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直击高三语文总复习五大误区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33阅读:
字号:|
沅江二中 钟江怀

高三语文总复习的根本目的,显然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学生在高考中的语文成绩。但是纵观实际复习过程,有许多教学行为华而不实,实质上与这个目的背道而驰,不仅谈不上真正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素质教育,也不是能提高学生高考中语文成绩的有效应试教育,而是地地道道的“伪应试教育”。

一、考试泛滥成灾,“模拟”劳而无功

高考以检测学生高中三年最终具有的语文知识与能力为根本目的,高考复习显然要以语文知识归纳和语文能力培养为根本出发点,并通过模拟考试检测知能训练到位情况、培养良好的考试习惯和应试技巧。那么,每周一次甚至两次的频繁模拟考试具备这两方面的功能吗?一方面,不是统筹安排、系统命制因而没有太大关联的若干套模拟试卷所涵括的知识技能无疑是交叉的、零碎的,对学生构建语文系统的知能框架作用不大。另一方面,频繁的考试是否训练了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培养了理性的应试心态呢?显然也没有。次数过多的考试使学生对考试的态度变得麻木和无所谓,考试时感情淡漠、思维迟钝,效率低下。因为次数过多使学生脑力不堪重负,而自行降低了对思维、速度、技巧方面的要求,于是模拟考试失了“模拟训练”的功能,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自由练习课,一旦走入考场不可避免地陷入思维速度、灵活性无法适应考题要求的巨大恐慌。



教师以考代练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是语文教学的简单化和庸俗化,其结果是技巧至上、双基不牢。例如写作训练,必须是写作心理、写作过程、常见文体、材料积累综合训练的完美结合,而应试作文讲究的是避实就虚、营造亮点、结构匀称……出发点是方便、取悦于阅卷老师,是重技巧轻基础的一种表现,甚至是对学生价值取向和人格塑造的一种误导。整治“过度”考试,势在必行了。

二、复习旷日持久,基础浮浅薄弱

高中三年,用于理性地归纳整理语文基础知识技能的时间,即总复习时间竟然达到将近一年半。请问学生有多少时间进行阅读写作的实践和积累?又积累了多少语言材料和情感知觉可作为知识技能归纳整理的基础?高考复习成了天源之水,无根之木,只能是方法规律的空虚堆积,谈不上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于是乎,责怪学生愚笨者有之,埋怨学生基础薄弱者有之。

其实,高三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是高三复习对日常读写训练时间的剥夺。之所以能轻易的剥夺,又在于高一、高二语文教学目标的迷失。有限的几篇课文和几次指定作文太容易上完了!以平均每篇课文和每次作文都花3节课计算,一期至少要多出近二分之一的课时!多的时间怎么办?无非是语文知识归纳整理和反复的考试、讲评,再有就是提前上下期的新课。所以,二年二期刚开学不久,高一高二全部新课就上完了可以说是不足为奇了。这样,是为高三总复习“争取了时间”吗?诚然如此。但是,且慢,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应该是以课文为教学本体,还是以大纲规定的高一高二阶段必须掌握的语文知识技能为教学本体?(从这个角度看,高一高二的课没有那么容易教完。)第二,规定高三阶段必须掌握的语文知识技能训练是可以“跳级”,而直接进入高中语文总复习的吗?如此一来,学生高一高二狼吞虎咽(且不论吞下的是不是有营养的东西)、消化不良,高三还跳过一级,他们拿什么来复习?答曰——资料。大量的字音、字形、成语、病句等专题的归纳整理资料。密密麻麻的语文事实性知识集中呈现出学生,而对鲜活的语言文字进行情感体验、生命感悟、自主积累的过程被无情地阉割,后果只有一个:反胃,吃不下。即使咬紧牙关吃下去,也会消化不良——不能运用。

愚以为,读得多,想得多,自然“能读”;写得多,背得多,自然“会写”。只有“跳出高考迎高考”,忘记高考,全身心投入到朗读、摘抄、做札记、写文、写作文等语文活动中反复训练,来彰显语文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才能使高三的复习能高屋建瓴的对知识技能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全面的掌握,而不至成为华而不实的空中楼阁。而要做到远一点,充足的时间是必要的保证。所以,要调整高三的复习时间,集中复习最多三个月就够了。高三的全部课文都要上,规定训练的一个也不能跳过,富余的时间要分散到高一高二的日常教学中去。高三总复习之前日常教学中不带应试功利,而带着巨大情感内驱力和习惯推动力的阅读写作积累,是高三复习时基础薄弱最好的疗救方案。

三、方法规律过剩,有效指导匮乏

高考复习是方法规律的天下。类型甲乙丙丁,方法ABCD,步骤一二三四,注意1234,似乎方法规律之体系讲授得差不多之后,学生只需对号入座、机械搬用就可以了。但是很遗憾的是:学生记不牢这么多的方法和规律,即使努力记牢了,在做题的时候就是用不上!

