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作文频道 -> 写作指导 -> 家长谈作文 -> 正文

心理健康的人是啥样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1-2 13:45:53阅读:255
字号:|


心理健康的人是啥样 
  

   日前,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主任刘华山教授讲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故事:一个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因一点小事与姥姥口角,拿起器具就往老人头上敲。当老人因伤致死后,该生若无其事地继续复习,又连着三天参加期末考试并发挥正常。一星期后,外出的父母返家才发现此事。当他被抓起来后,对犯罪情节毫不隐瞒,公安人员问什么答什么。最后,他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刘华山教授说,尽管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测量室,但这个不久前发生的例子,仍在告诫我们,心理健康是需要更深入研究与认识的。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心理健康呢?如果有兴趣,请你不妨用专家的话来对照一下自己。


  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刘教授说,现在大家都比较认可的有六条:1.对现实的正确认识。看问题能持客观的态度。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能现实地评价自己,不过分地显示自己也不刻意地取悦别人。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缺点。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又怎么谈得上喜欢别人。3.自我调控的能力。能调节自己的行为,既能克制自己的冲动,又能调动自己的身心力量,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更高级目标。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关心他人,善于合作,不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苛求于人。这种人有知心的朋友,有亲密的家人。而不健康的人,人际关系紧张,处处利用他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这种稳定与协调包括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调适,包括认知与情感的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效率。人人都会有苦恼,但心理健康的人能从生活与工作中寻得快乐。


  心理健康要兼顾内外


  除了以上六条标准,刘教授还提出,心理健康需要内外兼顾。


  所谓兼顾内外是指,对外,要人际关系良好,行为符合规范。对内,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心理机能正常。与此相反的是两种人,一是只顾自己需要的满足,不顾社会规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什么都可以干。这种人一般具有反社会的人格,如许多犯罪分子就是如此。另一方面,有的人千方百计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但又感到苦恼,因为自身的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比如过去有很多劳模很努力地工作,从来没休息过星期天。不是他不想休息,而是按照外界的观念,一休息就不像劳模了。久而久之,他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心理状态也自然不会好。只有行为符合外界的规范,又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才是心理健康人的特征。


  心理平衡不是心理健康


  刘教授还提出,心理健康并不是平衡与适应状态,而是两极中的中间位置。通常人们把适应理解成对周围环境的顺从,把平衡理解为内心无冲突,但这并不是心理健康。他说,如果说“平衡”就是健康,那么一个满足现状,没有追求,不思进取的人,内部就很平衡,因为他不会有挫折感,也没有冲突,他健康不健康?如果说“适应”就是健康,那么现在社会上有的人见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左右逢源,上下讨好,这种人算不算健康?其实,这种人只能叫做没有灵魂的躯壳,有教养的市侩。和社会邪恶势力有共鸣的人,应该说是最大的不健康。


  心理健康也有层次高低


  刘教授认为,如果把清除过度的紧张不安而达到内部平衡状态称作“消极的”或“低层次”的心理健康,应该提倡的是“积极的”或“高层次”的心理健康。这种状态意味着总有高尚的目标追求,能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追求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寻求生活的充实。它的实质就是老有追求,始终是一个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过程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过程。我们说心理健康,不是说没有失败,没有冲突,没有痛苦,而是能够有效地进行调整,并在这种状态下,保持良好的效率。


  心理健康是一种人生态度


  刘华山教授最后说,心理健康说到底是一种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围事物。这种人富有利他精神,能在尝试付出、伸展自己的过程中增强自我价值感。这种人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标,但他能放弃作“完人 ”、“超人”的念头。比如目标非常崇高,可是我又达不到,就会有失败感。所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有目标,但目标不要太完美,既要积极进取,又要正视客观现实,有一定程度弹性的道德准则。而缺乏道德观念与坚持“超道德”观念正是人格异常者与神经症患者常见的特征。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闂絀CP澶�05030710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