的感情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强调了革命暴风雨已近在眼前,历史潮流已不可逆转。
3.朗读课文。
教师与学生一起研讨朗读技巧,教师要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引导学生读出感情。
示例一:“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表示很短的停顿,不换气。“• ”表示语气加强。 )
示例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是全文之高潮所在,全诗的最强音,应蓄积力量以最豪壮的语气,最强烈的感情,一字一顿读完这个感情十分强烈的祈使句,并嘎然而止。)
然后,学生用个人表情朗读、小组读和全班齐读等方式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品感情及抒情性色彩。同时,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朗读评点。
三、拓展延伸。
结合练习四,以“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充分肯定“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乐观精神和生活态度,鼓励学生积极追求勇者风范。
四、小结:
我们在美的享受中解读了作品,感受到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感悟到海燕穿越时空的壮美。作品运用多种手法,使全诗集诗情、画意、理趣为一体,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瑰丽明珠,其产生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是巨大的。同学们,让我们在生活的暴风雨中也做那勇敢飞翔、搏击长空的海燕吧!
五、布置作业。
1.继续诵读课文,为参加本单元散文诗朗诵表演比赛作准备。
2.模仿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写一首散文诗,字数不定。
点 评
本教案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注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突出了对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同时,还注重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教学设计由《海燕》的深远影响导入,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以朗读教学贯穿始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揣摩感悟诗情、画意和理趣,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评,评中读。在赏析海燕形象时,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既尊重学生对海燕形象的感性认识,又结合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海燕的特定内涵。在延伸拓展中,将学习本课的现实意义与学生的口语交际有机结合,鼓励学生面对生活的暴风雨时也像海燕那样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突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9 海燕(方案B)
教学目的
一、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二、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三、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想
朗读课文,联系背景理解课文内容,细读品味精要文段,探究疑难问题,理解课文的写作技巧及语言特色。联系生活实际,拟写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的发言提纲并在班上交流。
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1.《海燕》写作的时代背景。2.关于高尔基《海燕》的其他资料。3.设计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并整体感知课文。
一、导入
我们读了巴金《日》、《月》两篇短文,请同学们想一想,巴金通过写“日”、“月”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由“日”、“月”这寻常的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表达作者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伟大情怀,……)
阅读写景状物的散文(散文诗),要“透过文字去捕捉作者的情感,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体验。今天,我们把视角投向高尔基的《海燕》,去感受以下作者在特定历史时代的革命激情。
二、课前准备情况检查及交流。
1.关于《海燕》的写作背景及其他资料。
2.教师归结,要求学生整理文学常识并作好笔记。
三、朗读
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记准生字字形;理解生词在文中的意思。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运用工具书查正字音词义;与同学探讨重音,停顿和语速的要求。)
2.指名朗读。方法:以意思相近的文段分段朗读,探讨重音、停顿、语速的方法。
3.听录音带朗读。(1)静听感受;(2)随录音朗读;(3)模仿朗读。方法:指名读一文段,同学评价后再听该段录音(放映相应画面),让学生在听读、模仿朗读,相互评价,观看画面过程中增强感受,正确朗读。
4.齐声朗读。(掌握好停顿、语速,读出感情,读出散文诗之韵味。)
四、探讨感知
1.教师引导设疑:联系课文的写作背景,指导学生阅读课首方框内提示的文字并思考:(1)作为一种海鸟的海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你是从方框提示中哪句话看出来的?
2.师生互动探讨:(1)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通过对海燕的赞美,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归结板书(字幕显示)
海燕,一种善于搏击暴风雨的海鸟。
课文中的海燕,是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联系背景理解、概括)
作者以海燕善于搏击暴风雨的特点,联想到敢于迎战革命暴风雨的无产阶级先驱者,以满怀的战斗激情,热烈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热情歌颂像海燕一样的革命先驱者的战斗精神,鄙弃如海鸥、海鸭、企鹅般的怯懦自私者。表现了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五、练习与研讨
1.字音词义,常识积累,朗读感受。
2.问题研讨
(1)课文标题是《海燕》,作品中为什么还写到其他几种海鸟?
(2)如果说“海燕”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那么课文中其他事物也应该有其各自的象征意义,请列出来与同学探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象征、烘托、对比等表现手法,阅读理解精要文段。
一、上课时“问题研讨”交流。(对学生交流发言不作定论,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有序地理解课文内容及写作技巧,在阅读探讨过程中欣赏作品,认识并理解象征、对比等手法。)
二、朗读感受,思考探讨
1.朗读描写海燕的句段,观看海燕在乌云和大海之间穿梭号叫的画面,加深对海燕这一形象的感受,引出象征意义。
2.朗读描写其他海鸟的语段,观看投影画面(1)用文段中的词句概述这些海鸟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种种丑态;(2)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海鸟?
教师小结板书(投影字幕)。
一会翅膀碰着波浪 迎战暴风雨,象征勇猛坚
海燕 一会箭一般地冲向乌云 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
叫喊着 革命先驱者
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 惧怕暴风雨,象征害怕革命
会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
海鸭:呻吟、吓坏了 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与
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
企鹅:躲藏 海燕的形象。
3.浏览阅读,探讨文中其他事物的象征意义。
教师小结板书(字幕投影)
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气势。
乌云、狂风:象征反革命势力和黑暗的社会环境等。
暴风雨:象征1905年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
4.作者把海燕摆到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描写,试举例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学生探讨后教师小结:烘托。
象征、烘托、对比等手法的概念及其在文艺创作中的运用(结合本文作引导性阐述,从写作技巧方面引导学生欣赏)。
三、精要文段阅读理解。
1.朗读暴风雨来临之前大海上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的语段,具体说说你对这些描写的理解。
2.文章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试在课文中找出几例并分析说明(从表达方式、作品语言方面欣赏。)
教师小结:
1.充满激情的描绘――间接抒情
2.饱含激情的议论――直接抒情
四、课文总结:
1.内容:略
2.艺术特色:略
五、拓展延伸
人生,并非只意味着阳光与鲜花,有时也会遇到坎坷,甚至面临 “暴风雨”,试以“面临生活中的暴风雨我该这样做”为话题,拟写一篇300字的短文在班上交流。
10 组歌
教学目标:
⒈ 朗读课文,领悟散文诗的思想内涵。
⒉ 赏析课文,揣摩语言,在品味中享受审美乐趣。
⒊ 模仿写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查阅作者纪伯伦的有关资料,准备在课堂上交流。
教学内容:
⒈ 指导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这两首散文诗中的形象及作者思想感情。
2. 品读欣赏,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作品的艺术特点。
3.通过模仿写作,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大家对“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已经有所认识,哪位同学能谈谈散文诗的特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所谓“散文诗”,就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它在抒情手法上相当随和地接近散文:不分行,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宽广的抒情层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逻辑思维等。但它又类似于诗(或者是一种形式特别的诗)体裁较为短小,具有诗的特点等。
我们在前面集中学习了几位中国作家的散文诗作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外国的著名散文诗作者呢?
