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布尔人》(粤教版高二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2:38阅读:
字号:小|大
《喀布尔人》
二. 学习目标:
1. 了解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生平以及他的文学地位,文学成就。
2. 本篇课文的艺术特色
三. 学习要点:
(一)作者简介(1861-1941)
印度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泰戈尔出生于孟加拉加尔各答一显贵家庭,家庭属于商人兼地主,婆罗门种姓。祖父和父亲都是社会活动家,支持社会改革。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学艺术的熏陶,因而其文艺天才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4岁发表爱国诗篇《献给印度教徒庙会》。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1901年,致力于教育改革,创办了一所新型学校,传播印度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1921年,这所学校发展成为著名的印度国际大学。
20世纪初,处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人民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泰戈尔积极投身于这个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先后10余次远涉重洋,访问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和平友谊,从事文化交流 。
(二)文学地位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国歌使用的就是泰戈尔的诗。
“泰戈尔是孟加拉文学以及印度文学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的开拓者。”
他以自己丰富多采的作品开创了孟加拉文学的新时代,对印度其他民族的文学发展也起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他不愧为印度文坛的泰斗,举世瞩目的伟大作家。
泰戈尔与中国
泰戈尔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曾严厉谴责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1924年到中国访问,对中国文化给予高度的评价。
作家作品
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3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绚丽多彩的短篇小说,40余部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这位博学多才的艺术家还创作了2000多首歌曲和近2000幅美术作品。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
中国作家郭沫若、郑振铎、冰心、徐志摩等人早期的创作,大多受过他的影响。
冰心《繁星》《春水》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命运如同海风,乘着青春的舟,曲折地,飘游地,渡过了时光的海。
小说
中长篇小说:《四个人》(1916);《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1916)、《两姐妹》(1932)
短篇小说:《还债》(1891)、《弃绝》(1893)、《素芭》(1893)、《人是活着,还是死了?》(1892)、《摩诃摩耶》(1892)、《太阳与乌云》(1894)
短篇小说的成就
短篇小说是泰戈尔的第二个主要成就,仅次于诗歌。
泰戈尔是孟加拉文学以及印度文学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的开拓者。
印度古典梵文文学极为发达,孟加拉民间文学也绚丽多姿。就散文文学而言,虽不乏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寓言、传说、神话等等,但却没有现实主义的短篇小说。在泰翁大量创作短篇小说之前,这一体裁在孟加拉文学中还处于朦胧状态。“泰戈尔是孟加拉真正的短篇小说的创建者。”
戏剧:《顽固堡垒》(1911)、《人红夹竹桃》(1926)等
散文:《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谈话》(1924)、等
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被介绍到中国,1961年为纪念他的百岁诞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10卷本《泰戈尔作品集》。
(三)课文探究
1、故事中的喀布尔人是什么身份?喀布尔人是怎样与小敏妮成为朋友的?喀布尔人因为什么事情被投入监狱?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在以上问题的基础上简要概括本文的情节。
一个穷苦的喀布尔小贩结识了一位富裕的孟加拉作家5岁的小女儿敏妮。小贩把对遥远故乡独生女儿的爱,全部倾注在敏妮身上。这种爱使他们跨越了年龄的鸿沟,成了无所不谈的好朋友,并持续了多年。这种真挚之爱也感动了敏妮的父亲。在喀布尔人从监狱里出来看望敏妮时,他紧缩敏妮的婚礼开支,资助喀布尔人回家,尽力使这久出不归的父亲能与自己的亲生女儿重逢。
2、喀布尔人疼爱敏妮的原因是什么?
