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并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39阅读:
字号:小|大
教学要点:
辨析语病的步骤与方法
教学过程:
一、辨析语病的步骤
辨析与修改病句是高考考查的范围之一。辨析病句是修改病句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正确的辨析病句,才能有效地修改和消灭病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快速而又准确地辨析病句一般有三个步骤:
(一).将句子先读上一两遍,凭语感感觉一下句子是否正确,这样发现病句自然是最快捷最理想的。可是高考试题中的病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不是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必须走下一步了。
(二).从语法角度分析。之所以先语法而后修辞、逻辑,是因为语病中语法错误占的比例最大。另外,即使不是语法错误,分析一下句子结构对把握句意也有一定的好处,便于我们再作修辞、逻辑的分析。
(三).如果一个句子在语法上看不出什么毛病,就应再从修辞、逻辑角度检验,主要看它是否合乎事实、情理。
二、辨析病句的方法
辨析病句就是对病句的辨别和认识,要想快速而准确的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名著,增强语感外,掌握一定的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语感审读法。
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觉察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语病之所在。用这种方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胆大就是要敢于大胆地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找语病的耐心,二者需要相辅相承,不可偏废。
如:“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后,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变了样子”这个句子,我们一读总感觉到不顺畅,缺少了什么,实际上这个句子是一个中途易辙的病句,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新说起。像类似的句子,我们一般凭语感就能判断出来。
(二).筋脉梳理法。
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如:“教育战线肩负着培养大批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这个句子,凭语感很难看出有什么错误,但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个句子中的定语出了问题,即“大批”与“队伍”搭配不当。
(三).逻辑分析法。
有的语病不好从语法上查,这时要从事理上对其进行分析,看其是否违反事理。进行逻辑分析,要注意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进行分析,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如:“不论什么人,只要肯下苦功夫,就能成才”这个句子,读起来通顺,语法上找不到错误,经我们一推敲,就会发现句子把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误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要把“只要”改为“只有”,把“就”改为“才”,句子就没有毛病了。
(四).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从语法、事理等方面不好断定,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从而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
如:1998年高考试题中有这样一句:“这些软件单买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340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这个句子是否有错误,一部分考生弄不清,甚至认为“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是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用造句类比法来判断:1。原来卖1元,现在卖5角,价钱便宜了一半。2。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500元,价钱便宜了一半。3。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333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以上三句是对的,因此,原句也是对的。
再如:“围墙用的是红砖砌的”这个句子,读起来有点别扭,是否有毛病还拿不太准,这时,人们可以仿照一些句子:“文章用的是英语写的”“衣服用的是布做的”,我们可以知道这两种说法是错误的,这样就能推断出那个句子是错误的。
五.规律标志法。有些句子本身具有一定的标志,其语病往往就出现在那些有标志的部位。如:有多个否定词的句子,往往出现否定失当的错误;出现了“忌”“禁止”“防止”“预防”等词的句子,其错误也往往出现在否定失当上;有“能否”“是否”“成败”等词语的句子,往往出现一面与两面不能对应的错误;介词出现在句首的句子,往往出现介词掩盖主语的错误;概念并列时往往出现包容与交叉的关系等等。做题时,可根据这类句子的特点,准确地找到错误所在,从而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
1、“望”见句中有并列词或并列短语时,要检查这几个概念是否相互包容或各项能否与前后相关成分搭配。
(1).并列短语同有关成分不完全搭配
并列短语同有关成分搭配时,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形,如:
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1999年高考题)
这个句子的主语“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是并列短语,其中的“210辆消防车”与谓语“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不能搭配。
(2). 多个并列短语前后照应不当
有的句子中会有多个并列短语,稍不注意,这些短语前后可能会不照应,如:
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1994年高考题)
这个句子中有两个并列短语,即“理论上和政策上”和“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这两个并列短语前后失去照应。“理论上”应该与“深刻的说明”照应,“政策上”应该与“详细的规定”照应,因此,应该将“理论上和政策上”改为“政策上和理论上”,或者将另一个并列短语的顺序改一下9
(3).并列短语不能并列
从逻辑上来说,两个概念如存在种属关系,是不能并列的;如果疏忽大意违背了这一规律,就会造成语病,如: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2000年高考题)
