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人教版高三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29阅读:
字号:小|大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关注国计民生,感时忧国的精神,在逆境中不懈追求人生价值的抱负,与忍耐和承受苦难的人格;注重学生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2、了解这篇传记文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会文学真实性的特点,以及此传记中人、诗、史三者有机结合的特点。
3、充分利用教材,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传记,有效的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资料。
【教学重难点】
1、本文学术性强,牵涉到许多历史时间,学生阅读可能有难度。
2、阅读时需提醒同学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历史时间的讨论上,重点应放在大致了解杜甫的文学生涯及诗人在“万方多难”中生发的诗歌创作上,体会杜甫的人格追求。
【教学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000多年前,当唐朝岌岌可危、风雨飘摇之时,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就是用他的一根笔写下了无数的诗篇。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这是杜甫逝世前一年对自己的写照。后人从这孤独的形象中看到了他包容乾坤的博大胸怀以及回旋天地,与元气同在的精神力量。
这篇冯至所写的传记,展现了杜甫生命中的一个片段。《杜甫传》原有13节,大约3万字,限于篇幅,本文只选了其中的“长安十年”“流亡”“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三节,部分段落有删节。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诗人冯至的笔迹,再次回到那个时代,同诗人杜甫一起去感受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通过他的诗歌一起去感受一份与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的炽热而跳动的心灵。
二、写作背景与作者简介
本文写于1946年,历时三年。冯至从青年时代就非常热爱杜甫。抗战期间,无论是在颠沛流离的途中,还是在相对沉静的昆明山中,冯至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了写作《杜甫传》的准备,并在1945年发表了《杜甫和我们的时代》和《我想怎样写一部传记》两篇相关文章。
冯至(1905-1993),出生于河北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回家后先后在同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校任教。作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语),其诗歌创作主要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等;作为学者,他的杜甫研究和歌德研究都十分优秀。此外,他的散文作品《山水》和小说《伍子胥》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
三、介绍杜甫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杜甫出生于一个有着文学传统的家庭中,他的爷爷杜审言也是唐朝(武则天时期)著名的诗人,所以他7岁开始学诗,15岁时就已扬名。杜甫的诗歌现存1400多首,它们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情况,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同时,这些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者个人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诗歌被后代称为“诗史”。
四、学习指导与阅读文本
1、学习指导
这篇传记文学性较强,牵涉到的历史事件较多,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学习本文之前,同学们一定要先对文章中的一些内容作一些预习,最好能够做一些笔记和摘录。
①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杜甫生活的时代有什么样的特点?
②从杜诗入手,分析诗人、感情、社会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③从杜甫其人入手,分析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圣”?
2、快速浏览全篇,重点阅读第一部分“长安十年”内容,填写下表1:
表1:长安十年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点 人格追求
746—755 这时的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的征象。长安被阴谋和恐怖的空气笼罩着,几年前饮中八仙的那种浪漫的气氛几乎扫荡无余了。 初到长安时,漫游时代的豪放情绪还没有消逝。但随着与现实的接触渐多,豪放的情绪逐渐收敛,随之产生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 又想在长安谋个官职。 《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①诗歌常有这样的对句:上句说要脱离使人拘束的帝京,下句紧接着说不能不留在这里。
②在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道路上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 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形成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①解读《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和《投简咸华两县诸子》二诗:
(汝阳王李琎是唐玄宗的侄子,杜甫能到他府上走动,多半有某种背景。何人举荐却无据可查。杜甫的袖袋里,可能有几封举荐信的。他进京献诗《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前提是要踏进王府的门槛。经济上的困顿使他追求功名,但改变不了他的病和饥寒的现状。)
②解读《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这首诗的深刻之处,在于作者没有把笔墨局限在一时一事的描写上,而是通过征夫之口,把此次征丁放在连年征战的大背景下,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表现了人民群众所受的兵役之苦,在最深的层面上揭露了唐玄宗不顾人民死活,频举开边之战的卑劣心肠。作者的立脚点显然在人民一边,这标志着杜甫在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道路上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这首诗可以看作是他的一座里程碑。)
