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案(人教版高一)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8:29阅读:
字号:小|大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鉴赏四五自然段,重点在第四自然段,第五自然段重在老师引导同学们自主鉴赏.
[教学过程]
一 简单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沿着幽僻的小路,终于来到了这荷塘边,可以享受这无边的荷塘月色了,也是我们本课重点赏析的段落。下面我们就随着配乐朗读,一起走进月下的荷塘。在听的过程中,老师请同学们再次闭上眼睛,去享受这种意境,并勾勒这幅图,看看这幅图到底描绘了什么,待会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同时你的感受是否比上节课更进一层,可以把画面转化成语言。
2、配乐朗读
3、朗读结束,请同学们起来分享他们脑中的画面。
问:谁能用语言来表达他所感受到的美,画中有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板书:荷塘 荷叶 荷花 清风荷香 微风荷波 叶下流水)
反馈:同学们的感受很深,很独特,尤其是某某同学的、、、(点同学回答中的一些经典语句),这是一个大略的勾画,那么这幅画的美呢,是很玄妙滴,还需要更细致的品味(用一种故弄玄虚的表情来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细细分析吧。
二 鉴赏四五段
1、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明确: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这种连续比喻的手法,叫做博喻。
2、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明确: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提问]:这种修辞手法以前的课也出现过,试举些例子。
明确:(1)“……他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绿》)
(2)“风里带着甜味”。(《春》)
[解析]: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3)本文后面还有一句,“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把视觉写成听觉。
(4)刘锷的《老残游记》中描写说书人的高超技艺,使用了大量的通感,如“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把听觉描写成视觉。
(5)“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把视觉描写成听觉。
(五)讲解第5小节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1、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明确:泻、浮、洗。
2、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如烟似雾,朦朦胧胧,“升”则失之轻柔。
[讲解]: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总结:无论是月下的荷塘,还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字字珠玑,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他就像是一位心灵的捕手,捕捉到荷塘里的每一处风致,也用自己的心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意境。同时,我们也学到鉴赏写景散文的一种方法。大家看到课后的第三题。当考试问到用这些词有什么表达效果时,思路就是这些词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营造出什么意境;同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又贴切传神生动地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其实语文首先是享受,然后是掌握答题规律,那么上语文课就很轻松,大家说是不是啊/(笑)下课
[教学要点]
鉴赏四五自然段,重点在第四自然段,第五自然段重在老师引导同学们自主鉴赏.
[教学过程]
一 简单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沿着幽僻的小路,终于来到了这荷塘边,可以享受这无边的荷塘月色了,也是我们本课重点赏析的段落。下面我们就随着配乐朗读,一起走进月下的荷塘。在听的过程中,老师请同学们再次闭上眼睛,去享受这种意境,并勾勒这幅图,看看这幅图到底描绘了什么,待会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同时你的感受是否比上节课更进一层,可以把画面转化成语言。
2、配乐朗读
3、朗读结束,请同学们起来分享他们脑中的画面。
问:谁能用语言来表达他所感受到的美,画中有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板书:荷塘 荷叶 荷花 清风荷香 微风荷波 叶下流水)
反馈:同学们的感受很深,很独特,尤其是某某同学的、、、(点同学回答中的一些经典语句),这是一个大略的勾画,那么这幅画的美呢,是很玄妙滴,还需要更细致的品味(用一种故弄玄虚的表情来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细细分析吧。
二 鉴赏四五段
1、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明确: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这种连续比喻的手法,叫做博喻。
2、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明确: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提问]:这种修辞手法以前的课也出现过,试举些例子。
明确:(1)“……他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绿》)
(2)“风里带着甜味”。(《春》)
[解析]: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3)本文后面还有一句,“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把视觉写成听觉。
(4)刘锷的《老残游记》中描写说书人的高超技艺,使用了大量的通感,如“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把听觉描写成视觉。
(5)“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把视觉描写成听觉。
(五)讲解第5小节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1、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明确:泻、浮、洗。
2、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如烟似雾,朦朦胧胧,“升”则失之轻柔。
[讲解]: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总结:无论是月下的荷塘,还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字字珠玑,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他就像是一位心灵的捕手,捕捉到荷塘里的每一处风致,也用自己的心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意境。同时,我们也学到鉴赏写景散文的一种方法。大家看到课后的第三题。当考试问到用这些词有什么表达效果时,思路就是这些词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营造出什么意境;同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又贴切传神生动地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其实语文首先是享受,然后是掌握答题规律,那么上语文课就很轻松,大家说是不是啊/(笑)下课
岑小丽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