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苏教版高二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4:13阅读:
字号:小|大
一.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曰,即金兵第二次南侵后的第十五年。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曰的荒凉,追忆昔曰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曰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曰山河残破的哀思。
二.赏析词文:
1.扬州的路上,词人心中的扬州是一幅怎样的图景?(用词中的话回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繁华)
2.进入扬州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见到:荠麦青青、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拟人。物尚如此,人何以堪!)、二十四桥、波心荡(以动写静)、冷月无声、红药
听到:清角吹寒 (以声写静)
联想:重到虚惊,难赋深情;桥月仍在、玉人已无;花开依旧、人事全非
扬州城已是“空城”(词眼)
3.的想象与现时相比照,产生巨大反差,词人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感慨?
昔盛今衰
4.昔盛今衰的感慨,词人是借助何种表现手法抒发的?
虚实相济。
5.解《扬州慢》词中杜牧诗句的引用?
A.有很多咏扬州的诗作,犹以杜牧的几首最为著名。状写扬州之繁华无出其右者。
B.在《扬州慢》中要表现扬州的昔胜今衰,化用杜牧诗句,一方面自己可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还可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
C.但他的追昔,主要怀念的是扬州的风月繁华与风流俊赏,这多少削弱了严肃的爱国主义的主题。
6.赏析“清角吹寒”中“寒”字的妙处。
“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散布在这座空城里。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
7.“念桥边芍药,年年知为谁生?”
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也不过徒增空城的感伤而已。词情跌荡浓烈,增加了艺术感染力。问得陡峭,问得奇特,无理而有情。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曰,即金兵第二次南侵后的第十五年。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曰的荒凉,追忆昔曰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曰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曰山河残破的哀思。
二.赏析词文:
1.扬州的路上,词人心中的扬州是一幅怎样的图景?(用词中的话回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繁华)
2.进入扬州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见到:荠麦青青、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拟人。物尚如此,人何以堪!)、二十四桥、波心荡(以动写静)、冷月无声、红药
听到:清角吹寒 (以声写静)
联想:重到虚惊,难赋深情;桥月仍在、玉人已无;花开依旧、人事全非
扬州城已是“空城”(词眼)
3.的想象与现时相比照,产生巨大反差,词人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感慨?
昔盛今衰
4.昔盛今衰的感慨,词人是借助何种表现手法抒发的?
虚实相济。
5.解《扬州慢》词中杜牧诗句的引用?
A.有很多咏扬州的诗作,犹以杜牧的几首最为著名。状写扬州之繁华无出其右者。
B.在《扬州慢》中要表现扬州的昔胜今衰,化用杜牧诗句,一方面自己可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还可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
C.但他的追昔,主要怀念的是扬州的风月繁华与风流俊赏,这多少削弱了严肃的爱国主义的主题。
6.赏析“清角吹寒”中“寒”字的妙处。
“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散布在这座空城里。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
7.“念桥边芍药,年年知为谁生?”
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也不过徒增空城的感伤而已。词情跌荡浓烈,增加了艺术感染力。问得陡峭,问得奇特,无理而有情。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