我只想问一个问题:请问老师自己解题时是这样对号入座、生搬硬套的吗?显然不是!那为什么还要向学生强调这么多的方法规律呢?让他们自己看看,疑难处略作点拨不就就够了吗?解题指导,无须象学术论文那样严谨而深透,它全部的生命力在于:适用于学生。所以介绍的方法规律,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数量上一定要“少”。数量一多,考试时要么没时间一一套用,要么脑海里乱成一锅粥。

其次,在质量上一定要“精”。必须是老师深有感触,坚信笃行的,才具备讲的价值,才有可能内化为学生的心智技能。

再次,在来源上要“实在”。简单的讲,不能来源于标准答案,而要来源于教师的解题实践。我想,既然有“下水作文”的说法,为什么不能有“下水考试”的做法?教师和学生一样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模拟试题,然后再对照标准答案反思解题过程与方法、规律。跟学生讲这些方法和规律,比常见的对着答案想理由、说明标准答案为什么是正确的要有针对性得多,有实效得多。下水考试,实际上是教师变换角色,以学生身份进行新尝试、新体验。也许,老师会发现自己讲的绝大部分方法规律都失去了用武之地,全部的凭借只是直觉语感和极为有限的几种方法、几个步骤而已。

综上所述,我们以前绞尽脑汁构建的密密麻麻的方法规律的网络其实只须作简单的了解就可以了,而应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学生反复而广泛的阅读写作积累和训练过程中去。教师可以示范一种规范纯正的语感方式,可以示范一种简单易行的解题过程,而复习的绝大部分时间要给学生独立地练习和反思、总结。请注意,这里我强调了反思和总结。也许,我们并不缺少反复练习,但我们的学生绝对缺少反思和总结自己行之有效的解题方式与程序!学生被淹没在着眼于解答出题目本身的题海训练中,解答出题目后对同类知识的比较、辨析和对方法、规律的总结、归纳被普遍的忽视,题目做得再多,仍然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不难理解的了。

四、忽视情感认同,人文关怀缺失

兴趣、情感对学习的意义重大,是众所周知的一条心理规律。放眼高三语文复习实际我们会发现,对上述规律的背叛现象是如此的触目惊心!

教师惯常采用的复习形式有教师系统讲授各专题理论知识,教师串讲试卷或习题,学生默读复习资料,死记名句名篇和作文材料,还有每周一到两次的高考模拟测试……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已经缩水为对考试分数、名次这个终极目标的唯一关怀!其实只要是阅读和写作,就一定能有机地渗透进行兴趣培养、情绪调动、情感体验、人格茹养……而这些却大都被教师无情地摒除。兴趣和情感的缺失,必然使学生的记忆和思维的效率降低,也必将影响对语言敏锐的感知、联想、想象和意境再创造,进而影响语感的形成。

可以在复习中引进各种活动:竞赛、演讲、讨论、观摩、辩论、答“记者”问、座谈……而有时,仅仅是一个文采斐然的导,一次睿智的点评,一声激动的感叹,一句深情的现实关怀,也能让学生有更多参予的热情,深刻的思辩和难以忘却的记忆。

五、得分偶然性强,阅卷有失偏颇

高考,就其根本出发点而言,只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基于我们的独特困国情,高考竟然影响了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基础教育重心,使中国中小学校园充满了争夺高分和名次的浓重火药味,甚至很可怕地成了一种急功迎利、投机取巧、不择手段的畸形人格的塑造过程。我们平时的语文考试一定要让学生扎扎实实的练、实实在在的考,因为这是和高考性质和目的截然不同的考试!有别于高考终极选拔性、阅卷简易性等方面的要求,我们在阶段性测试试卷的命制和评阅方面,可以更加侧重阅读写作具体目标的落实和形成性训练。

关于命题。从高考模拟试卷的选择题得分情况来看,极少数特优学生能稳拿高分,但整的说来,选择题基本上是平时比较爱好和擅长阅读写作的学生翻身落马的陷阱,是不爱好更不擅长阅读写作的学生碰运气、搞舞弊的乐园。

所以,第一,应取消所有选择题。为便于阅卷,可以采用判断具体语句注音、字形、遣词造句、标点符号正误的判断题形式,每题一个句子,分值以一分为主。第二,应以主观题形式考查所有阅读题。因为现实生活阅读实践的两个基础特点是:(1)以问题为中心甚至无问题中心。(2)阅读理解与表达同步进行,如影相随。哪有多个选项相互诠释的情形?多个选项是对独立阅读的一种破坏,对阅读方向的一种误导。可能阅读题中选择题的设置是为了降低阅读理解难度或便于阅卷,但脱离了现实阅读实践特性的阅读考核有何意义与价值?所以应取消占阅读题主体的选择题形式,代之以主观表达题形式,把理解和表达结合起来考查。第三,应取消主观性阅读前三题。对文学作品的考查可以从两个层面着手。第一层面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整体分析,第二层面对内容和形式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品鉴。第一层面关注的是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常规技能,第二层面关注的是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和表述能力。第四,应当将考生硬背诵的名句名篇默写题改为提示中心默有关名句。将名句名篇默写的能力要求提到运用的高度,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领悟名句名篇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而非死记硬背一些僵死的事实性知识。

关于阅卷。语文主观题答案中应是准确理解和完美表达的统一,但实际阅卷过程中重理解轻表达。老师的唯一任务好象就是找要点甚至找关键词,很少有老师能在要点相同的情况下针对表达优劣而区别给分,这必然把语文阅读题变为单一的思维迷宫,而对阅读教学能力训练目标产生误导,也必将伤害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那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而言之,语文考试如果不能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甚至很差的学生(哪怕他的理解能力再强)凸现其劣势,如果不能对日常教学行为进行科学的引导,就一定在命题或阅卷某一方面存在致命的缺陷。所以,在阅卷过程中一定要偏重表述能力的评判,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

作者:413108 湖南省沅江市第二中学 钟江怀13874321421

作者邮箱: aaazjh@126.com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