喀布尔人把对遥远故乡独生女儿的爱全部倾注在敏妮身上,所以对敏妮特别疼爱。
3、文中“我”对喀布尔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我”一开始只是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小贩看待,所以当喀布尔人送干果给敏妮时,“我”给了他钱。
后来发现他与敏妮成了好朋友,开始慢慢改变看法,并相信他对敏妮不会有什么威胁,也就放心了。
婚礼上他的到来,让“我”有了不好的预兆,态度有点冷淡。
直到看到他小心保存的自己女儿的手印,才终于明白了这个喀布尔人,对他的所有疑虑都烟消云散,并缩减婚礼开支,资助他回家与女儿团聚。
4、文中有多处细节描写,请找出来并谈谈这些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
例:“他伸手到宽大的长袍里,掏出一张又小又脏的纸来……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手印,不是相片,也不是一幅画像……当他每年到加尔各答街上卖货的时候,他自己的小女儿的印迹总在他心上”。
这一细节使人们终于认识了喀布尔人,任何疑虑和担心都会云消雾散,而且会对喀布尔人肃然起敬。泰戈尔对“小小的手印”这一细节的渲染,使喀布尔小贩这一形象更加血肉丰满,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生动逼真的印象使人终生难忘。仿佛一提到父爱,便会使我们想起这个喀布尔人,想起这一细节——它对喀布尔人爱子之心的展示,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更具文学史的典型意义。
5、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是怎样体现的?
超越阶层的深沉父爱。
在这篇作品里,泰戈尔把父女的感情和对穷人的同情完美地糅合在一起,挖掘和表现极为深刻。爱的力量,消除了喀布尔和孟加拉之间迢遥万里的距离,也消灭了富有的作家和贫穷的小贩之间地位悬殊的差别,因为他们都是钟爱自己女儿的父亲!这怎么能不“在人们心灵中唤起善良的感情”(高尔基语)。
(四)艺术特色
1、细节描写:不仅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并使文章的主题得以突显。
2、诗化风格:把抒情诗和短篇小说结合了起来,从而抒发出激荡肺腑的情感。
泰戈尔短篇小说特色和艺术成就总结
短篇小说一直是泰戈尔最喜爱的文学体裁之一。
16岁时,他就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女乞丐》
90年代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短篇小说。这种兴致经久不衰,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几周。60余年他创作了100余篇短篇小说(约百万字)。这在短篇小说体裁刚在孟加拉文学中诞生的年代,不能不算是惊人的成果。
从效果方面来看,现实主义的短篇小说,与浪漫主义的诗歌一样,都是最受读者欢迎的篇章。
泰翁的小说,大胆运用民间口语,给孟加拉文学语言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气息,促进了孟加拉现代文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
泰戈尔短篇小说涉及的面极为广泛,几乎每一篇都闪耀着作者人道主义精神的光辉。作品中,到处可见真与假的搏击,善与恶的斗争,美与丑的对立,爱与恨的抗衡。作家总是旗帜鲜明地同情弱者,反对强权;褒奖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他愈是较完美地把爱和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写得愈真挚和深刻,就愈能激起人们去憎恨那些破坏友爱的势力。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问题。
永远的蝴蝶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滑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叫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1. 小说以“雨”开篇,并以“雨”贯穿全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至少答出两点)
2. 小说最后再次描写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有什么作用?
3. 开始写“小雨点”溅到眼镜上,之后写“更大的雨点” 溅到眼镜上,其作用是什么?