如屠格涅夫、波德莱尔、泰戈尔(他的《飞鸟集》、《吉檀迦利》等名著已从二三十年代起影响过我国不少作家。我们学习过他的《金色花》。)我们还学习过高尔基的《海燕》等。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首散文诗的作者是纪伯伦。可以这样说,纪伯伦在散文诗方面的成就和影响均可与以上名家相媲美。下面老师请同学来介绍纪伯伦的有关情况 ?
学生介绍后教师可作适当补充(参考教师用书上的“有关资料”部分)。
二、听读
请同学们闭上眼听读课文,边听边想象作品展现的画面,以期进入情境,体会文中美好的情韵。
教师放录音或配乐朗颂。
2. 听读思考:这两首散文诗中的“浪”和“雨”的形象各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
的浪 的雨
如:热情洋溢的浪 一往情深的浪 无比忠诚的浪 多情浪漫的浪 温柔善良的浪 痴情的浪 缠绵的浪 任性的浪等
滋润万物的雨 让山河欢乐的雨 让花草欢笑的雨 为云彩和田野传递爱情的雨
充满爱心的雨 启迪心扉的雨 沁人心田的雨等
3.作者写作散文诗,其根本就是要抒发内心充溢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往往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传达。也就是说,诗的形象(意象)之中渗透着诗人的情意。那么,这两首散文诗借助“浪”和“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可以参考《教师用书》中的“整体感知”部分内容。
4.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诵这两首散文诗,以加深对诗中形象及情感的理解。其他同学可轻声跟读。
女声配乐朗诵《浪之歌》,音乐可轻柔、舒缓一点。
男生配乐朗诵《雨之歌》,音乐可阳刚一点。
三、品读
品读这两首散文诗,可以从诗的形象,诗的语言,诗的修辞方式,诗的结构形式,诗的情感,诗的抒情方式等方面进行。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选择其中一篇认真品读,自选角度,说一句或多句品析课文优美的词句。
先说《浪之歌》:“美在……”
学生自由评说。
再说《雨之歌》:“美在……”
学生自由评说。
2.教师归纳学生发言,可作如下小结:
同学们赏析的内容,综合起来,有如下几点:
第一,形象之美。
在《浪之歌》里,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得热烈,爱得深沉,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分难舍。不仅如此,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还被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人间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
在《雨之歌》里,雨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
第二,意蕴之美。
意蕴,就是渗透在作品艺术形象中的理性内涵,是读者能够体味得到的作品内在的情感、灵魂、风骨、精神及某种人生精义。从《浪之歌》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它的和谐,它的美。从中我们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而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多么令人欣喜,它是慷慨无私的奉献者和殷勤的使者。自然万物因为它的滋润而生动而美好。我们敏感的心灵常常就是在这潺潺的雨水中,被引领着去触及那些离我们很遥远的记忆、梦想,以及深邃的精神世界。
第三,表达之美。
两首散文诗的表达之美,美在语言的清丽流畅,美在诗中语义的递进伸展,美在丰富的想象,美在作者的想象与海浪和雨水的自然物理特性相贴合,美在比喻、对比、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特别是《雨之歌》中拟人手法的灵活的多方面运用)美在它所营造出的咏叹调似的浪漫与抒情,……
四、美读
读诗是一种高雅的情感体验活动,当我们在想象中进入诗中的意境,体悟到诗中美好的情韵而又能恰当运用朗读技巧用声音加以传达,这时,我们的心灵深处便会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现在,请大家自由选择组诗《浪之歌》或《雨之歌》中的任意一首,按下列步骤,练习朗读。
媒体展示:
一读:重在整体感知诗中形象,注意语音的饱满与圆润。
二读: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流顺畅,注意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等。
三读:重在进入情境。注意韵脚,注意语气的轻重抑扬,注意体现散文诗的抒情性。
五、随堂练笔
请采用第一人称,发挥丰富的想象,学习多样化的拟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选取一物,以“ 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等)模仿写作一首散文诗,表现你对人生的思考。
六、布置作业
将本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抄写到摘抄本上。
点评:
这是两首清丽流畅,极富浪漫与抒情的散文诗,爱与美的主旋律回荡其间,令人陶醉不已。本设计抓住这一特点,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安排教学环节:听读感知——品读欣赏——美读体验——模仿创造,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对课文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学习创造。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使学生享受到审美乐趣,受到情感熏陶。教者“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将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给予学生去自主地品读探究,然后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分享智慧成果。而教师在其中引导有方,能够激起学生解读文本,参与体验并创造的热望。整堂课的设计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
一、活动目标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去认识自然,感受生命,培养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赏春、绘春、颂春、创(造)春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
自然日志的编辑: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并对观察、记录进行编辑整理。拓展语文学习的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难点
在认识自然中,在赏春、颂春中,培养学生的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课外活动两周,课内活动两课时。
五、课外活动
(一)选题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活动的主要任务及预计实现的目标,提供其参与活动的内容建议。
教师根据教材所安排的三项活动,对活动内容进行创造性改编。要求学生从改编后的三项内容中必选内容3,任选内容1或内容2。
内容1:在大自然中,寻觅春天的踪迹
寻觅范围:在春天里,在自然中,在校园里,在社区中。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写成“自然日志”,记录下春天的足迹。在记录方式上,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文字与图片(如照片)相结合的形式。
内容2:在艺术中,寻觅春天的踪迹
○1围绕与春天有关的某个节气,搜集有关谚语,从中寻觅春的踪迹。
○2寻找与春天有关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等,从中寻觅春的踪迹。
选择与春天有关的诗歌、散文、绘画或照片,从中寻觅春的踪迹。
内容3:在创造中,展示春天的踪迹
○1以出墙报或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春的踪迹。
○2可根据与春有关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的曲调,创作绘春之歌;如《春天的故事》的表达方式,创作“赞春之歌”。
○3可模仿苏轼《惠崇<春江晚景>》,选一幅表现春天景物的画或照片,为它配上三五句诗,或者选一首写春的诗及名句,根据意境配上一幅画,使诗情更形象直观。
(二)分组
小组人数:4—6人
小组成员的构成:由师生共同参与决定。原则上每个小组应包容好、中、差三个层次与男女生两个层面的学生。因为在学生能力差别大的小组内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和多样化的思考,能给出并接受更多的解释。在空间位置上应以彼此距离越近越好,便于沟通交流。
任务分配:让小组中每个组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通过承担互补或互联的任务,使小组成员间形成积极的团结协作的关系。
(三)成果呈现方式
1.编辑“自然日志”。
2.出墙报或办手抄报,展示觅到的春的踪迹(可以是在艺术中寻到的春的踪迹的摘抄;可以是自我创作“我心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等作品)
3.唱出自己改编的“春天之歌”。
4.介绍自己的“画配诗”“诗配画”等作品。
(四)教师指导
1.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
(1)二十四节气歌。
(2)对与春天有关节气的释义。
(3)《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歌曲的词、曲或录音带或VCD带。
2.为诗画创作提供示例
(1)提供一些有诗的古画,指导学生欣赏。
(2)提供一些为诗配画的传说。
如“深山藏古寺”、“踏花归来马蹄香”的画与诗相配的故事。
(3)网络上“诗配画”、“画配诗”的作品很多,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有关网站。
六、课内活动
(一)教师导入:桃花开了,燕子来了,草儿绿了,站在冰雪初融的大地上,感受和风细雨漫天无际的温柔,我们听见有一个声音在我们的心里快乐地叫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同学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近春天,去寻觅春天的踪迹。
(二)活动开展
活动一 记录——春天的足迹
1.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编辑的成果和介绍本组编辑“自然日志”的过程。
2.各小组选派1—2名同学介绍各自观察、记录某种动物或植物的情况,且用3句话概括其所编辑“自然日志”的特点,进行自我评价。
(邀请生物教师参与课外、课内活动,并对各组的观察、记录进行指导,对编辑的“自然日志”和各位同学对观察、记录的情况介绍进行点评)
3.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我最喜欢的‘自然日志’”。
活动二 展示——春天的赞歌
1.展示并介绍各小组围绕各自活动内容所制作的手抄报或墙报。
2.各小组派出1—2名同学上台朗诵其以诗歌、散文等文学样式创作的“春天的赞歌”,或上台演唱模仿歌曲《春天的故事》等改编的歌曲。
形式上可以是配乐朗诵、集体朗诵、个人朗诵,独唱、合唱、歌伴舞等。
3.由学生和教师对各小组展示的成果进行参与式评价。
4.邀请音乐教师参与课外、课内活动,并对学生创作的歌曲进行点评。
