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阿Q正传鲁迅(人教版高三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55阅读:
字号:|
[教学目标]  
一、认识《阿Q正传》所揭示的国民性弱点及其社会思想根源:统治者的变态心理和对人民进行封建麻醉教育,使劳动人民愚昧落后,忘却压迫和屈辱,以“精神胜利法”自慰,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
二、认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启发国民觉醒的极其重要性。
三、理解小说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主题的独特风格,鉴赏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小说讽刺幽默的语言。
四、掌握阅读中篇小说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一、把握阿Q人物性格;二、《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 
一、鲁迅小说的语言风格;二、理解“精神胜利法”的普遍意义。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要点:掌握内容概貌,理清小说结构
   1、 背景介绍:
   《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晨报副刊》上,从1921年10月4日起,至1922年2月12日连载完毕。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仍处在封建军阀统治的最黑暗的时期。鲁迅的《阿Q正传》用生动的形象,揭示了国民性的弱点,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沉痛教训,目的在于唤起沉睡的民众。它以辛亥革命前后我国东南地区的一个村镇“未庄”为背景,以落后的农民阿Q的痛苦遭遇和悲惨命运为线索,展开了一场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展示了一幅广阔生动的历史画面。小说塑造的阿Q形象及其“精神胜利法”,以其巨大时空穿透力,赢得了无数读者,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明珠,至今仍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2、 国民性问题
   鲁迅一生都在思考国民性问题,他一生以笔为刀,剖析中国人的灵魂,对民族精神的消极方面给予彻底的暴露和批判。鲁迅作《阿Q正传》意在“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那么,鲁迅是如何思考国民性的问题的呢?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认为中国民族的“种性”是“孱弱”的,他根据“优胜劣汰”的公式,认为中国民族有灭种的危险。而鲁迅所说的“国民性”的缺陷也是“种性”或民族的弱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凌,中国正在走向衰亡。中国社会变得奇形怪状。畸形的社会必然产生畸形的国民。鲁迅敏锐的看到了中国的衰败,在于愚弱的国民。在日本,那个使鲁迅受到强烈刺激的日俄战争影片的被示众和看客,使他联想到所见的“愚弱的国民”,他首先指出国民劣根性以愚昧和精神麻木为特点。医治国民精神的创伤,正是他弃医从文的缘由。辛亥革命中,鲁迅满腔热忱地投入革命,但他很快就失望了,他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如何在这场革命中扮演着小丑的角色。旧势力顽固、狡猾而凶残,革命党幼稚、脆弱而易变,老百姓则在“铁屋子里”酣睡;虽有一时的“梦游”,但最多像阿Q那样喊几声,抢点东西,做做权利、财产和女人的梦,并没有真正醒来。在辛亥革命这场戏剧演出中,鲁迅看到了几千年国民劣根性的总表演。
   鲁迅给我们展示了触目惊心的国民劣根性:吃人、妄自尊大、自轻自贱、守旧排外、漫夸历史、愚昧麻木、卑怯巧猾、投机钻营、色情狂…….《阿Q正传》正是国民劣根性的总展览。
   3、 写作动机:
   “自然,做起小说来,总不免自己有些主见的。例如,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我怎样做起小说来〉〉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 〈呐喊〉自序〉〉
   他在谈到《阿Q正传》成因时,说他要“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又说:“我虽然竭力想摸索人们的灵魂,但时时有些隔膜。在将来,围在高墙里面的一切人众,该会自己觉醒,走出,都来开口的罢,而现在还少见,所以我也只依了自己的觉察,孤寂地姑且将这些写出,作为在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
   根据鲁迅做小说的目的、治疗国民弱点的论述和《阿Q正传》的成因等言论,我们可以概括《阿Q正传》的创作意图:着眼于启蒙,写出中国人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惨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唤醒沉睡的民众。作者在这篇小说中,为疗救这样病态的社会、病态的国民而发出痛苦的呐喊。
   4、 结构梳理:
   小说共九章:
   第1章, 序言 交代四个问题:小说的名目、阿Q无姓、无名、无籍贯, 写阿Q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环境。
