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语文版高二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3:55阅读:
字号:小|大
《为政以德》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的德政主张。
2、落实本课的字词句。
3、掌握课文中的词类活用。
4、掌握本文的文言句式特点、相关成语。
二、教学重点:诵读原文,感受孔子思想;细析“季氏将伐颛臾”一节;整理活用现象、句式特点和相关成语。
三、教学难点:孔子德政观点和固定句式。
四、教学建议:诵读为主,归纳为辅。让学生充分诵读,试着背诵。在熟读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落实字词句,一起归纳课文中文言特点。
五、课前准备:
1、认真阅读课文、注释、翻译,掌握字音字义。
2、查阅资料,了解孔子有关思想。
3、研讨课后练习。
六、教学方式:诵读式、整理式。
七、学习方式:诵读、归类。
八、教学手段:多媒体运用。
九、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公元前551前,有一个叫颜徵(征)在的女子在尼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
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
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怎么与众不同?
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ú,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高),而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这就是所谓的“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
这个人是谁?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也。孔子 ,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对他的尊称,孔老二是对他带点贬义的称呼。
二、逐章诵读
请同学范读、齐读、自读、小组读、男声读、女声读。读熟全文,读背其中脍炙人口的章节。
三、德政主张
逐章把握孔子的德政主张。
本课记载的是孔子及部分弟子有关从政方面的言论,以德从政、以礼从政是其主要思想。
2.1章:主张为政以德,即以德从政(为政) 出示板书。
2.3章:以德从政,以礼从政 出示板书。 并且说出了“以德从政、以礼从政”的手段是教民。
13.9章:富民、教民 12.7章:富民、正己 1.5章:正己
16.1章:正己 11.17章:举贤(去恶) 12.9章:富民
13.6章:正己 12.19章:正己、教民 2.20章:正己、教民、举贤
14.5章:正己
其基本手段有“富民”(13.9、12.7、12.9)、“教民”(2.3、13.9、12.19、2.20)、“举贤”(11.17、2.20)、“正己”(12.7本则的“信”,这里解释为“百姓的信任”、1.5、16.1、13.6、12.9、2.20、14.5)等。
孔子强调以“德”来治理政事,主张用道德来教育和感化天下人,使之去恶从善,以期达到社会和国家的和谐稳定、兴旺发达。孔子反对传统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指出前者的结果是“民免而无耻”,后者则是“有耻且格”。把“德”、“礼”与“政”、“刑”明确地对立起来,指出两种作法会导致两种结果,这是孔子在治国治民方面的创见。只强调政、刑,把庶民置于残暴奴役之下,必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化。而强调“德”、“礼”,这是孔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展开,即承认庶民也和贵族一样,是能够“知耻”的人,只要统治者以自身的德行去“示范”,被统治者就会像草随风倒一样跟上来。而“齐之以礼”则是使庶民产生羞耻之心的条件,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作法,把原来作为贵族专利品的“礼”推广到群众之中,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纳入礼的规范之中。
《论语》是一部说理为主的语录。它采用的是当时流行的周王朝的普通话(即“雅言”),以当时中原地区的群众口头语言为基础,既通俗平易,明白晓畅,同时又吸收古代书面语言精粹、洗练、典雅、整饬的长处,形成一种新的语言风格。所以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朴素无华,隽永有味。