5.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我最喜欢的‘春天的赞歌’”。
活动三 创造——诗情画意的春天
1.展示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的有关“诗配画”和“画配诗”作品等资料,供同学鉴赏。
2.各组同学展示并解说其课外制作的“诗配画”或“画配诗”作品。
3.由学生评委从“诗画配合是否恰当、画作选择是否富有意境和情趣,作品是否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等角度进行评价。
4.邀请美术教师参与课外、课内活动,并对学生创作的“诗配画”“画配诗”作品给予点评。
5.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我最喜欢的‘诗配画’和‘画配诗’作品。
(三)活动小结
学生自由发言:(3—5人)谈此次活动的收获与遗憾及以后打算。
教师小结:可从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情况、活动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效果等角度进行评价。评价的语言应是中肯的,并能较好的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
说明:
整个活动中教师可参与其间,且教师可以参与到“绘春”“创春”的活动中,以教师下水作文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教师心目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教师的感受,从而形成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点评:
本教案是根据时令而设计的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纵观全教案,板块清晰,活动流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活动过程设计细致,留有较大的活动空间:选题1.2项内容可任选,第3项必做,突出了在实际体验、艺术欣赏中的创造性发挥。成果的呈现方式注重多元化;课内活动将记录——展示——创造与活动选题的三项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实际观察体验和总结交流中,从感性到理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提高
本教案注重了学生的探究性和创新意识;注重在实际观察、记录的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注意了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活动过程设计细致而有层次性,活动内容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选择,活动流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是一篇能较好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综合性学习教案。
本单元总体设计思路是培养学生阅读抒情文的能力,所选的散文诗,都是作者由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雪》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二者相比较,“朔方的雪”因体现了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因而更为作者欣赏。历史剧《雷电颂》以“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撼动人心,它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也是屈原斗争精神的典型体现。《短文两篇》(《日》《月》)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日》中以“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显示了作者对理想人生的追求。《月》中赞颂姮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表达了自己的理想。《组歌》采用拟人化手法,借海浪、雨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守护者”及“奉献者”的赞美。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感受生命,在赏春、绘春、颂春、创(造)春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一、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诗化的语言,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把握拟人、象征的写作手法。
②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到课文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激起对人生、对生活美好信念的追求,以及对困难的斗争精神。
③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把握作者的思路,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对部分精彩语段及关键语句的品析,从而感受散文诗化语言的风格。
二、 教学设想
①本文几篇文章或为散文诗,或为戏剧,意蕴丰富,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在理解课文表层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深入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
②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有丰富的情感内涵,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感知、感受并进而受到感染,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倾向。
③本单元诗化的语言是一个学习的重点,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通过比较辨析,增删替换等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语言的凝炼与精美。在语言的学习中要紧扣情感表达,将语言形式与情感内容紧密结合。
④散文诗和历史剧均富激情,音韵和谐,琅琅上口,便于诵读。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诵读,通过对语气、语调、重音、语速的把握,把课文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⑤文章语言精美,用词精道,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词句及精彩段落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
⑥本单元文章有较强的时代性,要引导学生通过相关书籍的阅读和借助互联网了解作家其人及时代背景,从面更好地解读课文。
⑦在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中,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去观察、去感受,从而发现美,领悟美,进而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倾向,促进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
6 雪(方案A)
教学目标:
1.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怀。
2.品味语言,理解寓意。
3.领会作者在对南北不同雪景描绘中寄寓的精神追求。从而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揣摩作者对南北不同雪景的描绘,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南北的雪景图,制成幻灯片,配以音乐;学生收集、整理描写雪景的诗文,以备交流。
教学内容:
《雪》是鲁迅先生《野草》中写得一篇很精彩的抒情篇章,景物描写生动细致,语言优美准确,文章围绕江南与北方不同雪景的对比,表明了作者的思想倾向,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研读鲁迅先生的作品《雪》,首先老师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在课前自主探究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然后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雪的景色,或者朗诵一段(节)描写雪景的诗文,同时谈谈自己对雪的感受。面对这银白的世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课文《雪》,去领悟一下鲁迅笔下的雪景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检查预习字词情况:
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凛冽 褪尽 脂粉奁 馨口
把握字形:蜡梅——腊梅 胡蝶——蝴蝶 壶卢——葫芦(说明:同音字现象,由于时代的原因,不能再写成前一个)
2.学生初读课文,同时在文中圈点勾画主要信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注意停顿,注意体会作者感情。虽然有要求在先,但一般朗读效果不会很理想。应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语言特色。
然后教师出示课件,在图片、音乐、文字三者有机结合下,使学生沉浸入审美的意境。(图片可以采用不同的雪景,同时配以不同的音乐,前半部分轻松欢快、优美抒情,后半部分激越悲壮)
4.学生自读课文,并选择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段反复高声朗读,然后在全班交流,同学间互相评议,互相示范,还可进行朗读比赛,同时谈谈自己对朗读的内容和朗读技巧的感受。其间教师对朗读方法应作适当的指导。
5.请学生谈谈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整体理解、认识,然后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可结合有关资料或课后附录)
三、精读课文,揣摩特点
1.默读课文,同时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播放有关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的音像资料,之后学生思考:文中描写了几种不同的雪景,初步感受其不同的特点。
2.读描写南方雪景的部分:
1)反复自由阅读。
2)分小组探究相关问题:
A.在作者的眼里,江南雪景有着怎样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可提示学生由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的品味这一幅江南雪景图,作者首先概括描写江南雪的特点——滋润美艳,接着以两个比喻让我们感受到朦胧的美景,这雪里也孕育着生命;而在雪野中,一片银白的背景下,居然点缀着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腊梅,还有冷绿的杂草,这就是江南的雪,这是怎样的一种雪啊!)
