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人教版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4:44阅读:
字号:小|大
18课《游 褒 禅 山 记》教学设计
( 十九中 邓仲达)
一.教学安排:3课时
二.教学目的:1、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了解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3、重点掌握虚词“其”、“以”的用法,并兼顾其它。
第一课时
一.目的任务:了解作家,熟悉课文,整体把握文意,学习一二段。
二.教学步骤:
1、学习课下注释①和阅读提示,了解作家作品及文章的大致内容。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临川)人。他“少好读书”,“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积弱贫穷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后因受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被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为国公,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而死。谥号为“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2、范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
3、找出文章的记叙段和议论段,并概括各段的段意。
第一段:(叙)说明褒禅山一名的来历并指出“华山”一名的音谬。
第二段:(叙)概括介绍前、后洞,详细叙写游后洞的情况。
第三段:(议)记游之所得。
第四段:(议)由“仆碑”想到学者探求学问应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第五段:(说明)介绍同游者及作文时间。
4、问题•“褒禅山一名的由来是什么?”——因人而名。
作者又是怎么纠正“华山”一名的谬误?——碑:仆道、漫灭 但“为文可识”,以此证实了“华”是“花”的音谬表现了作者谨慎取实的态度,这样就为后面的议论作好了铺垫。具体指哪段议论?——第四段:“余于仆碑……”。
5、学生翻译,教师对重点词句进行点拨。
重点虚词
[其]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那里,指山脚下)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指去世时间)3.距其院东五里(这,近指)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它,指洞)
5.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它的,指碑)6.独其为文犹可识(那,指碑)
[以]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因为)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名之也。(同①)
其它
[舍]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动,建屋居住) [卒] 而卒葬之(死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是) [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山南)[名]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为动,为命名)[文] 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①碑文 ②文字)
句:判断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6、问题:第二段写了两个洞,游者的情况如何?——
前洞:平旷 —— 游者众
后洞:窈然
—— 不能穷
寒深
愈深愈难 —— 记者少
又 深 —— 加少
7、作者为什么不能深入探奇?是条件不具备吗?
力尚足以入
悔其随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火尚足以明 ( 原因:随——意志不坚定)
8、学生翻译,教师进行重点词句的点拨。
重点虚词
[其]
①其下平旷,有泉侧出(那) ②问其深(它的;指洞)③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那些) ④入之愈深,其进愈难(那里) ⑤而其见愈奇(那) ⑥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那;指洞壁)⑦盖其又深(那里;洞内)⑧既其出(助词,无义)⑨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些;指游客) ⑩则或咎其欲出者(那个)(1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
[以]
1.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而,连状) 2.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状)
3.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连状) 4.火尚足以明也。(连状)
其它
[穷]尽 [拥]持。拿。[怠]懈怠。[且]将要 [盖]大概。[加少]更少。加,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方]正。[或]有的人。[咎]责怪。[极](享)尽。尽享
9.此段为后面的议论奠定基础,哪一段?——4段。
作业:翻译,朗读。找出议论段中与议论段意思相对应的句子,领会其关系。
第二课时
目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第三段,找出三段与四段的对应句,理解记叙与议论的关系,继续学习“其”“以”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检查3、4段的朗读
二.检查对1、2段中“其”“以”用法的掌握。(投影)
其:
①始舍于其址(那里——指山脚)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这——慧褒死后)
③距其院东五里(这——近指)④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它——华山洞)
⑤其文漫灭(它的——仆碑)⑥盖其又深(那里——后洞)
⑦既其出(助词——无义)⑧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自己)
以: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因为)②由山以上五六里(而——连状)
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而——连状)
三.[“于是余有叹焉”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于是——指游后洞的经过 【版书】
——启下:叹(叹的内容是什么?) 有所求 有所得(古人)
[“余所得”句是照应上文的哪句话?] 有志
[古人为什么“往往有得”?] 有力 照
看来,作者是要以古人为榜样,像古人 物相 应
那样探求自然的道理而“有所得”。 尽志
作者又是怎么“有所得”的呢?
作者认为:要有所得就必须 有所得 (余)
四.[此段的表达方式?——议论;是针对哪段议论的?你能找出它们的对应句吗?]