《论语》作为语录体散文,一般篇幅都比较短。本课中的16.1篇幅较长,是一个特别的例子。孔子的对话中有两个生动的比喻:“相”要扶持盲人让他不倾危跌倒才称职;野兽跑出笼子,宝物毁在匣子中,过错自然在管理者。从而说明辅佐季氏的冉有、季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二课时
二、易错音义
请同学们寻找容易出错的读音,归纳整理如下,顺便解释一下词义。
譬(pì)如:比如,就好像。冉(rǎn):姓。庶(shù):众多。①众多。人多。②百姓,平民。③旧时指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如“庶子”,妾所生的儿子。④差不多。⑤副词,表示可能或期望。千乘(shèng):千辆兵车。颛(zhuān)臾(yú):鲁国的附庸国。 彼相(xiàng):那些扶持者。相(xiàng)夫子:辅佐季氏。
盍(hé):何不。兼词,是“何不”的合音。兼起疑问副词“何”和否定副词“不”的作用。
偃(yǎn):仆,倒伏。被折服,被感化。有成语“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击战鼓。
稼(jià):耕种,种田。
二、易错词义
请同学们寻找比较容易解释错的词或短语,整理如下。
居其所:处在自己的位置。适卫:到卫国去。适,往,到。问政:询问治理国政的道理。
斯三者:这三项。斯,代词,这。者,助词,表示提示停顿。
民无信不立:“民无信则国不立”的省略说法。信,信任。立,存在,生存。
不能者止:不能(胜任)就该辞去。者,的人。止,停止。
危而不持:如果盲人遇到危险却不护持。危,危险。持,扶持。
颠而不扶:即将跌倒却不搀扶。颠,跌倒。扶,搀扶。
尔言过:你的话是错误的。言,话。过,错误。
聚敛:用重税等搜括(民财)。
附益:增加,增益。附:附着。引申为增益。《荀子•礼论》:“刻生而附死谓之惑。”(对活人刻薄,对死人厚待叫作糊涂。)
用不足:用度不足。用,用度,费用。
其身正:他自身端正。
虽令不从:即使下了命令老百姓也不服从。虽,即使。
敬、忠以劝: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并且勤勉努力。以,连词,而。
三、通假字
寻找出课文中的通假字,包括异体字和古今字。
共:通“拱”,读gǒng,环抱,环绕。“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通“导”,读dǎo,训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通“导”,读dǎo,治理。“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与:同“欤”,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与”是“欤”的古字,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论语》中均用“与”字,如:“求!无乃尔是过与?”
补充说明:
通假字指某一个字借用为另一个字。这两字在形、义上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因读音相同或相近,才临时通用。
通哪个字,读哪个字的音。
通假字一般是单向的,如“共”通“拱”,而“拱”不通“共”。
四、古今异义
寻找课文中古异义的词。
无耻:没有羞耻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古代不守礼义、不光彩、不体面即“无耻”,如寡妇改嫁、战败逃跑等。现代汉语中意思是道德水平低下,含义较窄。
有事:有战事,指采取军事行动。事,特指战事、祭祀等军国大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以为(东蒙主):以之为,让(拿)它做(东蒙山的主祭者)。“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现代汉语的“以为”是认为。
五、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 “无道”指无道者,不守道义的人。就,动词,靠近。“有道”,作宾语,指有道者,道德高尚的人。就:①接近,靠近,趋向。②完成,达到。③即使。
举善而教不能。 “善”指优秀者;“不能”指能力差的人。
补充说明:
当动词、形容词处于宾语的位置,就充当名词了。
名词作动词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风”,好比风,“草”,好比草。
补充说明:
当名词处于谓语的位置,就充当动词了。
使动用法
富之:使他们富起来。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百姓也就对政府有信心了。富、足,形容词作动词,使动。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所以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就整顿礼乐教化来招引他们(使他们来)。来,不及物动词使动。
补充说明:
当主语不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这个动作时,就是使动用法了。
第三课时
六、特殊句式
主谓倒置
“君子哉若人!”这个人真是君子啊!
