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课件 -> 高三语文课件 -> 下载
课件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文学欣赏
文件大小 58KB
所属分类 高三语文课件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课件
更新时间 2011-7-14 5:44:32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RAR 档案文件(*.rar)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简介:

以下为课件内提取的文本内容,仅供参考:

文 学 欣 赏

(中国旧体诗词欣赏)

绪 论

一、文学——艺术地掌握世界

亚里士多德说,文学是对自然的摹仿

柏拉图说,文学是对理念世界的摹仿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诗大序》写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

形言……”

又有说,文学是社会的“镜子”,生活的反映;文学是时代的感应,历史的记录;文学是人类心灵的发展史等。

马克思说,文学艺术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马克思把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区别为理论的、宗教的、实践的、和艺术的等许多种方式。各种方式有着各自不同的认识、掌握、理解和改造世界的范畴。

文学艺术则是一种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世界上一切世界的方式。

二、 特 征:

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同道德、哲学、宗教等都有一般意识形态的共性,同时又具有一些自身独具的特征。

⒈从审美角度把握社会生活

⒉是对现实生活富于情感的理解和把握

感人心者,莫乎情,情感是艺术掌握现实的核心。

⒊是一种形象的把握世界的方式

它从创作到欣赏都离不开具体可感、生动丰富

的艺术形象。小说是这样,诗歌、散文也莫不如此。

⒋是能够引起人们巨大精神愉悦的方式

二、东方诗文化——意境高远

以意境为主要形态来把握世界的中国文学(古诗文化)

⒈什么是意境

⑴情与景、意与象的统一,既我们通常说的“情景

交融,形神结合。”

⑵本质特征——“中国文学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有尽之言,无穷之美。”——无言之美。

朱光潜老先生说:“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

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

⒉如何以意境形式来把握世界

⑴虚实隐显——作品本身

⑵体味——读者

三、如何欣赏

文学的阅读、欣赏是文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文学创作一样重要。

⒈具备鉴赏能力

必须通过长期的审美实践建立和培养这种能力

⒉持什么态度欣赏

⑴快报检查官的态度

⑵直接的社会功利态度

⑶艺术欣赏者审美的态度

梅林曾经说,“马克思把欣赏文学当作精神的休息。在他整个一生中,文学始终是他的慰藉。”

⒊欣 赏

⑴在阅读中,注意想象

而文学欣赏成功与否,所能达到的质量与品位高

低,往往与读者的想象力直接相关。

⑵在阅读中,注意理解作品。

康德讲,审美是想象和理解的和谐运动。

这个理解不是通过概念和推理获得结论,而是

通过与情感和想象的协调运动来获得某种本质的东

西。在艺术欣赏中,还必然伴着审美的愉悦。

⑶艺术欣赏,最终要达到心理沉淀和情感净化。

⑷注意欣赏中,注意找出“诗眼”,找炼字。

诗 词 概 论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从先秦至晚清,先有《诗经》四言形式,继有《楚辞》开始了集体到个人的歌唱,两汉整散不拘,五言为主,章法自由的乐府民歌,魏晋南北朝的古体诗,特别是民歌开创了五言、七言绝句体,成了唐诗的主要形式之一;诗到唐代盛极一时,在古体诗基础上,又创制了新体诗,形式上、花样翻新,内容上丰富多彩。仅以《全唐诗》而言,收两千余作家的作品5万多首诗,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并进而在诗的基础上,演化为词;到了五代,词有所发展。宋以后,诗逐渐衰落,继之则是词的空前发展。在300年的时间里,据不完全统计,创作词牌800余种,词调竟达1500种之多。词成了宋朝文学的主体;元朝,蒙古人入主中原后,将人按职业分为十个等

级,最末三等是:“八娼、九儒、十丐。”这样文人多和妓娼接近,为她们写歌,因而曲在元朝的90年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明清以小说著称;民国以后,特别是五四新文化动以后,中国文坛异常活跃。继续填写旧诗(律诗、绝句、词等)如,苏曼殊、秋瑾、梁启超、柳亚子、郭沫若等。但更多的是经过文学革命后涌现出一批新诗人,这些人的创作各有千秋,这就是300年来我国诗坛的荦荦大观。

