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游褒禅山记(人教版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4:44阅读:
字号:|
 游褒禅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
教学难点:
掌握因事说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1、4、5自然段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写游记一般写什么内容?(无非是写游览的时间地点和谁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却不是如此。现在请同学先看一下课后练习一,了解一下课文的行文思路。(板书:游褒禅山记)
二、解题、介绍作者
褒禅山,旧名华山,在安徽含山城东北,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四月王安石从舒州(现在安徽潜山)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此山,同年七月以追忆的形式写下了此文。
记是一种记叙文体。古人将以记名篇的作品称为“杂记体”叫杂记。内容广泛,可以记人、记事、记物,写法方面比较自由,构思巧妙。在表达方面上可纯为记叙,可夹叙夹议,有的甚至议多于叙。古代游记类是专门写游记的文章,主要记述旅游所闻,所经之地的政治生活、社会风俗、风土人情、山川景物、遗闻遗事,但它必须是作者亲身游历的记录,不能虚构想像。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唐宋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一。北宋四大诗人(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之一。(他“少好读书”(《宋史•王安石传》),“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答曾子巩书》)。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积弱贫穷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的作战形势。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从课后练习一我们知道本文是在记叙的基础上说理的,记叙和议论是紧密结合,前后照应的,从表中我们也知道第四自然段议论是由第一自然段的记叙引发的,第四自然段的议论是由第二自然段的记叙引发的。所以我们就把第一跟第四自然段,第二第四自然段放在一起学习。
(一) 第1、4自然段知识点
1、齐读第一第四段
正音:①华:前四个huā后两个huá,②舍:shè③胜:shēng
2、掌握以下字词:
阳:山南水北(如衡阳在衡山的南面,洛阳在洛河的北面)阴:山北水南(江阴在长江的南面)
谬: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偏义复词:庐冢,庐,房舍。冢,坟墓。这里指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房舍。
词类活用:
舍: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称呼——“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一词多义:
卒:①死“死葬之”②终于“卒廷见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士兵
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残存的文字“独其为文犹可识”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
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授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古今异义: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的人                    古义:助词“所”+介词“以”,表示“……的原因”
学者                                            所以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A……者……也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一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B……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由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
4、状语后置:
始舍于其址
(二)第一段课文分析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有碑仆(pū)道,步:古代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八尺、六尺,历代不一致。这里的步,指脚走的步,举足两次为一步。仆道:倒在路旁。仆,跌倒。
⑤其文漫灭,文:文章,指碑文。漫灭:磨灭,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漫,漫漶,模糊不清。灭,消灭。
⑥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只有从它那些残存的文字中还能够辨认出的,是“花山”。独:只有。其:那,那些。文:文字,指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曰:是。这句话比较费解。“为文”当指额文,刻在石碑上部的碑文题目,字体较大,刻得较深。
⑦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言:说,这里是“念”的意思。盖:副词,这里表示推测性的判断,相当于“原来”的意思。音谬:读音错误。作者认为,“华山”的“华”字,既然碑上写作“花”,就应该读huā,现在读如“华实”的华(huá)是读音错了。从“漫灭”之中识出“花山”,已有“慎取”之意。
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记仆碑文字,循名责实,辨“华山”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小结: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这一段交代所游的地方,介绍褒禅山的来由,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像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可以删掉呢?(学生:不可以)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第四段。
(三)第四段课文分析
①余于仆碑。又以悲夫(fú)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shēng)道也哉!仆碑:倒下来的石碑。以:“以之”的省略,因此、由此。悲:叹惜。夫:那些,代词。谬:谬误,用作动词,弄错、使……弄错的意思。其:代词,代古书。莫:代词,没有谁,只用作主语。名:说出,指识其本名。胜:尽。也哉:语气词连用,“也”表示论断语气,“哉”表示感叹语气,语气的重点在“哉”上。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此所以……也:这(就是)……缘故。学者:研究学问的人。之:指流传的书籍材料。
“仆碑”照应开头,再用“悲”字领起一段议论,强调“深思慎取”
1、“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2、小结:
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这一段与第一段记仆碑文字和订正读音相照应。这样看来作者在第一段写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是别有用意的,它是第四段议论的根据和材料。
