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人教版高二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4:02阅读:
字号:小|大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对生活状态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鉴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
[教学重点]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农村女子的悲惨生活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善良的呼兰河人身上所表现的国民的麻木、愚昧、残忍的劣根性的批判
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作家作品介绍
萧红(1911~1942)现代小说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黑龙江呼兰县人。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她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于1933年自费出版。1934年与萧军一起离开哈尔滨。同年从青岛到上海。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1935年12月出版,鲁迅亲自校阅并写了序言。
1936年7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这时期结集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商市街》(1936)、《桥》(1936),短篇小说集《牛车上》(1937)等。1937年初由日本归国。抗日战争时期,她先后到过武汉、西安、重庆等地,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1939),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1940)和《萧红散文》(1940) 1940。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先后有中篇小说《马伯乐》(1941),在1940年12月──那正是萧红逝世的前年,那是她的健康还不怎样成问题的时候,她写成了她的最后著作──小说《呼兰河传》,然而即使在那时,萧红的心境已经是寂寞的了。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病重的萧红无法离避,1942年病逝于香港。
二、 作品简介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和事。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第二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举”——风俗民情;第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第五、六、七章分别写三个独立地故事,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的死,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作品通过这些生活画面,展示了呼兰河小城的风俗人情,表现了当地人民的欢乐与愿望,也反映了他们的迷信、愚昧以及冷漠、麻木。 “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堂堂的,好像是天着了火。”呼兰河畔诸如“火烧云”的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下却是穷苦不堪的人们的生活,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吃的是粗茶,粗饭,穿的是破烂的衣服,睡觉则睡在车马、人、头之中。”他们绝对没有扎彩铺里的清悠、闲静的宅子,没有受使唤的下人、使女,他们作为最悲苦的阶层苟活于呼兰河畔。可穷苦命的他们对自己的“苦”却是无动于衷,麻木不忍的,一天天的糊糊涂涂地过去了,“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大;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他们活着的唯一目的仅是吃饭穿衣,随着人死了就完了。他们将自己的生命视如草芥,“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他们看不到光明,甚至于根本不知道”,他们对于未来的人生是不抱任何希望而言的。可看似不苛求一切的纯朴,却从侧面无疑暴露了他们可悲的人生观、生存观——卑微地只求吃穿。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的不幸的遭遇。
三、 解读文本——浸透了几千年来女子的血泪
1、小团圆媳妇是病死的吗?
2、文中如何通过一个小孩的视觉看待呼河兰人?
四、思想内容的解读
1、呼兰河的人民当然多是善良的。(婆婆、街坊邻居)