一、诗歌的起源

㈠和人类语言同时出现

语言学家王力老先生认为,“韵语的产生远在文字

的产生之前”。

著名学者,朱自清先生在他的《经曲常谈》中,也

讲,“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的时候,没有文字,只有

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时候或悲哀的时

候,……便用歌唱,……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

却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口口相传。

有了文字以后,才将这些歌谣记录了下来,便是最初写的诗了。做这些工作,既不是为了欣赏,更不是为了研究,是一些乐工为了演奏需要所做的工作。

㈡《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谈到诗体起源,我们要首推“诗三百”,这是我国

第一部诗歌总集。

⒈产生的时间——公元前1100——600年间

原名“诗”或“诗三百”。是孔子晚年花很大力气编

撰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305篇,据说是产生于

从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600多年的3000多篇诗中选

出来的。

⒉《诗经》的内容

原为乐歌。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风:是各诸候国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

包括15国风,诗160篇。

雅:分为大(74篇)、小雅(31篇)共105篇。

大多是西周贵族的作品,是举行各种典礼

或宴会时演唱的乐曲。

颂:分为“周颂”(31篇,周朝的颂歌)、“商颂”(前朝商殷的颂歌,5篇)、“鲁颂”(4篇,鲁国的颂歌)共40篇。

祭祀所用乐歌。

⒊形 式

《诗经》以四言为主,是集体创作,创作手法多

为现实主义的手法。

⒋对后世的影响——我国诗歌之祖

第一部文字记载的诗集,对后世以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诗经》中的民歌,以“赋、比、兴”创作手法,

滋养了中国百代诗歌,它深厚的人文内涵倾注在中华

民族的基本品格中。

因此“风”是古代人悬出的一个是高标准。

具体影响有这样几个方面:

⑴开以“诗”言为雅,以“诗”文为信的艺术风气。

孔子告诉学生“不学诗,无以言” 这样就濡染了

一代代士大夫,引导了后世的文章。

⑵列为“五经”之首。

孔子把《诗经》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科目,他说: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

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与鸟兽

草木之名。”

到西汉《诗经》被尊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㈢《楚辞》——诗歌由集体创作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

这是西汉刘向集录的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后人

的一些模拟作品。

⒈代表人物——屈原、宋玉

⒉代表作——《离骚》

⒊特 点

⑴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楚地的巫文化对其影

响很大。鬼神、天上、地下、人间,往往具有浪

漫情思,奇异的情节。

⑵打破了四言格式,句式参差,尾多用“兮”字,

以六七言为主。

⑶开创了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歌唱的新时代

⒋影 响

以诗人的风采和浪漫主义风格给后人以巨大的

影响。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座文学高峰。

《诗经》和屈原的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两个巍然矗立的高峰。也是我国诗歌的两个源头、起源。“风”和“骚”是古代对诗歌悬出的两个最高标准。《诗经》更多地以民歌的风格和现实主义的手法为后人学习的榜样,屈原的作品更多地以诗人的文采和浪漫主义的手法成为后人的楷模。因此,它对我国的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㈣诗歌的发展

⒈东汉末年——诗的自觉时代(诗人认识到了诗歌的自

身价值)

⒉代表作——“古诗19首”,文人抒情短诗成熟的标志

⒊代表人物

⑴“三曹” 风格:“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⑵竹林七贤的特点:任情放达,发言玄远,藐视

礼法。

⑶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开创中国诗歌雕琢堆砌

的流风。

⑷陶渊明——风格,旷浩悠远、自然醇美、平淡而

有思致。古人盛赞为“静穆”的美学境

界。

⑸南北朝诗人——南朝代表:鲍照、谢灵运、谢朓

北朝代表:庾信

⒉唐 诗

⑴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风格 “汉魏风骨”,力扫“宫体”颓靡

诗风。

⑵两大流派——①田园诗派 :王维、孟浩然

抒发闲适的隐居生活,风格,清新

自然;

②边塞诗派:高适、岑参、王昌龄

写边塞风光与军旅生活,格调雄

浑豪放。

⑶盛唐——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⑷中唐——①韩孟诗派(李贺有诗鬼之称)

风格险怪、奇诡、幽僻

②元白诗派 风格平易、通俗、浅近

⑸晚唐——小李杜 风格哀怨深沉,俊爽清丽。

⒌宋诗

⑴北宋初始的诗坛——梅尧臣和苏舜钦、欧阳修

⑵宋诗影响最大的——苏、黄

苏轼身后被推崇为“诗神”与“坡仙”