B.花丛中纷飞喧腾的蜜蜂给这幅雪景带来了些什么?
C.为什么要写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塑雪罗汉的情景,还写到一位父亲?
(提示:引导学生思考,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是他童年生活的地方,在他脑海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这里,江南的雪和孩子们的欢乐联系在一起。而且,在儿童欢乐的天地里,竟有童心未泯的成人掺入其中,更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可以让学生找出对塑雪罗汉的生动描写的词语,体味这富有诗意的形象。)
D.你能感受到在描写南方雪景的过程中,作者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吗?哪些词语体现了作者的这种感情,作一点分析。(如抓住“滋润美艳”、“蓬勃奋飞”、“精魂”等词以及一些富有情感的语句)
建议:讨论后,每组重点就一两个问题在全班交流,并相互补充。
3.读4—6段,思考:
1)作者怎样是描绘朔方的雪?它引起了你哪些联想?
(提示学生勾出描写朔雪的词语,体会雪的形象。)
2)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如“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抓住“孤独”这一北方雪的特点,而把“死”与雪的精神相联,如奉献等,“精魂”凝聚一种坚强)
4.作者将南北雪景对照描写有何目的?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各有什么含义?
(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比如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南方的雪”,它是一种美的象征,但这种美未经磨练,不能长久的保持;而“朔方的雪”虽然孤独,不被理解,但有一种战斗的豪情,一种澎湃激昂的斗志,使人联想到那艰苦卓绝又令人神往的战斗。也可以这样分析,“南方的雪”是作者向往的美好理想,他憎恶把朔方的雪花变得孤独和冰冷的严酷的冬天,他要用战斗来实现理想。我们还可以结合今天的现实生活来理解。)
5.你认为作者更喜欢哪一种雪景,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体验反思
1.挑选《野草》中描写自然景致的文章,如《秋夜》、《好的故事》、《腊叶》等,让学生感受其中自然描写的特点。
2.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展开想象,以“雪”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3.你希望走过怎样的一条人生道路?是一帆风顺、平平淡淡的走过,不留一点痕迹,还是经受困难、挫折,而奋起抗争的走过?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写一篇短文。
(2、3题可根据学生实际选作)
点评:本教案设计内容简洁,思路明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注重自主、探究学习,强调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明显体现,同时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整合。教学环节的设计注重朗读的方法指导,通过朗读整体感悟,在朗读中品味文章的语言、意境,既得到美的艺术感染,又受到高尚情操的启迪。
6 雪(方案B)
教学目标
1.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初步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把诗的精炼、音乐美和散文灵活多样的表现力融为一体。
3.品味语言,理解本诗语言中的寓意。
4.培养学生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课文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体味作者情感,理解诗歌含义。
2.比较南方和北方雪的异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语言的品读,了解散文诗语言的精练和具有音乐美的特点及其寓意。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2.有关江南和北方的雪的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
1.查找有关“雪”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
2.搜集鲁迅《野草》中的描写自然景致的诗篇,感受自然描写中写实与象征的不同。
3.搜集有关散文诗的资料,初步了解散文诗。
4.先自主学习课文,划出疑难字、词、句,查字词典扫清语音、语义障碍,再与同学合作,解决疑难。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情况汇报。
由各学习小组学生向全班汇报本组在课前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展示有关“雪”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畅谈对雪的感受。营造“雪”的氛围。(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课前自主合作学习情况,对课文的熟知程度,便于教师对课堂学习预设的调整。)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
2.教师或放课文录音或范读课文。然后指名学生朗读。
3.评价朗读的效果,体会散文诗的朗读技巧。
4.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5.“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北方的雪的特征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江南的雪已经死掉,而朔方的雪,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升华,成了雨的精魂。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设计此问题是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内容)
三、问题探讨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散文诗的特点。分自学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找出描写南方雪与北方雪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不同含义。
(见板书)
②第二小组:鲁迅先生笔下的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把它们统一在整体之中的?
(江南的雪:优美。朔方的雪:壮美。作者虽然极写江南雪的美艳,孩童的欢乐,雪罗汉的有趣,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思,且因雪罗汉的消融流露出对美好的事物不能常在的惋惜之情,但作者并不是沉迷于优美而虚空的幻境中,求得精神上的安慰。他真正向往的是现实战斗生活,渴望从自然的伟力中汲取斗争的勇气和力量,永葆战斗青春。所以,面对眼前的实景,他写道: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此一反先前温婉、缠绵的情凋,语气异常刚劲、果决,这不仅是对朔雪质地、形态的摹写,同时还透露出作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毅然决然地砍断了与社会现实极不协调的思想情绪。随后对飞腾的朔雪磅礴的气势、浩大的声威的酣畅淋漓的抒写,不也正是作者不屈不挠的战斗的人生观的形象写照吗?而朔雪的孤独,也映现出了此时作者“荷戟独彷徨”的身影。)
③第三小组:你们认为作者更喜欢哪里的雪,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从对南北两处的雪的描写来看,鲁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眼中,这种美未经磨练,并不能保持长久。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精神,就像他在一篇文章中说到的,“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沙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摸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在文章中,北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正是这种精神最为形象的体现)。④第四小组:作者对江南的雪及北方的雪的描绘,引起你怎样的联想?你觉得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允许学生有不同理解)
3.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四、品味语言
1.文章中对雪的描写用了哪些修饰词, 你认为这些修饰词描写的只是自然界的雪吗?你认为哪些词句用得好,为什么?