这个句子中的“报刊”是指“报纸杂志”,自然不能与“杂志”并列;另外,“报刊”也好,“杂志”也好,都是出版物,自然又不能同“一切出版物”并列在一起。如果删去“杂志”,并将“一切”改为“其他”,就可以避免并列不当的毛病了。
(4).并列短语顺序不当
并列短语中的几个短语虽然是并列的,但也有个逻辑上的前后顺序,请看下面句子:
制作精良、选料上乘的“葵花牌”动物粉含有强化人体机能的多种营养成分。(1989年高考题)
这个句子中的“制作精良、选料上乘”是个并列短语,按产品的制作程序,应该是先“选料”,后“制作”。因此说成“选料上乘、制作精良”才符合逻辑。
(5).并列短语造成歧义
并列的多个人或物同时出现,可能导致涉及的对象不明确,就使句子有多种理解,产生了歧义,如: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发表存入了两家银行。(1998年高考题)
从字面上看,“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是个并列短语,由于“和”既可作连词,又可作介词,所以这个句子有两种理解:一是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去存钱,一是他和副总经理两个人背着总经理一个人去存钱。
总之,大凡句子当中出现并列短语,我们要全面考察它是否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语病。
2、“望”见以介词开头的句子,要检查句子是否缺主语。
例:(1)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提高了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删去“通过”,“这次学习”作整个句字的主语。)
(2)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删去“经过”,“老主任”作整个句子的主语)
3、“望”见句中有“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的词时,要检查人一面或两面的搭配问题。
例:(1)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后面“能否”两面对前面一面。)
(2)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前面“好坏”是两面,后面也应在“生产”前加“能否”,形成两面)
4、“望”见句子有关联词,要检查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是否颠倒或关联词是否配套使用或分句间语意自然形成的关系,是否与关联词所表达的关系相符。
例(1)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本句“他”应移到“如果”后)
(2) 只要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有些关联词必须配套使用。如,“只有……才……”就不能用作“只有……就……”。 )
(3)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不是条件关系,应将“不管”改为“尽管”)
5、“望”见句子含有“否定”词,要考虑是否误用多重否定。
例:这青山绿水、茂林丰田,对于这些老弄垦队员来说无疑不是青春汗水的结晶。(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肯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否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类似“无时无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表达一重否定意思。 本句应去掉“不”。)
6、“望”见句子中有“与”、“和”、“对”、“对于”时,要考虑主客位置是否倒置。
例: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应该是“今年”和“去年”比较)
7、“望”见句子的谓语是“是”、“成为”时,要考虑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是否一致。
规律:谓语是“是”等词时,主语和宾语应该都表示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或都表示行为活动。
例:今年全国招收的自费生,是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最多的一年比一。(删“一年”或删前面“全国招收的自费生”)
8、“望”见句子里有代词,可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
例: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这方面”指代不明)
9、“望”见句子有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时,可以考虑语序是否不当或是否产生歧义。
例:优秀共产党员,著名爱国将领吉鸿昌的女儿吉瑞芝给我们作了一个生动的报告会。(“优秀共产党员”应移到“女儿”后)
10、“望”见句子出现数词和集体概念的名词时,考虑是否搭配。
例:想起过去500多个岁月,我不禁流下了眼泪。(“500多个”不能修饰集体概念的名词“岁月”,改为“日子”)
11、“望”见句子有“关于”、“对于”、“对”,考虑是否混淆了三个词的用法。
例:3月报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大事都作了详细报道。(“对于”,介词,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对”,和“对于”的用法差不多,但是“对”所保留的动词性较强,因此有些用“对”的句子不能改用“对于”;“关于”,表示关涉,有提示性质。本句的“关于”就应该为“对于”。
12、“望”见句子中有谦辞和敬辞时,要考虑是否用错对象。
例: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笑纳”指自己送的东西请别人收下。)
13、“望”见句子中有数量词或数量词加名词“的”、“和”、“或”,要检查是否搭配不当或语序失当或歧义。
例: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工人献计献策的积极性。(“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歧义。)
课堂练习: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心头回响。
B.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漂泊》,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20多年的毛里求斯籍华裔作者之手。
C. 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
D. 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字、电报、电话、广播等传统信息手段相比,具有独特性。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虽然实验没有成功,但谁也不会认为这是他没有作努力的缘故。
B.最近两年,这个县通过兴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C.她说还是生一个好,你看是不是考虑一下她的意思?