二段: 三段:
平旷 ………… 甚众 夷以近 ………… 游者众
窈然、甚寒、深 ………… 不能穷 险以远 ………… 至者少
愈深、愈难、愈奇………… 已少 奇伟、瑰怪(险远) 人罕至
又深 ………… 加少 ………… 有志者方能至
力尚足,火尚足 …… 随而未至 力不足,无物相 …… 不能至
悔 力足以至而未至 …… 可讥、有悔
尽吾志而不能至 无讥、无悔
得
由此看出,议论是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记叙则为议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五.[让学生翻译——对重点词句进行点拨。]
重点虚词
[其]
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指古人) 2. 其孰能讥之乎(岂,难道。)
[以]
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连,因为。)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并列连词。)
3.险以远,则至者少。(而,并列连词。) 4.有志矣,不随以止也(连状)
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连状) 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连词,相当于“来”。) 7.然力足以至焉(来,连状。) 8.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与“可”组成一词,表可以。)
其它
[于是]对此事。 “古人之观于……”[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夷]平。 险远:形用如名,艰难偏远的地方。[ 随]跟着。 [相]辅助。 [焉]①“……有叹焉”语助。②于此兼词。 [为]是。 [尽吾志]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 [孰]谁。
六.练习,1、巩固掌握“其”、“以”的意义和用法。2、翻译所学段落。
第三课时
目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第四段、第五段,找出四段与一段的对应句,理解记叙与议论的关系,继续学习“其”“以”等词的意义和用法,学习有关人称的叫法。
一.检查朗读——1、4段。
二.[第四段针对哪一段进行议论的?两者的关系是什么?请找出对应点]
第四段针对第一段进行议论。
一段: 四段:
碑仆道、文漫灭 于仆碑,悲古书之不存
“华” “花”音谬 后人谬其传莫能名
——结论:学者要深思慎取。
三.学生翻译,教师对重点词句拨。
重点虚词
[其]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那些,文字)。〖补〗1.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以] ( 是……还是,表选择。)
1.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因为。)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与“所”组成名词性短语,“因为……的原因”。)
其它 [谬]弄错。[ 传]动用如名,流传的文字。[ 莫]没有谁。 [ 名]名动,说清本名。
[胜]尽。
四.参考课下注释,弄清楚第五段关于人称的叫法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
籍贯 名 字 籍贯 名 字 名 字 名 字 年号
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籍贯 代名
五.朗读全篇,布置作业:1、翻译所学段落。 2、P269.二、三、四。(完)
【课后自评】本课力图在文言文教学方面能有所创新,打破原来的串讲模式,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首先从宏观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理清文意及文章结构,努力地设置恰当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步步引入,以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同时还注意使学生懂得文章内容的前后呼应与联系,语句和语句之间、词和词之间的照应,使学生顿悟古人作文的匠心独运,加之以尽量简明的板书配合,提纲挈领,彰明要义,突出重点。然后再引导学生从宏观进入微观,从整体进入局部,从篇章进入词句,进而掌握本文的重点句式和词语以及相关的常识。这样,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机械的,而是把握全局,居高临下,很有可能出现不讲自通的好局面。
( 十九中 邓仲达)
一.教学安排:3课时
二.教学目的:1、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了解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3、重点掌握虚词“其”、“以”的用法,并兼顾其它。
第一课时
一.目的任务:了解作家,熟悉课文,整体把握文意,学习一二段。
二.教学步骤:
1、学习课下注释①和阅读提示,了解作家作品及文章的大致内容。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临川)人。他“少好读书”,“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积弱贫穷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后因受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被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为国公,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而死。谥号为“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2、范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
3、找出文章的记叙段和议论段,并概括各段的段意。
第一段:(叙)说明褒禅山一名的来历并指出“华山”一名的音谬。
第二段:(叙)概括介绍前、后洞,详细叙写游后洞的情况。
第三段:(议)记游之所得。
第四段:(议)由“仆碑”想到学者探求学问应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第五段:(说明)介绍同游者及作文时间。
4、问题•“褒禅山一名的由来是什么?”——因人而名。
作者又是怎么纠正“华山”一名的谬误?——碑:仆道、漫灭 但“为文可识”,以此证实了“华”是“花”的音谬表现了作者谨慎取实的态度,这样就为后面的议论作好了铺垫。具体指哪段议论?——第四段:“余于仆碑……”。
5、学生翻译,教师对重点词句进行点拨。
重点虚词
[其]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那里,指山脚下)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指去世时间)3.距其院东五里(这,近指)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它,指洞)
5.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它的,指碑)6.独其为文犹可识(那,指碑)
[以]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因为)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名之也。(同①)
其它
[舍]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动,建屋居住) [卒] 而卒葬之(死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是) [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山南)[名]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为动,为命名)[文] 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①碑文 ②文字)
句:判断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6、问题:第二段写了两个洞,游者的情况如何?——
前洞:平旷 —— 游者众
后洞:窈然
—— 不能穷
寒深
愈深愈难 —— 记者少
又 深 —— 加少
7、作者为什么不能深入探奇?是条件不具备吗?
