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成语备考:成语故事汇编(一)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56阅读:
字号:小|大
长沙市雅礼中学徐昌才辑录
出人头地
北宋嘉佑二年的科举考试,欧阳修担任主考。在阅卷时,他被其中一篇文章的文采深深吸引,认为应列第一名。他便把文章传给同僚观看,大家都赞赏不已。不过, 欧阳修觉得这份考卷很象是他的朋友曾巩的,为了避嫌,就把它定为第二名。
放榜后,按礼节考中的学生要去拜谢主考官,不想以第二名身份来的不是曾巩,而是年青的学子苏轼,欧阳修才知闹误会了。欧阳修很欣赏苏轼,他给朋友写信时说: “读苏轼的文章,不禁让我汗颜。真痛快啊!我应当给苏轼让路,使他高出我一头。”
“出人头地”形容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等。
(北宋欧阳修《与梅尧臣书》)
功到自然成
唐僧一行西行赶路,说不尽的风餐露宿,一日前面一山阻路。
唐僧说:“徒弟啊,你看这山势崔巍,须是要仔细提防魔障。”悟空说 :“师父休要胡思乱想,只要定性存神,自然无事。”唐僧说:“徒弟呀,西天怎么这等难行?我离了长安城,在路上春尽夏来,已经有四五个年头,怎么还不能得到?”悟空说:“早哩!早哩!还不曾出大门哩!”
唐僧在马上遥望那山,但见崖险林深、虎狼群行,叹道:“我受唐王之命西天取经,历经艰险,虽然我心志如止水,但不知何日能取得真经、得回故乡?”孙悟空说:“师父不必挂念,少要焦心,只要你放心前?M,管你功到自然成。”
“功到自然成”指功夫下到,事情自然会取得成效。
(出自《西游记》三十六回)
户限为穿
智永是陈朝人。为了练字,他在永欣寺的三十年里 ,每天黎明即起,磨上一大盘墨,然后临摹王羲之的字帖,从未间断。
日子久了,被他写坏的笔头竟积了十大瓮。后来求他写字和题匾的人门庭若市,以致寺内的门槛也被踏穿,不得不用铁皮把它裹起来。
“户限为穿”指门槛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出自唐•张彦远《法书要录》)
望洋兴叹
在古代,黄河之水滔滔不绝,灌溉着两岸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因此黄河被称为神河。
有一年,秋雨使所有的河流暴涨,百川都汇?M了黄河,黄河变得更加汹涌而宽阔,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于是黄河河神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他顺流而下,一直来到北海。他向东望去,却看不到北海的边际。于是河神收起了得意洋洋的表情,望着汪洋大海对北海海神感叹道:“原先我自高自大,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今天我看到你这样广大,无边无际,今天我要不来这里,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无知。”
北海海神说:“我在天地间也只是大山里的一个小石头,四海在天地间也就是粮仓中的一粒米,我又有什么广大的呢?”
“望洋兴叹”比喻因为自己力量太小而感到无可奈何。
(出自《庄子•秋水》)
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献公死了,晋国发生了内乱,为了躲避追杀,公子重耳在外流亡了十几年,先后到过狄国、卫国、齐国、宋国和、楚国和秦国。
在楚国时,楚国国君楚成王对重耳很好,以诸侯的礼节招待他。有一次在宴席上,楚成王和重耳开玩笑说:“公子要是回到晋国,将来要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金银财宝楚国有的是,晋国又有什么可以献给大王的呢?”楚成王说:“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说:“要是托大王的福,我能够回到晋国,我愿意跟贵国交好,让两国的百姓过太平的日子。假如有一天,两国发生战争,在两军相遇的时候,我一定会命令军队向后撤军三舍(九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不久楚国和晋国发生了战争,晋军果然后退了三舍。
“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长风破浪
南北朝的宗悫(que)小时候,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他说:“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十四岁时,十几个强盗来抢劫,他挺身而出,打得强盗狼狈而逃。
后来他从军作了军副,随军出征林邑(今越南),林邑国放出象群出战,士兵无法抵抗。紧急关头,宗悫做了几头假狮子,摆在大象前,把大象吓跑了,接着就攻下了林邑。获得了许多珍奇异宝,宗悫一件也没有拿,连穿的衣服也是原来的那件。
当宗悫还没得志的时候,他的同乡庾业有钱、有势,请人吃饭时,酒菜摆得有一丈见方。宗悫来了,庾业只给他吃有稗子的杂粮,对客人说:“宗悫是个粗人,习惯吃粗茶淡饭。”宗悫没有一点怨言,照样吃得饱饱的。后来宗悫当了豫州太守,请庾业做了长史(书记长)。
“长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出自《宋书•宗悫传》)
必由之路
.唐僧师徒四人西行,虽然是秋天,但渐渐感到热气蒸人。 请教一位老者,老者说:“敝地唤做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唐僧说:“火焰山可阻西去之路?”老者说:“西方却去不得。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此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三藏听了,大惊失色。
“必由之路”指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比喻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
(出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中流击楫
祖逖年轻时很有志气。一次,他和朋友睡觉,半夜里听见鸡叫,祖逖叫醒朋友,说:“你听听,这是在督促我们奋发图强啊!”两人就披衣起床,拔剑起舞,苦练本事。
后来匈奴人占领了中原,西晋灭亡了。东晋王朝偏安于江南,不思进取。为了收复失地,祖逖克服种种困难,组建起一支部队,北渡长江。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用船桨拍打着船舷,大声说:“如果不能收复中原,我就再也不渡过这条江!”
由于作战英勇,祖逖的部队几年之间,收复了长江以北、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中流击楫”比喻雄心壮志。
(出自《晋书•祖逖传》)
狐假虎威
战国时期,楚国是南方一个强大的国家。 一天,楚宣王问大臣们说:“我听说北方诸国都害怕我们的昭奚恤将军,真是这样吗?”群大臣们无人回答。江乙说:“老虎捕捉猎物来吃,结果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来做群兽的领导,如果您吃了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请让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不害怕的?’老虎就和狐狸同行,野兽们见了它们,都纷纷逃走了,老虎不明白野兽们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狐狸的原因。现在楚国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昭奚恤将军掌管着楚国的军政大权。所以,北方诸国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我们楚国,这就像野兽们害怕老虎一样啊。”
“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自《战国策•楚策一》)
饥寒交迫
隋末唐初,由于多年战乱,天下盗贼很多。 唐高祖李渊有一次审问犯人:“你为什么要做贼?”犯人说:“饥寒交迫,没办法只好做贼”。李渊叹息说:“我作为你们的国君,让你们贫穷,这是我的罪过啊。”就把那人放了。唐太宗和大臣们议论防盗的事。有人建议用严刑来禁止。太宗说:“老百姓所以做盗贼,是因为劳役赋税繁重、官吏贪婪盘剥,使得老百姓无法活下去,因此顾不得廉耻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浪费、减轻劳役和赋税、选拔清廉的官吏,使老百姓衣食有余,这样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哪里用得着重刑呀?”
经过几年的治理,天下太平,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晚上大门用不着关,商人在野外露宿。杜甫写道:“九州道路无豹虎,远行不劳吉日出。”(普天之下的道路上,都没有拦路抢劫的强盗;那些出远门的人,也用不着求神问卜,选个“出门大吉”的好日子)。
“饥寒交迫”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出自宋•王谠《唐语林》和《资治通鉴》和杜甫《忆昔》)
负重致远
庞统是三国时代人。 南郡太守周瑜病死了,庞统到吴郡送葬。吴郡很多文人早就听说庞统的名声,都来看望他。大家谈古论今,非常欢畅。谈论间,众人请庞统评论一下在座人员。
庞统对陆绩说:“陆先生像是一匹脚力强劲的马,有超逸的才能。”大家都说他评到了点子上。庞统又评顾劭,说:“顾先生好比是一头跑得很慢的牛,能背负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有人问庞统:“那么你是认为陆绩要胜一筹吗?”庞统说:“这匹马脚力强,可是只能载一人。这头牛跑得慢,却能载很多。”
“负重致远”比喻能肩挑重任。
(出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过眼烟云
书画能给人带来喜悦,但不能改变人的志向。如果对它太在意,爱不释手,就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三国时太傅钟繇看见韦诞有一篇蔡邕的书法,苦求不得,以至于捶胸吐血。晋朝的大将军桓玄在率领大军出征前,先造了几艘快船,用来装载古玩书画,他说:“战争是危险的事情,如果发生意外,可以便于运输,免得被敌人夺去了。”拿国家大事当儿戏,危害自身,这都是因为太在意的缘故。
我年轻时,很喜欢这两样东西,自家有的,总是担心有朝一日会失去,别人有的,总是担心不肯给我。后来自己也觉得好笑:我轻视生死富贵,却看重书法字画,岂不是主次颠倒、违背本心了吗?从此不再喜好。看见好的书画,虽然也会收藏,但是被别人拿去时,也不觉得可惜了。就像眼前飘过的烟云、耳边掠过的飞鸟,总是高高兴兴的看着它们来,离去了也想不起来。于是这两样东西常常只是使我快乐却不再使我伤心。
“过眼烟云”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自苏轼《宝绘堂记》)
如振落叶
.王翱是明朝初年的大臣。 王翱的一个女儿,嫁给京郊某个官员。夫人很疼爱女儿,每次接女儿回娘家,女婿都固执的不让走,怨恨的对妻子说:“你父亲做吏部尚书,调我到京城任职,那么你就可以从早到晚侍奉母亲;况且调动我就象摇落树叶一样容易,可你父亲为什么这么吝啬呢?”女儿捎话给母亲。一天晚上,夫人摆上酒,跪在地上,将这个意思告诉王翱。王翱大怒,拿起桌上的器物打伤了夫人,离家到朝房住宿,十多天以后才回府。最终也没有给女婿调职。
王翱做都御史时,和一个太监一起镇守辽东。这个太监很守法,与王翱相处很好。后来,王翱改任两广总督,这个太监送给王翱四枚大珠。王翱坚决推辞,太监说:“这珠不是受贿得来的。过去先皇把僧保郑和所买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现在拿出一半为你赠别,你本来就知道我并不贪财啊。”王翱收下大珠子,放入所穿的上衣里,把它缝好。后来回朝,太监已经死了,王翱找到太监的两个侄子。王翱问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廉洁,你们大概不免苦于贫困吧?”二人都说:“是的。”王翱说:“如果你们有所经营,我帮助你们出钱。”二人嘴里答应了,但是心里不信。王翱屡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说定的办。于是他们假造一张五百两银子的买房契约,告诉王翱。王翱拆开上衣,拿出大珠子交给他们。
“如振落叶”形容非常容易。
(出自明•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爱不释手
陶渊明是晋代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躬耕。他在《归园田居五首》中这样描述自己的乡间生活: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他的诗作写得像儿歌一样通俗易懂,字里行间却满是琴操和气节。
梁朝的萧统给陶渊明的诗作编集、作序,他说:“我爱读陶渊明的文章,不能释手。”
“爱不释手”因为喜欢,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
(出自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
割肚牵肠
蜀后主刘禅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蛮王孟获联合金环三洞兵马反叛,建宁三郡也归附了孟获,永昌危急。
为了平息后方的叛乱,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首先用离间之计平息了建宁三郡的叛乱,解了永昌之急。又用激将之法破了三洞人马。最后诱敌设伏,在锦带山活捉了孟获。诸葛亮让战俘们吃饱饭,然后全部释放,说:“你们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都靠在门上等着你们呢;如果听说战败了,一定会割肚牵肠,眼中流血。你们都回去吧。”诸葛亮又问孟获:“你今天被捉,心服吗?”孟获说:“我不小心中了你的鬼计,怎么会服!你放我回去,让我整顿军马,来决一死战;如果再能捉我,我才心服。”诸葛亮就把他放了。
“割肚牵肠”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出自《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河清海晏
天竺国下郡的白米四钱一石,麻油八厘一斤,可是三位王子借孙悟空三人的兵器去打造时却被人偷了。 八戒说:“定是这伙铁匠偷的!快拿出来!略迟了些儿,就都打死!”铁匠们说:“我们连日辛苦,夜间睡着,到了天明起来,就不见了。而且我们是凡人,怎么拿得动?希望爷爷饶命!”国王说:“这城里军民匠作,也很懂得法度,一定不敢欺心,希望神师再思。”行者道:“不用再思,也不须赖铁匠。我只问殿下:你这城池四面,可有什么山林妖怪?”王子道:“城外北,有一座豹头山,山中有一虎口洞。有人说洞内有仙,有人说有妖。我们不知到底是什么。”…… 孙悟空三人经过苦战,收降了九头狮子精,夺回了兵器。
国王大开素宴答谢唐僧一行,又将狮子肉分与百姓瞻仰。王子说:“感谢神僧施展法力,扫荡了妖邪,除了后患,现在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了!”
