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苦”“笑”艺术探析》(苏教版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2:56阅读:
字号:小|大
前五回是《红楼梦》全书的引子,其中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高中语文教材(笔者手头的是苏教版必修二)的必选经典篇目,一般经过一头一尾的压缩后改题作“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在《红楼梦》中地位显著,可用几个第一来说明。首先,第一次对全书的活动中心“荣府”进行了特写;其次,是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一干重要人物的首次出场,尤其是“宝黛”初会与众不同。另外,根据甲戌本的说法(其对“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句侧批云:“这方是正文起头处。此后笔墨,与前两回不同”),这回完全可视作全书的开端。由此种种,都指示着这一回的不同寻常,令人充满期待。
果然,曹雪芹不负众望,写出了经典,令人折服叹服。说是经典,就在于值得读者去反复品读、深入探究,可以正读,也可以反读,总之,在于抒发一己之感受而已。笔者在教了这篇文章后,在参考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集中拈出文中的“笑”、“哭”二字,来略探曹雪芹的运笔之妙,另外,笔者也不揣冒昧,点出其中的一处瑕疵,以为妙笔中的败笔,试作探究。
“三笑”不寻常
首先是王熙凤的“笑”,“未见其人,先闻其笑”,将其恃宠放诞的形象深深地定格了,此不细说。值得一提的是王夫人的“笑”——“一笑,点头不语”,与王熙凤的“笑”堪称绝配。一个放诞无礼,一个不动声色。但后者“笑”的内涵却毫不逊色,于不动声色中显示了大家风范,而且其收效是很明显的,连厉害如王熙凤也不得不折服,这也意味着二王这对大小管家在处事上的相互默契。
其次,就当属林黛玉的“笑”。林黛玉在进贾府的路上,就已经暗记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事实上进了贾府后,她无论在言语对答(如顺着贾母的话,答宝玉“不曾读,些须认得几个字”)还是行动举止(如贾母房中吃晚饭排座时的“十分推让”)都努力在恪守这一涉世原则。除此之外,文中还有特意两次写到黛玉的“陪笑”,很耐人寻味。一次是王熙凤出场,黛玉“忙陪笑见礼”,当时林黛玉的哭声还只是“略略止住”,仍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但出于应酬,她还是很快能克制住自己。另外一次是王夫人叮嘱黛玉“不要沾惹”宝玉的时候,其实林黛玉心里已有数了(“常听得母亲说过”这个表兄是“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然而在听得王夫人如此叮嘱话后,她却故意假装不知(却又着重强调了“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说过”)地陪笑道:“……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沾惹之理?”明明白白就是话里有话,王夫人当然是听懂了她的话外之音了。这一陪笑,可以看出林黛玉的确不愧是“心较比干多一窍”(宝玉语),其心计当不在王熙凤之下吧,所不同的是一个“陪笑”,一个“笑”得放诞。
再一“笑”,要算是贾母身边一个不知名的丫鬟,来看曹雪芹是如何着笔的:
一语未了,只听得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
文中还在另外两处写了丫鬟的笑,一是贾母的众丫头迎接林黛玉的时候:
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二是王夫人身边的丫鬟传话林黛玉去东廊三间小正房坐的时候:
茶未吃毕,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
比较三者的笑,可以发现后两个的“笑迎”、“笑说道”都是侍从对主子的笑,而第一个“笑道”虽则也是奴才对主子,但笑得毫不做作,笑得自如,整个笑态可掬。由这一细微的“笑”,读者不难体味出贾宝玉和丫鬟们超越等级的亲切关系。
“二哭”有波澜
再来探析文中写到的两次哭。首先是林黛玉见贾母时的哭,先是贾母“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接着“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自然的黛玉也“哭个不停”,写得酣畅淋漓,正如“甲戌本”侧批所云:“旁写一笔,更妙!”又云:“自然顺写一笔。”更妙的是,下文还续接一笔,因(王嬷嬷)“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的事情,引起贾母 “又伤感起来”,林黛玉“又呜咽起来”,在众人宽慰解释下,“方略略止住”,上下文相勾连,把犹哭未尽的场面写得波澜起伏了。如果把这段文字与80年代拍摄的电视剧相比照来鉴赏,前者高妙,后者粗疏(漏了“王嬷嬷谈黛玉之母病丧”与“犹哭未尽”),轩轾分明。
再一哭是宝黛相会,先是宝玉“问玉”、“摔玉”,一边满面泪痕,一边哭泣着骂那“通灵宝玉”这“劳什子”,“不是个好东西”,接着是多心的黛玉,在夜里暗自偷泣,从此种下了多愁善感的病,也为此向冤家还了第一滴的泪。宝黛第一次相会便开始“还泪”,笔法之细微,如果不细读的话,还真是会被“瞒过”了。不过,细心的读者应该会发现,作者为写“还泪”其实预设过伏笔,就是林黛玉口述的癞头和尚的那段“不经之谈”,说林黛玉只有跟他去出家,或者“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一世”了。
对于这处伏笔,在我看来既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固不必言,因为暗示了黛玉的病是“无根之病”,注定了她前定的多愁善感的悲情。至于失败,亦即败笔,我觉得按理这段话不该出自林黛玉之口。从当时的情景来说,这句话说得很不妥,想想在贾母面前提及“外姓之人”,又在哭过不久说“不许见哭声”,都是非常不合情理的,这完全不符合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性格特征。这不可不说是曹雪芹百密中偶有一疏的了。