③解读《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第一部分是自述平生之志,并揭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杜甫以”稷契“作为立身的标准,稷和契是辅佐虞舜的两个贤臣,他们爱民如子,政绩显著。然而,这种高尚的志向却遭到了世俗之辈的嘲笑,遭到了当权者的冷漠,把杜甫长期置于衣食不保的境况之中。相反,那些经营私利的“蝼蚁辈”们却衣食饱暖,飞黄腾达。)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有神仙,烟雾蒙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诗的第二部份是记述途经骊山时的观感。杜甫半夜从长安出发,行至骊山脚下,天已黎明,这时,他听到从骊山行宫里传来震天动地的音乐声,想到君臣们正在通宵达旦地作乐,于是便依据平素所闻,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他们的享乐生活,揭示了统治者靠掠夺民财以膏腴自身的社会本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群冰从西下,极目高远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第三部分是叙述路过泾渭时的艰难情形和到家后的见闻感受。以上十句,笔墨集中在过河这件事上,写得曲曲折折,感慨淋漓。先是渡口移动,不得不改道;到了新渡口,又无船可渡,从上游漂下来的巨大冰块,汹涌而来;幸而有座桥,却又摇摇晃晃,走在上面,心惊胆战。这一情节实为作者10年长安艰难生活的缩影。作者使用以小见大,寓情于事的艺术手法,展示出久历的坎坷和积郁的心境。)
④总结
长安十年的生活磨砺,杜甫已变成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他不但在思想上已经成熟,而且在艺术上也已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第二课时
一、 回顾旧课
二、 填写表格2,分析课文
表2:流亡生活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点 人格追求
755—757 安史之乱开始,唐代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剧烈变化:政治上,丧失中央集权的统治力量,对外抵御不了外族的入侵;经济上,生产力下降,社会贫困日渐加深。 杜甫在长安沦陷前的一个月离开了长安。 《春望》《月夜》《北征》 时代的变化反映在杜甫的诗中,他在这些诗中发扬了他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此后唐代的诗歌有一部分走向现实主义的朴质的道路。 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思,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的情绪和愿望。
①解读《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载(757)。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 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②解读《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所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③解读《北征》(选段):
况我堕胡尘, 及归尽华发。经年至茅屋, 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 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 颜色白胜雪。
见爷背面啼, 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 补绽才过膝。
海图坼波涛, 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 颠倒在裋褐。
老夫情怀恶, 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 救汝寒凛栗。
粉黛亦解包, 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 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 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 狼藉画眉阔。
生还对童稚, 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鬚, 谁能即嗔喝?
翻思在贼愁, 甘受杂乱聒。新归且慰意, 生理焉得说!
(这首长篇叙事诗,实则是政治抒情诗,是一位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的封建士大夫履职的陈情,是一位艰难度日、爱怜家小的平民当家人忧生的感慨,是一位坚持大义、顾全大局的爱国志士仁人述怀的长歌。本诗于平实的叙述中反映重大的生活感受,显示出诗人在诗歌艺术上的高度才能和浑熟技巧,足以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地用诗歌体裁来写出这样一篇“博大精深、沉郁顿挫”的陈情表。)
④总结
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思,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的情绪和愿望。
第三课时
一、回顾旧课
二、填写表格2,分析课文
表3: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点 人格追求
757—759 唐军收复长安,肃宗也回到长安。 杜甫和家属再次回到长安。 《新安吏》《石壕吏》《新婚别》 不仅反映人民的痛苦,而且深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 从思想感情上完成了日渐远离皇帝而走向人民的痛苦过渡。
①解读“三吏”之一《新安吏》: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新安吏》是写未成丁的少年被征当兵。新安(今河南新安)县在洛阳西70里。作者从洛阳出发,傍晚时抵达县城,见县吏征点少年入伍,惊问其故,方知是上边下达公文:壮丁征尽,次选少年。杜甫怀着沉痛的心情望着这群身材短小的孩子,用笔录下送行的场面。)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杜甫对人民的苦难是同情的,但他也十分清楚,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必须用战斗去回答;为了安慰这些悲哀的送行者,当时只得说些宽心话了。)
②解读“三吏”之二《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首诗深刻地揭露了差吏的狠毒无情,抓丁所及,连老太婆都不放过,由此可见当时的兵役制度已经黑暗到何种程度!)
