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论语》选读复习指导(二)(人教版高三)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6:40阅读:
字号:小|大
八 周而不比
1.背诵2.14、16.4、15.23、12.24章。
2.掌握“周”、“比”、“矜”、“斯”、“责”、“举”、“道”在文中的含义。
4.结合实际,说出“周而不比”的主要表现。
发展要求
探究“久而敬之”的“之”所指代的对象。
2•14 子曰:“君子周(1)而不比(2),小人比而不周。”
【注释】
(1)周:合群。
(2)比:音bì,勾结。
(3)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评析】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1),友多闻,益矣。友便辟(2),友善柔(3),友便侫(4),损矣。”
【注释】
(1)谅:诚信。
(2)便辟:惯于走邪道。
(3)善柔:善于和颜悦色骗人。
(4)便侫:惯于花言巧语。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评析】
从18章到23章,这6章基本上全都是讲君子的所作所为以及与小人的不同。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认为,他应当注重义、礼、逊、信的道德准则;他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到立言立德立功的“三不朽”,传名于后世;他行为庄重,与人和谐,但不结党营私,不以言论重用人,也不以人废其言,等等。当然,这只是君子的一部分特征。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
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评析】
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以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交朋友的目的。这是君子之所为。以上这两章谈的都是交友的问题,事实上在五伦当中,儒家对于朋友这一伦还是比较重视的。
十一 诲人不倦
1.背诵7.8、11.22章。
2.掌握“习”、“趋”、“愤”,“与”、“素”、“诸”在文中的含义。
3.理懈并积景成语: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切磋琢磨;述而不作。
4.理解“其斯之谓与”、“绘事后素”的句式特点。
5.领会孔子“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敬”等教育原则和方法。
发展要求
简要分析、评价孔子“述而不作”的主张。
7•8 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1)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2)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3)隅:音yǔ,角落。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评析】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11•22 子路问:“闻斯行诸(1)?”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
【注释】
(1)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2)兼人:好勇过人。
【译文】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评析】
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十二 高山仰止
1.背诵l7.4、9.11章。
2.掌握“党”、“否”、“厌”、“卓尔”、“宜”在文中的含义。
3.理解并积累成语:斐然成章;暴虎冯河;登堂入室;杀鸡焉用牛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循循善诱。
4.感受孔子渊博的学问、美丽的人格以及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关系。
5.理解文中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发展要求
探究《论语》中叠句形式与《论语》语体特点的关系。
17•4 子之武城(1),闻弦歌(2)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释】
(1)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
(2)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
【译文】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9•11 颜渊喟(1)然叹曰:“仰之弥(2)高,钻(3)之弥坚,瞻(4)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5),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6)。虽欲从之,末由(7)也已。”
【注释】
(1)喟:音kuì,叹息的样子。
(2)弥:更加,越发。
(3)钻:钻研。
(4)瞻:音zhān,视、看。
(5)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有次序地。诱,劝导,引导。
(6)卓尔:高大、超群的样子。
(7)末由:末,无、没有。由,途径,路径。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译文】
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评析】
颜渊在本章里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把孔子的学问与道德说成是高不可攀。此外,他还谈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则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十三 沂水春风
1.背诵“点!尔何如?……‘吾与点也”。
2.掌握“居”、“如”、”方”、“作”、“撰”、“伤”、“与”在文中的含义。
3.感受孔子的教学风格以及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气氛。
4.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发展要求
掌握《论语》中状态形容词的两种类型:叠音词和带形容词词尾。
十四 中庸之道
1.背诵ll.l6、13.23、13.24、17.13章。
2.掌握“鲜”、“与”、“猖”、“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
3.理解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发展要求
理解“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11•16 子贡问:“师与商(1)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2)与?”子曰:“过犹不及。”
【注释】
(1)师与商:师,颛孙师,即子张。商,卜商,即子夏。
(2)愈:胜过,强些。
【译文】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评析】
“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中庸》说,过犹不及为中。“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就是对本章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份、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13•23 子曰:“君子和(1)而不同(2),小人同而不和。”
【注释】
(1)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2)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评析】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原文】
13•24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评析】
对于一个人的正确评价,其实并不容易。但在这里孔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依据。他的这个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识别好人与坏人有重要意义。
17•13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译文】
孔子说:“没有道德修养的伪君子,就是破坏道德的人。”
【评析】