“河清海晏”指黄河水清了,大海平静了,比喻天下太平。
(《西游记》第九十回)
不拘一格
龚自珍是清朝乾隆末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龚自珍的年代,清朝开始急速衰败,贫富两极分化,社会问题丛生,危机四伏。龚自珍主张移民屯垦新疆,以发展西部经济、巩固边防(《西域置行省议》);给林则徐写信,希望禁绝鸦片。道光十九年,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夕,由于得罪了军机大臣穆彰阿,龚自珍不得不弃官离京南行。
龚自珍南行路过镇江时,但见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抬着玉皇、风神、雷神在虔诚的祭拜。这时,有人认出了龚自珍。一位道士马上恳请龚自珍写篇祭文,龚自珍挥笔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大意:中华倚仗风雷般的变革才会有生机,这般死气沉沉确实令人悲哀。我希望天公重新振作起来,不要拘泥于常规,赐给我们有用的人才。)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
刮目相看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武艺高强,战功卓著,可是不爱读书。起初,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当居要职,要多读些书。”吕蒙说军务繁忙没有时间,孙权说:“我难道是要你精通经史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要你读点书,增长一点见识,开阔一些视野。你说军务繁忙,难道比我还忙吗?我常常抽时间读书,感到收获很大。”吕蒙于是开始利用空余时间读书。
后来鲁肃要到陆口,路过吕蒙的辖区时,鲁肃觉得吕蒙是个大老粗,不想去见他。有人劝他说:“吕将军已经今非昔比了,应该去看看他。”于是鲁肃来见吕蒙。大家喝酒喝得高兴时,吕蒙问鲁肃:“现在将军重任在身,要与关羽为邻了,要怎么防备他呢?”鲁肃说:“还没想过,到时候再说吧。”吕蒙说:“现在吴蜀虽然结成了联盟,但关羽是虎狼之人,怎么能不早作准备呢?”于是给鲁肃筹划了五条计策。
鲁肃非常惊奇,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吴下的阿蒙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了!”
“刮目相看”比喻重新认识事物。
(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回天之力
.张玄素任景州录事参军时,唐太宗召见他,询问他为政之道。张玄素说:“隋炀帝喜欢专断大小事务,不信任大臣,以一个人的智慧来决断天下的事,最终走向了灭亡! 陛下要是能够谨慎选择大臣,观察和考核他们的政绩而加以赏罚,何必忧虑国家治理不好呢!另外,我观察到隋末战乱不止,其实真正想夺取天下的不过就那十几个人,为非作歹的很少,大多数都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等待着归附有道的明主。很少有人了解百姓为什么作乱,只是人君不会安抚而已!”太宗就擢升他为侍御史。
贞观四年,唐太宗要重修洛阳宫乾阳殿。张玄素说:“我曾经见过隋朝修宫殿,在豫章(今南昌)伐木材,两千人拉一根大木,铁做的车毂走不了几里就坏了,需要几百人抬着备用的车毂跟着,一天走不上三十里地。从前阿房宫修成了,秦朝就灭亡了;章华宫修成了,楚国也衰败了;乾阳殿完工了,隋朝也解体了。现在我们国力不及隋朝,百姓刚刚遭受战乱——我恐怕陛下的过错比隋炀帝还大。”太宗说:“你说我还不如隋炀帝了吗?”就停修了。
魏征知道了,说:“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
“回天之力”比喻能挽回严重局势的力量。
(出自《新唐书•张玄素传》)
倚门倚闾
王孙贾15岁被召进王宫当齐王的侍臣。王孙贾的母亲很爱王孙贾,每当他入朝,母亲总要再三叮嘱他早些回来。如果他回家晚了,母亲就会焦急的倚在门口等他回来。
公元前284年,燕国的军队很快攻下了齐国都城临淄。齐王仓惶出逃,这天王孙贾没有在齐王身边,听说齐王出逃,急忙前去追寻,没有找到齐王,只得回家了。他母亲见了,问他:“燕兵来了,你为何不保护齐王?”王孙贾说:“我不知道大王在什么地方。” 他母亲非常生气,说:“你每天回来晚了,我都会倚在家门口等你。你既然是大王的侍臣,竟然不知道他去哪儿了,那你还回家干什么!”王孙贾听后,很惭愧,马上离家去打听齐王下落。
“倚门倚闾”比喻长辈对子女的盼望和爱护。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公元550年,北朝的东魏大将军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退位,建立了北齐王朝。次年又毒死了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有一年出现了日食,高洋担心自己的皇位不保,问一个亲信:“王莽夺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刘秀又能把天下夺回去?”那亲信说:“陛下,这要怪王莽自己了:他没有把刘氏家族斩尽杀绝。”高洋马上又开了杀戒:把东魏姓元(原姓拓跋)的二十五家直系皇族700多人全部杀光,连婴儿也无一幸免。
消息传来,东魏的元姓都很害怕,他们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有个名叫元景安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他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投靠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 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死也不改姓。”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愿为气节牺牲。
(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
背水一战
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军事奇才。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一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赵王和大将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赵军谋士李左车献计:正面死守不战,派兵绕到后面切断韩信的粮道,把韩信困死在井陉狭道中。陈余不听,说:“韩信只有几千人,千里袭远,如果我们避而不击,岂不让诸侯看笑话?”