“尚德哉若人!”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
补充说明:
主谓倒置,即谓语前置,是一种表示强烈感情的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
为政〈以德〉:以德为政,用道德治理国政。
道之〈以政〉:以政道之,用政令来训导百姓。
齐之〈以刑〉:以刑齐之,用刑罚来整饬百姓。
道之〈以德〉:以德道之,用道德来训导百姓。
齐之〈以礼〉:以礼齐之,用礼教来整饬百姓。
使民〈以时〉:以时使民,按一定的时节役使百姓。使,使用,役使。
临之〈以庄〉:以庄临之,用庄重的态度来面对百姓。
补充说明:
这七个句子中的“以”都是介词,其中六个的意思是“用”。“使民以时”中的“以”意思是按照。
状语后置,也就是介词结构后置,古代的介词结构(介词+宾语)一般都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而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将后置的介宾短语提前到谓语前面来。
宾语前置
①“既富矣,又何加焉?” “何加”,即加何,下一步做什么。疑问代词作宾语,动词宾语前置。
②“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孰与”,即与孰,跟谁。疑问代词作宾语,介词宾语前置。
③“无乃尔是过与?” “尔是过”,即过尔,责备你们。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是字句”宾语前置,即用“是”字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七、固定句式
①“无乃尔是过与?” 恐怕要……吧?表示委婉的商榷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
②“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为什么……呢?表示反问语气。还可译为“还用……做什么”“哪里……呢”等。
③“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对……怎么办?表示疑问语气,还可译为“怎么样”“怎么办”“怎么”。
④“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怎么能?表示反问语气。“其”与“如之何”配合使用,加强反问语气。
八、相关成语
①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拱,环线在周围保卫着,拱古作共。北,北辰,北极星。
②陈力就列:指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去担负职务。
陈力,献出才力。就列,归入行列。
③开柙出虎: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
后比喻放纵坏人。
④既来之,则安之: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来”、“安”都是使动用法。“之”指代上文的“远人”。
现在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之”虚化,起补充音节作用。
⑤分崩离析: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分崩,破裂。离析,散开。
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⑥大动干戈:发动战争。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
现在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⑦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
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
⑧鸣鼓而攻之: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
攻,声讨。
⑨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
风行,风吹过。偃,倒伏。
⑩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
偃草,草被风吹倒。
第四课时
十、试水练习
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不读wéi音的一组是( C )
①为政以德 ②何以伐为
③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⑤不足为外人道也
⑥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为”字作动词和语气助词时读wéi,作介词时读wèi。 ④⑤⑥均作介词,分别是“替”“向”“替”之意。
阅读12.7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解释加点的三个词。
政:为政之道。
先:把……放在前面,先做。名词作动词用。
立:存在,生存。
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1)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让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对政府就信任了。
使动用法要译出来。
(2)必不得已而去: 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
“必”是假设连词。
孔子在本文段中论述的是政府的问题还是老百姓的问题?说说你对“民无信则不立”的理解。
孔子在本文段中论述的是政府(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粮食充足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军备充足就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取信于民就可以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使社会进步而繁荣。如果有一天,人民对社会,对政权都已经失去基本的信任,那才是一个民族真正可悲的。
(答案不求统一,只要合理即可。若论说成老百姓的问题,论说民无诚信则不立,也可。)
本文段论述的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的问题。
儒学的观点是两个方面都不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文明方面,所谓“重义而轻利”。所以,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时,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那个著名的选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兵”,而是“必不得已而去”。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作业布置
找出本课中你认为重要的句子,背诵它。
整理下面几课的文言特点。
教学反思
第一、二节课:
原本以为两课时可以解决问题,结果上下来发现,学生对课文比较生疏,课文本身有一定难度,“季氏将伐一章”较长,需要整理的东西较多。单是疏通文字,落实每一章的德政思想两课时还不够用。
学生诵读的时间不够,只能留待课余时间了。
板书设计:
季氏将伐颛臾
先王以为东蒙主(不可伐) 季路见于孔子
孔子反对讨伐颛臾 在邦域之中 (不必伐)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是社稷之臣 (不当伐) 无乃尔是过与
引周任之言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孔子驳斥冉有 相
比喻 虎兕出于匣 分崩离析
龟玉毁于椟中 祸起萧墙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孔子再驳冉有——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治国安邦的原则)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的德政主张。
2、落实本课的字词句。
3、掌握课文中的词类活用。
4、掌握本文的文言句式特点、相关成语。
二、教学重点:诵读原文,感受孔子思想;细析“季氏将伐颛臾”一节;整理活用现象、句式特点和相关成语。
三、教学难点:孔子德政观点和固定句式。
四、教学建议:诵读为主,归纳为辅。让学生充分诵读,试着背诵。在熟读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落实字词句,一起归纳课文中文言特点。
五、课前准备:
1、认真阅读课文、注释、翻译,掌握字音字义。
2、查阅资料,了解孔子有关思想。
3、研讨课后练习。
六、教学方式:诵读式、整理式。
七、学习方式:诵读、归类。
八、教学手段:多媒体运用。
九、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公元前551前,有一个叫颜徵(征)在的女子在尼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
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
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怎么与众不同?