黄庭坚——江西诗派的宗主

⑶南宋诗人杰出的代表——陆游、杨万里、范大成

宋诗最后一抹光彩的诗人——文天祥

⒍金以后

金代有个诗人元好问;清代诗人龚自珍。

古人讲,唐以前的诗是自然生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

二、词的起源

㈠什么是词

词是配合音乐的一种文学。是由西乐域传入的胡

乐融合民间小调而成,常在宴会上演奏。它原名叫“曲

子(“曲子”是指音乐而言)词”后来简称“词”。

隋唐时代,乐府有三个系统:雅乐(先王)

清乐(前朝)

宴乐

词,是在宴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合乐诗体

㈡词的产生

词最早产生于隋朝,词首先盛行于民间。根据出土的“敦皇曲子词” ,我们可以想象当时民间作词十分兴旺,否则不会在偏僻的敦煌能有这样的手抄本留传。相传文人作词,李白最早。他的《菩萨蛮》和《忆秦娥》是最早的文人所作的词。

㈢词的特点

⒈依词定体

⒉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早期词,风格多少有些“游戏人生”。

⒊句式长短不齐,单、双、多调都有,但以双调最为

多见。

⒋爱用领字,领字多用动词。

三、诗词异同

⒈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调名,它表明填这首词

时依据的曲调乐谱,并不是题目。

⒉一首词大都数片,每片为一段,以上下两片的为最

多。

⒊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各不相同,每个词有一定的格

式。诗基本上都是偶句押韵。

⒋词长短句式;诗也有长短句,但基本上都是五言或

七言。

中国古代诗词

一、诗歌的自然生长期

㈠《诗经》

⒈爱情诗,分三类:

⑴大胆活泼的

《召南·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⑵受宗法礼教限制的

《郑风·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促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⑶弃妇诗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报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谐老。”老使我怨。淇 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迴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迴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迴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㈡诗的自觉与开新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附近)人,出身于个富有但社会地位不高的家庭。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非凡的军事家,杰出的文学家。他位至丞相,大将军,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封魏武帝。

他的诗歌,按内容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描写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的

如《蒿里行》、《苦寒行》、《薤露行》、《却东西门行》;

另一类是抒发自己的理想和雄心壮志的

如《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

他的诗虽然脱胎于汉乐府,受乐府民歌影响很深,但同乐府相比:

一是,富有创造性,以旧调、旧题来写新内容,内容充实,格调悲壮,笔力钢健,语言清新、质朴,绝少华美的辞藻;

二是,气魄雄伟,形象很鲜明,诗中常常具有一种激昂慷慨的悲壮情调,使读者感到振奋和鼓舞。留有《魏武帝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竭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在其中,星汉灿烂,若在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燕,心念旧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植(192——232)曹操的三子,字子健,世称阵思王。古人称他为“建安之杰”。谢灵运曾讲,“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健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诗人同用一斗,奇才敏捷,安有继之。”后用“八斗之才”“才占八斗”来形容一个人才华即从此来。

田野黄雀行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鷂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田野黄雀行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鷂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二、诗艺术成熟绚烂期(诗是嚷出来的)

在唐代文学发展的初、盛、中、晚四个阶段中,盛唐是创作成就最高的一个阶段。

㈠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的诗有“汉魏风骨”,力扫“宫体”颓靡诗风。王勃《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㈡两大流派

⒈田园诗派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开原九年(721)进士,曾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安史之乱,他被俘,服药装哑,但仍被迫任伪职,两京收复后,以陷贼官论罪,心情消沉,信奉禅理。过着隐士生活。除李、杜外,他是盛唐诗歌的另一大宗——田园诗。

王维多才多艺,他精通音乐、绘画和书法。他把晋以来的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歌推进了一步。王维的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表现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充满豪情的精神风貌。

如: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能代表其诗歌艺术特点的还是后期的那些表现禅意的山水田园诗。象我们选的《山居秋暝》及《送元二使安西》《杂诗三首》《相 思》等。

特点:白描式,诗情画意相结合。苏轼说:“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他的诗各体都擅长,但尤以五言律、绝成就最高。有《王右丞集笺注》。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他的诗主要的隐遁生活的反映,或摹写旅途的景物风光。

孟浩然是唐代大量写作山水诗的第一诗人,继谢灵运之后,开王维的山水诗的先声。他的诗从初唐风气的咏物、应制等狭窄的题材中解放出来,更多地表现了生活,表现了那个时代士大夫的喜怒衰乐。孟诗的声韵后人给以称赞。 青年时期的李白在安陆(今湖北省内)居住,曾以崇敬的口吻赞美孟浩然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曾官兗州兵曹。他的生平已不可详考,诗也多已散佚,《全唐诗》仅录存二首。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朝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曹操、王维、孟浩然、张若虚的写景诗的各自特色