韩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半夜,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其余汉军吃了些简单干粮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挠蔓水,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
天亮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开出井陉口。陈余率轻骑精锐蜂拥而出,要生擒韩信。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陈余下令赵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日,赵军无法获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帜,队伍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王被俘。
战后,有人问:“兵法上说,要背山、面水列阵,这次我们背水而战,居然打胜了,这是为什么呢?”韩信说:“兵法上不是也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背水一战”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负荆请罪
战国时代,强大的秦国常常欺负赵国。在代表赵国出使秦国中,蔺相如智勇双全,把和氏璧安全带回赵国,在渑池大会上又保全了赵国的荣誉,被拜为上卿,地位跃居大将军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说:“我为赵国立了多少汗马功劳,才有今天。蔺相如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 见到蔺相如,我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为避免和廉颇见面,蔺相如就称病不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门,远远的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过来,赶快退到小巷子里,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蔺相如的门客们觉得蔺相如胆小怕事,请求离去。蔺相如劝阻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厉害些?”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些。” 蔺相如说:“对呀!秦王我都不怕,我怎么会怕廉将军呢?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 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文臣武将团结一心。如果我们两人不和,秦国就有机可乘了。” 廉颇知道了,赤着膀子,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家里请罪,他说:“我是个粗人,见识少,气量窄。哪儿知道您竟如此容忍我,请您处罚我吧。”
“负荆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防微杜渐
.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窦宪兄弟把持了国家的军政大权,朝政混乱不堪。窦氏家族仗势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人们敢怒不敢言。
有一年发生日食。司马丁鸿上书汉和帝说:“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代表臣子的。日食现象象征君王的权力被臣子侵夺,陛下千万要小心。在历史上,日蚀出现过三十六次,国君被臣子杀死的有三十二人,都是因为臣子的权力太大了!”“日蚀的出现,是上天在警告我们,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啊。穿透岩石的水,开始时都是涓涓细流,参天的大树,也是由刚发芽的小树长成的。人们常常忽略了微小的事情,而造成祸患。如果陛下能亲自处理朝政,从小地方着手,在祸患刚露头的时候防止它,这样国家就能够长治久安了。”
“防微杜渐”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
(出自《后汉书•丁鸿传》)
鹤归华表
.在苍凉古迈的关东大地,山峦无尽,岭岱莽莽。在这连绵的山岭中,有近千座状似莲花的奇峰组成的千山。千山,古称为千朵莲花山,又名千华山,也叫积翠山。千山第一高峰是仙人台,海拔708.3米,它以丁令威成仙化鹤归来的传说而得名。
据晋陶潜《搜神后记》中记载,汉朝时,辽东人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后来,经过多年的苦修,丁令威得道成仙。千年后,他化成一只仙鹤飞回到辽东,落在城门前的华表柱上。有一少年,见此,就拉起弓弦想射他。丁令威就飞到空中,徘徊良久,不肯离去,并说道:“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说完后,他冲天飞去。
后世常用“鹤归华表”感叹人世的变迁。
半途而废
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心中平静淡然,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有所节度,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中庸却不容易做到。”“专走极端,做些怪诞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世或许有人会记述他,为他立传,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半途而废”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止,有始无终。
(出自《中庸》)
安身之地
刘备投奔荆州刘表,刘表派刘备驻守新野。 在新野,刘备诸葛亮巧用火攻,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将夏侯??。刘备担心曹操会来报复,诸葛亮说:“新野是个小县,不能久居,最近听说刘表病在旦夕,可乘此机会,夺取荆州作为安身之地,也许可以抵抗曹操。”刘备说:“你说得很好,但是我受刘表的恩,怎能忍心呢?”诸葛亮说:“你今天不取,过后一定会后悔的!”刘备说:“我宁可死,也不忍心作忘恩负义的事情。”
“安身之处”喻指建立事业的根基。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五里雾中
.张楷,字公超,是东汉人,对道学很有研究,门徒常常上百人。每天造访他的人车马盈门,填塞街巷,有人便在他家附近开办旅舍饭馆赚钱,张楷只好搬家。张楷很穷,以摆摊卖药维持生计。
永和年间,被推荐出任长陵(今咸阳市东)县令,张楷不就,搬到华山峪隐居,一时到华山峪求道者很多,致使华山峪成了集市,人们索性把华山峪叫成公超谷。张楷能在五里范围内弥漫云雾,人们把学道叫“学雾”。元和三年,皇帝召他,他又推脱了。张楷活了70岁。
“五里雾中”原指修道,现形容迷离恍惚、不知所从的状态。
(出自《后汉书•张楷传》)。
原宪桑枢
原宪是孔子的弟子。他的小屋是茅草搭的,门是蒿草编成的,门枢是桑树条。子贡穿着雪白的衣服、驾着高大的马车来拜访他。原宪戴着破裂开口的帽子、柱着藜木拐杖开门迎接他。子贡问:“您生病了吗?”原宪说:“我听说,没有财产叫贫困,学道而不能身体力行叫病,我是贫困不是生病。”子贡听了面有愧色。
耶酥对门徒们说:“我告诉你们,不要为吃什么担忧,也不要为穿什么忧虑。因为生命胜于饮食,身体胜于衣服。”
“原宪桑枢”喻指安贫乐道。
(出自《庄子•让王》和《耶稣传》)
文章憎命
.唐宪宗元和初年,30岁的诗人贾岛抱着“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的豪气,来到长安参加科举,然而时运不济,屡试不中,考到60岁了也没考上,被人称为“举场十恶”。到后来,贾岛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到田野里去摘野菜充饥。
唐代诗人孟郊一生贫困潦倒。41岁入长安赶考落榜,心情非常沮丧,说自己的心被刀割伤了。43岁再考又落榜了,晚上睡不着觉,要起来感叹多次,连梦都不能作完整。46岁时才考上,高兴的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是由于不善交际,四年后才得了个县尉的小官,64岁时贫病而死。
杜甫说“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说命运要磨练磨练文章写得好的人。
“文章憎命”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
(出自《天末怀李白》)
朝三暮四
.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天下就是那么一回事,因此不会为了得到什么而特别追求,做起事来总是心平气和。总是心平气和去做事的人,会渐渐体察到这个道理,体察到了,也就离道不远了。做而无求。
不知道这个道理而劳心费神的人,叫做‘朝三’。什么叫‘朝三’呢?有一个养猴子的人给猴子喂栗子吃,说:“早上三颗,晚上四颗。”猴子都非常生气。主人便说:“既然这样,那么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好了。”猴子们都很高兴。实质没有什么差异,只是情绪发生了改变。
所以圣人没有高兴和不高兴的,只是随自然规律而行,我是我,事情是事情。
“朝三暮四”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表面假象蒙骗。现指人说话、办事反复无常、经常变卦。
(出自《庄子•齐物论》)
圣人之勇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卫国匡城,被人包围了好几圈,孔子的琴声和歌声一直没有停过。子路跑进去见孔子,说:“老师怎么还有闲情弹琴唱歌呢?”
孔子说:“仲由,让我来告诉你吧!我想摆脱困境已经很久了,可还是不能避免,这是天命啊。我想寻求通达已经很久了,结果还是不行,这是时运不济啊。碰上了尧舜那个时代,天下没有失意的人,这并不是人们的智慧高明;碰上了桀纣那个时代,天下没有得意的人,这也并不是人们的智慧低下,是时势造成这样的。那在水里行走不怕蛟龙的,是渔夫的勇气;在陆地行走不怕犀牛、老虎的,是猎人的勇气;雪白的刀子架在面前,把死亡看做和生存没有区别的,是壮士的勇气;知道穷困是命运,知道通达需要时机,面临大灾难而不会畏惧的,需要圣人的勇气。仲由啊,安静些吧!我的命运已经上天已经安排好了。”
没有多久,带领士兵的将官进来了,抱歉的说:“我们以为您是阳虎,所以把您围了起来;现在我们知道您不是的,很对不起,我们在此向您道歉并撤退士兵。”
(阳虎是鲁国贵族季氏的家臣,曾经侵犯卫国匡城百姓,当地百姓痛恨他。孔子面貌像阳虎,所以发生误会。)
(出自《庄子•秋水》)
闻所未闻
刘邦刚刚平定天下,汉人尉他在南越自立为王。刘邦派遣陆贾出使南越。尉他傲慢的坐着接见陆贾。 陆贾说:“秦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纷纷而起,汉王首先入关,占据咸阳。项羽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纷纷归顺他,当时强大无比。但是汉王只用五年时间就平定了中国。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现在大汉天子不愿百姓再受战争之苦,派遣我来授予你南越王的金印。您理应到郊外远迎,拜倒称臣,但是您却如此桀傲不驯。倘若让朝廷知道了,捣毁你的祖坟,诛灭您的宗族,再派十万人马来到越地,那么南越人自己就会杀了您而投降汉朝。”
尉他立刻站起身来,向陆贾道歉。通过交谈,尉他说:“南越人当中没有一个和我谈得来,等到你来到这里,使我每天都能听到了以前从没有听到过的事。”
“闻所未闻”形容事物新奇罕见。
(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沐猴而冠
.项羽小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后来改学剑,也不肯用功,他的叔父很生气。项羽说:“读书有什么用,只能记名姓而已。学剑也只能抵挡一个人,我要学能抵挡万人的本事。”
后来项羽带兵攻入咸阳,杀了秦二世子婴,烧了秦朝的宫殿,收拾了秦朝许多宝贝财物就准备回去。有人劝他说:“关中这个地方很险要,土地肥饶,可以建都称霸。”项羽见宫殿都烧毁了,又想著赶快还乡,说:“富贵了不回家乡,就像穿著锦绣衣服在黑暗中行走一样,谁会知道呢!”劝说的人叹道:“人家说项羽像只戴著帽子的猕猴,徒有虚名,果然不错。”
后来项羽在垓下打了败仗,逃到乌江,乌江亭长有一只小船,劝他渡江,说:“江东虽然小,也有方圆千里的地方,几十万人口,也可以称王啊。”项羽说:“是老天要亡我,我为什么要渡江呢!开始我和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而来,现在无一生还,即使江东父老可怜我、让我称王,我又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
“沐猴而冠”比喻虚有其表,没有真正的能力。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穿井得人
.鲁哀公问孔子说:“听说舜的乐师夔只有一只脚,可信吗?”孔子说:“为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有人建议再派些人去协助他,舜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和。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所以说‘夔一足 ’( 夔一个人就够了),不是‘一足’( 夔有一只脚)啊。”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每天要有一个专人负责出外打水。后来,他家凿了一口井,用不着再派人出去打水了,告诉别人说: “我家开了一口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消息,立即把它传出去了,说:“丁家开井,挖出了一个人。”很快,全国各地都在谈论着这件事。终于传到了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国君派人到丁家去查问。丁氏说:“我是说省出一个打水的人,家里多了一个劳力,不是说在井中挖出了一个人呀!”
“穿井得人” 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
(出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风起云飞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经过连年的征战,刘邦后来居上,战胜了项羽,赢得了天下。可是没几天,淮南王英布造反,军势极盛,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在得胜回朝途中,刘邦顺路回了趟故乡沛县,和昔日的朋友、邻里叙旧畅饮了十几天。一次在热闹的酒席上,想起天下的安危,刘邦伤感的唱道: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风起云飞”喻天下大乱,有时也指触景伤情。
(出自《汉书•高帝纪》)
前程万里
汉朝的贾逵家里很穷,他姐姐每天都抱着5岁的贾逵隔着篱笆听邻居家的孩子们读书。10岁时,贾逵能背《六经》。姐姐问:“我们家从没有请过先生,你怎么会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这些古书,而且背诵起来不漏一句呢?”贾逵答道:“当年,你抱着我隔着篱笆旁听邻家读书,至今仍没有忘记其中的任何一句。”不到20岁就有许多人来跟着他学习。
唐朝的宰相崔铉从小就很聪明。一次他跟父亲去拜访名士韩?辍:??曛缸偶苌系挠ソ兴?歌咏。崔铉接过纸笔,很快就作了首诗:“天边心性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韩?晁担骸罢飧龊⒆涌梢运涤型蚶锴俺贪。 ?
