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案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15 说“木叶”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领会本文深入浅出的说理议论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发挥联想力,使学生对古诗词艺术的精微之处有更深的体察。 2.引导学生借鉴课文分析诗歌的方法,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体会到祖国的诗歌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四、美育渗透目标 1.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2.从文章所阐述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做到融会贯通。 学法指导 1.这篇文章读起来并不轻松,它需要逐字逐句认真、细致地读,要指导学生熟读。 2.要指导学生尽可能地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例如辨析诗歌语言精微之处的方法,并且尝试用这种方法去鉴赏诗歌。 3.文中引用了不少古代诗歌,让学生自己到图书馆或者上网查找,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锻炼了学生搜索、整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4.提倡学生质疑问难,对作者的见解、课文的内容提出不同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技之有据,就加以肯定。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学习本文分析诗歌的方法,提高欣赏诗歌的联想力。 难点: 1.诗歌的语言的暗示性。 2.文中一些句子的含义。 解决办法: 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方法。 师生互动设计 1.教师对难句进行适时点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 2.学生从图书馆或网上搜集、整理和运用资料,找到文中引用的古代诗词。 3.讨论、质疑,提出自己新的观点,新的看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同“素质教育目标”)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李白的诗: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学生讨论。 【明确】“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 ||||||||||||||||||||||||||||||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