他们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他们有时也许显得麻木,但实在他们也颇敏感而琐细,芝麻大的事情他们会议论或者争吵三天三夜而不休。他们有时也许显得愚昧而蛮横,但实在他们并没有害人或害自己的意思,他们是按照他们认为最合理的方法,“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们对于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的不幸的遭遇,当然很同情,我们怜惜她,我们为她叫屈,同时我们也憎恨。但憎恨的对象不是小团圆媳妇的婆婆,我们只觉得这婆婆也可怜,她同样是“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一个牺牲者。她的“立场”,她的叫人觉得可恨而又可怜的地方,在她“心安理得地花了五十吊”请那骗子云游道人给小团圆媳妇治病的时候,就由她自己申说得明明白白的: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可是我也打过她,那是我要给她一个下马威。我只打了她一个多月,虽然说我打得狠了一点,可是不狠哪能够规矩出一个好人来。我也是不愿意狠打她的,打得连喊带叫的,我是为她着想,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
这老胡家的婆婆为什么坚信她的小团圆媳妇得狠狠地“管教”呢?小团圆媳妇有些什么地方叫她老人家看着不顺眼呢?因为那小团圆媳妇第一天来到老胡家就由街坊公论判定她是“太大方了”,“一点也不知道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而且“十四岁就长得那么高”也是不合规律,──因为街坊公论说,这小团圆媳妇不像个小团圆媳妇,所以更使她的婆婆坚信非严加管教不可,而且更因为“只想给她一个下马威”的时候,这“太大方”的小团圆媳妇居然不服管教──带哭连喊,说要回“家”去,──所以不得不狠狠地打了她一个月。街坊们当然也都是和那小团圆媳妇无怨无仇,都是为了要她好,──要她像一个团圆媳妇。所以当这小团圆媳妇被“管教”成病的时候,不但她的婆婆肯舍大把的钱为她治病(跳神,各种偏方),而众街坊也热心地给她出主意。而结果呢?结果是把一个“黑忽忽的,笑呵呵的”名为十四岁其实不过十二,可实在长得比普通十四岁的女孩子又高大又结实的小团圆媳妇活生生“送回老家去”!无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终于死了,
2、呼兰河的人民是一群愚昧、麻木、落后的。
住在危房里的买粉条的人家,花五千吊钱来驱鬼,也不愿好好对待团圆媳妇的老胡一家,刻薄自私的有二伯,以及一群喜欢看热闹的冷漠邻居。<呼兰河传——小团圆之死>中通过描述集体无意识笼罩下呼兰河人的悲剧人生,深刻揭露出集体无意识这张无形大网就存在于呼兰河人陈腐的日常生活、落后的民俗传承、愚昧的习惯势力当中,集体无意识已成为一个民族沉重的历史精神枷锁,吞噬着人们的生命,阻碍着社会的进步.作品寄寓了她对这种集体无意识的讽刺与批判. 呼兰河城这个小镇在这种传统文化的框架下是麻木不仁的,愚昧保守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戕害。小说中的小团圆媳妇、王大姐(冯歪嘴子的妻子),她们的言行举止是不符合传统女性的规范,没有呼兰河城庙会里那娘娘的“温柔典雅”,“见人一点也不知道害羞”,“打起水来比个男子大丈夫还有力气”等等,甚至连“长得太高了”也是一种罪孽。可是所有的一切,在“我”这个小女孩的眼里看来是正常的,是很健康的。而她们两个人为什么到最后还是会有那种悲惨的命运呢?症结就是在这里。事实上,小说开头的两节对呼兰河城的客观描写及其城里面人的生存状态的叙述已经安排了故事人物的命运。所以,小说在表达女性的意识方面是被盖在控诉传统文化对人性的扼杀下面的来体现的。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正是在同为女人的她的婆婆的虐待下至死,她连猪狗鸡都不如,遭受婆婆的毒打,而这狠心的婆婆仅是为了发泄生活的重压与对生活的不满,一个天真活泼的灵魂就这样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在小团圆媳妇病重之际,又用尽各种迷信方法来折腾虚弱的她,而旁人却热热闹闹、高高兴兴地观看着整个残忍的过程。“……她打起水来,比她父亲打的更快……别人看了却说:‘这姑娘将来是个兴家立业好手。”“老厨子说:‘……没见过一个姑娘长得和抗大个的(抗工)似的。’”对于冯歪嘴子的老婆前褒后贬的评价以及对冯歪嘴子“投井”、“上吊”的观看,足以可见穷人们对于他人的“看客心理”。人们以一种近似变态的心理看着别人的死活,“到后来大家简直都莫名其妙了,对于冯歪嘴子的这孩子的不死,别人却起了恐惧的心理,觉得,这是可能的吗?这是世界上应该有的吗?”他们冷漠、麻木地看着别人上演自己也可能会经历的事或者已经遭受的苦难,“同情”在呼兰河小城只是一种“奢耻品”。
总结:《呼兰河传》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萧红又一部有影响的代表作。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称“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的完成,标志着萧红文学创作已进入成熟时期。“受罪的女人,身边若有洞,它将跳进去!身边若有毒药,她将吞进去,她仇视着一切,窗台要被她踢翻。她愿意把自己的腿弄断。宛如进了蒸笼,全身将被热力所撕碎一样!”这是生命本体的悲剧,没有任何社会外力的撕扯,悲剧在生死呼吸之间。这是萧红用一种灵魂深处的剧痛写成的,本能的悲悯超过理性的思索。她悲悯着他人,也悲悯着自身,但她无力拯救,连自救都不能。
