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人教版高三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23阅读:
字号:小|大
一、图片展示李白,余光中诗引入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地为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是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二、《峨眉山月歌》朗诵
三、诗歌背景简介、鉴赏
绝句虽短小,却往往更能体现出诗人含吐不尽的情思和精妙绝伦的构思。《峨眉山月歌》是李白的第一首写月诗,诗人是如何写月的呢?
——这首诗美好到什么地步呢?匪夷所思。月亮可以用什么来形容?李白用的竟是“秋”字。秋风送爽,天淡云高,秋月扬明辉,虽然只是半轮,想必也很明亮了。 天上半轮明月,脚下是滔滔流水——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一句,是说李白要向三峡去,就要离开四川了,所以会思君。这个“君”,我们直接理解为峨眉山月,这样才最好,也最有诗意。 全诗看似咏月,实则抒怀。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了“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及,更是怀想之情的象征。
四、引申阅读。太白十诗九言月,明月经由诗人的反复吟咏成为了美丽动人皎洁的形象,被赋予了特别的生命和感情。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节选)
静夜思(对比阅读)
入蜀时“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也好,出蜀时“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也好,横竖月亮是从他家后山上出来的。这个李白有意思,月亮是他家的,不是别人的,这真是天仙化人的想法。李白好像不怎么提及他的家乡,不写自己的父母,但对家乡的月亮感特别深,他总是借峨眉山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感觉,他笔下的山月是他一生一世化不开的乡愁。
五、(资料)图片、传说 —— 爱月
六、其实,天地间美好的事物何其繁多,而人类的感情世界又是何其丰富,为什么谪仙人偏偏对月亮如此情有独钟?月之意象又寄托了谪仙哪些情思?
——在李白的咏月诗中,明月意象具有丰富的意蕴。月的意象熔铸了诗人自己的人格和情趣,既体现了民族文化审美特征的共性,又体现了诗人强烈的个性特征,月之于李白,就像陶渊明的“菊”,林和靖的“梅”,成了诗人的化身。 月亮象征着纯净皎洁,李白像古人一样也经常用月来象征人的高洁品质,使其诗歌表现出一种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他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追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使其诗歌呈现出一种清水芙蓉的美
月下独酌
但凡天才都是孤独的。李白渴望功名,却仕途坎坷,他追求自由却备受压抑,他向往人格平等,却在森严的社会等级中举步维艰,但诗人那种在盛唐精神熏陶下所形成的高昂豪迈、自由进取的开放气质又使得他不能在孤独的海洋中沉默。李白的一生中有大起大落,有惊涛骇浪,他所写的月亮却是纯洁、安静、明亮的。
七、课堂练笔。“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这是杜甫称赞李白的诗句。请我们同学也拿起手中的笔,用你最饱含激情与诗意的语言,展开想象,为李白或李白的月亮写一段话,文体不拘,长短皆宜。
八、哲理小结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月,青天悬玉钩。”(《挂席西江上待月有怀》)
“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宗之》)
这是写月出的位置及其周围环境。李白写得最多的是山上月和山间月,视野开阔,月的动态使人顿生清新明媚的舒畅之感。另有水上月,望去又别是一种迷蒙幽冷的景象: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树。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初月》)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雨后望月》)
有时月挂松梢,给人以窅缈古奥之感: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送杨山人归嵩山》)
有时月亮透过藤萝窥见,则又令人心清神爽:
“闲窥石镜清我心,绿萝开处悬明月。”(《庐山谣》)
“摇荡女萝枝,半挂青天月。”(《忆秋浦桃花旧游》)
以上所举山、水、松、萝,是为说明月出的位置,其本身又是李白咏月诗中常见的景物,或幽冷隽永,或刻削古峭,无不具有一种非人间的童话般的幻想色彩。景物是真实的,极为寻常的,却又好象是在梦幻中看见的。有时还能看见些在月光下活动的小动物——猿和鹭,也使人产生同样感觉: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秋浦歌》其五)
“痛饮龙筇下,灯青月复寒。醉歌惊白鹭,半夜起沙滩。”(《送殷淑》其三)
