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三语文教案 -> 正文

《给女儿的信》》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语文版九年级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4:36阅读:
字号:|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       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道理的这一写法的好处。
3.       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重点难点
1.       重点: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2.       难点: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 教学准备阶段:
  1.准备《爱情是什么》音乐,并纳入多媒体课件。现在的语文教学以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调集各方面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主要为语文教学活动,教材“致女儿的信”内容共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四十五分钟完成。
  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设组长1名,中心发言人1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组长主要肩负引领和鼓舞同学学习积极性责任。


  为顺利实施本节课,教师除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教育理念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五个环节来完成: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听歌曲《爱情是什么》,教师导入,爱情的歌被无数人吟唱过,爱情的故事经无数人传诵过,但爱情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在涉世未深的你头脑中翻腾过好多次,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他女儿解答这个问题时写的一封信,你们肯定会从其中获得很多教益。(教师板书课题)
  (说明: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情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课堂教学氛围与课文的内容和谐统一,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境界,奠定教学成功的基础) 
  第二环节:出示目标,整体感知:
  1.出示教学目标。
  2.整体感知课文,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 课文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先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哪三种不同东西?前两次他的反映是怎样的?为什么?最后一次上帝的表现是又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2)作者认为的爱情又是什么呢?请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
  (说明: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落脚点。学生必须速记并能够复述,以明确学习任务。带问题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这些工作主要由学生自己做,教师只作点拨指导,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探究质疑:
  1.作为著名教育家的苏霍林姆斯基,再给十四岁的女儿写这封信时,用语通俗易懂,但又有许多的语句充满了哲理,蕴含着深刻的含义。请你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这样的句子,结合课文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2.作者为什么把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放在一起解释爱情,这三者有什么联系,可不可去掉其中一个?
  3.作者为什么用一个童话故事给女儿解释:什么是爱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
  (说明: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讲述一至两个有代表性的语段,做到突出重点、解除难点,消除难点、把握特点,授学生以知识,同时在课文的讲述中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学习思路、练习的方式,使之奠定基本的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自学的能力和求异创新思维的能力。)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作者在另一封给女儿的信中谈到自己对爱情的认识:“人的爱情应当不仅是美好、诚实、坚贞的,同时也应该是理智和慎重的、机警和严肃的只有那样的爱情才能带来欢乐和幸福。”深入理解这段话的含义,结合现在部分中学生存在的早恋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说明:这一环节,是在以上环节的基础上,指导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实践、练习,进而使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展,进一步认识到爱情这种感情,是需要慎重对待的。)
  第五环节:梳理小结:
  1.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2.只有人才能爱,只有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每个人都应该善待这份爱。
  (说明:梳理小结主要是引导学生紧扣板书提纲,梳理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中心,让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感,从而训练学生的概括、综合分析能力。)
  1.把读一读,释一释写两遍。(p48页)
  2.以“善待自己的感情”为题写一篇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
  六:教学反思
  (一)“五环节”的教学模式,重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讲”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学”,使学生在读、思、议、评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迁移,形成自学能力。然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参与“练”,依据教材的内容练读、练写、练听、练说,从而训练思维,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因为本篇是涉及到“爱情”,对中学生来讲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所以在教学的第四个环节,一开始学生有些畏首畏脚,当学生开始热烈讨论时,时间显得有些仓促,教师在这个环节还要进一步的调试,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