(例如:用了“冰冷的”“坚硬的”修饰“雪花”,这些词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写,注重强调的是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值得赞赏的。)
2.文章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你认为这些修辞手法在文章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比喻、拟人、排比……只要学生能说出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能使文章生动形象、表意更加明白晓畅就行了,答案不求一致。)
五、拓展延伸
1.你认为本文语言是否有表意不简明的,如果有,该怎样改为好?
2.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以“雪”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点评:
该教案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抓住了散文诗的特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别人的经验来赏析诗歌,重在体味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透过凝炼的、跳跃的诗歌语言去把握其深刻的含义。突出了朗读训练和思维训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都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拓展延伸部分进行同题写作,将本课学习引向纵深。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的学习方式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附板书设计:
7 雷电颂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3.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利用书籍或网络,了解屈原,了解郭沫若,了解《屈原》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
2.课前初读:要求学生朗读课文2-3遍,疏通生字、词,熟悉课文内容。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作品。
2.请同学们讲述你们查找资料后所了解的屈原、郭沫若及《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大致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辅助教学)
明确: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期楚国人。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仍心系祖国。楚国被攻占后,自投汨罗江而死。
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他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反共高潮。
三、整体感知:
1.课堂范读:播放《雷电颂》的朗诵带。要求学生注意不同句子、不同语段所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
2.你觉得本文在气势上有何特点?
明确:激情澎湃,气势雄浑。
3.模仿朗读:根据刚刚所听到的录音,仔细揣摩语气、语调、语速,自由朗读全文。
4.与以往的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在有什么特点?
明确: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5.结合课文背景,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明确:课文的内容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
第一层(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四、品味语言:
1.跳读精读:
讨论:《雷电颂》既然是屈原的内心独白,那么我们就能够从这些话中读出屈原的内心世界。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
注:要求其他同学对发言同学的朗读及分析分别给予评价。教师可加以点拨。
如:(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这几句对风的呼喊,流露了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即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朗读时应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2)、“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一连串的反复,“爆炸了吧!爆炸了吧!”、“劈吧,劈吧,劈吧!”、“劈开,劈开,劈开!”一个比一个强烈、一个比一个坚决,我们朗读时语气应不断加快、加重,以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断的决心。
(3)、“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朗读时应把握那如火一般炽热的感情及雷霆万钧的气势。
(4)、“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 深刻地指出了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土偶木梗”实际上就是指的世间昏庸腐朽、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当权者和官僚统治集团。表现了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2.概括:通过前边的朗读及对屈原内心情感的分析,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人。
3.在前面的朗读中,我们还发现,课文中作者将很多事物都赋予了其它的含义。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以什么特别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
明确:
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象征手法。
4.讨论:《雷电颂》这段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点拔:从句式,修辞等角度
明确:
A.运用拟人兼呼告,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
B.运用排比与反复,使句式整齐,铿锵有力。
C.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
5.配乐朗读:全体学生配乐朗读,再次体会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五、语文实践:
举办班级朗诵会。同学们自行选取《雷电颂》中的片段进行朗诵,优胜者给予奖励。另:有兴趣的同学还可结合《屈原》的剧情,进行话剧表演。
点评:
此教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课外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课文创作背景、主要人物等,并在学习正文前交流介绍出来。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查找、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于课前即对课文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主要采用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感受、领悟人物的内心情感,品味、欣赏文章语言的机巧与犀利。既做到了学习的循序渐进,又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既培养、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教会了学生边读边思、读后再思、思后再读的学习方法。同时,在评价方面还注重了学生互评为主,辅以老师点拨的评价方法,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营造出了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最后的“语文实践”更是将课内与课外、文字与表演结合了起来,在扩展文字运用、激活想象空间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8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4.积累有关日月的诗词。
指导思想:
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读准字音,熟读全文;
2.学生查找有关日月的诗词,准备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并作好简要分析;
3.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写作背景,“夸父逐日”、“姮娥奔月”的故事以及“飞蛾扑火”的种种理解等,以便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导入新课
日月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并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文词兼美、意蕴悠远的古典诗文,请把你收集到的你最喜欢的诗词在全班交流。
二、 交流古诗词
分别请3——5名同学诵读他所收集到的诗词,并简述理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点评。
三、 初读感知
1.简介作者及历史背景
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急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和《海行集记》《还魂草》《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影响。
背景简介: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2.默读全文
要求:学生根据历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最好能形成书面文字);找出文中的优美句段并加以简要说明;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上符号。
3.朗读
(1)找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日》《月》两短文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读后教师可根据情况范读引导,力求贴近作者当时的感情,以便学生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
(2)同学自读
(3)课内朗读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读得最好的短文或段落进行诵读,师生共同点评
(4)分组朗读全文
四、 探讨交流
本文是一篇课内自读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自读习惯、方法和能力。教学时主要以学生阐释自己的理解或提问,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为主,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以便打开思路,激活思维。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文章的理解或所提问题有可能较为肤浅,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主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
把握:从飞蛾到夸父,从渺小到伟大,他们都是为了追求光明,为了一种热量,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赞美飞蛾,怀恋夸父,实则赞美为追求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
(2)在《日》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且对飞蛾、夸父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与太阳有关吗?谈谈你的看法。
重点把握:太阳是光和热的象征,飞蛾、夸父的行为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写飞蛾和夸父是为后文“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作铺垫。
(3)在《月》中,月亮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那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4)“月的光是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处为何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把握:“冷光”“死的光”应是对当时现实的影射,“姮娥奔月”应是作者所不屑的——孤寂凄冷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对照两文可看出);但结尾处作者用“难道……吗?或许……”表达了作者对生者的期望——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姮娥奔月”的传说作者用疑问的语气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5)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某某人”“什么人”,请结合两文和历史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指什么人呢?
