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苏教版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5:08阅读:
字号:小|大
雷雨
一、导入:
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带着梦幻,带着热情,带着爱恨无奈,在一个残酷的牢笼里憧憬、挣扎,最终成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悲剧的牺牲品…… 这就是23岁的曹禺就读清华大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
二、作者介绍:
(一)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
(二)作者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自幼曾广泛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喜爱唐传奇、元代戏曲和明清小说,并有机会接触与欣赏中国民族传统戏曲,如京剧、昆曲、河北梆子、唐山落子等。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国内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这期间认真研读了希腊悲剧家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等人的剧作,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三).复习戏剧常识:
(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3).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4).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四).赏析第一场第一层:
1.分角色演读剧本:两个角色,一个扮演鲁侍萍,一个扮演周朴园。
2.第一场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2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半晌”,写鲁侍萍和周朴园追忆往事。
第二层写鲁侍萍和周朴园现在的矛盾冲突。
3.“大概是的”中“大概”一词能不能换掉或删除?为什么?
明确:不能。这个词表示揣测语气,说明鲁侍萍并不知道,因为她不是周朴园的下人。
4.周朴园为什么要旧雨衣,不要新雨衣?
明确:出于处境艰难,反映了当时民族资本面临很大困难的时代背景。
5.周朴园为什么觉得鲁侍萍奇怪?
明确:因为鲁侍萍的一举一动是那样的自然,完全不像陌生人,另一方面周朴园又有些熟悉。
6.周朴园说梅家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而鲁侍萍说“她不是小姐,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这样写表达上有何效果?
明确:夸奖的话从周朴园嘴里说出,更可反衬出其内心的虚伪、灵魂的卑劣;而鲁侍萍的自贬恰恰表现了三十年前发生的事对她的打击之大,以及其内心的怨愤之重。
7.鲁侍萍为什么不直接告知自己的身份,而当周朴园说要为之修墓时,她何以又说出来了?
明确:先前是因为不愿提及那些于她并不光彩的事,后来说出来是为了揭露周朴园虚伪的本质。
(五).分析第一场第二层:
1.周朴园口口声声思念梅侍萍,而一旦她出现在眼前时,他又为何“忽然严厉”起来?
明确:因为这已不是从前那个让他日思夜悔的梅侍萍。而且那先前的思念只是一种虚伪的惺惺作态。
2.鲁侍萍说“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句话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她虽然认识到自己的遭遇很不公平,但却缺乏觉悟,所以把一切都归结到命运上去。
3.“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可否不用反复?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反复能充分表现她的怨愤之情。
4.周朴园大三十晚逼走梅侍萍为的是什么?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一个什么论断?
明确:为的是娶有钱的门当户对的小姐;这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5.周朴园说他当时是“于心不忍”,真是这样吗?
明确:不是。这只是他为自己的丑恶灵魂所找的一个自慰的借口,只是为自己的可耻行径做开脱。
6.鲁侍萍听周朴园的辩解之后,思想情绪有何变化?她还怨恨周朴园吗?
明确:她善良的本性使她丧失了抗争的斗志,内心也宽恕了周朴园的卑劣行径。
7.周朴园说“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这是怎样的心理?
明确:担心鲁贵来寻他报仇。
8.鲁侍萍说鲁大海跟周朴园“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那么鲁大海是怎样的人?周朴园又是怎样的人?
明确:鲁大海是工人代表,有责任心,有正义感;而周朴园是资本家,无责任心,靠欺压工人谋利。
9.周朴园知道鲁大海是他的儿子后,为什么要冷笑?
明确:周朴园以为一旦鲁大海知道自己就是她的父亲时,便会放弃与自己斗争的激情。
10.周朴园为什么要给鲁侍萍钱?后来为什么又要给路费?