白猿饮水、白鹭受惊起飞,都是从现实里捕捉到的真实动态。有趣的是,这些动态并未破坏,反而增强了月光世界的静谧和神奇。甚至是人的活动,也很难打破上述的意境。李白的月光世界里人物形象为数不多,均出自下层社会,如:
“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越女词》其四)
“镜潮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同上其五)
前写月下等待幽会的男女,后写月夜从远处看见的一群湖上少女,均具有活泼的生活气息,却又使人感到真中有幻、动中有静。后首仅以月比水,其实写的也是月夜,只有在月光下才能产生那样的透明感。在这神奇的世界有时还传出劳动者的歌声: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莲女,一道夜歌归。”(《秋浦歌》其十三)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秋浦歌》其十四)
李白生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七零一年),主要活动于玄肃两朝。玄宗前期,即开元年间,由于开国百年统治者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安定社会,因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史称“开元盛世”。但是“开元盛世”的背景后面仍然滋生着种种矛盾,所以到了玄宗后期,即天宝年间,社会的腐朽与日俱增,社会经济受到了严重破坏,唐王朝的黄金时代转瞬即去。李白正处于这样一个盛衰更替的历史时期。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风流倜傥,豪放不羁,爱好剑术,崇尚游侠,二十五岁前便饱览了家乡蜀中的名山大川,二十六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
这是诗仙在月下的独白。明知孤独,却不甘寂寞;明知潦倒,却依然旷达。于是,他请出无情的明月和无形的影子作证。既歌且舞,醒而后醉,聚又复散,写活了明月,写活了影子,也写出了自己。
李白对峨眉月始终未能忘怀,就是万里远游之后,也一直既看且忆,更感觉她相伴而行。而今在黄鹤楼前看见来自故乡的僧人,他带来了峨眉月,这明月定将伴送他到长安去。这明月不仅照到江夏,照到长安以及周围的秦川,而且回到蜀中仍有峨眉月相伴。其实,万里共明月,本无所谓这里明月那里明月之分。但是,这一方面可见李白对故乡月亮情有独钟,另一方面对比自己身似浮云,滞留吴越,羡慕蜀僧归时还可见到峨眉月。
从床前到天上,从月光到秋霜,距离不可谓不远,想象的桥梁就在这一瞬间架起来了;从举头到低头,从望月到思乡,就在一俯仰之间完成了。神思飞越千里之外,天涯足迹,人世的沧桑,一一浮出脑海。
在从古至今的诗人中,有谁作品中曾出现了如此之多的月亮,有谁能挖空心思赠与月亮如此绚丽多彩的芳名,不说后无来者,但肯定前无古人。总而言之,李白对月亮始终有着诚挚的向往和追求。因为月亮是纯洁高雅的象征,合于诗仙光明磊落的心地,于是,李白望月、思月、呼月、邀月、问月、醉月、赏月、弄月、梦月,甚至“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但是现实生活总是不尽人意,只能“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哗及贾至游洞庭》)。我们由此可见李白对明月之喜爱,也因此悟出诗仙之子“明月奴”之命名缘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于是,李白乘上一叶轻舟,把酒问月,浪游采石江中,“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
皓月当空,映在水波不兴的江中,好象一轮白玉盘;清风徐来,“永影弄月色”(《金陵江上遇蓬隐者》),又散作万点银光。多么美丽!多少光明!多么诱人!“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李白醉倚在船舷上伸出了双手,向着一片银色的光辉扑去……于是,他化成了皎皎的明月,永远照耀着在中华大地上。
仰望夜空。月轮已到中天,遍洒着清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酒问月》)我感觉着造化的玄妙,心灵追随着那静静燃烧的光明的火球栖止半空,没有思想,只有一缕无由的感伤……
李白一生坎坷,报国不成,因而常神游太虚,以月寄心。
一个大展雄才的自由的空间? 也许只有在酒里,只有在醉中。 醉眼看人生,人生才有了诗意; 朦胧看世界,世界才显得清纯。 李白,只有醉了。 醉中的李白与月对望, 月之高洁,月之冷傲,月之洒脱,月之圆融, 成了李白咏之不尽的意象。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常思,这些诗句不是写出来的, 而是从李白的心里流出来的。 孤独的月亮阅尽了千古风流, 可是她,就那么淡淡地超然地挂在天上, 人间的一切似乎全在眼里,又似乎全不在眼里。 这样的月亮融进李白的酒杯,怎不使醉中的李白凡心顿释,俗念全消。 月在酒里,酒在诗中,一个飘飘然然的诗仙在千年的月下独酌。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只有月方解其情,只有月方会其意。 所以,不是月不解饮, 而是只有月才解饮的 浪漫的忧伤, 只有影来随身的 诗意的寂寞,充溢在李白的心头。 李白醉了,醉在这如诗的月中。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有明月相伴,李白,愿长醉在千年的诗酒风流中。 李白,神采飞扬逸兴满怀的在奇山秀水间飘荡, 以他独特的 文化人格魅力 俯视人寰,傲视众生。 只有月 才知他的情思,只有酒 才解他的豪气, 只有诗,才能诠释他的性灵。 李白,以山为笔,以水为墨, 把自己 浪漫成了 不老的艺术形象—— 一个 醉人的诗仙。 沐浴着如霜的月色,我醉了, 醉在了一个梦到李白的梦里……