D.上海公用事业的改革是基本上在国有老企业和大企业中展开的。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前不久,成安县油棉厂一个职工在下夜班时被一辆高速行驶的大货车撞倒受伤,然后就逃之夭夭。
B.适度的自我评价,实际上是把心理之船停泊在一个平静的“码头”;而超过个人实际的高目标,则容易造成心理失衡。
C.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被这伙制造伪劣产品的人挑动,设置重重障碍,围攻、阻止工商管理人员正常执行公务。
D.科学家在对流行病进行分析和动物实验后指出,大量饮酒或饮用酒精配制的饮料与癌肿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目前的中国足球人才短缺,竞争机制难以完善,个别队员恃才无恐,出现了职业道德与收入没有同步增长的怪现象。
B.创刊一年来,该报针对行业特点,遵循“指导性强、信息量大”的办报方针,取得了很大成绩,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誉为“导向好、品位高”。
C.来自铁路、邮电、卫生、公安、金融、电力等行业和部门以及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厦门、大连、苏州等城市的有关领导参加了座谈会。
D.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人为的蓄意破坏以及恶劣天气变化,都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灾难性后果。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那里的人都上堤去抢险,我的叔叔已经快有半个多月没有回过家。
B.柳敬亭不是一个很有家教、素质不高的人,但他不怕挫折,凭自己的努力成为很负盛名的说书家。
C.看到今天的成绩,我认识到这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对我的辛勤培养造成的。
D.温总理10月7日视察了中央电视台,对中国电 视事业暨中央电视台诞生40周年表示祝贺。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
B.老战友来拜访他十分激动。
C.他现在学习成绩还不错,但要考上大学,要看他以后能不能改进学习方法。
D.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性格,不卑不亢的气概。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翻开反动阶级罪恶活动的档案,这种失败的记录屡见不鲜: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和显赫一时的日本帝国主义者,不都在欧洲和中国的土地上写下过这种失败的记录?