明确:先是为了收买鲁侍萍,后来是为了早点把鲁家的人撵走。
11.周朴园在确定鲁侍萍将要离开此地时,又给她一张支票,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为了用金钱补偿自己的罪孽,以求得灵魂的安宁;也力图用金钱来堵住鲁侍萍的嘴,怕暴露自己的丑恶之事。
12.周朴园说鲁侍萍不受支票“将来会后悔的”,你认为她会后悔吗?
明确:此时的鲁侍萍已是彻底看清了周朴园的真面目,她绝不会再让周朴园得到灵魂的安宁,也不会宽恕他的罪过,因此,绝不会后悔。
13.从第一场来看,你认为鲁侍萍、周朴园是怎样的人物?
明确: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其性格特征是善良、正直、刚毅顽强。她终于由一个无知幼稚的侍女成为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女人。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他的品格特征是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虚伪险诈。是一个完全的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14.分角色朗读第二层,赏析第二场:
1.从鲁大海说的话来看,他知道鲁侍萍来这里了吗?他若不知道,这句话应该怎样表达?
(知道,因为他说了一个“还”字,他若不知道,就应说:妈,您也在这儿?)
2.“我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这反映了鲁大海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说明鲁大海坚持正义,见义勇为,责任心强。)
3.“拜望拜望你”体现了鲁大海对周朴园什么样的态度?
(体现了鲁大海对周朴园的鄙夷蔑视的态度。)
4.“忽而软,忽而硬”反映了周朴园什么样的品性?
(说明周朴园对待工人一贯软硬皆施,这是他狡诈的性格的体现。)
5.“意气”能否换成“义气”一词,为什么?
(“意气”指意志、情绪,课文中是周朴园指责鲁大海缺乏理智,意气用事;而“义气”指人有气概,有感情。不能换。)
6.鲁大海想到了周朴园想花钱收买少数不要脸的败类,相信工人是团结的、可靠的,但结果其他三个代表还是被周朴园收买了,这说明了什么?
(一方面说明周朴园老奸巨滑,另一方面也表现了鲁大海等工人领袖缺乏斗争经验,对革命斗争的复杂性准备不足。)
7.周朴园明知鲁大海是自己的儿子,为什么样开除他?
(鲁大海长期受到的教育使他成为一个“闹得最凶的工人”,开除他可以杀鸡给猴看,亲情轻于金钱;另外,开除他也可以让鲁家的人快走,以免后患。
8.周朴园的所作所为简直是伤天害理,总起来说,他有几件伤天害理的事?
(主要有三件
①是大年三十夜为娶有钱有势的姑娘撵走梅侍萍母子,害得她家破人亡,骨肉分离;
②是叫警察镇压工人,结果死了三十多条人命;
③是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个小工扣取三百块钱。)
9.“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这句话在戏剧冲突中有何作用?
(这本是鲁大海愤怒地诅咒,结果却变为事实,在冲突中起了伏笔的作用。)
10.“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句话表现了鲁侍萍怎样的感情?
(周萍本是自己的儿子,却亲手打了亲弟弟。鲁侍萍眼见着却又不能道破事实,言语中充分体现了她眼见骨肉不但不能相认,反而自相仇恨的痛苦;再者也没有想到周萍成了这么一个鬼东西。)
11.学生归纳鲁大海的人物形象。
(提示:他是工人阶级的代表,在他身上体现了工人阶级大公无私和英勇顽强的反抗精神,表现了中国无产阶级斗争到底的决心,但他也有斗争经验不足,幼稚卤莽的弱点。)
三、巩固:
让学生自读《曹禺谈〈雷雨〉》,体会戏剧的冲突和人物形象。
你是如何理解周扑园这个人物的?(学生自由讨论,答案不要一定,但不能把他说成一个大好人)
四、总结:
《雷雨》以杰出的现实主义手法,通过周、鲁两个家庭,8个人物,前后30年间复杂纠葛的描写,表现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没落,把母子、父子、兄弟、兄妹等亲情关系放到了激烈的阶级对立和矛盾中,变成了阶级对立的关系。揭示了以周扑园为代表的资本家和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透露出这个畸形的社会制度必然崩溃的信息。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四五。
2.完成练习册。
一、导入:
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带着梦幻,带着热情,带着爱恨无奈,在一个残酷的牢笼里憧憬、挣扎,最终成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悲剧的牺牲品…… 这就是23岁的曹禺就读清华大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
二、作者介绍:
(一)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
(二)作者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自幼曾广泛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喜爱唐传奇、元代戏曲和明清小说,并有机会接触与欣赏中国民族传统戏曲,如京剧、昆曲、河北梆子、唐山落子等。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国内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这期间认真研读了希腊悲剧家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等人的剧作,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三).复习戏剧常识:
(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3).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4).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四).赏析第一场第一层:
1.分角色演读剧本:两个角色,一个扮演鲁侍萍,一个扮演周朴园。
2.第一场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2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半晌”,写鲁侍萍和周朴园追忆往事。
第二层写鲁侍萍和周朴园现在的矛盾冲突。
3.“大概是的”中“大概”一词能不能换掉或删除?为什么?
