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定风波(人教版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4:08阅读:
字号:|
 
广东省珠海第二中学 詹小俊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知任论世”鉴赏诗歌的方法。
2.学习赏析、评价诗歌中的形象。
3. 理解作者旷达的情怀。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词作,了解作品内容。
 
三、鉴赏、评价诗中的人物形象
 
1.学生深入阅读,更充分的感知作品。质疑、探究。
 
2.引导学生探究诗人的内心世界,发表各自见解。(注意点拨下列问题)
 
(1)“一蓑烟雨任平生”:平生所经“烟雨”?苏轼的“蓑衣”?
(2)“山头斜照却相迎”“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否矛盾?
(3)“归去”,归向何方?
 
3.你欣赏这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吗?你如何评价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思想境界?
 
四、小结
 
1.知人论世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作用;
2.认识苏轼在逆境中的人生态度。
 
附:【板书设计】
 
 
 
教学实录
 
授课时间:2006年10月29日


授课地点:湖南省张家界市一中
授课对象:高二学生
 
(师生问好,教师宣布上课。)
师:昨天见面的时候,大家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我告诉大家我来自广东珠海。其实这话不太准确。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我来自广东珠海,但是我本是湖北人。如果要说得更具体一点,我来自湖北黄冈(生惊叹)——古代被称为黄州府的地方。刚才大家“哇”的一下,我知道这是为什么。大家即便没有去过黄冈,但是肯定都做过黄冈的试题。其实到现在为止,黄冈仍然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但是它一直是一个文化氛围很浓郁、文化积淀很深厚的地方。说到这里,我要感谢那些在黄冈的历史上留下了足迹以及风流余韵的文人们,这其中我一定要感谢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先生。余秋雨在他的《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中说,苏轼成全了黄州。确实,苏轼一生中有很多重要的作品,而他的最重要的作品几乎都是在黄州时期写出来的,这其中有前后《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还有大家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中,苏轼站在长江边上,面对奔腾的大江,想到了历史上的风流人物,他想到了谁呢?
生:周瑜。
师:他想到了周瑜这位年少有才而且早早就建立了卓越功勋的年轻将领。想到自己已经早生华发,但是至今仍然功业未成,有了壮志未酬的感慨,所以他说“人生如梦”。那么,苏轼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个在那里哀叹、满腹愁情的文人吗?难道这就是豪放派的真正风格或者是豪放派风格的全部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苏轼的另外一首创作于同一年的词——《定风波》。
师:首先,我把这首词给大家朗诵一遍,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个作品。(教师范读,学生鼓掌)谢谢大家的掌声。我想如果大家对这首词的理解更深入一点,你们会比我读的更棒。接下来就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首词。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读完之后请一位同学来回答。
(学生自由诵读,思考)
生1:这首词主要是写苏轼遇雨后的感叹。
师:说得很好,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一点呢?我提示一下,一件事情应该有时间、地点、经过等等。
生2:大体上的经过就是苏轼与一些人同行,在途中遇雨,和他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他一个人有与众不同的感觉,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词。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抓住了这首词前面的“序”的内容,词前小序大体上告诉了我们诗歌写作的背景。序中写的故事在词作中有没有体现出来呢?刚才我们说苏轼和一行人到沙湖,去干什么呢?
生4:看田。
师:你从哪里得到的答案呢?
生4:注释中讲的。
师:很好。读一首诗词,小序和注释我们都不能忽略。作者到沙湖买田,买田干嘛?注释中还有两个字——“终老”,“终老”是什么意思呢?
生:养老,安享晚年。
师:对,作者到沙湖看田,准备买田养老,结果在回来的路上碰到了雨。词作中,哪里写到了雨呢?
生:“穿林打叶声”说明下雨了,雨下得挺大。
师:那么何以看出众人皆狼狈,“余独不觉”呢?
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吟啸且徐行”。
师:不惧风雨,在风雨中吟诗长啸,何等洒脱啊!这里我们围绕词作前面的序大体上了解了一下这首词的基本内容。可是,有一个问题,苏轼写这首词,仅仅是因为在半路上遇雨,然后雨过天晴,所以通过词来表现自然界的风雨变化吗?(生:不是)如果不是,那么他到底为什么要写这首词,他要表达什么呢?下面请大家再仔细诵读这首词,把你的疑问找出来,然后再就你的问题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我希望大家可以出声朗读。
(生出声自由朗读,然后互相交流、讨论)
师:我看大家刚才刚才讨论得很热烈,很多同学不仅提出了一些问题,而且写下了自己的见解,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5:我想知道下片的第一句“料峭春风吹酒醒”中的“酒醒”是不是有两层意思。词中好像没有提到他喝过酒,他是真的喝过酒还是有什么别的引申意义?
师:我也看到很多同学把这个“酒”字给圈出来了,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他的见解。
生6:我觉得可能是说他没有从以前的生活中清醒过来,这次遇到雨过天晴的天气,他豁然开朗重新看到了希望的意思。
师:那你能不能回答刚才那位同学的问题?
生6:我觉得他应该是没有喝酒,“醉”是形容他此时的心情。