B.我并没有否认他这次发言没有教育意义。
C.现在加德满都河谷地区还是冬季,早晚较凉,但在中午和暖的阳光下,穿毛衣也不嫌热。
D.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
8.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下,使我迅速地成长起来了。
B.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孔繁森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C.那崖壁上、沟壑边、大树上,到处可见的长青藤,可视为外婆人格精神的象征。
D.我校参加市三好学生代表会的代表团,是由三十名校级三好生中挑选出来的十三名三好生组成的。
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素有“江南第一大佛”之称的新昌大佛,历时两年的整修,恢复了庄严巍峨的面目。
B.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这座铜像,是由巴金等著名作家倡议,国内外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30万元铸成的。
C.冲突双方在联合国特使的调解下,经过三天的艰苦谈判,紧张的局势终于得到了缓和。
D.遭受了这样的挫折,大家都有点泄气,连一向沉得住气的车间主任也难免没有同 样的情绪。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B.这青山绿水,茂林丰田,对于这些老农垦队员来说无疑不是青春汗水的结晶。
C.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D.北京健康使者公司和10家医院共建的“医疗绿色通道”,是一种崭新的快捷求医机制。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小学生都是很熟悉的了。
B.驾车经过此地时,他发现一边放着一个写满红字的牌子,看上去字迹不很清楚。
C.对科学问题上的是非之争,不应采取压服的方式,尤其不能搞文字狱一类的东西 ,历史上凡是这样做了的,没有一次有好结果。
D.“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写诗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位政协委员对环保问题的见解不无道理。
B.当温总理作了1.5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使全场共响起18次掌声。
C.海湾战争初期,伊拉克通过设置大量假目标,迷惑了多国部队的飞机和侦察卫星的侦察效果,最终使部分飞机保留了下来。
D.植树节这天,几个学校的领导都来到了植树现场。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学习党的十四大文件,已经使我们对市场经济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的关键是要敢于实践,敢于尝试。
B.完全出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而造成环境污染损失的,免于承担责任。
C.对于那些情节严重的犯了罪的干部,特别是占据重要职位的干部,我们必须依法给以严厉的法律制裁。
D.我店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招收6名女服务员,年龄在18-22岁左右,必须有本市户口。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果美国政府不履行它在中美贸易协定、多种纤维品协定和纺织品协议中所应承担的义务,那么,任何人也难以预料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会不会出现逆转。
B.广州市公安局破获一起价值200余万元的特大银行抢劫团伙案。
C.今年我省招收的自费大学生,是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最多的一年。
D.在英国,一只狗进一次“美容院”的花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的三四倍。
1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从全国3824种社科类期刊中遴选出102种被确定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B.我们班物理不及格的现象逐步下降。
C.昔日盐井,今日建成温泉宾馆,泉水富含各种矿物质,沐浴时对人体有益。
D.小张初涉文坛,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长篇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1.D(A项“心头”应为“耳边”,B项句式杂糅,C项有歧义)
2.A(B项在“粮食”前加“使”,C项有歧义,可理解为“只生一个”或“再生一个”,D项词序颠倒,应为“基本上是”。)
3.B(A.“逃之夭夭”的主语不明,C“围攻……执行公务”不搭配,D项主客颠倒)
4.C(A项“职业道德”与“增长”不搭配,B项“誉为”缺宾语,D项“人为的”与“蓄意” 重复)
5.D(A项重复,删去“快”或“多”,B项前半句否定不当,后半句“很负盛名”语义重复,C项句子杂糅)
6.A(B项有歧义,C项肯否不照应,D项“竹画成为”“题材”搭配不当,删去“画”字)
7.D(A项词序不当,“不都”应放在“写下”之前,B项否定不当,C项不构成转折)
8.C(A项缺主语,可删掉“使”;B项语序不当,应为“所使用过的各式各样的……”,D项在“由”之后加“从”,构成介词结构“从……中”)
9.B(A项“历时”改为“经过”,C项改为“在……下,经过……谈判,冲突双方的紧张的局势……”,原句“冲突双方”没有相应的谓语,D项否定不当,改为“难免有”,删掉“ 没”字)
10.D(A项“节奏”与“看”不搭配也不合逻辑,B项否定不当,C项“……优越性是 ……再生能源”主宾不搭配。)
11.D(A项主客颠倒,B项有歧义,C项“这样”指代不明)
12.A(B项删去“当”和“使”,C项“迷惑”与“效果”不搭配,D项有歧义)
13.B(A项缺主语,删去“通过”,C项“依法”与“法律”重复,D项删“左右”)
14.A(B项“200余万元”不能修饰“抢劫团伙案”,C项“自费大学生”是“一年”,主宾不搭配,D项表意不明,“工资”为月工资或周工资不清楚。)
15.C(A项应在“选出”后加“的”,B项搭配不当,改“现象”为“学生”,“下降”为 “减少”,D项“第一部”与“处女作”重复)
辨析语病的步骤与方法
教学过程:
一、辨析语病的步骤
辨析与修改病句是高考考查的范围之一。辨析病句是修改病句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正确的辨析病句,才能有效地修改和消灭病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快速而又准确地辨析病句一般有三个步骤:
(一).将句子先读上一两遍,凭语感感觉一下句子是否正确,这样发现病句自然是最快捷最理想的。可是高考试题中的病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不是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必须走下一步了。