先由所见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书之不存”,致使后人以讹传讹。“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由“华山”的“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从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这段议论一正一反:从反面加以否定,批评“谬其传而莫能名”;从正面加以肯定,强调“深思而慎取”。
(四)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最后一段: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第2、3自然段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1、4、5自然段,作者从第一段的记叙引发了第四段的议论,阐发了——治学“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现在我们继续跟随王安石去游褒禅山。请同学们先对照注释看一下课文的第2、3自然段。(板书:游褒禅山记)
(一) 课文分析(第2自然段)
①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其:代词,代华山洞。侧出:从旁边涌出。而:连词,而且。记游者:指在洞壁上题字或题诗文留念的人。前洞夷,略写。(19个字,客观描写)
②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穴:洞。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之:代词,代后洞。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其:代词,代后洞。则:那么,连词,表示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有相承的关系。好游者:喜欢游览的人。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后洞险,稍详。
③ 以上两句,分写二洞,伏下“夷”“险”二字。
④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余:我。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着。火,火把。以:连词,用法相当于“而”。
⑤ 入之愈深,进洞越深。之:代词,代后洞。愈:越。其进愈难,前进越困难。其进:其所进的路,那向前进的路。而其见愈奇。那见到的景物也就更加奇妙。而:连词,连接的两个部分在时间方面或者在因果方面是前后相承的。其见:其所见者,那见到的景物。奇:奇妙。○“深”“难”“奇”意味深远,为下文的观点提供依据。
⑥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而:因而。怠:怠惰,懒于前进。且:将要。遂:就。之:代词,代“欲出者”。○“好游者不能穷”“有怠而欲出者”,都是畏难。
⑦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盖:副词,表示推测,相当于“大约”的意思。所至:走到的地方。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文言表示比数,个位数与十位数并列。⑧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连词,表示转折,然而。其:代词,代后洞。左右:指后洞左右的洞壁。而:连词,连接的两部分是并列关系,而且。之:代词,代到这里游览一事。已:已经。
⑧ 盖其又深,盖:大概。其:代词,代“洞”。又:副词,用于谓语前时,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和“更”的意思差不多。则其至又加少矣。则:那么。其至:其至者,那到达的人。加:更加。矣:语气词,相当于现代语的“了”或者“啦”。
⑨ 方是时,方:正。是时:这时,指有人提议出洞的时候。
⑩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余:我。力:体力。尚:还。足以:足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的意思。也:语气词,这里表示肯定和感叹的语气。○两个“足以”包孕着无限的懊悔。
既其出,出洞以后。既:动词,尽、结束。其出:那出洞的过程。其,代词,那。
则或咎其欲出者,则:副词,就,便。或:有的人。咎:责怪。其欲出者:那要求退出的人。其,代词,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前,起指示作用,相当于现代语的“那”。欲,希望,要求。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fú)游之乐也。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洞来)而不能极尽那游玩的乐趣了。其:代词,代作者自己。得:能。极:尽。夫:代词,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前,起指示作用,这次。○用“悔”结住叙事——议在其中。
具体写游洞。先略写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然后较详细地叙述游后洞的经过,表达了“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心情。
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下文本应叙写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游洞至此结束。作者又补叙了两点。一是“盖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
小结: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前洞——后洞”,后洞的特点“窈”“寒”“深”,洞的深处情形是“愈深”“愈难”“愈奇”)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二) 研读第3自然段
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1、知识点:
词类活用: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见:动词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色。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古今异义:
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
2、①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于是”是“于”+“是”,“于”是介词,“是”是代词。对于这种情况。“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
②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③以下以游洞为喻,以“有志”为中心,进行逐层论述,阐明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两相对比之后,紧接着指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里以景喻物,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
④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
⑤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三个“不能至”的三层意思,是按照三个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逻辑十分严密。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悔”“无讥”两种结果。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即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所议论的道理推进一层。