“前程万里”比喻前途远大,不可限量。
(出自《太平广记》)
前程万里
.汉朝的贾逵家里很穷,他姐姐每天都抱着5岁的贾逵隔着篱笆听邻居家的孩子们读书。10岁时,贾逵能背《六经》。姐姐问:“我们家从没有请过先生,你怎么会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这些古书,而且背诵起来不漏一句呢?”贾逵答道:“当年,你抱着我隔着篱笆旁听邻家读书,至今仍没有忘记其中的任何一句。”不到20岁就有许多人来跟着他学习。
唐朝的宰相崔铉从小就很聪明。一次他跟父亲去拜访名士韩?辍:??曛缸偶苌系挠ソ兴?歌咏。崔铉接过纸笔,很快就作了首诗:“天边心性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韩?晁担骸罢飧龊⒆涌梢运涤型蚶锴俺贪。 ?
“前程万里”比喻前途远大,不可限量。
(出自《太平广记》)
开门揖盗
.三国时代,江东的孙策遭了暗算,重伤而死。他的弟弟孙权这时才15岁,天天啼哭,无法处理朝政。大臣们劝说没用,都很着急。谋士张昭对孙权说:“现在天下大乱,豺狼满道,如果你只顾悲啼,不理国事……这好比大开着房门,拱着手把强盗请?M来,必将自取其祸。”孙权觉得说的对,马上换了朝服,登朝理事,视察军队,安定了军心、民心。
吕布被曹操大军围在下邳城。谋士陈宫建议吕布屯兵于城外,自己领兵守城,以形成犄角之势,只等曹操粮食用尽。吕布回去收拾东西,他的妻子说:“你一个人孤军远出,如果一旦有变,我可怎么办呀?”三天后陈宫来催,吕布说:“我想还是死守城池为好。”陈宫又献计说:“听说曹军的粮草早晚将至。请将军准备引精兵去断其粮道。”吕布又被妻子劝住了,出来对陈宫说:“曹操诡计多端,我们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后来城破,吕布被杀。
“开门揖盗”的意思是开门请强盗?M来。比喻引?M坏人,招来祸患。
(出自《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和《三国演义》)
难能可贵
子路、子贡和冉有都是孔子的弟子。
子路很勇敢。子路63岁时是卫国大夫孔悝的家臣。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发生内乱,孔悝被劫持,子路知道消息后,马上赶往京城救难。到了城外,遇到卫国大夫高柴由城内逃出,高柴劝子路不要进去,子路说:“我拿孔悝的俸禄,就应该救孔悝的难。”进城后被杀。
子贡的言语绝世无双。叔孙武叔说:“子贡比孔子贤能。”子贡知道后,说:“拿围墙来做比喻吧,我的墙齐肩高,站在墙外,就能看到我家里富丽堂皇;孔子的墙几丈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就看不见雄伟壮观、多姿多彩的景象。进得去门的人太少了,叔孙先生这么说,也是可以理解的!”
冉有有治国才能。鲁国的大夫季康子问孔子:“冉有可以从政吗?”孔子说:“冉有多才多艺,从政有什么不可以的?” 季康子就请冉有辅佐自己。鲁哀公十一年,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冉有力排众议,帅领鲁国军队抵抗强敌,获得了胜利。
宋代的苏东坡说:“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子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难能可贵”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了不起。
(出自《论语》和苏轼《荀卿论》)
食言而肥
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大臣叫孟武伯,他最大的毛病是说话不算数。有一天鲁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参加了。在宴席上,孟武伯不喜欢另一位大臣郑重,便故意问他:“郑先生怎么越来越胖了?”哀公听见了,说:“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胖起来呀!”
晋朝有个人叫殷羡。曾经做过豫章郡的太守,当他卸任离开豫章回京城时,很多人托他带信,他都答应了。当他走到长江边时,便把这些信全部扔到水里,说:“都请到水里去吧!要沉要浮随你们自由,我殷羡不当太守了,可也不能给人家当信使啊!”
“食言而肥”指不守信用。
(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和《世说新语》)
对症下药
.华佗是东汉名医。有一次官吏倪寻和李延都感到头疼发热,找华佗看病,华佗诊断病情后,给倪寻开了下泻药,给李延开了发汗药。两人感到奇怪,问华佗问什么同样的并用不同的药,华佗说:“倪寻的病是由内伤引起的,李延是因为外部受凉而引起感冒。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他们回去后按药方服药,第二天病都好了。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思想家。学生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说:“家里有父亲兄长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学生冉有也这样问,孔子说:“听到了就去做。”学生公西华就问孔子:“您老人家为什么给他两个不同的答复呢?”孔子就说:“冉有做事退缩,所以我要鼓励鼓励他;子路胆量有两个人的大,做事果敢,所以我要抑制抑制他。”
“对症下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出自《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和《论语•先?M》)
白驹过隙
.人的生命太短暂,庄子说:“在天地间,人的生命就像白色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跃而过。” 但是要是不明白生命的真正意义,再长寿也是枉然。苏轼说:“ 曾经有三个老人相遇,问他们的年龄。一人说:‘我记不清我的年龄了,但记得少年时和盘古是好朋友。’一人说:‘海水变成桑田时,我就放下一个筹码,现在我的筹码已经堆满十间屋子了。’一人说:‘我吃蟠桃时,把桃核扔在昆仑山下,现在桃核已经和昆仑山一样高了。’以我来看,这三人和蜉蝣朝菌(都只能活几个时辰)也没有什么区别。”
“白驹过隙”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自《庄子•知北游》和《苏轼集•志林五十五条•异事》)
暮夜无知
杨震是东汉时华阴人,以教授学生为生,由于正直、博学,人称“关西孔子”。 五十多岁杨震被逼不过,只得出来做官。他去东莱出任太守,路过山东昌邑时,他以前推荐的秀才王密,正好担任昌邑县令。王密夜晚抱着十斤的?S金来要送给杨震。杨震说:“我深知你的为人,为何你对我却一无所知?” 王密说:“放心吧,三更半夜的,没人知道这件事。” 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王密很羞愧。
他在太尉任内,中常侍李闰为了他哥哥升职,通过汉安帝的舅舅耿室和后兄阎显先后向杨震说情,都被杨震谢绝了。原来李闰又请国舅耿宝向杨震推荐,耿宝对杨震说:“李常侍?F在是皇上眼前红人,希望对他哥哥能从优提拔,而且这也是皇上的意思”。杨震说:“既然是圣旨,请出示尚书府的文书,这样才有根据。”耿宝被驳得哑口无言。
杨震虽然坐了高官,可是他的子女还吃着家常饭菜、出门没有车坐。有人劝他要为子孙后代考虑考虑。杨震说:“让后世知道他们都是清白人家的子孙,这个遗产不是很丰厚吗?”
“暮夜无知”原指夜里做的事情,?]有人知道。后人用来比喻暗中贿赂。
(出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温人之周
战国时代,诸侯并起,周朝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
有一次魏国温城有一个人要去周朝,周朝边境不准他入境,问他:“你是外国人吗?”那人说:“我是周朝人。”可是问他的周朝的住处,却答不上来,于是官吏就把他拘留起来。这时周天子派人来问:“你既然不是周朝人,却又不承认自己是外国人,这是为什么呢?”
那人说:“我读过《诗经》,书上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既然周天子君临天下,那么我就是天子的臣民,又怎么能说我是外国人呢?”周王听了,便把他放了。
“温人之周”比喻对的事情要坚持到底。
月怀一鸡
.孟子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自己的主张。孟子说治理天下是很容易的事,只是君王想不想做的问题,并不是他能不能做。齐宣王问:“想不想做和能不能做有什么区别?”孟子说:“挟着太山跨越北海,告诉人说:‘我做不到’,是真的做不到;若是为长辈折条树枝,告诉人说:‘我做不到’,是不愿意做,不是做不到啊!治理国家没有挟太山超北海那样难,只是折条树枝那样简单。赡养我的父母,从而赡养别人的父母,爱护我的孩子,从而爱护别人的孩子,那么治理天下就像翻一下手掌那么容易……”
宋国大夫戴盈之决定减免百姓的部分捐税,但又说:“今年年内还办不到,请让我先稍微减一些,等到明年再彻底实行,怎么样?” 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他便说:‘好吧,我知道这不好了。这样吧,请允许我少偷一点,原来每天偷一只,以后改为每月偷一只,到了明年,我就彻底洗手不干了’—如果知道这种行为不合 于道义,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月怀一鸡”指那些明知道自己错了,却故意拖延时间,不肯及时改正的人。
(出自《孟子》)
树欲静而风不止
一次孔子在路上见到一个人坐在路边哭得很伤心,便问他为何如此伤心。 那人说:“因为我犯过三个错误,想起来就伤心。年轻时忙着做学问,没有好好侍奉父母,反而要他们照顾我。我自命清高,做事不够尽心尽力,妨碍了我的升职。从小对朋友不友善,大家都不愿亲近我,现在年纪大了觉得孤单。树欲静而风不止,现在我想好好弥补这一切,可是岁月已经过去了,父母去世了,朋友不再来了,我年龄也大了。每每想起,我就禁不住伤心。”
“树欲静而风不止”比喻客观环境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
(出自《韩诗外传》)
歧路亡羊
.杨朱是战国时代的人。 有一天,杨朱的弟弟杨布穿了一件白衣服出门。回来时,因为天下雨,就在朋友处借穿了一件黑衣服回来了。他家的狗追着他狂叫。杨布很生气,拿了棒子要打狗。杨朱劝他说:“不要打狗了,你平心静气的想一想:假使你的狗出去的时候,是一条白的,回来时变成了一条黑狗,你是不是就能认出来呢?”