(二).从语法角度分析。之所以先语法而后修辞、逻辑,是因为语病中语法错误占的比例最大。另外,即使不是语法错误,分析一下句子结构对把握句意也有一定的好处,便于我们再作修辞、逻辑的分析。
(三).如果一个句子在语法上看不出什么毛病,就应再从修辞、逻辑角度检验,主要看它是否合乎事实、情理。
二、辨析病句的方法
辨析病句就是对病句的辨别和认识,要想快速而准确的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名著,增强语感外,掌握一定的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语感审读法。
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觉察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语病之所在。用这种方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胆大就是要敢于大胆地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找语病的耐心,二者需要相辅相承,不可偏废。
如:“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后,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变了样子”这个句子,我们一读总感觉到不顺畅,缺少了什么,实际上这个句子是一个中途易辙的病句,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新说起。像类似的句子,我们一般凭语感就能判断出来。
(二).筋脉梳理法。
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如:“教育战线肩负着培养大批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这个句子,凭语感很难看出有什么错误,但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个句子中的定语出了问题,即“大批”与“队伍”搭配不当。
(三).逻辑分析法。
有的语病不好从语法上查,这时要从事理上对其进行分析,看其是否违反事理。进行逻辑分析,要注意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进行分析,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如:“不论什么人,只要肯下苦功夫,就能成才”这个句子,读起来通顺,语法上找不到错误,经我们一推敲,就会发现句子把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误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要把“只要”改为“只有”,把“就”改为“才”,句子就没有毛病了。
(四).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从语法、事理等方面不好断定,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从而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
如:1998年高考试题中有这样一句:“这些软件单买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340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这个句子是否有错误,一部分考生弄不清,甚至认为“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是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用造句类比法来判断:1。原来卖1元,现在卖5角,价钱便宜了一半。2。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500元,价钱便宜了一半。3。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333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以上三句是对的,因此,原句也是对的。
再如:“围墙用的是红砖砌的”这个句子,读起来有点别扭,是否有毛病还拿不太准,这时,人们可以仿照一些句子:“文章用的是英语写的”“衣服用的是布做的”,我们可以知道这两种说法是错误的,这样就能推断出那个句子是错误的。
五.规律标志法。有些句子本身具有一定的标志,其语病往往就出现在那些有标志的部位。如:有多个否定词的句子,往往出现否定失当的错误;出现了“忌”“禁止”“防止”“预防”等词的句子,其错误也往往出现在否定失当上;有“能否”“是否”“成败”等词语的句子,往往出现一面与两面不能对应的错误;介词出现在句首的句子,往往出现介词掩盖主语的错误;概念并列时往往出现包容与交叉的关系等等。做题时,可根据这类句子的特点,准确地找到错误所在,从而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
1、“望”见句中有并列词或并列短语时,要检查这几个概念是否相互包容或各项能否与前后相关成分搭配。
(1).并列短语同有关成分不完全搭配
并列短语同有关成分搭配时,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形,如:
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1999年高考题)
这个句子的主语“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是并列短语,其中的“210辆消防车”与谓语“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不能搭配。
(2). 多个并列短语前后照应不当
有的句子中会有多个并列短语,稍不注意,这些短语前后可能会不照应,如:
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1994年高考题)
这个句子中有两个并列短语,即“理论上和政策上”和“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这两个并列短语前后失去照应。“理论上”应该与“深刻的说明”照应,“政策上”应该与“详细的规定”照应,因此,应该将“理论上和政策上”改为“政策上和理论上”,或者将另一个并列短语的顺序改一下9
(3).并列短语不能并列
从逻辑上来说,两个概念如存在种属关系,是不能并列的;如果疏忽大意违背了这一规律,就会造成语病,如: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2000年高考题)
这个句子中的“报刊”是指“报纸杂志”,自然不能与“杂志”并列;另外,“报刊”也好,“杂志”也好,都是出版物,自然又不能同“一切出版物”并列在一起。如果删去“杂志”,并将“一切”改为“其他”,就可以避免并列不当的毛病了。
(4).并列短语顺序不当
并列短语中的几个短语虽然是并列的,但也有个逻辑上的前后顺序,请看下面句子:
制作精良、选料上乘的“葵花牌”动物粉含有强化人体机能的多种营养成分。(1989年高考题)
这个句子中的“制作精良、选料上乘”是个并列短语,按产品的制作程序,应该是先“选料”,后“制作”。因此说成“选料上乘、制作精良”才符合逻辑。
(5).并列短语造成歧义
并列的多个人或物同时出现,可能导致涉及的对象不明确,就使句子有多种理解,产生了歧义,如: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发表存入了两家银行。(1998年高考题)
从字面上看,“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是个并列短语,由于“和”既可作连词,又可作介词,所以这个句子有两种理解:一是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去存钱,一是他和副总经理两个人背着总经理一个人去存钱。
总之,大凡句子当中出现并列短语,我们要全面考察它是否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语病。
2、“望”见以介词开头的句子,要检查句子是否缺主语。
例:(1)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提高了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删去“通过”,“这次学习”作整个句字的主语。)
(2)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删去“经过”,“老主任”作整个句子的主语)
3、“望”见句中有“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的词时,要检查人一面或两面的搭配问题。
例:(1)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后面“能否”两面对前面一面。)
(2)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前面“好坏”是两面,后面也应在“生产”前加“能否”,形成两面)
4、“望”见句子有关联词,要检查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是否颠倒或关联词是否配套使用或分句间语意自然形成的关系,是否与关联词所表达的关系相符。
例(1)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本句“他”应移到“如果”后)
(2) 只要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有些关联词必须配套使用。如,“只有……才……”就不能用作“只有……就……”。 )
(3)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不是条件关系,应将“不管”改为“尽管”)
5、“望”见句子含有“否定”词,要考虑是否误用多重否定。
例:这青山绿水、茂林丰田,对于这些老弄垦队员来说无疑不是青春汗水的结晶。(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肯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否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类似“无时无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表达一重否定意思。 本句应去掉“不”。)
6、“望”见句子中有“与”、“和”、“对”、“对于”时,要考虑主客位置是否倒置。
例: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应该是“今年”和“去年”比较)
7、“望”见句子的谓语是“是”、“成为”时,要考虑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是否一致。
规律:谓语是“是”等词时,主语和宾语应该都表示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或都表示行为活动。
例:今年全国招收的自费生,是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最多的一年比一。(删“一年”或删前面“全国招收的自费生”)
8、“望”见句子里有代词,可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
例: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这方面”指代不明)
9、“望”见句子有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时,可以考虑语序是否不当或是否产生歧义。
例:优秀共产党员,著名爱国将领吉鸿昌的女儿吉瑞芝给我们作了一个生动的报告会。(“优秀共产党员”应移到“女儿”后)
10、“望”见句子出现数词和集体概念的名词时,考虑是否搭配。
例:想起过去500多个岁月,我不禁流下了眼泪。(“500多个”不能修饰集体概念的名词“岁月”,改为“日子”)
11、“望”见句子有“关于”、“对于”、“对”,考虑是否混淆了三个词的用法。
例:3月报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大事都作了详细报道。(“对于”,介词,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对”,和“对于”的用法差不多,但是“对”所保留的动词性较强,因此有些用“对”的句子不能改用“对于”;“关于”,表示关涉,有提示性质。本句的“关于”就应该为“对于”。
12、“望”见句子中有谦辞和敬辞时,要考虑是否用错对象。
例: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笑纳”指自己送的东西请别人收下。)
13、“望”见句子中有数量词或数量词加名词“的”、“和”、“或”,要检查是否搭配不当或语序失当或歧义。
例: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工人献计献策的积极性。(“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歧义。)
课堂练习: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心头回响。
B.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漂泊》,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20多年的毛里求斯籍华裔作者之手。
C. 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
D. 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字、电报、电话、广播等传统信息手段相比,具有独特性。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虽然实验没有成功,但谁也不会认为这是他没有作努力的缘故。
B.最近两年,这个县通过兴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C.她说还是生一个好,你看是不是考虑一下她的意思?