五、 作业
以祥林嫂、翠翠、梅、鸣凤、田小蛾、小团圆媳妇为例探讨中国女性的悲哀
1、品味作品对生活状态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鉴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
[教学重点]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农村女子的悲惨生活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善良的呼兰河人身上所表现的国民的麻木、愚昧、残忍的劣根性的批判
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作家作品介绍
萧红(1911~1942)现代小说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黑龙江呼兰县人。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她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于1933年自费出版。1934年与萧军一起离开哈尔滨。同年从青岛到上海。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1935年12月出版,鲁迅亲自校阅并写了序言。
1936年7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这时期结集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商市街》(1936)、《桥》(1936),短篇小说集《牛车上》(1937)等。1937年初由日本归国。抗日战争时期,她先后到过武汉、西安、重庆等地,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1939),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1940)和《萧红散文》(1940) 1940。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先后有中篇小说《马伯乐》(1941),在1940年12月──那正是萧红逝世的前年,那是她的健康还不怎样成问题的时候,她写成了她的最后著作──小说《呼兰河传》,然而即使在那时,萧红的心境已经是寂寞的了。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病重的萧红无法离避,1942年病逝于香港。
二、 作品简介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和事。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第二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举”——风俗民情;第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第五、六、七章分别写三个独立地故事,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的死,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作品通过这些生活画面,展示了呼兰河小城的风俗人情,表现了当地人民的欢乐与愿望,也反映了他们的迷信、愚昧以及冷漠、麻木。 “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堂堂的,好像是天着了火。”呼兰河畔诸如“火烧云”的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下却是穷苦不堪的人们的生活,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吃的是粗茶,粗饭,穿的是破烂的衣服,睡觉则睡在车马、人、头之中。”他们绝对没有扎彩铺里的清悠、闲静的宅子,没有受使唤的下人、使女,他们作为最悲苦的阶层苟活于呼兰河畔。可穷苦命的他们对自己的“苦”却是无动于衷,麻木不忍的,一天天的糊糊涂涂地过去了,“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大;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他们活着的唯一目的仅是吃饭穿衣,随着人死了就完了。他们将自己的生命视如草芥,“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他们看不到光明,甚至于根本不知道”,他们对于未来的人生是不抱任何希望而言的。可看似不苛求一切的纯朴,却从侧面无疑暴露了他们可悲的人生观、生存观——卑微地只求吃穿。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的不幸的遭遇。
三、 解读文本——浸透了几千年来女子的血泪
1、小团圆媳妇是病死的吗?
2、文中如何通过一个小孩的视觉看待呼河兰人?
四、思想内容的解读
1、呼兰河的人民当然多是善良的。(婆婆、街坊邻居)
