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课件 -> 高二语文课件 -> 下载
课件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荷塘月色2
文件大小 245KB
所属分类 高二语文课件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课件
更新时间 2011-7-14 5:44:56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RAR 档案文件(*.rar)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简介:

以下为课件内提取的文本内容,仅供参考: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是我国浙江省绍兴市人,是我国“五四”以来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在大学时代,朱自清就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在当时的诗坛上影响极大。192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为文坛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文章写景抒情,真挚感人;篇章结构,严谨明晰;语言格调,朴素清新。郁达夫在《现代散文导记》中曾说:“朱自清虽则是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美,要算他了。”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在苦闷和徬徨之中,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见《忆佩弦》)但是他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这些不宁静的情绪与《荷塘月色》中的情感基调是一致的。

学法指导

1、学习重点应放在结构安排、写景的层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上。

2、本文语言朴素、典型,充满诗意,要体会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3、品味表达作者感情基调与感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语句。

《荷塘月色》写的是在一个夏夜,作者为排解苦闷的心情,去观赏月下荷塘时见到的景色和特定条件下心里情感的变化。全文开头“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是文章的文眼,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的真实写照,情感是本文最重要的行文线索。

在本文中,作者先写了月下荷塘,次写塘上的月色,最后写荷塘四周的近树,远山和蝉鸣蛙鼓,整个描写层次分明,变化有致,充满诗情画意。

分析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

起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不加掩饰直反正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也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

分析“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1、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对这点,好认识;它与第2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段便浑成一体了(再次证明第3段并非”游离”出来的段落)。

2、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1)月下荷塘(观察的顺序是由近及远,由上至下,由静到动)

荷叶:田田的、层层的

荷花:零星点缀、袅娜开着、着涩地打着朵儿、明珠、星星

荷香:缕缕清香,仿佛渺茫的歌声

荷波:颤动,像闪电般

流水:脉脉

(2)塘上月色(注意动词的使用)

泻、浮、洗、笼、隔

鉴赏景物特色及语言技巧

荷塘:曲曲折折,用叠词,突出广度

荷叶:

田田,用叠词,突出密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

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

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

明珠,比喻,晶莹剔透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美人,比喻,纤尘不染的美质

荷香: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将嗅觉形象诉诸听觉形象,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扩大意境,烘托环境优雅、宁静,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

荷波:

闪电,比喻,突出快速

凝碧,以静写动

流水脉脉,拟人,默而有深情

“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

“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寄寓的感情素淡,宁静,寄寓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总结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于通过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去把握其中寄寓的情感。而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要善于分析景物描写的层次、景物描写的技巧造成的效果,要品味景物的特点,最后归结到美感特征。

写作特点: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富有韵味。作者是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如此美的?

(1)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使语言准确、贴切,创造出生动的意境。

(2)作者善于运用叠词,传神地描写事物特征,加强语气,舒展文气,增加音韵美,深化物态情貌。

(3)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神的意境。

探究问题

本课中还有一些问题可以作为研究性课题

1、朱自清内心为什么不平静?

2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风格。

3、文学中莲的象征意义。

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绿》,领悟寄寓在梅雨潭的绿中的思想感情,并与《荷塘月色》表现的思想感情进行比较。

1 《朱自清传》

2 《桨声灯影里地秦淮河》

3《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的 “救济粮”》

课后作业

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

再见

相关资源:
·人教版高二滕王阁序教学
·听听那冷雨
·词汇训练 专题
·包身工
·荷花淀9924773473
·散文不散
·古典诗歌中的诗化自然
·荷塘月色9924773321
·触龙说赵太后9924773553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