师:他有一种如醉如梦的感觉,是不是?
生7:我还有一个问题,“同行皆狼狈”,为什么苏轼“独不觉”?
生8:在古诗文里面,“酒”往往和愁联系在一起。苏轼在被贬黄州之后,感到非常惆怅,所以他可能就喝了一点酒,但是现在他看到这种天气,心情开朗了,他也想通了,所以酒就醒了,我觉得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生9:我认为“余独不觉”是因为在这首词中“雨”象征着仕途的坎坷,随着雨的逝去,冲走了苏轼的烦恼,雨过天晴象征着人生从头再来。让我不解的问题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为什么作者这样说?还有,“回首向来萧瑟处”是否不仅是他回头看雨,而且是看他以前的经历什么的?
师:很好,解决了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刚才那位男生关于酒的见解,大家赞同吗?他被贬黄州之后,借酒浇愁,有没有这个意思呢?(生赞同)有可能有,是不是?苏轼酒量不大,稍许喝酒就容易醉,况且古人习惯上借酒浇愁,所以我觉得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下面请大家继续提出问题,发表见解。
生10:他以前在官场上做事的嘛,被贬以后才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是不对的。在官场上做的不是他想要做的事情,所以现在有一种如醉方醒的感觉。
生11:我认为“谁怕”表现了他对于仕途坎坷的坦然自若的人生态度。
师:同学们很聪明,把风雨和作者坎坷的仕途联系起来了,鉴赏一首诗联系作者的生平、他所生活的时代,这叫什么方法?对,这就是“知人论世”。这是鉴赏诗歌的一个重要方法。
生12:我觉得“谁怕”表现了作者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生13:我认为酒醒仅仅就是酒醉醒来。他们一行人外出,朋友在一起喝点酒很正常,酒后遇风吹醒而已。
生14:我想问一下,这首诗写的是苏轼和他的朋友到沙湖买田,他们买田的时候难道还带着酒吗?这里面是不是还有什么引申的意思?
师:难道买田之前要喝酒吗?如果大家读过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甚至其他的一些诗文,我们就会知道苏轼是一个爱喝酒的人,所以林语堂说他是一个“酒量不大但是饮酒成瘾者”。古代的文人喝酒是常见的现象,来到黄州惊魂甫定的苏轼,酒可以去消解内心的忧愁。所以我不太赞同把喝酒作什么引申的理解。
生15:“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句话好像给人很平淡的感觉,虽然他说不怕“雨”,但是雨过天晴他应该是心情舒畅的,可他又为什么说“也无晴”呢?
师:确实,没有雨了,好像还说得过去。可明明“山头斜照正相迎”,怎么能说“也无晴”呢?请大家继续说说你的看法。
生16:我觉得“也无风雨也无晴”深层意思是苏轼被贬之后,他那种能超越荣辱得失坦然自若地面对生活、不因被贬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能冷静的看待自己的生活。
师:这位同学抓住苏轼的思想进行了分析,很好。
生17:我认为这要联系上文来理解。“回首向来萧瑟处”,说明他原来遭受了一些坎坷;“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首先是对当时环境的描写,同时也说明他内心不再在乎这些坎坷,表现出了一种坦然自若的态度。
师:请大家看看注释⑦对这句话是怎么解释的。书上解释的意思是“风雨的天气和晴朗的天气是一样的,没有差别”。这在现实生活中,在物质世界里能能一样吗?(生:不一样。)肯定不一样,对不对?如果一样就不会出现“同行皆狼狈”了。那是什么没有差别呢?
生:心中没有差别。
师:对,在心中没有差别,那就是不在乎这些风雨。我也有一个问题,上片中说“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还有,下片中说“归去”,归向何方呢?
生18:我认为是归于自然。
生19:我觉得他是希望重新回到朝廷,自己的仕途也雨过天晴。
师:大家赞同哪一个说法?(学生沉默)请注意我们刚才说到的一个问题:作者苏轼到沙湖干什么?
生:买田终老。
师:就是说他准备在这里安享自己的晚年。那么他还寄希望于重新回到朝廷吗?显然不是!所以,我觉得“归去”一词不能理解为回到朝廷。
生20:“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蓑”可以解释为他的才华,“烟雨”的意思是官场上的坎坷。整句应该是说他空有一身才华,但是历经坎坷,壮志未酬,没有什么成就。
师:这种解释看起来很有道理,大家觉得如何呢? 
生21:我认为“烟雨”就是指他人生中的那些坎坷。无论他的人生困难有多大,遇到的坎坷有多少,他都不会因此而感到失落,而是坦然自若的面对。
师:我本人赞同这种说法。我有一蓑在身,任凭那平生的烟雨淋湿。他把他所有的坎坷都比喻为“烟雨”,可以这样解释吗?可是他身上有蓑衣吗?不是“雨具俱去”了吗?
生:心中有“蓑衣”。
师:那么他心中的蓑衣是什么呢?
生:理想、人生态度。
师:什么样的理想,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
生22:我觉得苏轼有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他在遇到雨之后,同行“皆狼狈”,而他却能“不觉”,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这也暗示着此时虽然被贬,但是仍然对生活充满了积极的情绪,他在沙湖买田,希望在此安度晚年,生活有一个新的开始。
师:说得很好。现在我们总结一下这首词。词中多次写到了雨。首先写到了——
生:大雨,“穿林打叶”之雨;
生:“一蓑烟雨”;
生:最后说“也无风雨也无晴”;
师:对。前者写的是眼前自然界中的雨,后者写的是人生中的风雨,最后写的是他心灵的天空无风无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有什么样的情怀,持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
生:积极、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师:好,下面请大家试着把这首词背下来。
(生自由背诵,然后请一名学生背诵,最后全班齐背。)
师: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这首词,学习了怎样去鉴赏一首诗歌,大家都很自觉的运用了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我们认识到了苏轼旷达的一面,可以说,这就是苏轼之为苏轼的最重要的原因。有人说,“心有东坡词,世上无难题”,苏轼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选择,当我们的生活遇到困难和挫折甚至走入绝境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的生活。
(教师宣布下课。)
 
