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font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2:41阅读:
字号:小|大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中学 李卫国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2、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
3、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过程和方法目标】
以赏析及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深厚文化的热爱,从而品味文章的韵味和情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的情感,激发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学生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3、通过对传统民俗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操,并且形成自己对民俗的理解。
教学重点: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教学难点:解读文本,品味语言。
教学思路:读文本—谈鸭蛋—品语言—说风俗—写真情。
教学方法:品读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师边导入边展示端午节标志性的图片:粽子、香包、赛龙舟等,学生边看边听,激发兴趣,进入课堂情境。
二、展示课题,走近作者:
展示课题《端午的鸭蛋》及作者汪曾祺的课件图片。
三、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
2、解读文本意蕴,感受作者情怀。
3、品读文章语言,体会语言风格。
4、认识民俗文化,培养民族感情。
5、学会关注生活,发掘生活美趣。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根据文章内容,你觉得文章写了哪几方面内容?请概括出来。
课件展示:家乡的端午(1)—家乡的鸭蛋(2、3)—端午的鸭蛋(4、5、6)
五、解读文本,合作探究:
1、看图片,知风俗:作者家乡的端午有哪些风俗习惯?其中哪些是别处没有的?
逐一让学生找出,结合课件图片,让学生加深对这些风俗文化的了解。
2、作判断,识详略:这些风俗,作者略写的有哪些?详写的有哪些?为什么要详写?
3、作比较,说含义:最与众不同的“吃十二红”,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我们过年的时候总少不了“鱼”,又有什么含义?
吃十二红:表示希望一年十二个月“红红火火”。
鱼:表示希望一年到头“生活富裕,年年有余”。
4、作探究,知写法:本文的题目是《端午的鸭蛋》,作者在第1段写了那么多家乡端午节的风俗,这些内容与端午节的鸭蛋有什么关系?
讨论并明确:作者选写端午节的种种风俗正是为写“端午的鸭蛋”烘托出浓烈的气氛,设置了一个合理的背景,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再写到“咸鸭蛋”,于是水到渠成地、自然而然地引出对“端午的鸭蛋”的介绍。
5、找句子,说特点:
(1)齐读二、三段
(2)家乡过端午有那么多风俗,作者为什么偏偏挑选鸭蛋来写呢?换句话说,高邮鸭蛋好在哪里?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者大写特写:请你概括鸭蛋的特点,并找出相应的语句。并以“这是 的鸭蛋,因为 (找出文中相关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
小组合作,讨论后发言。
讨论归纳:家乡鸭蛋有名声久远,质细油多,蛋白柔嫩的特点。
6、看文段,谈感情:在二、三两段文字中,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的咸蛋有什么感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赞美、自豪、热爱之情,也有浓浓的爱乡之情。
展示课件,概括二、三两段内容。
7、赏文字,悟情感:文章四至六段写端午的鸭蛋,讲了端午的鸭蛋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怎么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课件展示:
挑鸭蛋(挂鸭蛋络) 吃鸭蛋(高兴吃蛋) 玩鸭蛋(蛋壳装萤)
这三件事有无尽的意趣,无尽的欢乐,儿时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着一层亲切和怀恋。
8、览全篇,明主旨:
(1)作者汪曾祺如此津津乐道家乡的咸鸭蛋,有什么样的意义?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情有独钟? (展示课件,作以阐释)
(2)探讨行文结构的特点:闲适自由的风格。
9、细揣摩,品语言:
汪曾祺的散文除了在结构上闲适自由之外,语言也有特色,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 A、平淡而有味, B、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C、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学生找语句,细揣摩,谈感受,后逐一展示语言特色方面的课件:
(1)“平淡而有味”例: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例:
“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
(3)“有淡淡的幽默”例: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小结: 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六、拓展延伸,深化课堂:
10、话佳节,说风俗: 除了端午节,你还知道哪些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
保护中国节,保护中国文化,热爱中华民族。
七、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1、学文风,写真情:
(1)课堂小结:汪曾祺的散文着眼于“小叙事”,写凡人小事,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娓娓道来,质朴自然,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从容闲淡,悠然恬然,他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主题的玄奥深奇,在随意自然之中体现了构思的严谨与和谐,体现了他闲适自由的散文风格。