D.上海公用事业的改革是基本上在国有老企业和大企业中展开的。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前不久,成安县油棉厂一个职工在下夜班时被一辆高速行驶的大货车撞倒受伤,然后就逃之夭夭。
B.适度的自我评价,实际上是把心理之船停泊在一个平静的“码头”;而超过个人实际的高目标,则容易造成心理失衡。
C.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被这伙制造伪劣产品的人挑动,设置重重障碍,围攻、阻止工商管理人员正常执行公务。
D.科学家在对流行病进行分析和动物实验后指出,大量饮酒或饮用酒精配制的饮料与癌肿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目前的中国足球人才短缺,竞争机制难以完善,个别队员恃才无恐,出现了职业道德与收入没有同步增长的怪现象。
B.创刊一年来,该报针对行业特点,遵循“指导性强、信息量大”的办报方针,取得了很大成绩,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誉为“导向好、品位高”。
C.来自铁路、邮电、卫生、公安、金融、电力等行业和部门以及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厦门、大连、苏州等城市的有关领导参加了座谈会。
D.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人为的蓄意破坏以及恶劣天气变化,都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灾难性后果。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那里的人都上堤去抢险,我的叔叔已经快有半个多月没有回过家。
B.柳敬亭不是一个很有家教、素质不高的人,但他不怕挫折,凭自己的努力成为很负盛名的说书家。
C.看到今天的成绩,我认识到这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对我的辛勤培养造成的。
D.温总理10月7日视察了中央电视台,对中国电 视事业暨中央电视台诞生40周年表示祝贺。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
B.老战友来拜访他十分激动。
C.他现在学习成绩还不错,但要考上大学,要看他以后能不能改进学习方法。
D.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性格,不卑不亢的气概。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翻开反动阶级罪恶活动的档案,这种失败的记录屡见不鲜: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和显赫一时的日本帝国主义者,不都在欧洲和中国的土地上写下过这种失败的记录?