最大气苍凉的景色描写: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最自信的诗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最狂傲不羁的句子: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最无奈的诗句: 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
最符合金庸设定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最脍炙人口的忧愁诗: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最细腻的景物描写: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化为经典成语的诗句: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最惊心动魄的景物描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最孤独的感受: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中国人最熟悉最经典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最悲凉一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最有意境的诗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最有气魄的: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最沉郁的诗句: 大鹏飞兮振八裔, 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 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气魄最大: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渡玉门关。
最拽的: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最浪漫深情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最清纯的: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最幽怨的: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最苍凉大气的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最豪气干云的: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地为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是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二、《峨眉山月歌》朗诵
三、诗歌背景简介、鉴赏
绝句虽短小,却往往更能体现出诗人含吐不尽的情思和精妙绝伦的构思。《峨眉山月歌》是李白的第一首写月诗,诗人是如何写月的呢?
——这首诗美好到什么地步呢?匪夷所思。月亮可以用什么来形容?李白用的竟是“秋”字。秋风送爽,天淡云高,秋月扬明辉,虽然只是半轮,想必也很明亮了。 天上半轮明月,脚下是滔滔流水——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一句,是说李白要向三峡去,就要离开四川了,所以会思君。这个“君”,我们直接理解为峨眉山月,这样才最好,也最有诗意。 全诗看似咏月,实则抒怀。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了“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及,更是怀想之情的象征。
四、引申阅读。太白十诗九言月,明月经由诗人的反复吟咏成为了美丽动人皎洁的形象,被赋予了特别的生命和感情。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节选)
静夜思(对比阅读)
入蜀时“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也好,出蜀时“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也好,横竖月亮是从他家后山上出来的。这个李白有意思,月亮是他家的,不是别人的,这真是天仙化人的想法。李白好像不怎么提及他的家乡,不写自己的父母,但对家乡的月亮感特别深,他总是借峨眉山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感觉,他笔下的山月是他一生一世化不开的乡愁。
五、(资料)图片、传说 —— 爱月
六、其实,天地间美好的事物何其繁多,而人类的感情世界又是何其丰富,为什么谪仙人偏偏对月亮如此情有独钟?月之意象又寄托了谪仙哪些情思?