(2)作业布置:
①(拓展阅读)课外阅读汪曾祺散文《咸菜茨茹汤》(发给学生材料),体会汪曾祺质朴自然、闲适自由的文风。可做一些读书摘录,并完成文后思考题。
②(抒写生活)以“家乡的端午节”为题写一篇作文,写出家乡人过端午的风俗,和自己记忆当中有趣的、让你回味无穷的事情,要有细节描写,要有真情实感,字数6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端
午
的
鸭
蛋
结构:闲适自由
语言:平淡有味 地方特色 淡淡的幽默
附:课外阅读材料《咸菜茨菇汤》(汪曾祺):
阅读汪曾祺的《咸菜茨菇(cí gū)汤》,体会汪曾祺散文风格,并思考后面的问题。
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是因为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除非大雪三日,卖菜的出不了门,否则他们总还会上市卖菜的。这大概只是一种习惯。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
咸菜是青菜腌的。我们那里过去不种白菜,偶有卖的,叫做“黄芽菜”,是外地运去的,很名贵。一般黄芽菜炒肉丝,是上等菜。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得多。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气,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可比拟。
咸菜汤是咸菜切碎了煮成的。到了下雪的天气,咸菜已经腌得很咸了,而且已经发酸,咸菜汤的颜色是暗绿的。没有吃惯的人,是不容易引起食欲的。
咸菜汤里有时加了茨菇片,那就是咸菜茨菇汤。或者叫茨菇咸菜汤,都可以。
我小时候对茨菇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民国二十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茨菇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菇,而且是不去茨菇的嘴子的,真难吃。
我十九岁离乡,辗转漂流,三四十年没有吃到茨菇,并不想。
前好几年,春节后数日,我到沈从文老师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饭,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菇肉片。沈先生吃了两片茨菇,说:“这个好!格比土豆高。”我承认他这话。吃菜讲究“格”的高低,这种语言正是沈老师的语言。他是对什么事物都讲“格”的,包括对于茨菇、土豆。
因为久违,我对茨菇有了感情。前几年,北京的菜市场在春节前后有卖茨菇的。我见到,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所有的茨菇,都由我一个人“包圆儿”了。
北方人不识茨菇。我买茨菇,总要有人问我:“这是什么?”——“茨菇。”——“茨菇是什么?”这可不好回答。北京的茨菇卖得很贵,价钱和“洞子货”(温室所产)的西红柿、野鸡脖韭菜差不多。
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
我想念家乡的雪。
思考题: 1、全文以什么为线索?(咸菜茨菇汤)
2、作者在“咸菜茨菇汤”中蕴含了什么感情?(对咸菜茨菇汤的怀念,对家乡的深情怀念)
3、作者很细致地描绘了家乡咸菜的制作方法,有什么作用?(表达对咸菜的眷念,对家乡的依恋,突出主题)
4、文章开始说“对茨菇实在没有好感”,后来又说“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矛盾吗?为什么?(不矛盾,欲扬先抑,更能突出作者的思乡深情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中学 李卫国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2、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
3、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过程和方法目标】
以赏析及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深厚文化的热爱,从而品味文章的韵味和情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的情感,激发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学生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3、通过对传统民俗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操,并且形成自己对民俗的理解。
教学重点: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教学难点:解读文本,品味语言。
教学思路:读文本—谈鸭蛋—品语言—说风俗—写真情。
教学方法:品读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师边导入边展示端午节标志性的图片:粽子、香包、赛龙舟等,学生边看边听,激发兴趣,进入课堂情境。
二、展示课题,走近作者:
展示课题《端午的鸭蛋》及作者汪曾祺的课件图片。
三、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
2、解读文本意蕴,感受作者情怀。
3、品读文章语言,体会语言风格。
4、认识民俗文化,培养民族感情。
5、学会关注生活,发掘生活美趣。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根据文章内容,你觉得文章写了哪几方面内容?请概括出来。
课件展示:家乡的端午(1)—家乡的鸭蛋(2、3)—端午的鸭蛋(4、5、6)
五、解读文本,合作探究:
1、看图片,知风俗:作者家乡的端午有哪些风俗习惯?其中哪些是别处没有的?
逐一让学生找出,结合课件图片,让学生加深对这些风俗文化的了解。
2、作判断,识详略:这些风俗,作者略写的有哪些?详写的有哪些?为什么要详写?
3、作比较,说含义:最与众不同的“吃十二红”,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我们过年的时候总少不了“鱼”,又有什么含义?
吃十二红:表示希望一年十二个月“红红火火”。
鱼:表示希望一年到头“生活富裕,年年有余”。
4、作探究,知写法:本文的题目是《端午的鸭蛋》,作者在第1段写了那么多家乡端午节的风俗,这些内容与端午节的鸭蛋有什么关系?
