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二语文教案 -> 正文

吆喝(人教版八年级)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2:24阅读:
字号:|
 吆  喝
教学目标
1、 速读课文,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2、 学习领悟作者高超的组织材料的写作思路,能将内容较多的东西有序地组织。
3、 分析把握文章的结构。
4、 分析文中的表达手法,提高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5、 学习本文在材料安排及过渡方面的技巧。
6、 体味民俗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
教学重点
1、 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 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材料安排的有序性,及过渡方面的技巧。
课前准备
学生提前到街道上去搜集本地商贩的吆喝声,老师准备录音带《卖布头》。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广告可以说是我们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天都接触着广告,哪位同学能说一下广告的作用?对是为了宣传产品让别人来买的,就相当于我们所听到的商贩的吆喝。现在卖东西的吆喝声已越来越少,但人们不会忘记看旧中国的电影街市中那商贩的叫卖声,如今这些声音已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今天让我们随萧乾的笔,一起去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听听那悠扬的叫卖声吧!(先放《卖布头》录音片段)。
板书课题(示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1、 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2、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导入:大家对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磨刀人吆喝的一句:“磨剪子嘞——抢菜刀!”还有十多年前有个小品中的吆喝“卖大米嘞——卖大米!”一定记忆忧新,下面请几位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吆喝声。
如果用心体会,就会发现这些商贩的吆喝抑扬顿挫、生动风趣,真可称得上是艺术了。
3、 速读课文(因已预习,可用跳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 课文主要写了哪儿的吆喝声?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② 文章从哪段写到了吆喝?这些吆喝声是按什么顺序组织起来的?
③ 本文十分注意语段的衔接过渡,找出这些语句看它们承较了哪些内容?
学生小组讨论,在班上交流。(略)
④ 依据上面问题的讨论,看看作者如何安排本文的写作思路的呢?
小组讨论、交流、明确。(略)
4、 通读全文你觉得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着怎样的感情?
(学生课堂发表自己见解、归纳)
研讨与赏析
导入:从课文中,我们领略到了旧北京形形色色吆喝的艺术魅力,作者用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来写,令人爱读。
1、 思考探讨下列问题:
a、 在按“从早到晚,一年四季”时间顺序介绍吆喝时,依次介绍了哪些吆喝?哪是具体描写?哪是概括描写?
b、 为什么介绍这些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这会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c、 课文介绍了关于北京街头吆喝的哪些内容?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2、 研讨、质疑:
a、 文中用了大量括号,括号里的句子或词语有什么作用?
b、 为什么作者要大量运用“京白”口语?罗列这么多的吆喝声,是不是繁冗了些?
c、 学习本文的基础,在对纷繁复杂的事物进行介绍时,如何才能做到有条有理,称序井然?
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代表发言、归纳。
体验与反思
1、 学生自由选择文中提及的吆喝声,进行模仿,并由学生从语气、语速、语调、音量等方面加以点评。
2、 通过学习了本文,认识了许多旧北京的吆喝,针对于当前城市的吆喝(广告语),你如何看待“旧”吆喝和“新”吆喝?(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布置作业
1、 在你的家乡,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时时听到各种各样的吆喝声,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请描述出来200字左右。
2、 自己为一种商品创造一则吆喝广告。
板书设计
吆    喝
                   萧乾
器乐 总领下文(4)  早上  (5)
早 一晚(5—9) 晚上(6—9)
口头广告 引 介绍叙述 春    夏
(口语浓厚)   (4—10)  一年四季(10)     
声乐——吆喝 评论 内容 秋    冬
(11—14)  声调
音韵节奏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