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则高矣,美矣(苏教版高三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53阅读:
字号:小|大
【原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禅解】此叹境也,即叹观也。盖天地万物,何一而非“逝者”?但愚人于此,计断计常。今既谓之“逝者”,则便非常;又复如斯“不舍昼夜”,则便非断。非断非常,即缘生正观。引而申之,有逝逝,有逝不逝;有不逝逝,有不逝不逝,非天下之至圣,孰能知之?
孔子在川岸上看水时,说了这两句感叹的话:逝者就像这水,日夜不停的流去。不舍昼夜的舍字,当止字讲,不舍就是不停止的意思。逝者的逝字,依古注,当往去讲。逝者,指世间一切人事物,无一不像川水,迁流无常,谁也不能使其常有。孔子这两句话,有诗意,有禅意,只许意会,难以讲解。
【原文】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1)日‘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原泉混混,(2)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3)放乎四海。(4)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5)沟、浍皆盈,(6)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7)君子耻之。”
【注释】(1)徐子:即本书《滕文公上》篇中提到的孟子弟子徐辟。仲尼亟称于水:徐子所提到的孔子言论今已无可究桔,仅《论语•子罕》中有“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之言。(2)混混:朱熹《集注》云:“涌出之貌。”(3)科:赵注、朱熹均训为“坎”,即洼地。朱熹《集注》云:“言其进以渐也。”(4)放:赵注云:“至也。至于四海者,有原本也。”(5)七八月之间:周页的七八月,相当于农历的五六月,正是北方的乡雨季节。(6)浍:朱熹《集注》云:“田间水道也。”(7)声闻:朱熹《集注》云:“名誉也。”清:赵注训作“实”,即实际。
【译文】徐子说:“孔子多次对水加以赞誉,说‘水呀,水呀’,水有哪一点可取呢?”盂子说:“从源头流出的水滚滚向前,昼夜不停,注满了低洼才继续向前,一直流入海洋。有本源的东西是这样,孔予所取的就是这一点。倘若没有本源,七、八月间雨水多时沟渠都满了,而它们的干涸是立等可待的,所以,名声超过了实际,君子觉得可耻。”
【段意】孔子对水的赞叹有多重含义,并随场合不同而相异(例如,《论语•子罕》载)孔子在大河边感叹说:“逝去的就像那河水一般,日夜不停地向前流去。”这是对光阴流逝的感叹)。孟子的阐发,也只是撷取自己所需要的一个侧面加以发挥。孟子认为,有本源的东西与无本源的东西不同,以此来比喻名卢和实际,则实际是本源,脱离实际的虚誉是无本之水,没有生命力。
【原文】孟子曰:“孔子登东山①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 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厂工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 有明,容光②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 也,不成章③不达。”
【注释】 ①东山: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②容光:指能够容纳光线的 小缝隙。③成章:《说文》解释:“乐竟为一章。”由此引申,指事物达到 一定阶段或有一定规模。
【译文】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 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 水所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 了。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看它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 有光辉,不放过每条小缝隙;流水有规律,不把坑坑洼洼填满不 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达。”
【读解】 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另一方面,基础要扎实, 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是胸襟的拓展,境界 的升华。
登山如此,观水也如此。所以有“观于海者难为水”一说。既然大海都看过了,其它小河小沟的水还有什么看头呢?
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境界就是 这样一步一步提高的。
由此看来,我们还真不能小看了“游山玩水”的积极意义哩。 关键是看你怎么“游”,怎么“玩”。如果像报载某旅游局长所说: “现在旅游,不过是把麻将桌换个地方。”游山玩水都是打麻将,那当然是极端腐败,极端没意思的了。如果不是这样,而是能够 “登山”则“小鲁”,“小天下”;“观海”则“难为水”,思想境界 真正得到提高,得到升华,那也就“不虚此行”,即便是“公费” 也总算有一定收获了罢。这是擦边的话了。回到本题,既然“在 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既然“观于海者难为水”,那么,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所以,登山就要 登泰山,现水就要观海水,做学问就要做于圣人之门。这就拓 展胸襟,升华境界的道理。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
另一方面,“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因为,光有本,水有源. 太阳和月亮的光辉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容纳光线的小缝隙,流水 不放过任何一个坑坑洼洼。那么,我们做学问,立志于道呢?也同样应该不马虎,不敷衍,循序渐进,厚积薄发,因为,与“日 月有明,容先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同样的道理,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既然如此,我们怎能不打好基 础,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向前呢?