至于如何来安排这段的情节,我想可以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可以借助旁人之口(如林黛玉贴身的王嬷嬷或雪雁)来说出。另一种是使出曹雪芹的拿手本领——用隐语来暗示,这样既铺设了伏笔,又不与人物性格相冲突,岂不两全齐美。
以上乃个人之浅见,我想“哭”、“笑”的为文布局,不愧是苦心孤诣的杰构。由“哭”转“笑”,由“笑”入“哭”,情节流动,人物鲜活,一切都显得天然无痕,摇曳多姿。堪称妙笔回旋,出神入化矣。
果然,曹雪芹不负众望,写出了经典,令人折服叹服。说是经典,就在于值得读者去反复品读、深入探究,可以正读,也可以反读,总之,在于抒发一己之感受而已。笔者在教了这篇文章后,在参考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集中拈出文中的“笑”、“哭”二字,来略探曹雪芹的运笔之妙,另外,笔者也不揣冒昧,点出其中的一处瑕疵,以为妙笔中的败笔,试作探究。
“三笑”不寻常
首先是王熙凤的“笑”,“未见其人,先闻其笑”,将其恃宠放诞的形象深深地定格了,此不细说。值得一提的是王夫人的“笑”——“一笑,点头不语”,与王熙凤的“笑”堪称绝配。一个放诞无礼,一个不动声色。但后者“笑”的内涵却毫不逊色,于不动声色中显示了大家风范,而且其收效是很明显的,连厉害如王熙凤也不得不折服,这也意味着二王这对大小管家在处事上的相互默契。
其次,就当属林黛玉的“笑”。林黛玉在进贾府的路上,就已经暗记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事实上进了贾府后,她无论在言语对答(如顺着贾母的话,答宝玉“不曾读,些须认得几个字”)还是行动举止(如贾母房中吃晚饭排座时的“十分推让”)都努力在恪守这一涉世原则。除此之外,文中还有特意两次写到黛玉的“陪笑”,很耐人寻味。一次是王熙凤出场,黛玉“忙陪笑见礼”,当时林黛玉的哭声还只是“略略止住”,仍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但出于应酬,她还是很快能克制住自己。另外一次是王夫人叮嘱黛玉“不要沾惹”宝玉的时候,其实林黛玉心里已有数了(“常听得母亲说过”这个表兄是“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然而在听得王夫人如此叮嘱话后,她却故意假装不知(却又着重强调了“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说过”)地陪笑道:“……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沾惹之理?”明明白白就是话里有话,王夫人当然是听懂了她的话外之音了。这一陪笑,可以看出林黛玉的确不愧是“心较比干多一窍”(宝玉语),其心计当不在王熙凤之下吧,所不同的是一个“陪笑”,一个“笑”得放诞。
再一“笑”,要算是贾母身边一个不知名的丫鬟,来看曹雪芹是如何着笔的:
一语未了,只听得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
文中还在另外两处写了丫鬟的笑,一是贾母的众丫头迎接林黛玉的时候:
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二是王夫人身边的丫鬟传话林黛玉去东廊三间小正房坐的时候:
茶未吃毕,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
比较三者的笑,可以发现后两个的“笑迎”、“笑说道”都是侍从对主子的笑,而第一个“笑道”虽则也是奴才对主子,但笑得毫不做作,笑得自如,整个笑态可掬。由这一细微的“笑”,读者不难体味出贾宝玉和丫鬟们超越等级的亲切关系。
“二哭”有波澜
再来探析文中写到的两次哭。首先是林黛玉见贾母时的哭,先是贾母“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接着“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自然的黛玉也“哭个不停”,写得酣畅淋漓,正如“甲戌本”侧批所云:“旁写一笔,更妙!”又云:“自然顺写一笔。”更妙的是,下文还续接一笔,因(王嬷嬷)“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的事情,引起贾母 “又伤感起来”,林黛玉“又呜咽起来”,在众人宽慰解释下,“方略略止住”,上下文相勾连,把犹哭未尽的场面写得波澜起伏了。如果把这段文字与80年代拍摄的电视剧相比照来鉴赏,前者高妙,后者粗疏(漏了“王嬷嬷谈黛玉之母病丧”与“犹哭未尽”),轩轾分明。
再一哭是宝黛相会,先是宝玉“问玉”、“摔玉”,一边满面泪痕,一边哭泣着骂那“通灵宝玉”这“劳什子”,“不是个好东西”,接着是多心的黛玉,在夜里暗自偷泣,从此种下了多愁善感的病,也为此向冤家还了第一滴的泪。宝黛第一次相会便开始“还泪”,笔法之细微,如果不细读的话,还真是会被“瞒过”了。不过,细心的读者应该会发现,作者为写“还泪”其实预设过伏笔,就是林黛玉口述的癞头和尚的那段“不经之谈”,说林黛玉只有跟他去出家,或者“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一世”了。
对于这处伏笔,在我看来既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固不必言,因为暗示了黛玉的病是“无根之病”,注定了她前定的多愁善感的悲情。至于失败,亦即败笔,我觉得按理这段话不该出自林黛玉之口。从当时的情景来说,这句话说得很不妥,想想在贾母面前提及“外姓之人”,又在哭过不久说“不许见哭声”,都是非常不合情理的,这完全不符合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性格特征。这不可不说是曹雪芹百密中偶有一疏的了。
至于如何来安排这段的情节,我想可以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可以借助旁人之口(如林黛玉贴身的王嬷嬷或雪雁)来说出。另一种是使出曹雪芹的拿手本领——用隐语来暗示,这样既铺设了伏笔,又不与人物性格相冲突,岂不两全齐美。
以上乃个人之浅见,我想“哭”、“笑”的为文布局,不愧是苦心孤诣的杰构。由“哭”转“笑”,由“笑”入“哭”,情节流动,人物鲜活,一切都显得天然无痕,摇曳多姿。堪称妙笔回旋,出神入化矣。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