——在李白的咏月诗中,明月意象具有丰富的意蕴。月的意象熔铸了诗人自己的人格和情趣,既体现了民族文化审美特征的共性,又体现了诗人强烈的个性特征,月之于李白,就像陶渊明的“菊”,林和靖的“梅”,成了诗人的化身。 月亮象征着纯净皎洁,李白像古人一样也经常用月来象征人的高洁品质,使其诗歌表现出一种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他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追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使其诗歌呈现出一种清水芙蓉的美
月下独酌
但凡天才都是孤独的。李白渴望功名,却仕途坎坷,他追求自由却备受压抑,他向往人格平等,却在森严的社会等级中举步维艰,但诗人那种在盛唐精神熏陶下所形成的高昂豪迈、自由进取的开放气质又使得他不能在孤独的海洋中沉默。李白的一生中有大起大落,有惊涛骇浪,他所写的月亮却是纯洁、安静、明亮的。
七、课堂练笔。“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这是杜甫称赞李白的诗句。请我们同学也拿起手中的笔,用你最饱含激情与诗意的语言,展开想象,为李白或李白的月亮写一段话,文体不拘,长短皆宜。
八、哲理小结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月,青天悬玉钩。”(《挂席西江上待月有怀》)
“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宗之》)
这是写月出的位置及其周围环境。李白写得最多的是山上月和山间月,视野开阔,月的动态使人顿生清新明媚的舒畅之感。另有水上月,望去又别是一种迷蒙幽冷的景象: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树。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初月》)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雨后望月》)
有时月挂松梢,给人以窅缈古奥之感: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送杨山人归嵩山》)
有时月亮透过藤萝窥见,则又令人心清神爽:
“闲窥石镜清我心,绿萝开处悬明月。”(《庐山谣》)
“摇荡女萝枝,半挂青天月。”(《忆秋浦桃花旧游》)
以上所举山、水、松、萝,是为说明月出的位置,其本身又是李白咏月诗中常见的景物,或幽冷隽永,或刻削古峭,无不具有一种非人间的童话般的幻想色彩。景物是真实的,极为寻常的,却又好象是在梦幻中看见的。有时还能看见些在月光下活动的小动物——猿和鹭,也使人产生同样感觉: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秋浦歌》其五)
“痛饮龙筇下,灯青月复寒。醉歌惊白鹭,半夜起沙滩。”(《送殷淑》其三)
白猿饮水、白鹭受惊起飞,都是从现实里捕捉到的真实动态。有趣的是,这些动态并未破坏,反而增强了月光世界的静谧和神奇。甚至是人的活动,也很难打破上述的意境。李白的月光世界里人物形象为数不多,均出自下层社会,如:
“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越女词》其四)
“镜潮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同上其五)
前写月下等待幽会的男女,后写月夜从远处看见的一群湖上少女,均具有活泼的生活气息,却又使人感到真中有幻、动中有静。后首仅以月比水,其实写的也是月夜,只有在月光下才能产生那样的透明感。在这神奇的世界有时还传出劳动者的歌声: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莲女,一道夜歌归。”(《秋浦歌》其十三)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秋浦歌》其十四)
李白生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七零一年),主要活动于玄肃两朝。玄宗前期,即开元年间,由于开国百年统治者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安定社会,因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史称“开元盛世”。但是“开元盛世”的背景后面仍然滋生着种种矛盾,所以到了玄宗后期,即天宝年间,社会的腐朽与日俱增,社会经济受到了严重破坏,唐王朝的黄金时代转瞬即去。李白正处于这样一个盛衰更替的历史时期。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风流倜傥,豪放不羁,爱好剑术,崇尚游侠,二十五岁前便饱览了家乡蜀中的名山大川,二十六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
这是诗仙在月下的独白。明知孤独,却不甘寂寞;明知潦倒,却依然旷达。于是,他请出无情的明月和无形的影子作证。既歌且舞,醒而后醉,聚又复散,写活了明月,写活了影子,也写出了自己。
李白对峨眉月始终未能忘怀,就是万里远游之后,也一直既看且忆,更感觉她相伴而行。而今在黄鹤楼前看见来自故乡的僧人,他带来了峨眉月,这明月定将伴送他到长安去。这明月不仅照到江夏,照到长安以及周围的秦川,而且回到蜀中仍有峨眉月相伴。其实,万里共明月,本无所谓这里明月那里明月之分。但是,这一方面可见李白对故乡月亮情有独钟,另一方面对比自己身似浮云,滞留吴越,羡慕蜀僧归时还可见到峨眉月。
从床前到天上,从月光到秋霜,距离不可谓不远,想象的桥梁就在这一瞬间架起来了;从举头到低头,从望月到思乡,就在一俯仰之间完成了。神思飞越千里之外,天涯足迹,人世的沧桑,一一浮出脑海。