③解读“三别”之一《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 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 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 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 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 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 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 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 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 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 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 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 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 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 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 与君永相望!
(诗中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的离别,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头天结婚,第二天新郎就去当兵,这完全违背当时新婚者不服兵役的常理和习俗。一想到丈夫就要到九死一生的战场上去,新娘悲痛得心如刀割。但她同样认识到,丈夫的生死,爱情的存亡,与国家民族命运,是不可分割地连结在一起的,要实现幸福的爱情理想,必须作出牺牲。于是,她强抑悲怨痛楚,在离情别绪中,平静而深情地鼓励丈夫,同时炽热坚定地表达至死不渝的爱情誓言。这首诗写出了当时人民面对战争的态度和复杂的心理,以及他们对正常人生和亲情的留恋,他们为国家承担责任的勇气。)
④小结
从思想感情上完成了日渐远离皇帝而走向人民的痛苦过渡。
总结
“长安十年”的困顿,孕育了杜甫思想变化的种子;“安史之乱中的流亡生活”则使得杜甫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丰富了自己的爱国思想和同情人民的感情。杜诗中反复呈现的两种感情旋律:一、无论“慨世”还是“慨身”,杜甫个人的喜怒哀乐总是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通;二、杜甫无论遭遇多少挫折与艰难,始终不放弃对生活的承担与执著的意志。
第四课时
一、问题探讨
1、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它深刻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多年的社会风貌,生动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历程。试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为什么杜甫的诗歌会被称为诗史?
提示:杜甫的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就在于他在诗歌中真实记录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年间的社会历史状况,这其中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也有普通老百姓痛苦呻吟的写照,不同于正史只关注帝王将相的文治武功,他的诗歌把目光投向广大的人民,即使在个人身世的感喟中,我们也能看到时代的影子。
2、“还杜甫的本来面目,他的伟大之处和历史局限都要写够,写出分寸。”请从原文中找出一两处具体 ,说说冯至是如何实践他的这种写作要求的?
提示:杜甫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关注现实,关心民生疾苦,这些在他的诗歌中都有很具体的放映。但是,杜甫并不是一个高大全的人物,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比如:
①“他在长安一带流浪,一天比一天穷困,为了维持生活,他不能不低声下气,充作贵族府邸的‘宾客’。”
②“他40 岁以前存留下来的并不多,一共不过50来首,其中固然有不少富有创造性的诗句,但歌咏的对象不外乎个人的遭遇和自然界的美丽和雄壮。”
③最后一节结尾指出杜甫对统治阶级的某些幻想,以及对“变乱”在、性质的模糊看法,这也是杜甫历史局限性的表现之一
……
通过上面的例句,我们可以看出冯至在作品中刻画了一个为贫困和仕进心折磨的真实的杜甫。但是,作者如实写出杜甫的局限性,不不会削弱杜甫的伟大,相反。我, 看到的却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
二、总结
在杜甫生活的近60年的时间中,随着年代的不同、环境的不同、以及作者本身思想、情绪的不同,所创作的诗歌的思想内容也有所不同。杜甫的诗歌,有的记叙时事、议论时政,有的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还有的流露出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对亲朋邻里的真挚情意。但无论内容如何,杜甫诗歌总体来说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同时,有着精于锤炼而又天然自成的语言。
三、 布置作业
1、 课后再细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章节,进一步通过杜甫的诗章去感受那伟大的声音;
2、 完成《优化设计》相关部分;
3、 课下寻找资料,最好能阅读《杜甫传》全文。
1、了解诗人关注国计民生,感时忧国的精神,在逆境中不懈追求人生价值的抱负,与忍耐和承受苦难的人格;注重学生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2、了解这篇传记文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会文学真实性的特点,以及此传记中人、诗、史三者有机结合的特点。
3、充分利用教材,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传记,有效的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资料。
【教学重难点】
1、本文学术性强,牵涉到许多历史时间,学生阅读可能有难度。