总起来说,这是一段激励人立志向学和提高思想境界的绝妙好文,深富哲理,值得我们把它当作座右铭来读。
【原文】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①。君 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注释】 ①彀率:拉开弓的标准。
【译文】 公孙丑说:“道倒是很高很好的,但就像登天一样,似乎高不 可攀。为什么不使它成为可以攀及的因而叫人每天都去勤勉努力呢?”
孟子说:“高明的工匠不因为拙劣的工人而改变或者废弃规 矩,绝不因为拙劣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标准。君子张满了弓而不发箭,只做出要射的样子。他恰到好处地做出样子,有能力学习的人便跟着他做。”
【读解】这里包含相互联系的两层意思。
第一层,真理不能降格以求,不能因为追求真理的困难或目标高远而降低目标或标准。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也是一样,高明的老师不能因为懒惰愚笨的学生而改变或放弃准则。这就是“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第二层,“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善于引导的老师总是给 学生留有消化理解的余地,重在传授方法,以身作则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这就是‘引而不发,跃如也。”把弓拉满,但却并不把箭放出去,而只是做出要放的样子,启发学生理解,激发他们跃跃欲试的愿望。所以,孟子又把这种做法归结到“中道而立”的落脚点上。所谓“中道”,也就是无过无不及,做得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如此一来,孟子便很巧妙地把教育与学习的问题与儒学所标榜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联系在一起了。
做到了这一步,则老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愉快。
问题倒是在于,这样的启发式教育,要求老师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必须是一等一的高手,而不仅仅是眼高手低的裁判员。
中道而立,谈何容易? 但总归是努力的方向罢。
【译文】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禅解】此叹境也,即叹观也。盖天地万物,何一而非“逝者”?但愚人于此,计断计常。今既谓之“逝者”,则便非常;又复如斯“不舍昼夜”,则便非断。非断非常,即缘生正观。引而申之,有逝逝,有逝不逝;有不逝逝,有不逝不逝,非天下之至圣,孰能知之?
孔子在川岸上看水时,说了这两句感叹的话:逝者就像这水,日夜不停的流去。不舍昼夜的舍字,当止字讲,不舍就是不停止的意思。逝者的逝字,依古注,当往去讲。逝者,指世间一切人事物,无一不像川水,迁流无常,谁也不能使其常有。孔子这两句话,有诗意,有禅意,只许意会,难以讲解。
【原文】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1)日‘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原泉混混,(2)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3)放乎四海。(4)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5)沟、浍皆盈,(6)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7)君子耻之。”
【注释】(1)徐子:即本书《滕文公上》篇中提到的孟子弟子徐辟。仲尼亟称于水:徐子所提到的孔子言论今已无可究桔,仅《论语•子罕》中有“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之言。(2)混混:朱熹《集注》云:“涌出之貌。”(3)科:赵注、朱熹均训为“坎”,即洼地。朱熹《集注》云:“言其进以渐也。”(4)放:赵注云:“至也。至于四海者,有原本也。”(5)七八月之间:周页的七八月,相当于农历的五六月,正是北方的乡雨季节。(6)浍:朱熹《集注》云:“田间水道也。”(7)声闻:朱熹《集注》云:“名誉也。”清:赵注训作“实”,即实际。
【译文】徐子说:“孔子多次对水加以赞誉,说‘水呀,水呀’,水有哪一点可取呢?”盂子说:“从源头流出的水滚滚向前,昼夜不停,注满了低洼才继续向前,一直流入海洋。有本源的东西是这样,孔予所取的就是这一点。倘若没有本源,七、八月间雨水多时沟渠都满了,而它们的干涸是立等可待的,所以,名声超过了实际,君子觉得可耻。”
【段意】孔子对水的赞叹有多重含义,并随场合不同而相异(例如,《论语•子罕》载)孔子在大河边感叹说:“逝去的就像那河水一般,日夜不停地向前流去。”这是对光阴流逝的感叹)。孟子的阐发,也只是撷取自己所需要的一个侧面加以发挥。孟子认为,有本源的东西与无本源的东西不同,以此来比喻名卢和实际,则实际是本源,脱离实际的虚誉是无本之水,没有生命力。
【原文】孟子曰:“孔子登东山①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 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厂工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 有明,容光②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 也,不成章③不达。”
【注释】 ①东山: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②容光:指能够容纳光线的 小缝隙。③成章:《说文》解释:“乐竟为一章。”由此引申,指事物达到 一定阶段或有一定规模。