杨朱的邻居走失了一只羊。邻居全家出动去找寻,又来找杨朱的学生帮忙。杨朱说:“只是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要那么多人去找呢?”邻居说:“因为岔道太多。”晚上大家空手回来了,杨朱问:“怎么去了这么多人还找不到呢?”邻居说:“哎,岔道上还有岔道,我们不知道羊跑到哪条路上去了。”杨朱一整天都没有说话。
“歧路亡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联系邮箱:xccwxx@163.net 地址:长沙市雅礼中学410007
作者邮箱: xccwxx@163.net
出人头地
北宋嘉佑二年的科举考试,欧阳修担任主考。在阅卷时,他被其中一篇文章的文采深深吸引,认为应列第一名。他便把文章传给同僚观看,大家都赞赏不已。不过, 欧阳修觉得这份考卷很象是他的朋友曾巩的,为了避嫌,就把它定为第二名。
放榜后,按礼节考中的学生要去拜谢主考官,不想以第二名身份来的不是曾巩,而是年青的学子苏轼,欧阳修才知闹误会了。欧阳修很欣赏苏轼,他给朋友写信时说: “读苏轼的文章,不禁让我汗颜。真痛快啊!我应当给苏轼让路,使他高出我一头。”
“出人头地”形容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等。
(北宋欧阳修《与梅尧臣书》)
功到自然成
唐僧一行西行赶路,说不尽的风餐露宿,一日前面一山阻路。
唐僧说:“徒弟啊,你看这山势崔巍,须是要仔细提防魔障。”悟空说 :“师父休要胡思乱想,只要定性存神,自然无事。”唐僧说:“徒弟呀,西天怎么这等难行?我离了长安城,在路上春尽夏来,已经有四五个年头,怎么还不能得到?”悟空说:“早哩!早哩!还不曾出大门哩!”
唐僧在马上遥望那山,但见崖险林深、虎狼群行,叹道:“我受唐王之命西天取经,历经艰险,虽然我心志如止水,但不知何日能取得真经、得回故乡?”孙悟空说:“师父不必挂念,少要焦心,只要你放心前?M,管你功到自然成。”
“功到自然成”指功夫下到,事情自然会取得成效。
(出自《西游记》三十六回)
户限为穿
智永是陈朝人。为了练字,他在永欣寺的三十年里 ,每天黎明即起,磨上一大盘墨,然后临摹王羲之的字帖,从未间断。
日子久了,被他写坏的笔头竟积了十大瓮。后来求他写字和题匾的人门庭若市,以致寺内的门槛也被踏穿,不得不用铁皮把它裹起来。
“户限为穿”指门槛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出自唐•张彦远《法书要录》)
望洋兴叹
在古代,黄河之水滔滔不绝,灌溉着两岸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因此黄河被称为神河。
有一年,秋雨使所有的河流暴涨,百川都汇?M了黄河,黄河变得更加汹涌而宽阔,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于是黄河河神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他顺流而下,一直来到北海。他向东望去,却看不到北海的边际。于是河神收起了得意洋洋的表情,望着汪洋大海对北海海神感叹道:“原先我自高自大,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今天我看到你这样广大,无边无际,今天我要不来这里,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无知。”
北海海神说:“我在天地间也只是大山里的一个小石头,四海在天地间也就是粮仓中的一粒米,我又有什么广大的呢?”
“望洋兴叹”比喻因为自己力量太小而感到无可奈何。
(出自《庄子•秋水》)
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献公死了,晋国发生了内乱,为了躲避追杀,公子重耳在外流亡了十几年,先后到过狄国、卫国、齐国、宋国和、楚国和秦国。
在楚国时,楚国国君楚成王对重耳很好,以诸侯的礼节招待他。有一次在宴席上,楚成王和重耳开玩笑说:“公子要是回到晋国,将来要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金银财宝楚国有的是,晋国又有什么可以献给大王的呢?”楚成王说:“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说:“要是托大王的福,我能够回到晋国,我愿意跟贵国交好,让两国的百姓过太平的日子。假如有一天,两国发生战争,在两军相遇的时候,我一定会命令军队向后撤军三舍(九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不久楚国和晋国发生了战争,晋军果然后退了三舍。
“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长风破浪
南北朝的宗悫(que)小时候,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他说:“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十四岁时,十几个强盗来抢劫,他挺身而出,打得强盗狼狈而逃。
后来他从军作了军副,随军出征林邑(今越南),林邑国放出象群出战,士兵无法抵抗。紧急关头,宗悫做了几头假狮子,摆在大象前,把大象吓跑了,接着就攻下了林邑。获得了许多珍奇异宝,宗悫一件也没有拿,连穿的衣服也是原来的那件。
当宗悫还没得志的时候,他的同乡庾业有钱、有势,请人吃饭时,酒菜摆得有一丈见方。宗悫来了,庾业只给他吃有稗子的杂粮,对客人说:“宗悫是个粗人,习惯吃粗茶淡饭。”宗悫没有一点怨言,照样吃得饱饱的。后来宗悫当了豫州太守,请庾业做了长史(书记长)。
“长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出自《宋书•宗悫传》)
必由之路
.唐僧师徒四人西行,虽然是秋天,但渐渐感到热气蒸人。 请教一位老者,老者说:“敝地唤做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唐僧说:“火焰山可阻西去之路?”老者说:“西方却去不得。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此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三藏听了,大惊失色。
“必由之路”指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比喻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
(出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中流击楫
祖逖年轻时很有志气。一次,他和朋友睡觉,半夜里听见鸡叫,祖逖叫醒朋友,说:“你听听,这是在督促我们奋发图强啊!”两人就披衣起床,拔剑起舞,苦练本事。
后来匈奴人占领了中原,西晋灭亡了。东晋王朝偏安于江南,不思进取。为了收复失地,祖逖克服种种困难,组建起一支部队,北渡长江。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用船桨拍打着船舷,大声说:“如果不能收复中原,我就再也不渡过这条江!”
由于作战英勇,祖逖的部队几年之间,收复了长江以北、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中流击楫”比喻雄心壮志。
(出自《晋书•祖逖传》)
狐假虎威
战国时期,楚国是南方一个强大的国家。 一天,楚宣王问大臣们说:“我听说北方诸国都害怕我们的昭奚恤将军,真是这样吗?”群大臣们无人回答。江乙说:“老虎捕捉猎物来吃,结果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来做群兽的领导,如果您吃了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请让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不害怕的?’老虎就和狐狸同行,野兽们见了它们,都纷纷逃走了,老虎不明白野兽们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狐狸的原因。现在楚国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昭奚恤将军掌管着楚国的军政大权。所以,北方诸国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我们楚国,这就像野兽们害怕老虎一样啊。”
“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自《战国策•楚策一》)
饥寒交迫
隋末唐初,由于多年战乱,天下盗贼很多。 唐高祖李渊有一次审问犯人:“你为什么要做贼?”犯人说:“饥寒交迫,没办法只好做贼”。李渊叹息说:“我作为你们的国君,让你们贫穷,这是我的罪过啊。”就把那人放了。唐太宗和大臣们议论防盗的事。有人建议用严刑来禁止。太宗说:“老百姓所以做盗贼,是因为劳役赋税繁重、官吏贪婪盘剥,使得老百姓无法活下去,因此顾不得廉耻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浪费、减轻劳役和赋税、选拔清廉的官吏,使老百姓衣食有余,这样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哪里用得着重刑呀?”
经过几年的治理,天下太平,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晚上大门用不着关,商人在野外露宿。杜甫写道:“九州道路无豹虎,远行不劳吉日出。”(普天之下的道路上,都没有拦路抢劫的强盗;那些出远门的人,也用不着求神问卜,选个“出门大吉”的好日子)。
“饥寒交迫”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出自宋•王谠《唐语林》和《资治通鉴》和杜甫《忆昔》)
负重致远
庞统是三国时代人。 南郡太守周瑜病死了,庞统到吴郡送葬。吴郡很多文人早就听说庞统的名声,都来看望他。大家谈古论今,非常欢畅。谈论间,众人请庞统评论一下在座人员。
庞统对陆绩说:“陆先生像是一匹脚力强劲的马,有超逸的才能。”大家都说他评到了点子上。庞统又评顾劭,说:“顾先生好比是一头跑得很慢的牛,能背负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有人问庞统:“那么你是认为陆绩要胜一筹吗?”庞统说:“这匹马脚力强,可是只能载一人。这头牛跑得慢,却能载很多。”
“负重致远”比喻能肩挑重任。
(出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过眼烟云
书画能给人带来喜悦,但不能改变人的志向。如果对它太在意,爱不释手,就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三国时太傅钟繇看见韦诞有一篇蔡邕的书法,苦求不得,以至于捶胸吐血。晋朝的大将军桓玄在率领大军出征前,先造了几艘快船,用来装载古玩书画,他说:“战争是危险的事情,如果发生意外,可以便于运输,免得被敌人夺去了。”拿国家大事当儿戏,危害自身,这都是因为太在意的缘故。
我年轻时,很喜欢这两样东西,自家有的,总是担心有朝一日会失去,别人有的,总是担心不肯给我。后来自己也觉得好笑:我轻视生死富贵,却看重书法字画,岂不是主次颠倒、违背本心了吗?从此不再喜好。看见好的书画,虽然也会收藏,但是被别人拿去时,也不觉得可惜了。就像眼前飘过的烟云、耳边掠过的飞鸟,总是高高兴兴的看着它们来,离去了也想不起来。于是这两样东西常常只是使我快乐却不再使我伤心。
“过眼烟云”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自苏轼《宝绘堂记》)
如振落叶
.王翱是明朝初年的大臣。 王翱的一个女儿,嫁给京郊某个官员。夫人很疼爱女儿,每次接女儿回娘家,女婿都固执的不让走,怨恨的对妻子说:“你父亲做吏部尚书,调我到京城任职,那么你就可以从早到晚侍奉母亲;况且调动我就象摇落树叶一样容易,可你父亲为什么这么吝啬呢?”女儿捎话给母亲。一天晚上,夫人摆上酒,跪在地上,将这个意思告诉王翱。王翱大怒,拿起桌上的器物打伤了夫人,离家到朝房住宿,十多天以后才回府。最终也没有给女婿调职。
王翱做都御史时,和一个太监一起镇守辽东。这个太监很守法,与王翱相处很好。后来,王翱改任两广总督,这个太监送给王翱四枚大珠。王翱坚决推辞,太监说:“这珠不是受贿得来的。过去先皇把僧保郑和所买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现在拿出一半为你赠别,你本来就知道我并不贪财啊。”王翱收下大珠子,放入所穿的上衣里,把它缝好。后来回朝,太监已经死了,王翱找到太监的两个侄子。王翱问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廉洁,你们大概不免苦于贫困吧?”二人都说:“是的。”王翱说:“如果你们有所经营,我帮助你们出钱。”二人嘴里答应了,但是心里不信。王翱屡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说定的办。于是他们假造一张五百两银子的买房契约,告诉王翱。王翱拆开上衣,拿出大珠子交给他们。
“如振落叶”形容非常容易。
(出自明•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爱不释手
陶渊明是晋代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躬耕。他在《归园田居五首》中这样描述自己的乡间生活: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他的诗作写得像儿歌一样通俗易懂,字里行间却满是琴操和气节。
梁朝的萧统给陶渊明的诗作编集、作序,他说:“我爱读陶渊明的文章,不能释手。”
“爱不释手”因为喜欢,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
(出自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
割肚牵肠
蜀后主刘禅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蛮王孟获联合金环三洞兵马反叛,建宁三郡也归附了孟获,永昌危急。
为了平息后方的叛乱,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首先用离间之计平息了建宁三郡的叛乱,解了永昌之急。又用激将之法破了三洞人马。最后诱敌设伏,在锦带山活捉了孟获。诸葛亮让战俘们吃饱饭,然后全部释放,说:“你们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都靠在门上等着你们呢;如果听说战败了,一定会割肚牵肠,眼中流血。你们都回去吧。”诸葛亮又问孟获:“你今天被捉,心服吗?”孟获说:“我不小心中了你的鬼计,怎么会服!你放我回去,让我整顿军马,来决一死战;如果再能捉我,我才心服。”诸葛亮就把他放了。
“割肚牵肠”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出自《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河清海晏
天竺国下郡的白米四钱一石,麻油八厘一斤,可是三位王子借孙悟空三人的兵器去打造时却被人偷了。 八戒说:“定是这伙铁匠偷的!快拿出来!略迟了些儿,就都打死!”铁匠们说:“我们连日辛苦,夜间睡着,到了天明起来,就不见了。而且我们是凡人,怎么拿得动?希望爷爷饶命!”国王说:“这城里军民匠作,也很懂得法度,一定不敢欺心,希望神师再思。”行者道:“不用再思,也不须赖铁匠。我只问殿下:你这城池四面,可有什么山林妖怪?”王子道:“城外北,有一座豹头山,山中有一虎口洞。有人说洞内有仙,有人说有妖。我们不知到底是什么。”…… 孙悟空三人经过苦战,收降了九头狮子精,夺回了兵器。
国王大开素宴答谢唐僧一行,又将狮子肉分与百姓瞻仰。王子说:“感谢神僧施展法力,扫荡了妖邪,除了后患,现在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了!”