曹诗:雄浑、苍劲、气吞宇宙,叱咤风云的

广阔胸怀

王、孟诗:意境清新静谧,白描式的描写,

语言浅显而情思渺渺。

张诗:意境优美而邈远,艳美,象水彩画,词

清语丽。

㈢盛唐——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天马行空、卓而不群的李白

⒈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今甘肃秦安县),李白出身在中亚的碎叶城(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巴尔喀什湖之南,唐时属安西都护府)。5岁随父亲迁居到绵州彰明(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因此,他常在诗中称四川为故乡。26岁时,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别故乡。离别时所作的《渡荆门送别》和《秋下荆门》等都以很成熟,并显示出他的艺术风格。如:《秋下荆门》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

出蜀后,开始了他一生的漫游生活。中间除在安陆作过短暂的寓居,在长安作过三年的供俸翰林。最后客死当涂(今安徽当涂县)。

⒉李白的诗歌

李白一生浪迹四方,痛饮狂歌,希求建立不世功业,但他那“不屈已,不干人”、不肯“摧眉折腰”的性格,使他无法立足政坛,只可能成为一位俯仰天地、横绝古今的伟大诗人,这是中国文化的大幸。

思想影响:

⑴盛唐

李白主要生活的时代是开元、天宝盛世。那是经济繁荣、军威强盛、思想昌明的时代,对外交流频繁,因而那个时代是济济多士,云蒸霞蔚的盛唐文化滋育了他,更是兼容并蓄的文化和开放精神涵溶了他,使他成为博大恢宏的时代精神的代表和昂扬进取的盛唐青春气象的化化身。

⑵儒家、道家思想

在青少年时代即“通诗书,观百家”可见他接受前人思想的影响是颇为庞杂的。儒家和道家思想都对他发生影响,但以道家思想影响较为深。

⑶游侠思想

他诗中所表现的那种慷慨悲歌、豪迈放浪的风格都可以说是来自这方面思想的影响。

诗中的意象:

李白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酒、剑、月等。饮酒是内里的荡涤,挥剑是外部的鼓舞,写诗便成为生命力的张扬。

酒,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它的作用:

一是,遣愁;

二是,现实太压抑,太痛苦,只好到醉乡中去畅情;

三是,借酒力冲开精神束缚,追求个性的自由。

剑,李白笔下的剑,象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意识。

月,则表现诗人真纯亲切的世俗情怀。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月下独酌》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倒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至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经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蜀道难 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以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 , 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跎,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筋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⒊李白诗的艺术特色

⑴李白常用的诗体是五七言古体

⑵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⑶艺术风格,夸张尤为突出

⑷清新自然

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义人。出身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封建官僚家庭里。唐初著名的诗人杜审言是他的祖父。这对养成他积极入世的价值观,成为终身以诗歌关注国计民生的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有着深远的影响。杜甫的诗作留下1458首,可分作四个阶段。第一阶段,34岁以前的杜甫“读书破万卷”主要目的是应试。35岁以后,在长安困居十年,为他创作的第二期。在长安期间,心怀功业之念,但由于奸相弄权,他开始察知社会的黑暗和上层集团的腐败和荒淫。安使之乱后,他的诗歌创作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第四期,既漂泊西南时期。

㈣中唐时代

安史之乱后,唐代政治经济由盛转衰,渐渐露出下世光景。此中虽有力挽颓势的努力和“中兴”的良好愿望,但无力回天。诗坛盛唐恢宏气象一点点消失,转而呈现为中唐的复杂多元,轻俗——元(稹)白(居易)

横放——韩(愈)孟(郊)

奇谲——李贺

清隽——刘(禹锡)柳(宗元)

诗鬼——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昌谷(今河南宜阳)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多才而短命、有特殊成就的诗人。他是唐宗室郑王(李渊的兄弟)后裔,父亲李晋肃官位很低,家境并不宽裕。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李贺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武帝捧露盘仙人。欲立至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林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走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苏小小墓 李贺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油壁车,

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致酒行 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谁念幽寒坐鸣呃!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人神山教神妪,老钱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日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三、词的演变与发展

隋唐统一,新兴的“宴乐”替代了流行于汉魏的“清乐”,为下起市井、上至庙堂的人们所接受,一时成为盛行之“新声”。配合这种“燕乐”的歌词就是“词”,从文学角度而言,这种“词”是一种新兴文学形式。