在从古至今的诗人中,有谁作品中曾出现了如此之多的月亮,有谁能挖空心思赠与月亮如此绚丽多彩的芳名,不说后无来者,但肯定前无古人。总而言之,李白对月亮始终有着诚挚的向往和追求。因为月亮是纯洁高雅的象征,合于诗仙光明磊落的心地,于是,李白望月、思月、呼月、邀月、问月、醉月、赏月、弄月、梦月,甚至“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但是现实生活总是不尽人意,只能“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哗及贾至游洞庭》)。我们由此可见李白对明月之喜爱,也因此悟出诗仙之子“明月奴”之命名缘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于是,李白乘上一叶轻舟,把酒问月,浪游采石江中,“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
皓月当空,映在水波不兴的江中,好象一轮白玉盘;清风徐来,“永影弄月色”(《金陵江上遇蓬隐者》),又散作万点银光。多么美丽!多少光明!多么诱人!“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李白醉倚在船舷上伸出了双手,向着一片银色的光辉扑去……于是,他化成了皎皎的明月,永远照耀着在中华大地上。
仰望夜空。月轮已到中天,遍洒着清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酒问月》)我感觉着造化的玄妙,心灵追随着那静静燃烧的光明的火球栖止半空,没有思想,只有一缕无由的感伤……
李白一生坎坷,报国不成,因而常神游太虚,以月寄心。
一个大展雄才的自由的空间? 也许只有在酒里,只有在醉中。 醉眼看人生,人生才有了诗意; 朦胧看世界,世界才显得清纯。 李白,只有醉了。 醉中的李白与月对望, 月之高洁,月之冷傲,月之洒脱,月之圆融, 成了李白咏之不尽的意象。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常思,这些诗句不是写出来的, 而是从李白的心里流出来的。 孤独的月亮阅尽了千古风流, 可是她,就那么淡淡地超然地挂在天上, 人间的一切似乎全在眼里,又似乎全不在眼里。 这样的月亮融进李白的酒杯,怎不使醉中的李白凡心顿释,俗念全消。 月在酒里,酒在诗中,一个飘飘然然的诗仙在千年的月下独酌。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只有月方解其情,只有月方会其意。 所以,不是月不解饮, 而是只有月才解饮的 浪漫的忧伤, 只有影来随身的 诗意的寂寞,充溢在李白的心头。 李白醉了,醉在这如诗的月中。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有明月相伴,李白,愿长醉在千年的诗酒风流中。 李白,神采飞扬逸兴满怀的在奇山秀水间飘荡, 以他独特的 文化人格魅力 俯视人寰,傲视众生。 只有月 才知他的情思,只有酒 才解他的豪气, 只有诗,才能诠释他的性灵。 李白,以山为笔,以水为墨, 把自己 浪漫成了 不老的艺术形象—— 一个 醉人的诗仙。 沐浴着如霜的月色,我醉了, 醉在了一个梦到李白的梦里……
最大气苍凉的景色描写: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最自信的诗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最狂傲不羁的句子: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最无奈的诗句: 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
最符合金庸设定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最脍炙人口的忧愁诗: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最细腻的景物描写: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化为经典成语的诗句: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最惊心动魄的景物描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最孤独的感受: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中国人最熟悉最经典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最悲凉一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最有意境的诗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最有气魄的: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最沉郁的诗句: 大鹏飞兮振八裔, 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 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气魄最大: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渡玉门关。
最拽的: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最浪漫深情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最清纯的: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最幽怨的: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最苍凉大气的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最豪气干云的: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