【译文】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 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 水所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 了。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看它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 有光辉,不放过每条小缝隙;流水有规律,不把坑坑洼洼填满不 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达。”
【读解】 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另一方面,基础要扎实, 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是胸襟的拓展,境界 的升华。
登山如此,观水也如此。所以有“观于海者难为水”一说。既然大海都看过了,其它小河小沟的水还有什么看头呢?
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境界就是 这样一步一步提高的。
由此看来,我们还真不能小看了“游山玩水”的积极意义哩。 关键是看你怎么“游”,怎么“玩”。如果像报载某旅游局长所说: “现在旅游,不过是把麻将桌换个地方。”游山玩水都是打麻将,那当然是极端腐败,极端没意思的了。如果不是这样,而是能够 “登山”则“小鲁”,“小天下”;“观海”则“难为水”,思想境界 真正得到提高,得到升华,那也就“不虚此行”,即便是“公费” 也总算有一定收获了罢。这是擦边的话了。回到本题,既然“在 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既然“观于海者难为水”,那么,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所以,登山就要 登泰山,现水就要观海水,做学问就要做于圣人之门。这就拓 展胸襟,升华境界的道理。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
另一方面,“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因为,光有本,水有源. 太阳和月亮的光辉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容纳光线的小缝隙,流水 不放过任何一个坑坑洼洼。那么,我们做学问,立志于道呢?也同样应该不马虎,不敷衍,循序渐进,厚积薄发,因为,与“日 月有明,容先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同样的道理,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既然如此,我们怎能不打好基 础,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向前呢?
总起来说,这是一段激励人立志向学和提高思想境界的绝妙好文,深富哲理,值得我们把它当作座右铭来读。
【原文】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①。君 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注释】 ①彀率:拉开弓的标准。
【译文】 公孙丑说:“道倒是很高很好的,但就像登天一样,似乎高不 可攀。为什么不使它成为可以攀及的因而叫人每天都去勤勉努力呢?”
孟子说:“高明的工匠不因为拙劣的工人而改变或者废弃规 矩,绝不因为拙劣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标准。君子张满了弓而不发箭,只做出要射的样子。他恰到好处地做出样子,有能力学习的人便跟着他做。”
【读解】这里包含相互联系的两层意思。
第一层,真理不能降格以求,不能因为追求真理的困难或目标高远而降低目标或标准。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也是一样,高明的老师不能因为懒惰愚笨的学生而改变或放弃准则。这就是“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第二层,“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善于引导的老师总是给 学生留有消化理解的余地,重在传授方法,以身作则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这就是‘引而不发,跃如也。”把弓拉满,但却并不把箭放出去,而只是做出要放的样子,启发学生理解,激发他们跃跃欲试的愿望。所以,孟子又把这种做法归结到“中道而立”的落脚点上。所谓“中道”,也就是无过无不及,做得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如此一来,孟子便很巧妙地把教育与学习的问题与儒学所标榜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联系在一起了。
做到了这一步,则老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愉快。
问题倒是在于,这样的启发式教育,要求老师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必须是一等一的高手,而不仅仅是眼高手低的裁判员。
中道而立,谈何容易? 但总归是努力的方向罢。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