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ú,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高),而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这就是所谓的“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
这个人是谁?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也。孔子 ,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对他的尊称,孔老二是对他带点贬义的称呼。
二、逐章诵读
请同学范读、齐读、自读、小组读、男声读、女声读。读熟全文,读背其中脍炙人口的章节。
三、德政主张
逐章把握孔子的德政主张。
本课记载的是孔子及部分弟子有关从政方面的言论,以德从政、以礼从政是其主要思想。
2.1章:主张为政以德,即以德从政(为政) 出示板书。
2.3章:以德从政,以礼从政 出示板书。 并且说出了“以德从政、以礼从政”的手段是教民。
13.9章:富民、教民 12.7章:富民、正己 1.5章:正己
16.1章:正己 11.17章:举贤(去恶) 12.9章:富民
13.6章:正己 12.19章:正己、教民 2.20章:正己、教民、举贤
14.5章:正己
其基本手段有“富民”(13.9、12.7、12.9)、“教民”(2.3、13.9、12.19、2.20)、“举贤”(11.17、2.20)、“正己”(12.7本则的“信”,这里解释为“百姓的信任”、1.5、16.1、13.6、12.9、2.20、14.5)等。
孔子强调以“德”来治理政事,主张用道德来教育和感化天下人,使之去恶从善,以期达到社会和国家的和谐稳定、兴旺发达。孔子反对传统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指出前者的结果是“民免而无耻”,后者则是“有耻且格”。把“德”、“礼”与“政”、“刑”明确地对立起来,指出两种作法会导致两种结果,这是孔子在治国治民方面的创见。只强调政、刑,把庶民置于残暴奴役之下,必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化。而强调“德”、“礼”,这是孔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展开,即承认庶民也和贵族一样,是能够“知耻”的人,只要统治者以自身的德行去“示范”,被统治者就会像草随风倒一样跟上来。而“齐之以礼”则是使庶民产生羞耻之心的条件,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作法,把原来作为贵族专利品的“礼”推广到群众之中,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纳入礼的规范之中。
《论语》是一部说理为主的语录。它采用的是当时流行的周王朝的普通话(即“雅言”),以当时中原地区的群众口头语言为基础,既通俗平易,明白晓畅,同时又吸收古代书面语言精粹、洗练、典雅、整饬的长处,形成一种新的语言风格。所以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朴素无华,隽永有味。
《论语》作为语录体散文,一般篇幅都比较短。本课中的16.1篇幅较长,是一个特别的例子。孔子的对话中有两个生动的比喻:“相”要扶持盲人让他不倾危跌倒才称职;野兽跑出笼子,宝物毁在匣子中,过错自然在管理者。从而说明辅佐季氏的冉有、季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二课时
二、易错音义
请同学们寻找容易出错的读音,归纳整理如下,顺便解释一下词义。
譬(pì)如:比如,就好像。冉(rǎn):姓。庶(shù):众多。①众多。人多。②百姓,平民。③旧时指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如“庶子”,妾所生的儿子。④差不多。⑤副词,表示可能或期望。千乘(shèng):千辆兵车。颛(zhuān)臾(yú):鲁国的附庸国。 彼相(xiàng):那些扶持者。相(xiàng)夫子:辅佐季氏。
盍(hé):何不。兼词,是“何不”的合音。兼起疑问副词“何”和否定副词“不”的作用。