明确:不能。这个词表示揣测语气,说明鲁侍萍并不知道,因为她不是周朴园的下人。
4.周朴园为什么要旧雨衣,不要新雨衣?
明确:出于处境艰难,反映了当时民族资本面临很大困难的时代背景。
5.周朴园为什么觉得鲁侍萍奇怪?
明确:因为鲁侍萍的一举一动是那样的自然,完全不像陌生人,另一方面周朴园又有些熟悉。
6.周朴园说梅家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而鲁侍萍说“她不是小姐,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这样写表达上有何效果?
明确:夸奖的话从周朴园嘴里说出,更可反衬出其内心的虚伪、灵魂的卑劣;而鲁侍萍的自贬恰恰表现了三十年前发生的事对她的打击之大,以及其内心的怨愤之重。
7.鲁侍萍为什么不直接告知自己的身份,而当周朴园说要为之修墓时,她何以又说出来了?
明确:先前是因为不愿提及那些于她并不光彩的事,后来说出来是为了揭露周朴园虚伪的本质。
(五).分析第一场第二层:
1.周朴园口口声声思念梅侍萍,而一旦她出现在眼前时,他又为何“忽然严厉”起来?
明确:因为这已不是从前那个让他日思夜悔的梅侍萍。而且那先前的思念只是一种虚伪的惺惺作态。
2.鲁侍萍说“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句话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她虽然认识到自己的遭遇很不公平,但却缺乏觉悟,所以把一切都归结到命运上去。
3.“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可否不用反复?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反复能充分表现她的怨愤之情。
4.周朴园大三十晚逼走梅侍萍为的是什么?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一个什么论断?
明确:为的是娶有钱的门当户对的小姐;这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5.周朴园说他当时是“于心不忍”,真是这样吗?
明确:不是。这只是他为自己的丑恶灵魂所找的一个自慰的借口,只是为自己的可耻行径做开脱。
6.鲁侍萍听周朴园的辩解之后,思想情绪有何变化?她还怨恨周朴园吗?
明确:她善良的本性使她丧失了抗争的斗志,内心也宽恕了周朴园的卑劣行径。
7.周朴园说“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这是怎样的心理?
明确:担心鲁贵来寻他报仇。
8.鲁侍萍说鲁大海跟周朴园“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那么鲁大海是怎样的人?周朴园又是怎样的人?
明确:鲁大海是工人代表,有责任心,有正义感;而周朴园是资本家,无责任心,靠欺压工人谋利。
9.周朴园知道鲁大海是他的儿子后,为什么要冷笑?
明确:周朴园以为一旦鲁大海知道自己就是她的父亲时,便会放弃与自己斗争的激情。
10.周朴园为什么要给鲁侍萍钱?后来为什么又要给路费?
明确:先是为了收买鲁侍萍,后来是为了早点把鲁家的人撵走。
11.周朴园在确定鲁侍萍将要离开此地时,又给她一张支票,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为了用金钱补偿自己的罪孽,以求得灵魂的安宁;也力图用金钱来堵住鲁侍萍的嘴,怕暴露自己的丑恶之事。
12.周朴园说鲁侍萍不受支票“将来会后悔的”,你认为她会后悔吗?