力尚足以入
悔其随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火尚足以明 ( 原因:随——意志不坚定)
8、学生翻译,教师进行重点词句的点拨。
重点虚词
[其]
①其下平旷,有泉侧出(那) ②问其深(它的;指洞)③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那些) ④入之愈深,其进愈难(那里) ⑤而其见愈奇(那) ⑥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那;指洞壁)⑦盖其又深(那里;洞内)⑧既其出(助词,无义)⑨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些;指游客) ⑩则或咎其欲出者(那个)(1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
[以]
1.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而,连状) 2.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状)
3.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连状) 4.火尚足以明也。(连状)
其它
[穷]尽 [拥]持。拿。[怠]懈怠。[且]将要 [盖]大概。[加少]更少。加,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方]正。[或]有的人。[咎]责怪。[极](享)尽。尽享
9.此段为后面的议论奠定基础,哪一段?——4段。
作业:翻译,朗读。找出议论段中与议论段意思相对应的句子,领会其关系。
第二课时
目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第三段,找出三段与四段的对应句,理解记叙与议论的关系,继续学习“其”“以”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检查3、4段的朗读
二.检查对1、2段中“其”“以”用法的掌握。(投影)
其:
①始舍于其址(那里——指山脚)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这——慧褒死后)
③距其院东五里(这——近指)④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它——华山洞)
⑤其文漫灭(它的——仆碑)⑥盖其又深(那里——后洞)
⑦既其出(助词——无义)⑧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自己)
以: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因为)②由山以上五六里(而——连状)
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而——连状)
三.[“于是余有叹焉”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于是——指游后洞的经过 【版书】
——启下:叹(叹的内容是什么?) 有所求 有所得(古人)
[“余所得”句是照应上文的哪句话?] 有志
[古人为什么“往往有得”?] 有力 照
看来,作者是要以古人为榜样,像古人 物相 应
那样探求自然的道理而“有所得”。 尽志
作者又是怎么“有所得”的呢?
作者认为:要有所得就必须 有所得 (余)
四.[此段的表达方式?——议论;是针对哪段议论的?你能找出它们的对应句吗?]
二段: 三段:
平旷 ………… 甚众 夷以近 ………… 游者众
窈然、甚寒、深 ………… 不能穷 险以远 ………… 至者少
愈深、愈难、愈奇………… 已少 奇伟、瑰怪(险远) 人罕至
又深 ………… 加少 ………… 有志者方能至
力尚足,火尚足 …… 随而未至 力不足,无物相 …… 不能至
悔 力足以至而未至 …… 可讥、有悔
尽吾志而不能至 无讥、无悔
得
由此看出,议论是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记叙则为议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五.[让学生翻译——对重点词句进行点拨。]
重点虚词
[其]
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指古人) 2. 其孰能讥之乎(岂,难道。)
[以]
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连,因为。)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并列连词。)
3.险以远,则至者少。(而,并列连词。) 4.有志矣,不随以止也(连状)
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连状) 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连词,相当于“来”。) 7.然力足以至焉(来,连状。) 8.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与“可”组成一词,表可以。)
其它
[于是]对此事。 “古人之观于……”[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夷]平。 险远:形用如名,艰难偏远的地方。[ 随]跟着。 [相]辅助。 [焉]①“……有叹焉”语助。②于此兼词。 [为]是。 [尽吾志]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 [孰]谁。
六.练习,1、巩固掌握“其”、“以”的意义和用法。2、翻译所学段落。
第三课时
目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第四段、第五段,找出四段与一段的对应句,理解记叙与议论的关系,继续学习“其”“以”等词的意义和用法,学习有关人称的叫法。
一.检查朗读——1、4段。
二.[第四段针对哪一段进行议论的?两者的关系是什么?请找出对应点]
第四段针对第一段进行议论。
一段: 四段:
碑仆道、文漫灭 于仆碑,悲古书之不存
“华” “花”音谬 后人谬其传莫能名
——结论:学者要深思慎取。
三.学生翻译,教师对重点词句拨。
重点虚词
[其]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那些,文字)。〖补〗1.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以] ( 是……还是,表选择。)
1.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因为。)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与“所”组成名词性短语,“因为……的原因”。)
其它 [谬]弄错。[ 传]动用如名,流传的文字。[ 莫]没有谁。 [ 名]名动,说清本名。
[胜]尽。
四.参考课下注释,弄清楚第五段关于人称的叫法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
籍贯 名 字 籍贯 名 字 名 字 名 字 年号
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籍贯 代名
五.朗读全篇,布置作业:1、翻译所学段落。 2、P269.二、三、四。(完)
【课后自评】本课力图在文言文教学方面能有所创新,打破原来的串讲模式,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首先从宏观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理清文意及文章结构,努力地设置恰当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步步引入,以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同时还注意使学生懂得文章内容的前后呼应与联系,语句和语句之间、词和词之间的照应,使学生顿悟古人作文的匠心独运,加之以尽量简明的板书配合,提纲挈领,彰明要义,突出重点。然后再引导学生从宏观进入微观,从整体进入局部,从篇章进入词句,进而掌握本文的重点句式和词语以及相关的常识。这样,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机械的,而是把握全局,居高临下,很有可能出现不讲自通的好局面。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