孔子所说的“乡愿”,就是指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伪君子,这些人欺世盗名,却可以堂而皇之地自我炫耀。孔子反对“乡愿”,就是主张以仁、礼为原则,只有仁、礼可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1.背诵2.14、16.4、15.23、12.24章。
2.掌握“周”、“比”、“矜”、“斯”、“责”、“举”、“道”在文中的含义。
4.结合实际,说出“周而不比”的主要表现。
发展要求
探究“久而敬之”的“之”所指代的对象。
2•14 子曰:“君子周(1)而不比(2),小人比而不周。”
【注释】
(1)周:合群。
(2)比:音bì,勾结。
(3)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评析】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1),友多闻,益矣。友便辟(2),友善柔(3),友便侫(4),损矣。”
【注释】
(1)谅:诚信。
(2)便辟:惯于走邪道。
(3)善柔:善于和颜悦色骗人。
(4)便侫:惯于花言巧语。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评析】
从18章到23章,这6章基本上全都是讲君子的所作所为以及与小人的不同。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认为,他应当注重义、礼、逊、信的道德准则;他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到立言立德立功的“三不朽”,传名于后世;他行为庄重,与人和谐,但不结党营私,不以言论重用人,也不以人废其言,等等。当然,这只是君子的一部分特征。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
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评析】
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以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交朋友的目的。这是君子之所为。以上这两章谈的都是交友的问题,事实上在五伦当中,儒家对于朋友这一伦还是比较重视的。
十一 诲人不倦
1.背诵7.8、11.22章。
2.掌握“习”、“趋”、“愤”,“与”、“素”、“诸”在文中的含义。
3.理懈并积景成语: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切磋琢磨;述而不作。
4.理解“其斯之谓与”、“绘事后素”的句式特点。
5.领会孔子“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敬”等教育原则和方法。
发展要求
简要分析、评价孔子“述而不作”的主张。
7•8 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1)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2)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3)隅:音yǔ,角落。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评析】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11•22 子路问:“闻斯行诸(1)?”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
【注释】
(1)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2)兼人:好勇过人。
【译文】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评析】
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十二 高山仰止
1.背诵l7.4、9.11章。
2.掌握“党”、“否”、“厌”、“卓尔”、“宜”在文中的含义。
3.理解并积累成语:斐然成章;暴虎冯河;登堂入室;杀鸡焉用牛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循循善诱。
4.感受孔子渊博的学问、美丽的人格以及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关系。
5.理解文中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发展要求
探究《论语》中叠句形式与《论语》语体特点的关系。
17•4 子之武城(1),闻弦歌(2)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释】
(1)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
(2)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
【译文】
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9•11 颜渊喟(1)然叹曰:“仰之弥(2)高,钻(3)之弥坚,瞻(4)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5),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6)。虽欲从之,末由(7)也已。”
【注释】
(1)喟:音kuì,叹息的样子。
(2)弥:更加,越发。
(3)钻:钻研。
(4)瞻:音zhān,视、看。
(5)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有次序地。诱,劝导,引导。
(6)卓尔:高大、超群的样子。
(7)末由:末,无、没有。由,途径,路径。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译文】
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评析】
颜渊在本章里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把孔子的学问与道德说成是高不可攀。此外,他还谈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则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十三 沂水春风
1.背诵“点!尔何如?……‘吾与点也”。
2.掌握“居”、“如”、”方”、“作”、“撰”、“伤”、“与”在文中的含义。
3.感受孔子的教学风格以及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气氛。
4.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发展要求
掌握《论语》中状态形容词的两种类型:叠音词和带形容词词尾。
十四 中庸之道
1.背诵ll.l6、13.23、13.24、17.13章。
2.掌握“鲜”、“与”、“猖”、“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
3.理解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发展要求
理解“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11•16 子贡问:“师与商(1)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2)与?”子曰:“过犹不及。”
【注释】
(1)师与商:师,颛孙师,即子张。商,卜商,即子夏。
(2)愈:胜过,强些。
【译文】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评析】
“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中庸》说,过犹不及为中。“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就是对本章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份、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13•23 子曰:“君子和(1)而不同(2),小人同而不和。”
【注释】
(1)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2)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评析】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原文】
13•24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评析】
对于一个人的正确评价,其实并不容易。但在这里孔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依据。他的这个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识别好人与坏人有重要意义。
17•13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译文】
孔子说:“没有道德修养的伪君子,就是破坏道德的人。”
【评析】
孔子所说的“乡愿”,就是指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伪君子,这些人欺世盗名,却可以堂而皇之地自我炫耀。孔子反对“乡愿”,就是主张以仁、礼为原则,只有仁、礼可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