   第2章, 追述往事 刻画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描述阿Q的部分生活片断, 突出了他的妄自尊大、自欺欺人。
   第3章, 继续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 刻画了阿Q畏强凌弱的性格。
   第4章, 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到可悲的结果, 继续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
   第5章, 写阿Q走投无路,揭示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 再写阿Q的畏强凌弱。
   第6章, 写阿Q由走投无路到短暂“中兴”, 再被赵太爷逼到无路可走的经过。
   第7章, 写辛亥革命到来时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突出了阿Q的革命要求。
   第8章, 写辛亥革命引起未庄的变化, 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
   第9章, 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
   全文仅仅围绕阿Q而传,以阿Q的行状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进行结构。前三章为情节的开端,中间三节为情节的发展,七、八章为高潮,最后一章是结局。
   5、 布置作业:
   1、利用工具书,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
   2、阅读全文,初步把握阿Q这个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特点。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研读小说情节,分析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特点和实质
   1、 讨论问题:
   序 1、在序言中交代了几个问题?(小说缘起、阿Q无姓、无名、无籍贯)
   2、鲁迅为什么要给阿Q作传?(暴露国民弱点,引起疗救的注意)
   3、给什么人作传?(地位卑贱的普通国民)
   优胜记略
   1、 这一章主要记述了阿Q的几件事?他又是怎么说,2、 怎么想或怎么做的? (注意抓关键词)
   2、结合本章的情节和人物语言、心态、动作,分析阿Q的性格特点: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狭隘保守、盲目趋时;争强好胜、忍辱屈从;自轻自贱、心满意足--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
   续优胜记略
   1、 本章记述了阿Q的哪几件事?(注意阿Q的言行,2、 抓关键词语)
   (败在王胡手下、挨了假洋鬼子哭丧棒、调戏小尼姑)
   3、 结合上述事例和阿Q的言行,4、 分析他的性格特点。(蛮横霸道,5、 懦弱卑怯;排斥异端,6、 奴性十足;欺软怕硬,7、 流氓恶习)。
   恋爱的悲剧
   1、 阿Q调戏了小尼姑之后,2、 产生了怎样的感觉?小说围绕“女人”一连四次用了“他想”,3、 刻画了他怎样的性格和心态? (既体现了他的本能和放纵,4、 又体现了他的正统和卫道)
   5、 在这一章中,6、 描写阿Q挨打时,7、 多处用了“仿佛”和“似乎”等词语,8、 它突出刻画了阿Q性格的哪一方面?
   (麻木健忘。他的精神扭曲变形,明明是被毒打的耻辱,却感觉麻木,淡化和遗忘)
   9、 你怎样看待阿Q向吴妈求爱和悲惨的结局?
   生计问题
   1、 作者是怎样描写“龙虎斗”场面的?体现了阿Q哪方面的性格特点?
   (动作、语言、神态和侧面烘托,阿Q畏强凌弱,死不觉悟)
   2、 阿Q偷萝卜的情节以及与老尼姑的对话,3、 又突出了他哪方面的性格特点?
   (质朴霸道,圆滑无赖)
   从中兴到末路
   1、 说说阿Q从中兴到末路的变化过程。
   2、 结合这一章的情节,3、 分析阿Q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
   周围的人们趋炎附势、麻木不仁,与革命彻底隔绝,统治者残酷镇压和迫害,这便是产生阿Q精神胜利法的温床,而奴性十足的阿Q也必然走向末路。
   革命和不准革命
   1、 阿Q对革命党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深恶痛绝”--“神往”--“快意”--“投机革命”)
   2、 阿Q的革命目的是什么?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描写的?
   (杀仇人、抢财物、讨老婆 , 心理描写)
   3、 阿Q去寻找假洋鬼子之前和被赶出后的心情怎样?这种心情变化说明了什么?
   (之前:不平,冷落,赶紧去商量,怯怯; 之后:忧愁,无聊,渐渐高兴起来。 这部分细致深刻的心理描写,既反映了阿Q的糊涂落后,也反映了辛亥革命将农民群众拒之门外)
   大团圆
   1、 阿Q的被抓,2、 被审,3、 画押的情节各说明了什么?写法各有什么特点?
   (抓一个糊涂、手无缚鸡之力的阿Q却动用了这么多人,说明反动统治阶级既残暴又虚弱。 夸张讽刺;被关,既说明阿Q的可怜,也说明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压迫。
   其中“高明”是创造性用词; 被审,说明阿Q昏头昏脑,奴性十足也体现了国民的奴性。 细节描写、双关语; 画押说明阿Q死爱面子,死到临头还不觉悟,体现了震撼人心的麻木。细节描写)
   2、阿Q游街和被杀前的心态是怎样的?“看客”的反应说明了什么?