他们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他们有时也许显得麻木,但实在他们也颇敏感而琐细,芝麻大的事情他们会议论或者争吵三天三夜而不休。他们有时也许显得愚昧而蛮横,但实在他们并没有害人或害自己的意思,他们是按照他们认为最合理的方法,“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们对于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的不幸的遭遇,当然很同情,我们怜惜她,我们为她叫屈,同时我们也憎恨。但憎恨的对象不是小团圆媳妇的婆婆,我们只觉得这婆婆也可怜,她同样是“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一个牺牲者。她的“立场”,她的叫人觉得可恨而又可怜的地方,在她“心安理得地花了五十吊”请那骗子云游道人给小团圆媳妇治病的时候,就由她自己申说得明明白白的: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可是我也打过她,那是我要给她一个下马威。我只打了她一个多月,虽然说我打得狠了一点,可是不狠哪能够规矩出一个好人来。我也是不愿意狠打她的,打得连喊带叫的,我是为她着想,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
这老胡家的婆婆为什么坚信她的小团圆媳妇得狠狠地“管教”呢?小团圆媳妇有些什么地方叫她老人家看着不顺眼呢?因为那小团圆媳妇第一天来到老胡家就由街坊公论判定她是“太大方了”,“一点也不知道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而且“十四岁就长得那么高”也是不合规律,──因为街坊公论说,这小团圆媳妇不像个小团圆媳妇,所以更使她的婆婆坚信非严加管教不可,而且更因为“只想给她一个下马威”的时候,这“太大方”的小团圆媳妇居然不服管教──带哭连喊,说要回“家”去,──所以不得不狠狠地打了她一个月。街坊们当然也都是和那小团圆媳妇无怨无仇,都是为了要她好,──要她像一个团圆媳妇。所以当这小团圆媳妇被“管教”成病的时候,不但她的婆婆肯舍大把的钱为她治病(跳神,各种偏方),而众街坊也热心地给她出主意。而结果呢?结果是把一个“黑忽忽的,笑呵呵的”名为十四岁其实不过十二,可实在长得比普通十四岁的女孩子又高大又结实的小团圆媳妇活生生“送回老家去”!无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终于死了,
2、呼兰河的人民是一群愚昧、麻木、落后的。
住在危房里的买粉条的人家,花五千吊钱来驱鬼,也不愿好好对待团圆媳妇的老胡一家,刻薄自私的有二伯,以及一群喜欢看热闹的冷漠邻居。<呼兰河传——小团圆之死>中通过描述集体无意识笼罩下呼兰河人的悲剧人生,深刻揭露出集体无意识这张无形大网就存在于呼兰河人陈腐的日常生活、落后的民俗传承、愚昧的习惯势力当中,集体无意识已成为一个民族沉重的历史精神枷锁,吞噬着人们的生命,阻碍着社会的进步.作品寄寓了她对这种集体无意识的讽刺与批判. 呼兰河城这个小镇在这种传统文化的框架下是麻木不仁的,愚昧保守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戕害。小说中的小团圆媳妇、王大姐(冯歪嘴子的妻子),她们的言行举止是不符合传统女性的规范,没有呼兰河城庙会里那娘娘的“温柔典雅”,“见人一点也不知道害羞”,“打起水来比个男子大丈夫还有力气”等等,甚至连“长得太高了”也是一种罪孽。可是所有的一切,在“我”这个小女孩的眼里看来是正常的,是很健康的。而她们两个人为什么到最后还是会有那种悲惨的命运呢?症结就是在这里。事实上,小说开头的两节对呼兰河城的客观描写及其城里面人的生存状态的叙述已经安排了故事人物的命运。所以,小说在表达女性的意识方面是被盖在控诉传统文化对人性的扼杀下面的来体现的。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正是在同为女人的她的婆婆的虐待下至死,她连猪狗鸡都不如,遭受婆婆的毒打,而这狠心的婆婆仅是为了发泄生活的重压与对生活的不满,一个天真活泼的灵魂就这样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在小团圆媳妇病重之际,又用尽各种迷信方法来折腾虚弱的她,而旁人却热热闹闹、高高兴兴地观看着整个残忍的过程。“……她打起水来,比她父亲打的更快……别人看了却说:‘这姑娘将来是个兴家立业好手。”“老厨子说:‘……没见过一个姑娘长得和抗大个的(抗工)似的。’”对于冯歪嘴子的老婆前褒后贬的评价以及对冯歪嘴子“投井”、“上吊”的观看,足以可见穷人们对于他人的“看客心理”。人们以一种近似变态的心理看着别人的死活,“到后来大家简直都莫名其妙了,对于冯歪嘴子的这孩子的不死,别人却起了恐惧的心理,觉得,这是可能的吗?这是世界上应该有的吗?”他们冷漠、麻木地看着别人上演自己也可能会经历的事或者已经遭受的苦难,“同情”在呼兰河小城只是一种“奢耻品”。
总结:《呼兰河传》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萧红又一部有影响的代表作。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称“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的完成,标志着萧红文学创作已进入成熟时期。“受罪的女人,身边若有洞,它将跳进去!身边若有毒药,她将吞进去,她仇视着一切,窗台要被她踢翻。她愿意把自己的腿弄断。宛如进了蒸笼,全身将被热力所撕碎一样!”这是生命本体的悲剧,没有任何社会外力的撕扯,悲剧在生死呼吸之间。这是萧红用一种灵魂深处的剧痛写成的,本能的悲悯超过理性的思索。她悲悯着他人,也悲悯着自身,但她无力拯救,连自救都不能。
五、 作业
以祥林嫂、翠翠、梅、鸣凤、田小蛾、小团圆媳妇为例探讨中国女性的悲哀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