2、阅读时需提醒同学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历史时间的讨论上,重点应放在大致了解杜甫的文学生涯及诗人在“万方多难”中生发的诗歌创作上,体会杜甫的人格追求。
【教学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000多年前,当唐朝岌岌可危、风雨飘摇之时,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就是用他的一根笔写下了无数的诗篇。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这是杜甫逝世前一年对自己的写照。后人从这孤独的形象中看到了他包容乾坤的博大胸怀以及回旋天地,与元气同在的精神力量。
这篇冯至所写的传记,展现了杜甫生命中的一个片段。《杜甫传》原有13节,大约3万字,限于篇幅,本文只选了其中的“长安十年”“流亡”“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三节,部分段落有删节。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诗人冯至的笔迹,再次回到那个时代,同诗人杜甫一起去感受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通过他的诗歌一起去感受一份与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的炽热而跳动的心灵。
二、写作背景与作者简介
本文写于1946年,历时三年。冯至从青年时代就非常热爱杜甫。抗战期间,无论是在颠沛流离的途中,还是在相对沉静的昆明山中,冯至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了写作《杜甫传》的准备,并在1945年发表了《杜甫和我们的时代》和《我想怎样写一部传记》两篇相关文章。
冯至(1905-1993),出生于河北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回家后先后在同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校任教。作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语),其诗歌创作主要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等;作为学者,他的杜甫研究和歌德研究都十分优秀。此外,他的散文作品《山水》和小说《伍子胥》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
三、介绍杜甫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杜甫出生于一个有着文学传统的家庭中,他的爷爷杜审言也是唐朝(武则天时期)著名的诗人,所以他7岁开始学诗,15岁时就已扬名。杜甫的诗歌现存1400多首,它们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情况,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同时,这些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者个人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诗歌被后代称为“诗史”。
四、学习指导与阅读文本
1、学习指导
这篇传记文学性较强,牵涉到的历史事件较多,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学习本文之前,同学们一定要先对文章中的一些内容作一些预习,最好能够做一些笔记和摘录。
①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杜甫生活的时代有什么样的特点?
②从杜诗入手,分析诗人、感情、社会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③从杜甫其人入手,分析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圣”?
2、快速浏览全篇,重点阅读第一部分“长安十年”内容,填写下表1:
表1:长安十年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点 人格追求
746—755 这时的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的征象。长安被阴谋和恐怖的空气笼罩着,几年前饮中八仙的那种浪漫的气氛几乎扫荡无余了。 初到长安时,漫游时代的豪放情绪还没有消逝。但随着与现实的接触渐多,豪放的情绪逐渐收敛,随之产生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 又想在长安谋个官职。 《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①诗歌常有这样的对句:上句说要脱离使人拘束的帝京,下句紧接着说不能不留在这里。
②在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道路上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 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形成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①解读《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和《投简咸华两县诸子》二诗:
(汝阳王李琎是唐玄宗的侄子,杜甫能到他府上走动,多半有某种背景。何人举荐却无据可查。杜甫的袖袋里,可能有几封举荐信的。他进京献诗《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前提是要踏进王府的门槛。经济上的困顿使他追求功名,但改变不了他的病和饥寒的现状。)
②解读《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这首诗的深刻之处,在于作者没有把笔墨局限在一时一事的描写上,而是通过征夫之口,把此次征丁放在连年征战的大背景下,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表现了人民群众所受的兵役之苦,在最深的层面上揭露了唐玄宗不顾人民死活,频举开边之战的卑劣心肠。作者的立脚点显然在人民一边,这标志着杜甫在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道路上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这首诗可以看作是他的一座里程碑。)
