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项羽之死》课例分析(人教版高二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3:11阅读:
字号:|
 高二语文备课组
一、教学设计:
《项羽之死》是一篇文言文,但所涉及的知识点难度不大,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掌握;项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课文情节简单但生动,内容 容易把握。故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分析评价人物形象及“以读促写”,既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又通过阅读带动写作,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在课文中选 用事例”和“如何运用事例”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
2、 把握文章内容,联系旧课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3、 以读促写,通过单项训练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三、教辅工具:电脑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授课时间:2006、2、20(第一课时),2006、2、21(第二、三课时)
五、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电脑显示一:项羽自刎乌江的一幅画)
师:画面上的人物是——
生:项羽!(兴奋)
师:请用一句话为画面上的人物“画像”。
生:(略。回答中的关键词:英雄、莽夫、勇猛、有勇无谋、自负、妇人之仁等。)


师:很好!看来,项羽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相去甚远。的确,在项羽的身上,优点和缺点都是那么的突出,可算是一个相当个性化的人物,也才使得他几千年来从不曾被人忘记,从而成为文学艺术家们宠爱的一个创作素材。
我们曾在高一时学过《鸿门宴》,大家对项羽有了比较深入客观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同样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项羽之死》,来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进一步学习如何分析评价一位历史人物。
《项羽之死》记述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这篇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他的性格。
二、教师朗诵全文。
作用: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能更好的表现文中描写的历史场景,营造悲剧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从同学们脸上的表情看得出来,大家还沉浸在项羽之死的悲剧氛围中。项羽不愧是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让我们整理一下心情,进入第一个学习环节。
电脑显示二:学习阶段一
1、结合书下注解,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设疑、解疑:通过交流、讨论,解决心中疑惑。
3、提交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气氛浓厚。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
三、梳理知识点,解决疑难问题
(一)确认书下注解在的重点词句
(二)教师补充讲解(电脑显示三)
1、 项王军壁垓下:名词—动词,驻守
岸土赤而壁立:名词—状语,像墙壁一样
2、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
3、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盖,胜过、压倒、超过。
4、项王泣数行下:眼泪
5、平明(平旦)天亮
6、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
译:能跟从的骑兵一百多人罢了。
7、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8、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
用于询问原因或反诘。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等
9、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仅仅、只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副词,竟、却
四、布置作业:
1、 复习巩固本课文言基础知识;
2、 思考:“项羽之死”给我的启示。
第二课时
一、分析讲解文章内容
第一段:写垓下被围的困境
主要情节:四面楚歌——慷慨悲歌
请找出表现项羽在“四面楚歌”时的动作行为的五个动词
惊——起——饮——歌——泣
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多愁善感
第二段:写垓下突围、被困东城
主要情节:直夜溃围——绐陷大泽——决意快战
师:此段中项羽对部下所说的话占了很大一部分,请认真阅读,分析其中表达的意思。
生:辉煌的过去,失败的今天。反复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自负、勇武
第三段:写东城溃围之战
三次行动: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汉军——皆披靡
师:“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
生: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通过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
第三次: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
(“杀数十百人”展现项羽勇猛少敌,势不可挡的战斗场面,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师: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
师: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吗?
生:说明项羽刚才的勇猛杀敌主要是向部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勇猛、自负
第四段:写自刎乌江
师: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
生:亭长的话使项羽心中产生深深的“无颜见江东父兄”的羞愧之意,所以决定不渡乌江。
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知耻重义
总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1、要有理有据;
2、要将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
3、要在评价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今人。
第三课时
一、写作训练(时间:10分钟)
电脑显示: 
要求:1、100字左右;
2、引用一句名言;
3、(主要)以《项羽之死》中的情节、细节为事例;
4、点评事例;
5、联系现实。
二、堂上讲评
三、佳作示例:
示例一 高二(2)班 林慧
(观点)做人必须要有尊严。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生存在这世上也就毫无意义。(事例)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刎。(点 评)一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严也就丢失了。(名言)古语云:“男儿膝下有黄金。”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比的尊严。(现实)因此, 在面对选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严。

示例二 高二(5)班 吴劲华
(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例)项羽攻破秦城时,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一田 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观点)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点评)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现实)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事,当以百 姓为重。
示例三 高二(2)班 余永昌
(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把人的尊严放到了至高的地位,是一种超脱于物质的高尚情操。

分析示例三所存在的问题:
点评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将事例与观点结合起来,以突出观点。
修改:
(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 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项羽把人的尊严放到至高的位置,放弃了生命,却赢得千古美名。(现实)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了一点远不如生命 宝贵的虚名浮利,竟能轻易丢掉尊严,虽然活着,却比死去更可悲。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