明确:此时的鲁侍萍已是彻底看清了周朴园的真面目,她绝不会再让周朴园得到灵魂的安宁,也不会宽恕他的罪过,因此,绝不会后悔。
13.从第一场来看,你认为鲁侍萍、周朴园是怎样的人物?
明确: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其性格特征是善良、正直、刚毅顽强。她终于由一个无知幼稚的侍女成为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女人。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他的品格特征是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虚伪险诈。是一个完全的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14.分角色朗读第二层,赏析第二场:
1.从鲁大海说的话来看,他知道鲁侍萍来这里了吗?他若不知道,这句话应该怎样表达?
(知道,因为他说了一个“还”字,他若不知道,就应说:妈,您也在这儿?)
2.“我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这反映了鲁大海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说明鲁大海坚持正义,见义勇为,责任心强。)
3.“拜望拜望你”体现了鲁大海对周朴园什么样的态度?
(体现了鲁大海对周朴园的鄙夷蔑视的态度。)
4.“忽而软,忽而硬”反映了周朴园什么样的品性?
(说明周朴园对待工人一贯软硬皆施,这是他狡诈的性格的体现。)
5.“意气”能否换成“义气”一词,为什么?
(“意气”指意志、情绪,课文中是周朴园指责鲁大海缺乏理智,意气用事;而“义气”指人有气概,有感情。不能换。)
6.鲁大海想到了周朴园想花钱收买少数不要脸的败类,相信工人是团结的、可靠的,但结果其他三个代表还是被周朴园收买了,这说明了什么?
(一方面说明周朴园老奸巨滑,另一方面也表现了鲁大海等工人领袖缺乏斗争经验,对革命斗争的复杂性准备不足。)
7.周朴园明知鲁大海是自己的儿子,为什么样开除他?
(鲁大海长期受到的教育使他成为一个“闹得最凶的工人”,开除他可以杀鸡给猴看,亲情轻于金钱;另外,开除他也可以让鲁家的人快走,以免后患。
8.周朴园的所作所为简直是伤天害理,总起来说,他有几件伤天害理的事?
(主要有三件
①是大年三十夜为娶有钱有势的姑娘撵走梅侍萍母子,害得她家破人亡,骨肉分离;
②是叫警察镇压工人,结果死了三十多条人命;
③是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个小工扣取三百块钱。)
9.“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这句话在戏剧冲突中有何作用?
(这本是鲁大海愤怒地诅咒,结果却变为事实,在冲突中起了伏笔的作用。)
10.“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句话表现了鲁侍萍怎样的感情?
(周萍本是自己的儿子,却亲手打了亲弟弟。鲁侍萍眼见着却又不能道破事实,言语中充分体现了她眼见骨肉不但不能相认,反而自相仇恨的痛苦;再者也没有想到周萍成了这么一个鬼东西。)
11.学生归纳鲁大海的人物形象。
(提示:他是工人阶级的代表,在他身上体现了工人阶级大公无私和英勇顽强的反抗精神,表现了中国无产阶级斗争到底的决心,但他也有斗争经验不足,幼稚卤莽的弱点。)
三、巩固:
让学生自读《曹禺谈〈雷雨〉》,体会戏剧的冲突和人物形象。
你是如何理解周扑园这个人物的?(学生自由讨论,答案不要一定,但不能把他说成一个大好人)
四、总结:
《雷雨》以杰出的现实主义手法,通过周、鲁两个家庭,8个人物,前后30年间复杂纠葛的描写,表现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没落,把母子、父子、兄弟、兄妹等亲情关系放到了激烈的阶级对立和矛盾中,变成了阶级对立的关系。揭示了以周扑园为代表的资本家和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透露出这个畸形的社会制度必然崩溃的信息。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四五。
2.完成练习册。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