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出了一身冷汗!着急、遗憾弄的!但是我也有很多思考和收获。
 
最初的设计总是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因为是借班上课,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学生,所以“备学生”总是难以到位的,只好在“备教材”方面尽量做到位。
 
这节课让我感觉做得是在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上做得尚可。在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有效的教学设计都是一种预设,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导而不牵,开而不达”。预设主要围绕教学目的展开,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则兼顾了三个维度。所以,这种预设是把握大方向的,是体现了教师的“导”的作用的。授课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对问题的解答是生成建构的(虽然主要的“问题点”在备课时已有预测),所以整体上看,授课过程不生硬,比较自然,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而做得不好的地方也很明显。因为过度的考虑到学生的自动生成和建构,因此,在某些问题上,束缚住了手脚,不敢“讲”,“导”得还不够。比如在关于“酒”这个问题,学生提出文中写到苏轼饮酒是否有什么引申之意这个问题,我未能把握好时机及时引导、明确,以至于这节课在这个问题上纠缠的时间较多,也因此后面的评价(涉及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乎无法展开。未能完成教学目标中设定的任务(而且这个任务本是可以完成的)虽然也可以算上一个“优点”——根据课堂实际把握教学节奏,但是,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打了折扣。下课之后,一位特级教师对我说,对于不应该纠缠的问题和对学生难度过大的问题,教师不能怕“讲”,该讲的还是得“讲”,矫枉不能过正。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深受启发。
 
所以,经过这节课,我觉得以后在备课时应该注意:对于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教学任务的完成,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也要考虑到课堂教学效率。对于教师来说,不能因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就完全不敢“讲”而出现 “不作为”的情况。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应该是不可偏废的追求目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