   (阿Q认为“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也未免要游街”,死到临头,心情如此坦然。他无师自通地喊出“过二十年又是一个。。。。。”,他成了革命的牺牲品,还在表演精神胜利法。那些张着嘴的看客,还大声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喝彩,真是不可救药的国民啊
   2、 关于阿Q的形象分析:
   1、 关于阿Q的形象,2、 有下列不3、 同4、 的观点,5、 读后谈谈你的看法。
   (1)阿Q是个思想的典型,是阿 Q主义或阿Q精神的寄植者,是个集合体形象。理由是:A、 在阿Q这个人物身上集合着各阶级的各色各样的阿Q主义,也就是鲁迅在前期所说的“国民劣根性”。阿Q就是这种精神的性格化和典型化。B、阿Q的精神--精神胜利法不是特定的时代、社会、民族和阶级的产物,而是某些人普遍的弱点,是祖祖代代生生不已的普遍特点。 
   (2)阿Q是一个受了精神奴役创伤的革命农民的典型。理由是:A、阿Q是生活在农村最底层的雇农,他具有一般农民朴素、憨厚的特点。B、在阿Q身上显示了被当时社会所扭曲了的性格--精神胜利法,这正是他精神奴役的创伤。C、但他不是完全驯顺的奴隶:对赵太爷他“独不表格外的尊敬”;他神往“革命”,在黑暗重重的未庄,第一个喊出了“造反”的呼声;自认为和“白盔白甲”的人是一伙,只是他们“不来打招呼”。所以认为阿Q有改变屈辱地位的要求,这便是他革命的一面,并且是他性格中主要的一面。
   (3)阿Q是一个愚昧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典型。理由是:A、阿Q生活在闭塞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农村,生活在同赵太爷、假洋鬼子等人的尖锐矛盾之中,是一个深受政治压迫、经济剥削与精神毒害的破产农民。他有思想、有性格,也有自己的追求,是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具有这个阶级共同特征的活生生的人物。B、阿Q虽有自发的革命要求,但他性格中的主要内容却是精神胜利法,用精神上的自我解脱去代替事实上的反抗,实际这种自欺欺人的表现正是他走向真正反抗道路的绊脚石。C、阿Q有自发的革命要求,但他的觉醒是极有限的,他的革命要求也是十分朦胧的。
   阿Q是处在辛亥革命时期,生活在未庄的种种矛盾之中的一个愚昧、落后、不觉悟的农民典型。但他的精神胜利法却概括了人类精神的某些共同弱点。 
   第三种观点较为合适。
   6、 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有不7、 同8、 的看法,9、 读后请发表你的意见。
   (1)认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这积极的一面有向革命发展的巨大可能性。
   (2)认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自不断反抗中的不断失败,虽然表面看也是一种反抗方式,但却完全是一种落后的消极的东西。正是由于精神胜利法的支配,阿Q无法在屈辱中奋起,在失败中求生,它对处于压迫地位的人们起着阻碍觉醒、麻痹斗志的作用。
   第二种看法较妥当。
   3、对于阿Q精神胜利法的形成,有以下三种观点,你的见解如何?
   (1)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从统治阶级身上移植过来的,统治阶级的精神胜利法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没有什么区别。
   (2)精神胜利法是从农民自己身上自己产生出来的。被压迫的奴隶一次又一次的地反抗,一次一次地失败,在失败中可以磨练出坚毅的意志,同样也可以产生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因此,人民被压迫的历史,才真正是人民的阿Q主义的产生史。
   (3)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封建阶级的精神奴役在阿Q身上留下的创伤,有着鲜明的被凌辱与毒害的烙印。而这种弱点一经形成,便在他身上表现出它的特点,所以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既有共性特点,又有个性特点。
   第三种观点较为合理。
   阿Q这一人物形象分析要点:
   主要性格是精神胜利法,即面对屈辱和失败,用一种自解自慰的方法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实际上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手段,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整个国民劣根性的集大成者,是永远摆脱不了的奴隶地位的精神枷锁。 
   3、 布置作业:
   1、 思考:从小说的情节中,2、 你认为鲁迅对辛亥革命的看法如何?
   3、 你认为小说中的赵太爷、假洋鬼子以及小D、王胡、吴妈等人物形象各有什么性格特点?