把握:指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不惜牺牲生命的人。(“某某人”可能有多种理解,不要求形成一致答案,但依据要充分。教师引导时要着重分析当时的背景,以便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
四、 小结
学习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五、 延伸(课后)
请根据当地的情况,以日或月为内容,写一篇充满感情的短文或一首小诗。
板书设计:
日 月
发光、发热 冰冷、死光
飞蛾扑火、夸父逐日 姮娥奔月
死 不如 生
轰轰烈烈 寒冷、寂寞
(对光明的强烈追求) (对生者的期望)
9 海 燕(方案A)
教学目标:
1.在朗读的基础上体味作品深刻的内涵。
2.品味、揣摩本文抒情性语言,学习象征的手法。
3.培养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赏析海燕形象,领会作品的内涵。
2.在反复诵读中,揣摩作品的语言,学习象征的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搜集高尔基的有关资料。
3.教师准备录音带,录音机,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悟,赏析海燕的形象。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介绍《海燕》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海燕》是俄国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所写的一首散文诗。作品犹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自问世以来,《海燕》便以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其深远的影响,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时代,超越了年龄、性别、种族等。它属于过去、属于未来,它是美与力的典范之作。
二、整体感悟。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或者播放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听读时不看书,凝神细听。
2.学生交流听后感受,谈自己在听读时候的所感所想。
3.学生再进一步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和讨论:
这是一首强烈感情色彩的抒情散文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请同学们想一想,本文以时间为序,着重刻画了几个场面?在不同的场面中海燕都有些什么样的表现?
讨论明确:(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幅场景画面以及相关文字)
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画面: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
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
暴风雨即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三、品味探究,赏析海燕形象。
1.自主品味,进行个性化解读。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读了此文后,你心目中的海燕形象是什么样的形象?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联系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初步把握海燕形象的特定内涵。师生共同明确: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这本是自然现象。因此“海燕”一词在俄文中含有 “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高尔基在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塑造了海燕这个“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精灵”般的艺术形象,旨在呼唤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为登高一呼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高唱赞歌。
3.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朗读、勾画、体会和品味其形象给人带来的美感。师生共同评析。
预期成果示例一: “黑色的闪电”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给人一种足以体现海燕的矫健、勇猛之美,“闪电”使人眼前闪出亮光,看到光明。
示例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掷地有声,这是海燕的战斗宣言,体现一种豪情与力量之美,是全诗豪壮之美的最高点。
示例三:海鸥的“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的“呻吟、吓坏”、企鹅的“胆怯、躲藏”与文中海燕的“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之美;写大海,写风、云、雷、电,是渲染一种激烈的斗争环境,烘托出海燕形象的高大。
4.学生齐读课文,深入体会。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海燕的形象和作者的感情。
2.写话“海燕的宣言”(结合练习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写作手法。
教学步骤:
一、学生交流“海燕的宣言”,深入领会海燕的内心活动。(师生共同评点,肯定学生的合理想象。)
二、朗读课文,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写作手法。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类总结自己在文中所勾画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深入探究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讨论明确:关键词句的使用,使大自然人格化了,各种景物具有不同人的动作、感情,也就是说,拟人化使象征体具备了被象征体的特点。总的来说,“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暴风雨”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海鸥”、“海鸭”、“企鹅”这一组意象群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不革命者。
2.精读第三个场面,探究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着重启发学生理解和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增强文章语言抒情性色彩方面的作用。挑出典型例句反复品读、深入分析,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预期成果示例:“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用拟人的手法,“抓住”、“熄灭”突出了大海巨大的声势和强大的力量。“——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用反复的手法,以强烈的感情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强调了革命暴风雨已近在眼前,历史潮流已不可逆转。
3.朗读课文。
教师与学生一起研讨朗读技巧,教师要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引导学生读出感情。
示例一:“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表示很短的停顿,不换气。“• ”表示语气加强。 )
示例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是全文之高潮所在,全诗的最强音,应蓄积力量以最豪壮的语气,最强烈的感情,一字一顿读完这个感情十分强烈的祈使句,并嘎然而止。)
然后,学生用个人表情朗读、小组读和全班齐读等方式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品感情及抒情性色彩。同时,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朗读评点。
三、拓展延伸。
结合练习四,以“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充分肯定“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乐观精神和生活态度,鼓励学生积极追求勇者风范。
四、小结:
我们在美的享受中解读了作品,感受到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感悟到海燕穿越时空的壮美。作品运用多种手法,使全诗集诗情、画意、理趣为一体,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瑰丽明珠,其产生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是巨大的。同学们,让我们在生活的暴风雨中也做那勇敢飞翔、搏击长空的海燕吧!
五、布置作业。
1.继续诵读课文,为参加本单元散文诗朗诵表演比赛作准备。
2.模仿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写一首散文诗,字数不定。
点 评
本教案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注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突出了对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同时,还注重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教学设计由《海燕》的深远影响导入,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以朗读教学贯穿始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揣摩感悟诗情、画意和理趣,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评,评中读。在赏析海燕形象时,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既尊重学生对海燕形象的感性认识,又结合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海燕的特定内涵。在延伸拓展中,将学习本课的现实意义与学生的口语交际有机结合,鼓励学生面对生活的暴风雨时也像海燕那样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突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9 海燕(方案B)
教学目的
一、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二、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三、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想
朗读课文,联系背景理解课文内容,细读品味精要文段,探究疑难问题,理解课文的写作技巧及语言特色。联系生活实际,拟写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的发言提纲并在班上交流。
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1.《海燕》写作的时代背景。2.关于高尔基《海燕》的其他资料。3.设计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并整体感知课文。
一、导入
我们读了巴金《日》、《月》两篇短文,请同学们想一想,巴金通过写“日”、“月”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由“日”、“月”这寻常的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表达作者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伟大情怀,……)
阅读写景状物的散文(散文诗),要“透过文字去捕捉作者的情感,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体验。今天,我们把视角投向高尔基的《海燕》,去感受以下作者在特定历史时代的革命激情。
二、课前准备情况检查及交流。
1.关于《海燕》的写作背景及其他资料。
2.教师归结,要求学生整理文学常识并作好笔记。
三、朗读
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记准生字字形;理解生词在文中的意思。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运用工具书查正字音词义;与同学探讨重音,停顿和语速的要求。)
2.指名朗读。方法:以意思相近的文段分段朗读,探讨重音、停顿、语速的方法。
3.听录音带朗读。(1)静听感受;(2)随录音朗读;(3)模仿朗读。方法:指名读一文段,同学评价后再听该段录音(放映相应画面),让学生在听读、模仿朗读,相互评价,观看画面过程中增强感受,正确朗读。
4.齐声朗读。(掌握好停顿、语速,读出感情,读出散文诗之韵味。)
四、探讨感知
1.教师引导设疑:联系课文的写作背景,指导学生阅读课首方框内提示的文字并思考:(1)作为一种海鸟的海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你是从方框提示中哪句话看出来的?
2.师生互动探讨:(1)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通过对海燕的赞美,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归结板书(字幕显示)
海燕,一种善于搏击暴风雨的海鸟。
课文中的海燕,是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联系背景理解、概括)
作者以海燕善于搏击暴风雨的特点,联想到敢于迎战革命暴风雨的无产阶级先驱者,以满怀的战斗激情,热烈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热情歌颂像海燕一样的革命先驱者的战斗精神,鄙弃如海鸥、海鸭、企鹅般的怯懦自私者。表现了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五、练习与研讨
1.字音词义,常识积累,朗读感受。
2.问题研讨
(1)课文标题是《海燕》,作品中为什么还写到其他几种海鸟?