偃(yǎn):仆,倒伏。被折服,被感化。有成语“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击战鼓。
稼(jià):耕种,种田。
二、易错词义
请同学们寻找比较容易解释错的词或短语,整理如下。
居其所:处在自己的位置。适卫:到卫国去。适,往,到。问政:询问治理国政的道理。
斯三者:这三项。斯,代词,这。者,助词,表示提示停顿。
民无信不立:“民无信则国不立”的省略说法。信,信任。立,存在,生存。
不能者止:不能(胜任)就该辞去。者,的人。止,停止。
危而不持:如果盲人遇到危险却不护持。危,危险。持,扶持。
颠而不扶:即将跌倒却不搀扶。颠,跌倒。扶,搀扶。
尔言过:你的话是错误的。言,话。过,错误。
聚敛:用重税等搜括(民财)。
附益:增加,增益。附:附着。引申为增益。《荀子•礼论》:“刻生而附死谓之惑。”(对活人刻薄,对死人厚待叫作糊涂。)
用不足:用度不足。用,用度,费用。
其身正:他自身端正。
虽令不从:即使下了命令老百姓也不服从。虽,即使。
敬、忠以劝: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并且勤勉努力。以,连词,而。
三、通假字
寻找出课文中的通假字,包括异体字和古今字。
共:通“拱”,读gǒng,环抱,环绕。“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通“导”,读dǎo,训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通“导”,读dǎo,治理。“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与:同“欤”,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与”是“欤”的古字,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论语》中均用“与”字,如:“求!无乃尔是过与?”
补充说明:
通假字指某一个字借用为另一个字。这两字在形、义上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因读音相同或相近,才临时通用。
通哪个字,读哪个字的音。
通假字一般是单向的,如“共”通“拱”,而“拱”不通“共”。
四、古今异义
寻找课文中古异义的词。
无耻:没有羞耻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古代不守礼义、不光彩、不体面即“无耻”,如寡妇改嫁、战败逃跑等。现代汉语中意思是道德水平低下,含义较窄。
有事:有战事,指采取军事行动。事,特指战事、祭祀等军国大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以为(东蒙主):以之为,让(拿)它做(东蒙山的主祭者)。“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现代汉语的“以为”是认为。
五、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 “无道”指无道者,不守道义的人。就,动词,靠近。“有道”,作宾语,指有道者,道德高尚的人。就:①接近,靠近,趋向。②完成,达到。③即使。
举善而教不能。 “善”指优秀者;“不能”指能力差的人。
补充说明:
当动词、形容词处于宾语的位置,就充当名词了。
名词作动词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风”,好比风,“草”,好比草。
补充说明:
当名词处于谓语的位置,就充当动词了。
使动用法
富之:使他们富起来。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百姓也就对政府有信心了。富、足,形容词作动词,使动。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所以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就整顿礼乐教化来招引他们(使他们来)。来,不及物动词使动。
补充说明:
当主语不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这个动作时,就是使动用法了。
第三课时
六、特殊句式
主谓倒置
“君子哉若人!”这个人真是君子啊!