“河清海晏”指黄河水清了,大海平静了,比喻天下太平。
(《西游记》第九十回)
不拘一格
龚自珍是清朝乾隆末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龚自珍的年代,清朝开始急速衰败,贫富两极分化,社会问题丛生,危机四伏。龚自珍主张移民屯垦新疆,以发展西部经济、巩固边防(《西域置行省议》);给林则徐写信,希望禁绝鸦片。道光十九年,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夕,由于得罪了军机大臣穆彰阿,龚自珍不得不弃官离京南行。
龚自珍南行路过镇江时,但见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抬着玉皇、风神、雷神在虔诚的祭拜。这时,有人认出了龚自珍。一位道士马上恳请龚自珍写篇祭文,龚自珍挥笔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大意:中华倚仗风雷般的变革才会有生机,这般死气沉沉确实令人悲哀。我希望天公重新振作起来,不要拘泥于常规,赐给我们有用的人才。)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
刮目相看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武艺高强,战功卓著,可是不爱读书。起初,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当居要职,要多读些书。”吕蒙说军务繁忙没有时间,孙权说:“我难道是要你精通经史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要你读点书,增长一点见识,开阔一些视野。你说军务繁忙,难道比我还忙吗?我常常抽时间读书,感到收获很大。”吕蒙于是开始利用空余时间读书。
后来鲁肃要到陆口,路过吕蒙的辖区时,鲁肃觉得吕蒙是个大老粗,不想去见他。有人劝他说:“吕将军已经今非昔比了,应该去看看他。”于是鲁肃来见吕蒙。大家喝酒喝得高兴时,吕蒙问鲁肃:“现在将军重任在身,要与关羽为邻了,要怎么防备他呢?”鲁肃说:“还没想过,到时候再说吧。”吕蒙说:“现在吴蜀虽然结成了联盟,但关羽是虎狼之人,怎么能不早作准备呢?”于是给鲁肃筹划了五条计策。
鲁肃非常惊奇,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吴下的阿蒙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了!”
“刮目相看”比喻重新认识事物。
(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回天之力
.张玄素任景州录事参军时,唐太宗召见他,询问他为政之道。张玄素说:“隋炀帝喜欢专断大小事务,不信任大臣,以一个人的智慧来决断天下的事,最终走向了灭亡! 陛下要是能够谨慎选择大臣,观察和考核他们的政绩而加以赏罚,何必忧虑国家治理不好呢!另外,我观察到隋末战乱不止,其实真正想夺取天下的不过就那十几个人,为非作歹的很少,大多数都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等待着归附有道的明主。很少有人了解百姓为什么作乱,只是人君不会安抚而已!”太宗就擢升他为侍御史。
贞观四年,唐太宗要重修洛阳宫乾阳殿。张玄素说:“我曾经见过隋朝修宫殿,在豫章(今南昌)伐木材,两千人拉一根大木,铁做的车毂走不了几里就坏了,需要几百人抬着备用的车毂跟着,一天走不上三十里地。从前阿房宫修成了,秦朝就灭亡了;章华宫修成了,楚国也衰败了;乾阳殿完工了,隋朝也解体了。现在我们国力不及隋朝,百姓刚刚遭受战乱——我恐怕陛下的过错比隋炀帝还大。”太宗说:“你说我还不如隋炀帝了吗?”就停修了。
魏征知道了,说:“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
“回天之力”比喻能挽回严重局势的力量。
(出自《新唐书•张玄素传》)
倚门倚闾
王孙贾15岁被召进王宫当齐王的侍臣。王孙贾的母亲很爱王孙贾,每当他入朝,母亲总要再三叮嘱他早些回来。如果他回家晚了,母亲就会焦急的倚在门口等他回来。
公元前284年,燕国的军队很快攻下了齐国都城临淄。齐王仓惶出逃,这天王孙贾没有在齐王身边,听说齐王出逃,急忙前去追寻,没有找到齐王,只得回家了。他母亲见了,问他:“燕兵来了,你为何不保护齐王?”王孙贾说:“我不知道大王在什么地方。” 他母亲非常生气,说:“你每天回来晚了,我都会倚在家门口等你。你既然是大王的侍臣,竟然不知道他去哪儿了,那你还回家干什么!”王孙贾听后,很惭愧,马上离家去打听齐王下落。
“倚门倚闾”比喻长辈对子女的盼望和爱护。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公元550年,北朝的东魏大将军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退位,建立了北齐王朝。次年又毒死了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有一年出现了日食,高洋担心自己的皇位不保,问一个亲信:“王莽夺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刘秀又能把天下夺回去?”那亲信说:“陛下,这要怪王莽自己了:他没有把刘氏家族斩尽杀绝。”高洋马上又开了杀戒:把东魏姓元(原姓拓跋)的二十五家直系皇族700多人全部杀光,连婴儿也无一幸免。
消息传来,东魏的元姓都很害怕,他们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有个名叫元景安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他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投靠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 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死也不改姓。”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愿为气节牺牲。
(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
背水一战
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军事奇才。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一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赵王和大将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赵军谋士李左车献计:正面死守不战,派兵绕到后面切断韩信的粮道,把韩信困死在井陉狭道中。陈余不听,说:“韩信只有几千人,千里袭远,如果我们避而不击,岂不让诸侯看笑话?”