   
第    三   课   时
   要点:分析其他人物形象以及整个小说的社会意义
   归纳艺术特点
   1、 其他人物的形象分析:
   1、赵老太爷: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狮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顽固、守旧、凶狠、狡诈、投机、贪婪是其性格本质,是破坏和镇压革命的凶恶敌人。
   2、假洋鬼子: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混血儿,他善于投机钻营,伪装自吹,与钱秀才互相勾结,投机革命,不准阿Q革命,是钻到革命内部的蛀虫,是杀害阿Q的元凶。从他身上集中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3、王胡、小D、吴妈等:应该说他们和阿Q一样,同处于社会的最下层,同是奴才,被剥削者,但是他们对于奴才的命运似乎非常满意。不仅不同情自己的同类,相反还自觉不自觉的充当赵太爷的帮闲。在他们身上,都集中体现出由于长期身受封建专制的奴役而形成的那种愚昧麻木、逆来顺受、而缺乏同情心的典型性格。这也就是鲁迅经过长期研究所得出的国民的劣根性所在。
   二、《阿Q正传》思想意义的研讨归纳:
   《阿Q正传》向我们展示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民众愚昧,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而以孙中山为首的少数有志之士,披荆斩棘,浴血奋战,试图挽救危亡的中国。这就是近现代之交轰轰烈烈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中国似乎出现了希望的曙光。可是由于领导这次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没有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一起参加革命,反而对要求革命的群众采取排斥和压制的态度;他们也没有彻底打击和镇压封建势力,反而采取了妥协、宽容和姑息的态度。所以革命遭到失败。1912年四月,孙中山被迫辞去大总统的职务,而代表地主买办阶级的袁世凯得以窃取政权。辛亥革命流产了。
   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向来采取暴力镇压和精神奴役的政策,利用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和愚民政策。在阿Q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封建精神奴役的“业绩”和被奴役者严重的精神“内伤”。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历史,是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屈辱史,封建统治阶级在这种特殊的历史下,形成一种变态心理,一方面对帝国主义者奴颜婢膝,表现出一副奴才相;另一方面对自己统治下的臣民又摆出主子的架子,进行疯狂的镇压,凶狠的盘剥。鲁迅不止一次地对这种畸形变态心理作出精妙的概括:“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所以中国人倘有权利,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数’作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华盖集。通讯》)他们对帝国主义侵略本已到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地步,但偏要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之中,追求精神上的胜利。这一思想深深毒害着处于下层的劳动人民。我们从《阿Q正传》中就可以看出,阿Q和赵太爷,在某种程度上,其实都是一路货色,假如阿Q得势,将是一个赵太爷,假如赵太爷失势,则又会是活脱脱的一个阿Q。
   鲁迅以思想家的冷静和深邃思考,以文学家的敏感和专注,观察、分析着所经历所思考的一切,感受着时代的脉搏,逐步认识自己所经历的革命、所处的社会和所接触的人们的精神状态。鲁迅看到几千年国民劣根性的总表演。
   三、艺术特色:
   1、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即用一个喜剧的外套,包装一个悲剧的故事,是含笑的悲叹。“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小说将悲剧和喜剧因素相互交织、融合,构成这篇小说最大的艺术特色,收到强烈的讽刺效果。
   2、白描手法和出色的心理描写
   鲁迅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用最经济、最简练的笔墨,把描写对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表现了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
   小说塑造阿Q形象,突出运用了心理描写方法,他对革命的认识,他的忧愁与得意,他的幻觉和想象,种种心态跃然纸上,使我们看到了他的灵魂世界。
   8、 杂文式的笔法。
   小说处处使用幽默、尖锐、诙谐的语言进行议论、讽刺、挖苦、调侃。或反语或夸张,或揭谬或点睛,或大词小用,或庄词谐用,其最终目的就是撕下假面,揭露真相,充分显示了鲁迅先生的幽默讽刺才能和独特的语言风格。
   4、 布置作业:
   4、 课后阅读《读本》上有关研究《阿Q正传》的文章;
   5、 写作:有人说,6、 日常生活中,7、 人还是要有一点阿Q精神的。你同8、 意这种观点吗?请和其他同9、 学讨论后,10、 写一篇短文。

另[创新设计] 
  一、教学内容 
  认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认识阿Q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的典型。理解和鉴赏社会环境的描写在表现作品主题和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二、课时安排 
  1.课时:三课时 
  2.课型:探究研讨型 
  三、预习要求 
  了解《阿Q正传》整篇小说的故事梗概。仔细阅读课文,理出阿Q对革命态度的变化过程,理解小说描述这一过程的意义。注意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体味其对人物刻画及表现主题的作用。 
  四、教学蓝图 
  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别是阿Q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进行探究和研讨,剖析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结合小说的情节对阿Q精神胜利法作准确的诠释,对鲁迅先生之所以写作《阿Q正传》和倾注全力刻画阿Q这一人物形象有较深刻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阿Q正传》是鲁迅对辛亥革命作批判性历史总结的最杰出的作品,也是鲁迅解剖“国民性”、塑造不朽的人物典型的最杰出的作品。这部小说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形象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更重要的是,鲁迅先生以巨大的艺术概括力,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的不朽典型,深刻地画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国民的灵魂”,无情地解剖了民族根性中共同的弱点(这种弱点的集中表现就是“精神胜利法”),从而极大地震撼了民族的良知。自《阿Q正传》问世以来,阿Q便成为一个共名,而改造国民性的弱点,克服“精神胜利法”也成了一切进步力量、有识之士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课文所节选的只是《阿Q正传》中的七、八两章,因此,我们要对课文作深入的探究与研讨,必须注意两点:一是把全书的主题,同七、八两章着重表现的思想加以适当区分;二是把阿Q形象的总体性格特征与这两章中突出表现的阿Q的思想性格侧面加以适当区分。既不能以前者取代后者,更不能以后者涵盖前者。当然两者又不能截然割裂;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固然应放在对小说总体理解的框架中进行,但尤应以课文节选的内容为重点。 