讨论并明确:作者选写端午节的种种风俗正是为写“端午的鸭蛋”烘托出浓烈的气氛,设置了一个合理的背景,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再写到“咸鸭蛋”,于是水到渠成地、自然而然地引出对“端午的鸭蛋”的介绍。
5、找句子,说特点:
(1)齐读二、三段
(2)家乡过端午有那么多风俗,作者为什么偏偏挑选鸭蛋来写呢?换句话说,高邮鸭蛋好在哪里?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者大写特写:请你概括鸭蛋的特点,并找出相应的语句。并以“这是 的鸭蛋,因为 (找出文中相关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
小组合作,讨论后发言。
讨论归纳:家乡鸭蛋有名声久远,质细油多,蛋白柔嫩的特点。
6、看文段,谈感情:在二、三两段文字中,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的咸蛋有什么感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赞美、自豪、热爱之情,也有浓浓的爱乡之情。
展示课件,概括二、三两段内容。
7、赏文字,悟情感:文章四至六段写端午的鸭蛋,讲了端午的鸭蛋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怎么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课件展示:
挑鸭蛋(挂鸭蛋络) 吃鸭蛋(高兴吃蛋) 玩鸭蛋(蛋壳装萤)
这三件事有无尽的意趣,无尽的欢乐,儿时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着一层亲切和怀恋。
8、览全篇,明主旨:
(1)作者汪曾祺如此津津乐道家乡的咸鸭蛋,有什么样的意义?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情有独钟? (展示课件,作以阐释)
(2)探讨行文结构的特点:闲适自由的风格。
9、细揣摩,品语言:
汪曾祺的散文除了在结构上闲适自由之外,语言也有特色,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 A、平淡而有味, B、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C、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学生找语句,细揣摩,谈感受,后逐一展示语言特色方面的课件:
(1)“平淡而有味”例: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例:
“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
(3)“有淡淡的幽默”例: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小结: 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六、拓展延伸,深化课堂:
10、话佳节,说风俗: 除了端午节,你还知道哪些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
保护中国节,保护中国文化,热爱中华民族。
七、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1、学文风,写真情:
(1)课堂小结:汪曾祺的散文着眼于“小叙事”,写凡人小事,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娓娓道来,质朴自然,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从容闲淡,悠然恬然,他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主题的玄奥深奇,在随意自然之中体现了构思的严谨与和谐,体现了他闲适自由的散文风格。
(2)作业布置:
①(拓展阅读)课外阅读汪曾祺散文《咸菜茨茹汤》(发给学生材料),体会汪曾祺质朴自然、闲适自由的文风。可做一些读书摘录,并完成文后思考题。
②(抒写生活)以“家乡的端午节”为题写一篇作文,写出家乡人过端午的风俗,和自己记忆当中有趣的、让你回味无穷的事情,要有细节描写,要有真情实感,字数6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端
午
的
鸭
蛋
结构:闲适自由
语言:平淡有味 地方特色 淡淡的幽默
附:课外阅读材料《咸菜茨菇汤》(汪曾祺):
阅读汪曾祺的《咸菜茨菇(cí gū)汤》,体会汪曾祺散文风格,并思考后面的问题。
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是因为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除非大雪三日,卖菜的出不了门,否则他们总还会上市卖菜的。这大概只是一种习惯。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
咸菜是青菜腌的。我们那里过去不种白菜,偶有卖的,叫做“黄芽菜”,是外地运去的,很名贵。一般黄芽菜炒肉丝,是上等菜。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得多。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气,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可比拟。
咸菜汤是咸菜切碎了煮成的。到了下雪的天气,咸菜已经腌得很咸了,而且已经发酸,咸菜汤的颜色是暗绿的。没有吃惯的人,是不容易引起食欲的。
咸菜汤里有时加了茨菇片,那就是咸菜茨菇汤。或者叫茨菇咸菜汤,都可以。
我小时候对茨菇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民国二十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茨菇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菇,而且是不去茨菇的嘴子的,真难吃。
我十九岁离乡,辗转漂流,三四十年没有吃到茨菇,并不想。
前好几年,春节后数日,我到沈从文老师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饭,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菇肉片。沈先生吃了两片茨菇,说:“这个好!格比土豆高。”我承认他这话。吃菜讲究“格”的高低,这种语言正是沈老师的语言。他是对什么事物都讲“格”的,包括对于茨菇、土豆。
因为久违,我对茨菇有了感情。前几年,北京的菜市场在春节前后有卖茨菇的。我见到,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所有的茨菇,都由我一个人“包圆儿”了。
北方人不识茨菇。我买茨菇,总要有人问我:“这是什么?”——“茨菇。”——“茨菇是什么?”这可不好回答。北京的茨菇卖得很贵,价钱和“洞子货”(温室所产)的西红柿、野鸡脖韭菜差不多。
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
我想念家乡的雪。
思考题: 1、全文以什么为线索?(咸菜茨菇汤)
2、作者在“咸菜茨菇汤”中蕴含了什么感情?(对咸菜茨菇汤的怀念,对家乡的深情怀念)
3、作者很细致地描绘了家乡咸菜的制作方法,有什么作用?(表达对咸菜的眷念,对家乡的依恋,突出主题)
4、文章开始说“对茨菇实在没有好感”,后来又说“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矛盾吗?为什么?(不矛盾,欲扬先抑,更能突出作者的思乡深情
李卫国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