③解读《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第一部分是自述平生之志,并揭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杜甫以”稷契“作为立身的标准,稷和契是辅佐虞舜的两个贤臣,他们爱民如子,政绩显著。然而,这种高尚的志向却遭到了世俗之辈的嘲笑,遭到了当权者的冷漠,把杜甫长期置于衣食不保的境况之中。相反,那些经营私利的“蝼蚁辈”们却衣食饱暖,飞黄腾达。)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有神仙,烟雾蒙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诗的第二部份是记述途经骊山时的观感。杜甫半夜从长安出发,行至骊山脚下,天已黎明,这时,他听到从骊山行宫里传来震天动地的音乐声,想到君臣们正在通宵达旦地作乐,于是便依据平素所闻,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他们的享乐生活,揭示了统治者靠掠夺民财以膏腴自身的社会本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群冰从西下,极目高远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第三部分是叙述路过泾渭时的艰难情形和到家后的见闻感受。以上十句,笔墨集中在过河这件事上,写得曲曲折折,感慨淋漓。先是渡口移动,不得不改道;到了新渡口,又无船可渡,从上游漂下来的巨大冰块,汹涌而来;幸而有座桥,却又摇摇晃晃,走在上面,心惊胆战。这一情节实为作者10年长安艰难生活的缩影。作者使用以小见大,寓情于事的艺术手法,展示出久历的坎坷和积郁的心境。)
④总结
长安十年的生活磨砺,杜甫已变成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他不但在思想上已经成熟,而且在艺术上也已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第二课时
一、 回顾旧课
二、 填写表格2,分析课文
表2:流亡生活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点 人格追求
755—757 安史之乱开始,唐代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剧烈变化:政治上,丧失中央集权的统治力量,对外抵御不了外族的入侵;经济上,生产力下降,社会贫困日渐加深。 杜甫在长安沦陷前的一个月离开了长安。 《春望》《月夜》《北征》 时代的变化反映在杜甫的诗中,他在这些诗中发扬了他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此后唐代的诗歌有一部分走向现实主义的朴质的道路。 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思,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的情绪和愿望。
①解读《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载(757)。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 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②解读《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所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③解读《北征》(选段):
况我堕胡尘, 及归尽华发。经年至茅屋, 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 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 颜色白胜雪。
见爷背面啼, 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 补绽才过膝。
海图坼波涛, 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 颠倒在裋褐。
老夫情怀恶, 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 救汝寒凛栗。
粉黛亦解包, 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 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 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 狼藉画眉阔。
生还对童稚, 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鬚, 谁能即嗔喝?
翻思在贼愁, 甘受杂乱聒。新归且慰意, 生理焉得说!
(这首长篇叙事诗,实则是政治抒情诗,是一位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的封建士大夫履职的陈情,是一位艰难度日、爱怜家小的平民当家人忧生的感慨,是一位坚持大义、顾全大局的爱国志士仁人述怀的长歌。本诗于平实的叙述中反映重大的生活感受,显示出诗人在诗歌艺术上的高度才能和浑熟技巧,足以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地用诗歌体裁来写出这样一篇“博大精深、沉郁顿挫”的陈情表。)
④总结
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思,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的情绪和愿望。
第三课时
一、回顾旧课
二、填写表格2,分析课文
表3: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点 人格追求
757—759 唐军收复长安,肃宗也回到长安。 杜甫和家属再次回到长安。 《新安吏》《石壕吏》《新婚别》 不仅反映人民的痛苦,而且深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 从思想感情上完成了日渐远离皇帝而走向人民的痛苦过渡。
①解读“三吏”之一《新安吏》: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新安吏》是写未成丁的少年被征当兵。新安(今河南新安)县在洛阳西70里。作者从洛阳出发,傍晚时抵达县城,见县吏征点少年入伍,惊问其故,方知是上边下达公文:壮丁征尽,次选少年。杜甫怀着沉痛的心情望着这群身材短小的孩子,用笔录下送行的场面。)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杜甫对人民的苦难是同情的,但他也十分清楚,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必须用战斗去回答;为了安慰这些悲哀的送行者,当时只得说些宽心话了。)
②解读“三吏”之二《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首诗深刻地揭露了差吏的狠毒无情,抓丁所及,连老太婆都不放过,由此可见当时的兵役制度已经黑暗到何种程度!)