(2)如果说“海燕”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那么课文中其他事物也应该有其各自的象征意义,请列出来与同学探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象征、烘托、对比等表现手法,阅读理解精要文段。
一、上课时“问题研讨”交流。(对学生交流发言不作定论,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有序地理解课文内容及写作技巧,在阅读探讨过程中欣赏作品,认识并理解象征、对比等手法。)
二、朗读感受,思考探讨
1.朗读描写海燕的句段,观看海燕在乌云和大海之间穿梭号叫的画面,加深对海燕这一形象的感受,引出象征意义。
2.朗读描写其他海鸟的语段,观看投影画面(1)用文段中的词句概述这些海鸟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种种丑态;(2)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海鸟?
教师小结板书(投影字幕)。
一会翅膀碰着波浪 迎战暴风雨,象征勇猛坚
海燕 一会箭一般地冲向乌云 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
叫喊着 革命先驱者
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 惧怕暴风雨,象征害怕革命
会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
海鸭:呻吟、吓坏了 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与
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
企鹅:躲藏 海燕的形象。
3.浏览阅读,探讨文中其他事物的象征意义。
教师小结板书(字幕投影)
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气势。
乌云、狂风:象征反革命势力和黑暗的社会环境等。
暴风雨:象征1905年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
4.作者把海燕摆到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描写,试举例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学生探讨后教师小结:烘托。
象征、烘托、对比等手法的概念及其在文艺创作中的运用(结合本文作引导性阐述,从写作技巧方面引导学生欣赏)。
三、精要文段阅读理解。
1.朗读暴风雨来临之前大海上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的语段,具体说说你对这些描写的理解。
2.文章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试在课文中找出几例并分析说明(从表达方式、作品语言方面欣赏。)
教师小结:
1.充满激情的描绘――间接抒情
2.饱含激情的议论――直接抒情
四、课文总结:
1.内容:略
2.艺术特色:略
五、拓展延伸
人生,并非只意味着阳光与鲜花,有时也会遇到坎坷,甚至面临 “暴风雨”,试以“面临生活中的暴风雨我该这样做”为话题,拟写一篇300字的短文在班上交流。
10 组歌
教学目标:
⒈ 朗读课文,领悟散文诗的思想内涵。
⒉ 赏析课文,揣摩语言,在品味中享受审美乐趣。
⒊ 模仿写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查阅作者纪伯伦的有关资料,准备在课堂上交流。
教学内容:
⒈ 指导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这两首散文诗中的形象及作者思想感情。
2. 品读欣赏,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作品的艺术特点。
3.通过模仿写作,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大家对“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已经有所认识,哪位同学能谈谈散文诗的特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所谓“散文诗”,就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它在抒情手法上相当随和地接近散文:不分行,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宽广的抒情层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逻辑思维等。但它又类似于诗(或者是一种形式特别的诗)体裁较为短小,具有诗的特点等。
我们在前面集中学习了几位中国作家的散文诗作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外国的著名散文诗作者呢?
如屠格涅夫、波德莱尔、泰戈尔(他的《飞鸟集》、《吉檀迦利》等名著已从二三十年代起影响过我国不少作家。我们学习过他的《金色花》。)我们还学习过高尔基的《海燕》等。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首散文诗的作者是纪伯伦。可以这样说,纪伯伦在散文诗方面的成就和影响均可与以上名家相媲美。下面老师请同学来介绍纪伯伦的有关情况 ?
学生介绍后教师可作适当补充(参考教师用书上的“有关资料”部分)。
二、听读
请同学们闭上眼听读课文,边听边想象作品展现的画面,以期进入情境,体会文中美好的情韵。
教师放录音或配乐朗颂。
2. 听读思考:这两首散文诗中的“浪”和“雨”的形象各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
的浪 的雨
如:热情洋溢的浪 一往情深的浪 无比忠诚的浪 多情浪漫的浪 温柔善良的浪 痴情的浪 缠绵的浪 任性的浪等
滋润万物的雨 让山河欢乐的雨 让花草欢笑的雨 为云彩和田野传递爱情的雨
充满爱心的雨 启迪心扉的雨 沁人心田的雨等
3.作者写作散文诗,其根本就是要抒发内心充溢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往往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传达。也就是说,诗的形象(意象)之中渗透着诗人的情意。那么,这两首散文诗借助“浪”和“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可以参考《教师用书》中的“整体感知”部分内容。
4.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诵这两首散文诗,以加深对诗中形象及情感的理解。其他同学可轻声跟读。
女声配乐朗诵《浪之歌》,音乐可轻柔、舒缓一点。
男生配乐朗诵《雨之歌》,音乐可阳刚一点。
三、品读
品读这两首散文诗,可以从诗的形象,诗的语言,诗的修辞方式,诗的结构形式,诗的情感,诗的抒情方式等方面进行。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选择其中一篇认真品读,自选角度,说一句或多句品析课文优美的词句。
先说《浪之歌》:“美在……”
学生自由评说。
再说《雨之歌》:“美在……”
学生自由评说。
2.教师归纳学生发言,可作如下小结:
同学们赏析的内容,综合起来,有如下几点:
第一,形象之美。
在《浪之歌》里,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得热烈,爱得深沉,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分难舍。不仅如此,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还被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人间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
在《雨之歌》里,雨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
第二,意蕴之美。
意蕴,就是渗透在作品艺术形象中的理性内涵,是读者能够体味得到的作品内在的情感、灵魂、风骨、精神及某种人生精义。从《浪之歌》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它的和谐,它的美。从中我们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而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多么令人欣喜,它是慷慨无私的奉献者和殷勤的使者。自然万物因为它的滋润而生动而美好。我们敏感的心灵常常就是在这潺潺的雨水中,被引领着去触及那些离我们很遥远的记忆、梦想,以及深邃的精神世界。
第三,表达之美。
两首散文诗的表达之美,美在语言的清丽流畅,美在诗中语义的递进伸展,美在丰富的想象,美在作者的想象与海浪和雨水的自然物理特性相贴合,美在比喻、对比、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特别是《雨之歌》中拟人手法的灵活的多方面运用)美在它所营造出的咏叹调似的浪漫与抒情,……
四、美读
读诗是一种高雅的情感体验活动,当我们在想象中进入诗中的意境,体悟到诗中美好的情韵而又能恰当运用朗读技巧用声音加以传达,这时,我们的心灵深处便会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现在,请大家自由选择组诗《浪之歌》或《雨之歌》中的任意一首,按下列步骤,练习朗读。
媒体展示:
一读:重在整体感知诗中形象,注意语音的饱满与圆润。
二读: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流顺畅,注意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等。
三读:重在进入情境。注意韵脚,注意语气的轻重抑扬,注意体现散文诗的抒情性。
五、随堂练笔
请采用第一人称,发挥丰富的想象,学习多样化的拟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选取一物,以“ 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等)模仿写作一首散文诗,表现你对人生的思考。
六、布置作业