4.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两项是( )
A. 小说三次写到“站在骑楼下”,作用是显示“我”的思绪的流程和层次。
B. 文中最能够表露“我”的悔恨的一句话是“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C.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表现了“我”失去恋人的痛苦、凄凉的心境。
D. 把樱子比喻成蝴蝶有两个原因,一是飞的动作,二是樱子长着像蝴蝶一样的外貌。
E. 题目叫“永远的蝴蝶”,就是说蝴蝶是永恒的,“我”爱蝴蝶,“我”也爱樱子。
F. 小说最后交代给母亲的信的内容,增加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试题答案】
1. 本题考查对作品构思的理解。①交代“雨”是悲剧的起因;②以“雨”为泪水和痛苦的象征;③造成笼罩全文的阴冷氛围。
2. 本题考查对作品构思的鉴赏。这样写,既使樱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也更能表达出“我”对樱子的深切怀念和爱恋。
3. 本题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两个细节基本一致,但前一个细节无感情色彩,后一个看似写景,实是写情,写“我”的内心痛苦。
4. DE
二. 学习目标:
1. 了解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生平以及他的文学地位,文学成就。
2. 本篇课文的艺术特色
三. 学习要点:
(一)作者简介(1861-1941)
印度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泰戈尔出生于孟加拉加尔各答一显贵家庭,家庭属于商人兼地主,婆罗门种姓。祖父和父亲都是社会活动家,支持社会改革。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学艺术的熏陶,因而其文艺天才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4岁发表爱国诗篇《献给印度教徒庙会》。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1901年,致力于教育改革,创办了一所新型学校,传播印度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1921年,这所学校发展成为著名的印度国际大学。
20世纪初,处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人民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泰戈尔积极投身于这个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先后10余次远涉重洋,访问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和平友谊,从事文化交流 。
(二)文学地位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国歌使用的就是泰戈尔的诗。
“泰戈尔是孟加拉文学以及印度文学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的开拓者。”
他以自己丰富多采的作品开创了孟加拉文学的新时代,对印度其他民族的文学发展也起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他不愧为印度文坛的泰斗,举世瞩目的伟大作家。
泰戈尔与中国
泰戈尔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曾严厉谴责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1924年到中国访问,对中国文化给予高度的评价。
作家作品
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3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绚丽多彩的短篇小说,40余部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这位博学多才的艺术家还创作了2000多首歌曲和近2000幅美术作品。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
中国作家郭沫若、郑振铎、冰心、徐志摩等人早期的创作,大多受过他的影响。
冰心《繁星》《春水》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命运如同海风,乘着青春的舟,曲折地,飘游地,渡过了时光的海。
小说
中长篇小说:《四个人》(1916);《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1916)、《两姐妹》(1932)
短篇小说:《还债》(1891)、《弃绝》(1893)、《素芭》(1893)、《人是活着,还是死了?》(1892)、《摩诃摩耶》(1892)、《太阳与乌云》(1894)
短篇小说的成就
短篇小说是泰戈尔的第二个主要成就,仅次于诗歌。
泰戈尔是孟加拉文学以及印度文学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的开拓者。
印度古典梵文文学极为发达,孟加拉民间文学也绚丽多姿。就散文文学而言,虽不乏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寓言、传说、神话等等,但却没有现实主义的短篇小说。在泰翁大量创作短篇小说之前,这一体裁在孟加拉文学中还处于朦胧状态。“泰戈尔是孟加拉真正的短篇小说的创建者。”
戏剧:《顽固堡垒》(1911)、《人红夹竹桃》(1926)等
散文:《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谈话》(1924)、等
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被介绍到中国,1961年为纪念他的百岁诞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10卷本《泰戈尔作品集》。
(三)课文探究
1、故事中的喀布尔人是什么身份?喀布尔人是怎样与小敏妮成为朋友的?喀布尔人因为什么事情被投入监狱?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在以上问题的基础上简要概括本文的情节。
一个穷苦的喀布尔小贩结识了一位富裕的孟加拉作家5岁的小女儿敏妮。小贩把对遥远故乡独生女儿的爱,全部倾注在敏妮身上。这种爱使他们跨越了年龄的鸿沟,成了无所不谈的好朋友,并持续了多年。这种真挚之爱也感动了敏妮的父亲。在喀布尔人从监狱里出来看望敏妮时,他紧缩敏妮的婚礼开支,资助喀布尔人回家,尽力使这久出不归的父亲能与自己的亲生女儿重逢。
2、喀布尔人疼爱敏妮的原因是什么?