③解读“三别”之一《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 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 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 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 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 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 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 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 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 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 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 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 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 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 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 与君永相望!
(诗中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的离别,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头天结婚,第二天新郎就去当兵,这完全违背当时新婚者不服兵役的常理和习俗。一想到丈夫就要到九死一生的战场上去,新娘悲痛得心如刀割。但她同样认识到,丈夫的生死,爱情的存亡,与国家民族命运,是不可分割地连结在一起的,要实现幸福的爱情理想,必须作出牺牲。于是,她强抑悲怨痛楚,在离情别绪中,平静而深情地鼓励丈夫,同时炽热坚定地表达至死不渝的爱情誓言。这首诗写出了当时人民面对战争的态度和复杂的心理,以及他们对正常人生和亲情的留恋,他们为国家承担责任的勇气。)
④小结
从思想感情上完成了日渐远离皇帝而走向人民的痛苦过渡。
总结
“长安十年”的困顿,孕育了杜甫思想变化的种子;“安史之乱中的流亡生活”则使得杜甫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丰富了自己的爱国思想和同情人民的感情。杜诗中反复呈现的两种感情旋律:一、无论“慨世”还是“慨身”,杜甫个人的喜怒哀乐总是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通;二、杜甫无论遭遇多少挫折与艰难,始终不放弃对生活的承担与执著的意志。
第四课时
一、问题探讨
1、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它深刻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多年的社会风貌,生动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历程。试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为什么杜甫的诗歌会被称为诗史?
提示:杜甫的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就在于他在诗歌中真实记录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年间的社会历史状况,这其中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也有普通老百姓痛苦呻吟的写照,不同于正史只关注帝王将相的文治武功,他的诗歌把目光投向广大的人民,即使在个人身世的感喟中,我们也能看到时代的影子。
2、“还杜甫的本来面目,他的伟大之处和历史局限都要写够,写出分寸。”请从原文中找出一两处具体 ,说说冯至是如何实践他的这种写作要求的?
提示:杜甫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关注现实,关心民生疾苦,这些在他的诗歌中都有很具体的放映。但是,杜甫并不是一个高大全的人物,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比如:
①“他在长安一带流浪,一天比一天穷困,为了维持生活,他不能不低声下气,充作贵族府邸的‘宾客’。”
②“他40 岁以前存留下来的并不多,一共不过50来首,其中固然有不少富有创造性的诗句,但歌咏的对象不外乎个人的遭遇和自然界的美丽和雄壮。”
③最后一节结尾指出杜甫对统治阶级的某些幻想,以及对“变乱”在、性质的模糊看法,这也是杜甫历史局限性的表现之一
……
通过上面的例句,我们可以看出冯至在作品中刻画了一个为贫困和仕进心折磨的真实的杜甫。但是,作者如实写出杜甫的局限性,不不会削弱杜甫的伟大,相反。我, 看到的却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
二、总结
在杜甫生活的近60年的时间中,随着年代的不同、环境的不同、以及作者本身思想、情绪的不同,所创作的诗歌的思想内容也有所不同。杜甫的诗歌,有的记叙时事、议论时政,有的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还有的流露出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对亲朋邻里的真挚情意。但无论内容如何,杜甫诗歌总体来说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同时,有着精于锤炼而又天然自成的语言。
三、 布置作业
1、 课后再细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章节,进一步通过杜甫的诗章去感受那伟大的声音;
2、 完成《优化设计》相关部分;
3、 课下寻找资料,最好能阅读《杜甫传》全文。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