将本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抄写到摘抄本上。
点评:
这是两首清丽流畅,极富浪漫与抒情的散文诗,爱与美的主旋律回荡其间,令人陶醉不已。本设计抓住这一特点,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安排教学环节:听读感知——品读欣赏——美读体验——模仿创造,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对课文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学习创造。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使学生享受到审美乐趣,受到情感熏陶。教者“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将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给予学生去自主地品读探究,然后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分享智慧成果。而教师在其中引导有方,能够激起学生解读文本,参与体验并创造的热望。整堂课的设计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
一、活动目标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去认识自然,感受生命,培养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赏春、绘春、颂春、创(造)春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
自然日志的编辑: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并对观察、记录进行编辑整理。拓展语文学习的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难点
在认识自然中,在赏春、颂春中,培养学生的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课外活动两周,课内活动两课时。
五、课外活动
(一)选题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活动的主要任务及预计实现的目标,提供其参与活动的内容建议。
教师根据教材所安排的三项活动,对活动内容进行创造性改编。要求学生从改编后的三项内容中必选内容3,任选内容1或内容2。
内容1:在大自然中,寻觅春天的踪迹
寻觅范围:在春天里,在自然中,在校园里,在社区中。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写成“自然日志”,记录下春天的足迹。在记录方式上,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文字与图片(如照片)相结合的形式。
内容2:在艺术中,寻觅春天的踪迹
○1围绕与春天有关的某个节气,搜集有关谚语,从中寻觅春的踪迹。
○2寻找与春天有关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等,从中寻觅春的踪迹。
选择与春天有关的诗歌、散文、绘画或照片,从中寻觅春的踪迹。
内容3:在创造中,展示春天的踪迹
○1以出墙报或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春的踪迹。
○2可根据与春有关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的曲调,创作绘春之歌;如《春天的故事》的表达方式,创作“赞春之歌”。
○3可模仿苏轼《惠崇<春江晚景>》,选一幅表现春天景物的画或照片,为它配上三五句诗,或者选一首写春的诗及名句,根据意境配上一幅画,使诗情更形象直观。
(二)分组
小组人数:4—6人
小组成员的构成:由师生共同参与决定。原则上每个小组应包容好、中、差三个层次与男女生两个层面的学生。因为在学生能力差别大的小组内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和多样化的思考,能给出并接受更多的解释。在空间位置上应以彼此距离越近越好,便于沟通交流。
任务分配:让小组中每个组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通过承担互补或互联的任务,使小组成员间形成积极的团结协作的关系。
(三)成果呈现方式
1.编辑“自然日志”。
2.出墙报或办手抄报,展示觅到的春的踪迹(可以是在艺术中寻到的春的踪迹的摘抄;可以是自我创作“我心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等作品)
3.唱出自己改编的“春天之歌”。
4.介绍自己的“画配诗”“诗配画”等作品。
(四)教师指导
1.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
(1)二十四节气歌。
(2)对与春天有关节气的释义。
(3)《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歌曲的词、曲或录音带或VCD带。
2.为诗画创作提供示例
(1)提供一些有诗的古画,指导学生欣赏。
(2)提供一些为诗配画的传说。
如“深山藏古寺”、“踏花归来马蹄香”的画与诗相配的故事。
(3)网络上“诗配画”、“画配诗”的作品很多,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有关网站。
六、课内活动
(一)教师导入:桃花开了,燕子来了,草儿绿了,站在冰雪初融的大地上,感受和风细雨漫天无际的温柔,我们听见有一个声音在我们的心里快乐地叫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同学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近春天,去寻觅春天的踪迹。
(二)活动开展
活动一 记录——春天的足迹
1.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编辑的成果和介绍本组编辑“自然日志”的过程。
2.各小组选派1—2名同学介绍各自观察、记录某种动物或植物的情况,且用3句话概括其所编辑“自然日志”的特点,进行自我评价。
(邀请生物教师参与课外、课内活动,并对各组的观察、记录进行指导,对编辑的“自然日志”和各位同学对观察、记录的情况介绍进行点评)
3.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我最喜欢的‘自然日志’”。
活动二 展示——春天的赞歌
1.展示并介绍各小组围绕各自活动内容所制作的手抄报或墙报。
2.各小组派出1—2名同学上台朗诵其以诗歌、散文等文学样式创作的“春天的赞歌”,或上台演唱模仿歌曲《春天的故事》等改编的歌曲。
形式上可以是配乐朗诵、集体朗诵、个人朗诵,独唱、合唱、歌伴舞等。
3.由学生和教师对各小组展示的成果进行参与式评价。
4.邀请音乐教师参与课外、课内活动,并对学生创作的歌曲进行点评。
5.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我最喜欢的‘春天的赞歌’”。
活动三 创造——诗情画意的春天
1.展示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的有关“诗配画”和“画配诗”作品等资料,供同学鉴赏。
2.各组同学展示并解说其课外制作的“诗配画”或“画配诗”作品。
3.由学生评委从“诗画配合是否恰当、画作选择是否富有意境和情趣,作品是否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等角度进行评价。
4.邀请美术教师参与课外、课内活动,并对学生创作的“诗配画”“画配诗”作品给予点评。
5.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我最喜欢的‘诗配画’和‘画配诗’作品。
(三)活动小结
学生自由发言:(3—5人)谈此次活动的收获与遗憾及以后打算。
教师小结:可从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情况、活动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效果等角度进行评价。评价的语言应是中肯的,并能较好的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
说明:
整个活动中教师可参与其间,且教师可以参与到“绘春”“创春”的活动中,以教师下水作文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教师心目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教师的感受,从而形成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点评:
本教案是根据时令而设计的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纵观全教案,板块清晰,活动流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活动过程设计细致,留有较大的活动空间:选题1.2项内容可任选,第3项必做,突出了在实际体验、艺术欣赏中的创造性发挥。成果的呈现方式注重多元化;课内活动将记录——展示——创造与活动选题的三项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实际观察体验和总结交流中,从感性到理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提高
本教案注重了学生的探究性和创新意识;注重在实际观察、记录的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注意了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活动过程设计细致而有层次性,活动内容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选择,活动流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是一篇能较好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综合性学习教案。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