喀布尔人把对遥远故乡独生女儿的爱全部倾注在敏妮身上,所以对敏妮特别疼爱。
3、文中“我”对喀布尔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我”一开始只是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小贩看待,所以当喀布尔人送干果给敏妮时,“我”给了他钱。
后来发现他与敏妮成了好朋友,开始慢慢改变看法,并相信他对敏妮不会有什么威胁,也就放心了。
婚礼上他的到来,让“我”有了不好的预兆,态度有点冷淡。
直到看到他小心保存的自己女儿的手印,才终于明白了这个喀布尔人,对他的所有疑虑都烟消云散,并缩减婚礼开支,资助他回家与女儿团聚。
4、文中有多处细节描写,请找出来并谈谈这些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
例:“他伸手到宽大的长袍里,掏出一张又小又脏的纸来……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手印,不是相片,也不是一幅画像……当他每年到加尔各答街上卖货的时候,他自己的小女儿的印迹总在他心上”。
这一细节使人们终于认识了喀布尔人,任何疑虑和担心都会云消雾散,而且会对喀布尔人肃然起敬。泰戈尔对“小小的手印”这一细节的渲染,使喀布尔小贩这一形象更加血肉丰满,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生动逼真的印象使人终生难忘。仿佛一提到父爱,便会使我们想起这个喀布尔人,想起这一细节——它对喀布尔人爱子之心的展示,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更具文学史的典型意义。
5、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是怎样体现的?
超越阶层的深沉父爱。
在这篇作品里,泰戈尔把父女的感情和对穷人的同情完美地糅合在一起,挖掘和表现极为深刻。爱的力量,消除了喀布尔和孟加拉之间迢遥万里的距离,也消灭了富有的作家和贫穷的小贩之间地位悬殊的差别,因为他们都是钟爱自己女儿的父亲!这怎么能不“在人们心灵中唤起善良的感情”(高尔基语)。
(四)艺术特色
1、细节描写:不仅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并使文章的主题得以突显。
2、诗化风格:把抒情诗和短篇小说结合了起来,从而抒发出激荡肺腑的情感。
泰戈尔短篇小说特色和艺术成就总结
短篇小说一直是泰戈尔最喜爱的文学体裁之一。
16岁时,他就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女乞丐》
90年代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短篇小说。这种兴致经久不衰,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几周。60余年他创作了100余篇短篇小说(约百万字)。这在短篇小说体裁刚在孟加拉文学中诞生的年代,不能不算是惊人的成果。
从效果方面来看,现实主义的短篇小说,与浪漫主义的诗歌一样,都是最受读者欢迎的篇章。
泰翁的小说,大胆运用民间口语,给孟加拉文学语言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气息,促进了孟加拉现代文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
泰戈尔短篇小说涉及的面极为广泛,几乎每一篇都闪耀着作者人道主义精神的光辉。作品中,到处可见真与假的搏击,善与恶的斗争,美与丑的对立,爱与恨的抗衡。作家总是旗帜鲜明地同情弱者,反对强权;褒奖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他愈是较完美地把爱和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写得愈真挚和深刻,就愈能激起人们去憎恨那些破坏友爱的势力。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问题。
永远的蝴蝶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滑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叫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1. 小说以“雨”开篇,并以“雨”贯穿全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至少答出两点)
2. 小说最后再次描写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有什么作用?
3. 开始写“小雨点”溅到眼镜上,之后写“更大的雨点” 溅到眼镜上,其作用是什么?
4.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两项是( )
A. 小说三次写到“站在骑楼下”,作用是显示“我”的思绪的流程和层次。
B. 文中最能够表露“我”的悔恨的一句话是“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C.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表现了“我”失去恋人的痛苦、凄凉的心境。
D. 把樱子比喻成蝴蝶有两个原因,一是飞的动作,二是樱子长着像蝴蝶一样的外貌。
E. 题目叫“永远的蝴蝶”,就是说蝴蝶是永恒的,“我”爱蝴蝶,“我”也爱樱子。
F. 小说最后交代给母亲的信的内容,增加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试题答案】
1. 本题考查对作品构思的理解。①交代“雨”是悲剧的起因;②以“雨”为泪水和痛苦的象征;③造成笼罩全文的阴冷氛围。
2. 本题考查对作品构思的鉴赏。这样写,既使樱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也更能表达出“我”对樱子的深切怀念和爱恋。
3. 本题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两个细节基本一致,但前一个细节无感情色彩,后一个看似写景,实是写情,写“我”的内心痛苦。
4. DE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