B.我并没有否认他这次发言没有教育意义。
C.现在加德满都河谷地区还是冬季,早晚较凉,但在中午和暖的阳光下,穿毛衣也不嫌热。
D.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
8.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下,使我迅速地成长起来了。
B.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孔繁森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C.那崖壁上、沟壑边、大树上,到处可见的长青藤,可视为外婆人格精神的象征。
D.我校参加市三好学生代表会的代表团,是由三十名校级三好生中挑选出来的十三名三好生组成的。
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素有“江南第一大佛”之称的新昌大佛,历时两年的整修,恢复了庄严巍峨的面目。
B.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这座铜像,是由巴金等著名作家倡议,国内外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30万元铸成的。
C.冲突双方在联合国特使的调解下,经过三天的艰苦谈判,紧张的局势终于得到了缓和。
D.遭受了这样的挫折,大家都有点泄气,连一向沉得住气的车间主任也难免没有同 样的情绪。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B.这青山绿水,茂林丰田,对于这些老农垦队员来说无疑不是青春汗水的结晶。
C.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D.北京健康使者公司和10家医院共建的“医疗绿色通道”,是一种崭新的快捷求医机制。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小学生都是很熟悉的了。
B.驾车经过此地时,他发现一边放着一个写满红字的牌子,看上去字迹不很清楚。
C.对科学问题上的是非之争,不应采取压服的方式,尤其不能搞文字狱一类的东西 ,历史上凡是这样做了的,没有一次有好结果。
D.“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写诗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位政协委员对环保问题的见解不无道理。
B.当温总理作了1.5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使全场共响起18次掌声。
C.海湾战争初期,伊拉克通过设置大量假目标,迷惑了多国部队的飞机和侦察卫星的侦察效果,最终使部分飞机保留了下来。
D.植树节这天,几个学校的领导都来到了植树现场。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学习党的十四大文件,已经使我们对市场经济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的关键是要敢于实践,敢于尝试。
B.完全出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而造成环境污染损失的,免于承担责任。
C.对于那些情节严重的犯了罪的干部,特别是占据重要职位的干部,我们必须依法给以严厉的法律制裁。
D.我店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招收6名女服务员,年龄在18-22岁左右,必须有本市户口。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果美国政府不履行它在中美贸易协定、多种纤维品协定和纺织品协议中所应承担的义务,那么,任何人也难以预料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会不会出现逆转。
B.广州市公安局破获一起价值200余万元的特大银行抢劫团伙案。
C.今年我省招收的自费大学生,是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最多的一年。
D.在英国,一只狗进一次“美容院”的花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的三四倍。
1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从全国3824种社科类期刊中遴选出102种被确定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B.我们班物理不及格的现象逐步下降。
C.昔日盐井,今日建成温泉宾馆,泉水富含各种矿物质,沐浴时对人体有益。
D.小张初涉文坛,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长篇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1.D(A项“心头”应为“耳边”,B项句式杂糅,C项有歧义)
2.A(B项在“粮食”前加“使”,C项有歧义,可理解为“只生一个”或“再生一个”,D项词序颠倒,应为“基本上是”。)
3.B(A.“逃之夭夭”的主语不明,C“围攻……执行公务”不搭配,D项主客颠倒)
4.C(A项“职业道德”与“增长”不搭配,B项“誉为”缺宾语,D项“人为的”与“蓄意” 重复)
5.D(A项重复,删去“快”或“多”,B项前半句否定不当,后半句“很负盛名”语义重复,C项句子杂糅)
6.A(B项有歧义,C项肯否不照应,D项“竹画成为”“题材”搭配不当,删去“画”字)
7.D(A项词序不当,“不都”应放在“写下”之前,B项否定不当,C项不构成转折)
8.C(A项缺主语,可删掉“使”;B项语序不当,应为“所使用过的各式各样的……”,D项在“由”之后加“从”,构成介词结构“从……中”)
9.B(A项“历时”改为“经过”,C项改为“在……下,经过……谈判,冲突双方的紧张的局势……”,原句“冲突双方”没有相应的谓语,D项否定不当,改为“难免有”,删掉“ 没”字)
10.D(A项“节奏”与“看”不搭配也不合逻辑,B项否定不当,C项“……优越性是 ……再生能源”主宾不搭配。)
11.D(A项主客颠倒,B项有歧义,C项“这样”指代不明)
12.A(B项删去“当”和“使”,C项“迷惑”与“效果”不搭配,D项有歧义)
13.B(A项缺主语,删去“通过”,C项“依法”与“法律”重复,D项删“左右”)
14.A(B项“200余万元”不能修饰“抢劫团伙案”,C项“自费大学生”是“一年”,主宾不搭配,D项表意不明,“工资”为月工资或周工资不清楚。)
15.C(A项应在“选出”后加“的”,B项搭配不当,改“现象”为“学生”,“下降”为 “减少”,D项“第一部”与“处女作”重复)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