韩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半夜,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其余汉军吃了些简单干粮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挠蔓水,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
天亮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开出井陉口。陈余率轻骑精锐蜂拥而出,要生擒韩信。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陈余下令赵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日,赵军无法获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帜,队伍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王被俘。
战后,有人问:“兵法上说,要背山、面水列阵,这次我们背水而战,居然打胜了,这是为什么呢?”韩信说:“兵法上不是也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背水一战”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负荆请罪
战国时代,强大的秦国常常欺负赵国。在代表赵国出使秦国中,蔺相如智勇双全,把和氏璧安全带回赵国,在渑池大会上又保全了赵国的荣誉,被拜为上卿,地位跃居大将军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说:“我为赵国立了多少汗马功劳,才有今天。蔺相如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 见到蔺相如,我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为避免和廉颇见面,蔺相如就称病不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门,远远的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过来,赶快退到小巷子里,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蔺相如的门客们觉得蔺相如胆小怕事,请求离去。蔺相如劝阻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厉害些?”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些。” 蔺相如说:“对呀!秦王我都不怕,我怎么会怕廉将军呢?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 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文臣武将团结一心。如果我们两人不和,秦国就有机可乘了。” 廉颇知道了,赤着膀子,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家里请罪,他说:“我是个粗人,见识少,气量窄。哪儿知道您竟如此容忍我,请您处罚我吧。”
“负荆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防微杜渐
.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窦宪兄弟把持了国家的军政大权,朝政混乱不堪。窦氏家族仗势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人们敢怒不敢言。
有一年发生日食。司马丁鸿上书汉和帝说:“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代表臣子的。日食现象象征君王的权力被臣子侵夺,陛下千万要小心。在历史上,日蚀出现过三十六次,国君被臣子杀死的有三十二人,都是因为臣子的权力太大了!”“日蚀的出现,是上天在警告我们,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啊。穿透岩石的水,开始时都是涓涓细流,参天的大树,也是由刚发芽的小树长成的。人们常常忽略了微小的事情,而造成祸患。如果陛下能亲自处理朝政,从小地方着手,在祸患刚露头的时候防止它,这样国家就能够长治久安了。”
“防微杜渐”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
(出自《后汉书•丁鸿传》)
鹤归华表
.在苍凉古迈的关东大地,山峦无尽,岭岱莽莽。在这连绵的山岭中,有近千座状似莲花的奇峰组成的千山。千山,古称为千朵莲花山,又名千华山,也叫积翠山。千山第一高峰是仙人台,海拔708.3米,它以丁令威成仙化鹤归来的传说而得名。
据晋陶潜《搜神后记》中记载,汉朝时,辽东人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后来,经过多年的苦修,丁令威得道成仙。千年后,他化成一只仙鹤飞回到辽东,落在城门前的华表柱上。有一少年,见此,就拉起弓弦想射他。丁令威就飞到空中,徘徊良久,不肯离去,并说道:“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说完后,他冲天飞去。
后世常用“鹤归华表”感叹人世的变迁。
半途而废
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心中平静淡然,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有所节度,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中庸却不容易做到。”“专走极端,做些怪诞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世或许有人会记述他,为他立传,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半途而废”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止,有始无终。
(出自《中庸》)
安身之地
刘备投奔荆州刘表,刘表派刘备驻守新野。 在新野,刘备诸葛亮巧用火攻,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将夏侯??。刘备担心曹操会来报复,诸葛亮说:“新野是个小县,不能久居,最近听说刘表病在旦夕,可乘此机会,夺取荆州作为安身之地,也许可以抵抗曹操。”刘备说:“你说得很好,但是我受刘表的恩,怎能忍心呢?”诸葛亮说:“你今天不取,过后一定会后悔的!”刘备说:“我宁可死,也不忍心作忘恩负义的事情。”
“安身之处”喻指建立事业的根基。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五里雾中
.张楷,字公超,是东汉人,对道学很有研究,门徒常常上百人。每天造访他的人车马盈门,填塞街巷,有人便在他家附近开办旅舍饭馆赚钱,张楷只好搬家。张楷很穷,以摆摊卖药维持生计。
永和年间,被推荐出任长陵(今咸阳市东)县令,张楷不就,搬到华山峪隐居,一时到华山峪求道者很多,致使华山峪成了集市,人们索性把华山峪叫成公超谷。张楷能在五里范围内弥漫云雾,人们把学道叫“学雾”。元和三年,皇帝召他,他又推脱了。张楷活了70岁。
“五里雾中”原指修道,现形容迷离恍惚、不知所从的状态。
(出自《后汉书•张楷传》)。
原宪桑枢
原宪是孔子的弟子。他的小屋是茅草搭的,门是蒿草编成的,门枢是桑树条。子贡穿着雪白的衣服、驾着高大的马车来拜访他。原宪戴着破裂开口的帽子、柱着藜木拐杖开门迎接他。子贡问:“您生病了吗?”原宪说:“我听说,没有财产叫贫困,学道而不能身体力行叫病,我是贫困不是生病。”子贡听了面有愧色。
耶酥对门徒们说:“我告诉你们,不要为吃什么担忧,也不要为穿什么忧虑。因为生命胜于饮食,身体胜于衣服。”
“原宪桑枢”喻指安贫乐道。
(出自《庄子•让王》和《耶稣传》)
文章憎命
.唐宪宗元和初年,30岁的诗人贾岛抱着“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的豪气,来到长安参加科举,然而时运不济,屡试不中,考到60岁了也没考上,被人称为“举场十恶”。到后来,贾岛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到田野里去摘野菜充饥。
唐代诗人孟郊一生贫困潦倒。41岁入长安赶考落榜,心情非常沮丧,说自己的心被刀割伤了。43岁再考又落榜了,晚上睡不着觉,要起来感叹多次,连梦都不能作完整。46岁时才考上,高兴的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是由于不善交际,四年后才得了个县尉的小官,64岁时贫病而死。
杜甫说“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说命运要磨练磨练文章写得好的人。
“文章憎命”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
(出自《天末怀李白》)
朝三暮四
.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天下就是那么一回事,因此不会为了得到什么而特别追求,做起事来总是心平气和。总是心平气和去做事的人,会渐渐体察到这个道理,体察到了,也就离道不远了。做而无求。
不知道这个道理而劳心费神的人,叫做‘朝三’。什么叫‘朝三’呢?有一个养猴子的人给猴子喂栗子吃,说:“早上三颗,晚上四颗。”猴子都非常生气。主人便说:“既然这样,那么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好了。”猴子们都很高兴。实质没有什么差异,只是情绪发生了改变。
所以圣人没有高兴和不高兴的,只是随自然规律而行,我是我,事情是事情。
“朝三暮四”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表面假象蒙骗。现指人说话、办事反复无常、经常变卦。
(出自《庄子•齐物论》)
圣人之勇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卫国匡城,被人包围了好几圈,孔子的琴声和歌声一直没有停过。子路跑进去见孔子,说:“老师怎么还有闲情弹琴唱歌呢?”
孔子说:“仲由,让我来告诉你吧!我想摆脱困境已经很久了,可还是不能避免,这是天命啊。我想寻求通达已经很久了,结果还是不行,这是时运不济啊。碰上了尧舜那个时代,天下没有失意的人,这并不是人们的智慧高明;碰上了桀纣那个时代,天下没有得意的人,这也并不是人们的智慧低下,是时势造成这样的。那在水里行走不怕蛟龙的,是渔夫的勇气;在陆地行走不怕犀牛、老虎的,是猎人的勇气;雪白的刀子架在面前,把死亡看做和生存没有区别的,是壮士的勇气;知道穷困是命运,知道通达需要时机,面临大灾难而不会畏惧的,需要圣人的勇气。仲由啊,安静些吧!我的命运已经上天已经安排好了。”
没有多久,带领士兵的将官进来了,抱歉的说:“我们以为您是阳虎,所以把您围了起来;现在我们知道您不是的,很对不起,我们在此向您道歉并撤退士兵。”
(阳虎是鲁国贵族季氏的家臣,曾经侵犯卫国匡城百姓,当地百姓痛恨他。孔子面貌像阳虎,所以发生误会。)
(出自《庄子•秋水》)
闻所未闻
刘邦刚刚平定天下,汉人尉他在南越自立为王。刘邦派遣陆贾出使南越。尉他傲慢的坐着接见陆贾。 陆贾说:“秦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纷纷而起,汉王首先入关,占据咸阳。项羽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纷纷归顺他,当时强大无比。但是汉王只用五年时间就平定了中国。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现在大汉天子不愿百姓再受战争之苦,派遣我来授予你南越王的金印。您理应到郊外远迎,拜倒称臣,但是您却如此桀傲不驯。倘若让朝廷知道了,捣毁你的祖坟,诛灭您的宗族,再派十万人马来到越地,那么南越人自己就会杀了您而投降汉朝。”
尉他立刻站起身来,向陆贾道歉。通过交谈,尉他说:“南越人当中没有一个和我谈得来,等到你来到这里,使我每天都能听到了以前从没有听到过的事。”
“闻所未闻”形容事物新奇罕见。
(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沐猴而冠
.项羽小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后来改学剑,也不肯用功,他的叔父很生气。项羽说:“读书有什么用,只能记名姓而已。学剑也只能抵挡一个人,我要学能抵挡万人的本事。”
后来项羽带兵攻入咸阳,杀了秦二世子婴,烧了秦朝的宫殿,收拾了秦朝许多宝贝财物就准备回去。有人劝他说:“关中这个地方很险要,土地肥饶,可以建都称霸。”项羽见宫殿都烧毁了,又想著赶快还乡,说:“富贵了不回家乡,就像穿著锦绣衣服在黑暗中行走一样,谁会知道呢!”劝说的人叹道:“人家说项羽像只戴著帽子的猕猴,徒有虚名,果然不错。”
后来项羽在垓下打了败仗,逃到乌江,乌江亭长有一只小船,劝他渡江,说:“江东虽然小,也有方圆千里的地方,几十万人口,也可以称王啊。”项羽说:“是老天要亡我,我为什么要渡江呢!开始我和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而来,现在无一生还,即使江东父老可怜我、让我称王,我又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
“沐猴而冠”比喻虚有其表,没有真正的能力。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穿井得人
.鲁哀公问孔子说:“听说舜的乐师夔只有一只脚,可信吗?”孔子说:“为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有人建议再派些人去协助他,舜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和。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所以说‘夔一足 ’( 夔一个人就够了),不是‘一足’( 夔有一只脚)啊。”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每天要有一个专人负责出外打水。后来,他家凿了一口井,用不着再派人出去打水了,告诉别人说: “我家开了一口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消息,立即把它传出去了,说:“丁家开井,挖出了一个人。”很快,全国各地都在谈论着这件事。终于传到了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国君派人到丁家去查问。丁氏说:“我是说省出一个打水的人,家里多了一个劳力,不是说在井中挖出了一个人呀!”
“穿井得人” 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
(出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风起云飞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经过连年的征战,刘邦后来居上,战胜了项羽,赢得了天下。可是没几天,淮南王英布造反,军势极盛,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在得胜回朝途中,刘邦顺路回了趟故乡沛县,和昔日的朋友、邻里叙旧畅饮了十几天。一次在热闹的酒席上,想起天下的安危,刘邦伤感的唱道: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风起云飞”喻天下大乱,有时也指触景伤情。
(出自《汉书•高帝纪》)
前程万里
汉朝的贾逵家里很穷,他姐姐每天都抱着5岁的贾逵隔着篱笆听邻居家的孩子们读书。10岁时,贾逵能背《六经》。姐姐问:“我们家从没有请过先生,你怎么会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这些古书,而且背诵起来不漏一句呢?”贾逵答道:“当年,你抱着我隔着篱笆旁听邻家读书,至今仍没有忘记其中的任何一句。”不到20岁就有许多人来跟着他学习。
唐朝的宰相崔铉从小就很聪明。一次他跟父亲去拜访名士韩?辍:??曛缸偶苌系挠ソ兴?歌咏。崔铉接过纸笔,很快就作了首诗:“天边心性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韩?晁担骸罢飧龊⒆涌梢运涤型蚶锴俺贪。 ?
