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烛之武退秦师第一课时(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0:02阅读:
字号:|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的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按照整体编排的需要,这篇课文在学习时要注意反复朗读,悉心体会,同时尽量让学生掌握提要钩玄(摘出纲要,探取精微)的阅读方法。这篇课文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机重重,烛之武奉命说服秦穆公退兵,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

学情分析:
    这是这届学生进入高中之后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学生会带着更多的期待,这篇课文的处理,会给学生一些导向性的信息,老师带领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的方法或许会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认定文言文的基本阅读鉴赏方法。所以,我们在处理这篇课文上要慎之又慎。


教法设计:
    认知,探究,拓展法。


学法指导:
    朗读与背诵;研讨与练习。

(从此往下只针对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相关知识;
    2.理解“鄙”“其”“因”等重要词语;


    3.“越国以鄙远”等三个句子的翻译;
    4.学生诵读课文并试着摘出纲要;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字词,难句翻译

课时安排:
    两课时之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课堂实录】

一、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
(可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落实目标1)
二、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三、教师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南     佚之狐    夜缒而出      共其乏困       阙秦         秦伯说  逢孙  
      再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落实字音,老师做个别答疑  

四、结合课下注解仔细默读全文,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1.从课文注解中找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并做适当记诵;(落实目标2)
2.从课文注解中找出做了整句翻译的语句,并从中选出你认为重要的。(落实目标3)
3.老师通过师问生答的方式落实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

五、自由阅读课文,完成一个任务。
     这篇课文中讲了一个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一件什么事情?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落实目标4)
(根据时间情况,此问题本堂可以完成,也可以挪到下一课时。)
 

周维纳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