⑥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归纳全文的思想内容,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归纳“其”用法。
(一) 课文思想内容: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山
                        ↓
                        院 
           记叙所见
(议论基础)   ↓   前洞:夷以近,游者众。                 

↓    后洞:险以远,至者少。

游褒禅山记
                                       

                           奇观在险←志、力、物
议论所感
             (记叙深化)
                              古书之不存而谬其传→治学应当深思慎取

结论:凡事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治学要有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本文的写作特点: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三)“其”字的几种基本用法:
“其”在文言文中是最常见的虚词之一,也是《考试说明》规定的高考考查的重点虚词之一。在王安石的佳作名篇《游褒禅山记》一文中,“其”字出现了20多次,较全面地体现了虚词“其”的用法。通过本文,我们对虚词“其”进行归纳,以便更好地掌握“其”的用法规律。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⑴址,而卒葬之。以故其⑵后名之曰“褒禅”。距其⑶院东五里……以其⑷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⑸文漫灭,独其⑹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其⑺下平旷,有泉侧出,……问其⑻深,则其⑼好游者不能穷也。入之愈深,其⑽进愈难,而其⑾见愈奇。然视其⑿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⒀又深,则其⒁至又加少矣。既其⒂出,则或咎其⒃欲出者,而余亦悔其⒄随之而不得极夫游
之乐也。以其⒅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⒆孰能讥之乎?后世之谬其⒇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第一,“其”用作人称代词,最通常的是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它可以用在名词之前。表示领属关系,作定语,可译为他的、他们的、她的、她们的、它的、它们的。上面“其”的⑴⑸⑺⑿都是称代第三人称。
⑴始舍于其址:代华山。
⑸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仆碑。
⑺其下平旷:代华山。
⑿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后洞。
●第二,“其”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还可以做作为造句成分的主谓结构的主语(或用作动词的间接宾语或介词的宾语,课文无此)。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其”在这里是作为“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个主谓结构的主语,只能译作“它”,不能译作“它的”。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其”也是作为“其为文”这一主谓结构的主语,应译作“它上面”不译作“它上面的”。
⒅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是“其求思之深……”这一主谓结构的主语,应译作“他们”。
●第三,“其”的称代作用还可以用于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用于第一人称可译为“我”、“我的”或“自己”。用于第二人称可译为“你”、“您”。
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指代自己。
●第四,“其”字用作代词,可以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前,起指示作用,表示人、事、物的范围,或者表示对具体对象的强调,可译为“那”、“那个”、“那些”。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指代埋葬慧褒的时间,译作“那”。
⑶距其院东五里:指代慧褒禅院,译作“那个”。
⑻问其深: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⑽其进愈难:指代进的路,译作“那”。
⑾而其见愈奇:指代见的景,也译作“那”。
⒀盖其又深:指代后洞,译作“那”。
⒁则其至又加少矣:指代那些人。
⒃则或咎其欲出者:译作“那”。
⒇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第五,“其”用作虚词,可以充当副词、连词、助词。
充当副词的如⒆其孰能讥之乎:“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其”用作助词:最常见的是用作语气助词,表示推测、希望等语
气。
⒂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另一种说法是:第一人称代词,我们)
另外:表示测度、委婉的语气,例:“其皆出于此乎?”
表示希望、劝勉的语气,例:“吾其还也”
●“其”字除了上述本文的用法外,另外还有一些用法,下面补充说明:
㈠“其”活用作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如: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该句译为:我认为太后替长安君考虑的短近了, 所以认为你的疼爱(长安君)不如(疼爱)燕后。“其”作第二人称代词来解。
㈡“其”表示特指若干中的一个,有“其中”的意思。如: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该句译为: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干脆走开了,其中的另一只狼像狗似地坐在(屠夫)面前。“其”作“其中”来解。
㈢“其”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还可以表示疑问、测度、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还是”、“可要”等。如:
⑴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⑵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⑷吾其还也。(《崤之战》)
⑴句,“其”用在“如……何”的前面,有加强疑问语气的作用,可译为“又”。
⑵句,“其”表示测度的委婉语气,可译成“大概”、“或许”。
⑶句,“其”表示告诫、期望的语气,可译为“可要”。
⑷句,“其”表示商量的语气, 可译为“还是”。
㈣“其”作副词,表时间,有“将”、“将要”的意思。
如: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经•七月》)
该句译为:赶紧修理好房子,将要开始播种各种谷物了。“其”解释为“将要”。
㈤“其”作连词,表假设;做“假如”、“如果”来解;表选择,做“是……还是”来解。
如:⑴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狱中杂记》)
⑵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
⑴句大意是:如果遇到执行凌迟这种刑罚,刽子手便对犯人说:“你依我,给我若干钱,我就先刺心,叫你一下子便死;不然的话,我把你四肢剐尽,,你心一下子死不了,,叫你受罪。“其”相当于“如果”。
⑵句意思是: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桃园而看不到尽头呢?“其”相当于“是……还是”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