“前程万里”比喻前途远大,不可限量。
(出自《太平广记》)
前程万里
.汉朝的贾逵家里很穷,他姐姐每天都抱着5岁的贾逵隔着篱笆听邻居家的孩子们读书。10岁时,贾逵能背《六经》。姐姐问:“我们家从没有请过先生,你怎么会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这些古书,而且背诵起来不漏一句呢?”贾逵答道:“当年,你抱着我隔着篱笆旁听邻家读书,至今仍没有忘记其中的任何一句。”不到20岁就有许多人来跟着他学习。
唐朝的宰相崔铉从小就很聪明。一次他跟父亲去拜访名士韩?辍:??曛缸偶苌系挠ソ兴?歌咏。崔铉接过纸笔,很快就作了首诗:“天边心性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韩?晁担骸罢飧龊⒆涌梢运涤型蚶锴俺贪。 ?
“前程万里”比喻前途远大,不可限量。
(出自《太平广记》)
开门揖盗
.三国时代,江东的孙策遭了暗算,重伤而死。他的弟弟孙权这时才15岁,天天啼哭,无法处理朝政。大臣们劝说没用,都很着急。谋士张昭对孙权说:“现在天下大乱,豺狼满道,如果你只顾悲啼,不理国事……这好比大开着房门,拱着手把强盗请?M来,必将自取其祸。”孙权觉得说的对,马上换了朝服,登朝理事,视察军队,安定了军心、民心。
吕布被曹操大军围在下邳城。谋士陈宫建议吕布屯兵于城外,自己领兵守城,以形成犄角之势,只等曹操粮食用尽。吕布回去收拾东西,他的妻子说:“你一个人孤军远出,如果一旦有变,我可怎么办呀?”三天后陈宫来催,吕布说:“我想还是死守城池为好。”陈宫又献计说:“听说曹军的粮草早晚将至。请将军准备引精兵去断其粮道。”吕布又被妻子劝住了,出来对陈宫说:“曹操诡计多端,我们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后来城破,吕布被杀。
“开门揖盗”的意思是开门请强盗?M来。比喻引?M坏人,招来祸患。
(出自《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和《三国演义》)
难能可贵
子路、子贡和冉有都是孔子的弟子。
子路很勇敢。子路63岁时是卫国大夫孔悝的家臣。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发生内乱,孔悝被劫持,子路知道消息后,马上赶往京城救难。到了城外,遇到卫国大夫高柴由城内逃出,高柴劝子路不要进去,子路说:“我拿孔悝的俸禄,就应该救孔悝的难。”进城后被杀。
子贡的言语绝世无双。叔孙武叔说:“子贡比孔子贤能。”子贡知道后,说:“拿围墙来做比喻吧,我的墙齐肩高,站在墙外,就能看到我家里富丽堂皇;孔子的墙几丈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就看不见雄伟壮观、多姿多彩的景象。进得去门的人太少了,叔孙先生这么说,也是可以理解的!”
冉有有治国才能。鲁国的大夫季康子问孔子:“冉有可以从政吗?”孔子说:“冉有多才多艺,从政有什么不可以的?” 季康子就请冉有辅佐自己。鲁哀公十一年,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冉有力排众议,帅领鲁国军队抵抗强敌,获得了胜利。
宋代的苏东坡说:“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子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难能可贵”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了不起。
(出自《论语》和苏轼《荀卿论》)
食言而肥
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大臣叫孟武伯,他最大的毛病是说话不算数。有一天鲁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参加了。在宴席上,孟武伯不喜欢另一位大臣郑重,便故意问他:“郑先生怎么越来越胖了?”哀公听见了,说:“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胖起来呀!”
晋朝有个人叫殷羡。曾经做过豫章郡的太守,当他卸任离开豫章回京城时,很多人托他带信,他都答应了。当他走到长江边时,便把这些信全部扔到水里,说:“都请到水里去吧!要沉要浮随你们自由,我殷羡不当太守了,可也不能给人家当信使啊!”
“食言而肥”指不守信用。
(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和《世说新语》)
对症下药
.华佗是东汉名医。有一次官吏倪寻和李延都感到头疼发热,找华佗看病,华佗诊断病情后,给倪寻开了下泻药,给李延开了发汗药。两人感到奇怪,问华佗问什么同样的并用不同的药,华佗说:“倪寻的病是由内伤引起的,李延是因为外部受凉而引起感冒。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他们回去后按药方服药,第二天病都好了。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思想家。学生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说:“家里有父亲兄长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学生冉有也这样问,孔子说:“听到了就去做。”学生公西华就问孔子:“您老人家为什么给他两个不同的答复呢?”孔子就说:“冉有做事退缩,所以我要鼓励鼓励他;子路胆量有两个人的大,做事果敢,所以我要抑制抑制他。”
“对症下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出自《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和《论语•先?M》)
白驹过隙
.人的生命太短暂,庄子说:“在天地间,人的生命就像白色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跃而过。” 但是要是不明白生命的真正意义,再长寿也是枉然。苏轼说:“ 曾经有三个老人相遇,问他们的年龄。一人说:‘我记不清我的年龄了,但记得少年时和盘古是好朋友。’一人说:‘海水变成桑田时,我就放下一个筹码,现在我的筹码已经堆满十间屋子了。’一人说:‘我吃蟠桃时,把桃核扔在昆仑山下,现在桃核已经和昆仑山一样高了。’以我来看,这三人和蜉蝣朝菌(都只能活几个时辰)也没有什么区别。”
“白驹过隙”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自《庄子•知北游》和《苏轼集•志林五十五条•异事》)
暮夜无知
杨震是东汉时华阴人,以教授学生为生,由于正直、博学,人称“关西孔子”。 五十多岁杨震被逼不过,只得出来做官。他去东莱出任太守,路过山东昌邑时,他以前推荐的秀才王密,正好担任昌邑县令。王密夜晚抱着十斤的?S金来要送给杨震。杨震说:“我深知你的为人,为何你对我却一无所知?” 王密说:“放心吧,三更半夜的,没人知道这件事。” 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王密很羞愧。
他在太尉任内,中常侍李闰为了他哥哥升职,通过汉安帝的舅舅耿室和后兄阎显先后向杨震说情,都被杨震谢绝了。原来李闰又请国舅耿宝向杨震推荐,耿宝对杨震说:“李常侍?F在是皇上眼前红人,希望对他哥哥能从优提拔,而且这也是皇上的意思”。杨震说:“既然是圣旨,请出示尚书府的文书,这样才有根据。”耿宝被驳得哑口无言。
杨震虽然坐了高官,可是他的子女还吃着家常饭菜、出门没有车坐。有人劝他要为子孙后代考虑考虑。杨震说:“让后世知道他们都是清白人家的子孙,这个遗产不是很丰厚吗?”
“暮夜无知”原指夜里做的事情,?]有人知道。后人用来比喻暗中贿赂。
(出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温人之周
战国时代,诸侯并起,周朝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
有一次魏国温城有一个人要去周朝,周朝边境不准他入境,问他:“你是外国人吗?”那人说:“我是周朝人。”可是问他的周朝的住处,却答不上来,于是官吏就把他拘留起来。这时周天子派人来问:“你既然不是周朝人,却又不承认自己是外国人,这是为什么呢?”
那人说:“我读过《诗经》,书上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既然周天子君临天下,那么我就是天子的臣民,又怎么能说我是外国人呢?”周王听了,便把他放了。
“温人之周”比喻对的事情要坚持到底。
月怀一鸡
.孟子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自己的主张。孟子说治理天下是很容易的事,只是君王想不想做的问题,并不是他能不能做。齐宣王问:“想不想做和能不能做有什么区别?”孟子说:“挟着太山跨越北海,告诉人说:‘我做不到’,是真的做不到;若是为长辈折条树枝,告诉人说:‘我做不到’,是不愿意做,不是做不到啊!治理国家没有挟太山超北海那样难,只是折条树枝那样简单。赡养我的父母,从而赡养别人的父母,爱护我的孩子,从而爱护别人的孩子,那么治理天下就像翻一下手掌那么容易……”
宋国大夫戴盈之决定减免百姓的部分捐税,但又说:“今年年内还办不到,请让我先稍微减一些,等到明年再彻底实行,怎么样?” 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他便说:‘好吧,我知道这不好了。这样吧,请允许我少偷一点,原来每天偷一只,以后改为每月偷一只,到了明年,我就彻底洗手不干了’—如果知道这种行为不合 于道义,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月怀一鸡”指那些明知道自己错了,却故意拖延时间,不肯及时改正的人。
(出自《孟子》)
树欲静而风不止
一次孔子在路上见到一个人坐在路边哭得很伤心,便问他为何如此伤心。 那人说:“因为我犯过三个错误,想起来就伤心。年轻时忙着做学问,没有好好侍奉父母,反而要他们照顾我。我自命清高,做事不够尽心尽力,妨碍了我的升职。从小对朋友不友善,大家都不愿亲近我,现在年纪大了觉得孤单。树欲静而风不止,现在我想好好弥补这一切,可是岁月已经过去了,父母去世了,朋友不再来了,我年龄也大了。每每想起,我就禁不住伤心。”
“树欲静而风不止”比喻客观环境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
(出自《韩诗外传》)
歧路亡羊
.杨朱是战国时代的人。 有一天,杨朱的弟弟杨布穿了一件白衣服出门。回来时,因为天下雨,就在朋友处借穿了一件黑衣服回来了。他家的狗追着他狂叫。杨布很生气,拿了棒子要打狗。杨朱劝他说:“不要打狗了,你平心静气的想一想:假使你的狗出去的时候,是一条白的,回来时变成了一条黑狗,你是不是就能认出来呢?”
杨朱的邻居走失了一只羊。邻居全家出动去找寻,又来找杨朱的学生帮忙。杨朱说:“只是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要那么多人去找呢?”邻居说:“因为岔道太多。”晚上大家空手回来了,杨朱问:“怎么去了这么多人还找不到呢?”邻居说:“哎,岔道上还有岔道,我们不知道羊跑到哪条路上去了。”杨朱一整天都没有说话。
“歧路亡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联系邮箱:xccwxx@163.net 地址:长沙市雅礼中学410007
作者邮箱: xccwxx@163.net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