  教学《阿Q正传》这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课文,应引导学生作一些深入的探究和研讨。探究和研讨的重点是: 
  1.如何理解阿Q对革命的态度的变化过程及其意义 
  课文节选的两章清晰地画出了阿Q对革命的态度变化的思想规迹:痛恨革命→神往革命→情不自禁地欢呼革命→对革命充满幻想和期待→对革命现状疑惑和不满→要求参加革命党→革命愿望受到致命打击→对革命绝望→对不准革命表示愤懑。 
  作品形象地展现了阿Q对革命由神往到幻灭的过程,其意义表现在如下三个层面:一、表现阿Q式农民的落后和不觉悟。这种落后和不觉悟主要反映在他对革命的错误认识上。阿Q对革命的理解是错误的,归结起来就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阿Q的革命目的只是快意于个人恩仇、夺取一些地主家的浮财、弄个女人这三件事。他分不清革命的阵线和对象,头脑中一片混沌。他采取的革命方式无非是呐喊几声造反,去尼姑庵砸龙牌,把辫子盘到顶上而已。阿Q之所以如此落后和不觉悟,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他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革命党人远离他们。二、表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农民原来的社会地位,更没有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他们依然在深重的封建枷锁下生活。三、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那就是资产阶级领导不了革命,中国革命的最终成功,必须教育和发动农民。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向世人提出了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问号:中国革命该向何处去?这是作家展现阿Q对革命态度变化过程的更深层面上的意义。 
  2.如何理解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和实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本文所反映的时代较为遥远,表现的主题也已成为过去的话题,所以阅读课文时要注意把握课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课文的背景设置在未庄,未庄实际上就是当时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文章深刻描写了辛亥革命风暴在城里兴起时对未庄带来的种种震动,大量的环境描写显示了辛亥革命没有打破未庄的闭塞和落后,一般民众对革命一无所知,非常愚昧,而阿Q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并处处表现出其落后和不觉悟。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革命党虽然进了城,但未庄的周边社会环境并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只不过改变了名称,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辛亥革命根本没有动摇旧政权,政府机关原封不动,仅仅是换汤不换药。要说有所不同,那就是革命党向封建势力妥协,本来应是革命对象的“秀才”“假洋鬼子”们却钻进革命队伍,成为革命的新贵,他们不但没有失去什么,反而因此“骤然大阔”,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权,这些都有力地暴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3.如何把握小说的思想意义 
  《阿Q正传》的最大成功就在于作者精心刻画了阿Q这一典型人物。尤其是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既反映了当时国民普遍存在的病态,也反映了几千年封建文化的积淀。所以《阿Q正传》的典型意义又是深广的,它深刻地揭示了一种民族劣根性,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课文节选的两章集中展现的是辛亥革命到来时,阿Q在未庄的种种表现以及未庄各阶层特别是地主阶级的动向,与全书的宗旨相比较,更多地体现了鲁迅先生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的暴露和批判。但我们也不能不注意作者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深刻剖示,例如见到假洋鬼子时的胆怯,却去欺侮更弱的尼姑。总之,揭示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是读好课文的关键,抓住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把握住小说的思想意义。 
  确定了以上三个探究研讨的重点问题后,教师可依次组织同学在课堂上讨论和交流,但这些都应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进行。 
  [创意说明]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也是一篇颇具思想深度的课文。由于课文所反映的时代比较久远,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情节也与现今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所以学习起来自然就有一定的难度。从这一实际出发,这份教学设计立足于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探究与研讨,这是很有见地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常有名家名篇入选。对这类课文除了要能一般性的理解,更应能作较有深度的赏析,而有意识指导学生作一些探究研讨,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对高三同学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阅读名家名篇,读懂读通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掌握阅读的要领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份教学设计应该说是相当成功的。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