“尚德哉若人!”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
补充说明:
主谓倒置,即谓语前置,是一种表示强烈感情的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
为政〈以德〉:以德为政,用道德治理国政。
道之〈以政〉:以政道之,用政令来训导百姓。
齐之〈以刑〉:以刑齐之,用刑罚来整饬百姓。
道之〈以德〉:以德道之,用道德来训导百姓。
齐之〈以礼〉:以礼齐之,用礼教来整饬百姓。
使民〈以时〉:以时使民,按一定的时节役使百姓。使,使用,役使。
临之〈以庄〉:以庄临之,用庄重的态度来面对百姓。
补充说明:
这七个句子中的“以”都是介词,其中六个的意思是“用”。“使民以时”中的“以”意思是按照。
状语后置,也就是介词结构后置,古代的介词结构(介词+宾语)一般都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而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将后置的介宾短语提前到谓语前面来。
宾语前置
①“既富矣,又何加焉?” “何加”,即加何,下一步做什么。疑问代词作宾语,动词宾语前置。
②“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孰与”,即与孰,跟谁。疑问代词作宾语,介词宾语前置。
③“无乃尔是过与?” “尔是过”,即过尔,责备你们。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是字句”宾语前置,即用“是”字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七、固定句式
①“无乃尔是过与?” 恐怕要……吧?表示委婉的商榷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
②“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为什么……呢?表示反问语气。还可译为“还用……做什么”“哪里……呢”等。
③“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对……怎么办?表示疑问语气,还可译为“怎么样”“怎么办”“怎么”。
④“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怎么能?表示反问语气。“其”与“如之何”配合使用,加强反问语气。
八、相关成语
①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拱,环线在周围保卫着,拱古作共。北,北辰,北极星。
②陈力就列:指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去担负职务。
陈力,献出才力。就列,归入行列。
③开柙出虎: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
后比喻放纵坏人。
④既来之,则安之: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来”、“安”都是使动用法。“之”指代上文的“远人”。
现在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之”虚化,起补充音节作用。
⑤分崩离析: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分崩,破裂。离析,散开。
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⑥大动干戈:发动战争。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
现在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⑦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
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
⑧鸣鼓而攻之: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
攻,声讨。
⑨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
风行,风吹过。偃,倒伏。
⑩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
偃草,草被风吹倒。
第四课时
十、试水练习
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不读wéi音的一组是( C )
①为政以德 ②何以伐为
③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⑤不足为外人道也
⑥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为”字作动词和语气助词时读wéi,作介词时读wèi。 ④⑤⑥均作介词,分别是“替”“向”“替”之意。
阅读12.7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解释加点的三个词。
政:为政之道。
先:把……放在前面,先做。名词作动词用。
立:存在,生存。
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1)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让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对政府就信任了。
使动用法要译出来。
(2)必不得已而去: 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
“必”是假设连词。
孔子在本文段中论述的是政府的问题还是老百姓的问题?说说你对“民无信则不立”的理解。
孔子在本文段中论述的是政府(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粮食充足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军备充足就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取信于民就可以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使社会进步而繁荣。如果有一天,人民对社会,对政权都已经失去基本的信任,那才是一个民族真正可悲的。
(答案不求统一,只要合理即可。若论说成老百姓的问题,论说民无诚信则不立,也可。)
本文段论述的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的问题。
儒学的观点是两个方面都不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文明方面,所谓“重义而轻利”。所以,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时,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那个著名的选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兵”,而是“必不得已而去”。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作业布置
找出本课中你认为重要的句子,背诵它。
整理下面几课的文言特点。
教学反思
第一、二节课:
原本以为两课时可以解决问题,结果上下来发现,学生对课文比较生疏,课文本身有一定难度,“季氏将伐一章”较长,需要整理的东西较多。单是疏通文字,落实每一章的德政思想两课时还不够用。
学生诵读的时间不够,只能留待课余时间了。
板书设计:
季氏将伐颛臾
先王以为东蒙主(不可伐) 季路见于孔子
孔子反对讨伐颛臾 在邦域之中 (不必伐)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是社稷之臣 (不当伐) 无乃尔是过与
引周任之言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孔子驳斥冉有 相
比喻 虎兕出于匣 分崩离析
龟玉毁于椟中 祸起萧墙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孔子再驳冉有——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治国安邦的原则)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