⒈宋以前的词

⑴中唐期——受民间词影响,词牌全为小令,词为

“诗余”

⑵晚唐——温庭筠

开五代花间词派——影响北宋婉约词派。

确立了词体规范,词风,秾艳香软、镂金刻翠、

婉丽绮怨的词为艳科——温庭筠——花间词派的鼻祖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⑶五代词人——李煜(南唐)

文人词史上,李煜(字重光,世称李后主,南唐后主,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才华。南唐被宋灭后,在汴京过了二年囚徒生活,被宋太宗赐药毒死。)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题材内容上,他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的词或闺怨,或闲情,开拓言怀述志新词体。

艺术表现手法上,继承传统抒情诗,尤其是民歌的白描手法,不用典故,不事饰绘,语言朴素自然而又流转如珠,极具感染力。王国维评价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可见李煜的创作的确起到了“为宋人一代开山”的作用。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⒉宋词

⑴北宋前期:A、名士派:晏殊、欧阳修(采桑子)

B、教坊派:柳永,两宋慢词的奠基

者,堪称一代曲祖。“凡有井处,

既能歌柳词”

柳永及柳永的词

◆简 介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又称柳七,字耆卿,福建崇安人。他早年热衷功名,但因流连坊曲,冶游狭邪,好为歌妓填词作曲,而遭到当时正统人物的非难,以至应举屡遭黜斥。直到他改名永,才于中年考中进士,历任睦州团练使推官、屯田员外郎等职,世称“柳屯田”。晚年卒于旅中,有“乐章集”流传。

◆柳永对词的贡献

一是形式上,发展了慢词。

二是在内容上,柳永把眼光投上市井风情,

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

三是在语言上,进一步通俗化和口语化。

菩萨蛮 柳永

自春来,惨绿悉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 ,终日厌厌倦梳里,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招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就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淅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望 海 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贺新郎 毛泽东

一九二三年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环宇。重比翼,和云翥。

菟丝 元慎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

君看菟丝蔓,依倚棒与荆。

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砍将去,柔蔓与之并。

娱美人 毛泽东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怎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恁。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偶 感 杨开慧

天阴起溯风,浓寒入肌骨。

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

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

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

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

恨无双飞翅,飞去见兹人。

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

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五律·喜闻捷报 毛泽东

——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 收复蟠龙作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1947年9月29日,中秋。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⒋北宋中期——超尘拨俗、旷达的苏轼词

从晚唐五代直到北宋中叶,词人填词被看作是“谑浪游戏”的“诗余薄技”,“词为艳科”差不多是一条戒律;词的内容被限于风花雪月、离愁别绪范围。苏轼在拓宽词的题材,改变词风,提高词格,开创词派等方面作出了贡献,开创了崭新的豪放词派。尽管在他之前的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等都在这方面作过探索,但由于他们写的词的数量有限,力度不大,未能形成风气。使的词风没有得以根本改变。直到横绝一世的文学巨匠苏轼闯入词的领域,情况昨有了大的改变,苏轼敢于冲破传统的狭小框架,使词成为士大夫抒写怀抱、议论古今的工具,词坛面貌随之一变。南宋词论家说:“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⑴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他出身在一个比较清寒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政论家,又都属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幼年时代,就接受了丰富的封建文化的教养和熏陶,这对他后来的思想和创作都有很深的影响。从21岁中进士之后,就开始了一条充满矛盾、充满坎坷的人生之路。他的一生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渡过的。

人生磨难和宦海沉浮,却促成了他在文学史上的辉煌。他的诗完成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任务,基本形成了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点,他成了有宋三百年的第一大诗人。他保存下来的诗有4000多首。

苏轼思想:显著特点是“杂”——他倡导“蜀学”

是融合佛、道、儒三家大杂烩。他钦佩屈原、诸

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主认为“丈夫重出处,不

退要当前”想作一个风节凛然、敢作敢为的儒者;

但又酷爱陶潜,追求庄老的隐逸生活,热衷于道家

的养生之道;他还精通禅学,同和尚们往来密切。

在处理这些思想矛盾中,他用“外儒内道”,佛老思

想尽管在他的诗个别之处显示出一些消积的因素,

但对他的诗风形成那种超然旷达、清空疏旷的风格

是有绝对的影响。

⑵苏轼的词

词方面,他留下350多首,他的贡献在三个方面:“一拓宽了词的题材;二引导词风诗化与多样化;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轼以后的词坛,“阳刚美”与“阴柔美”双峰并峙局面开创。历来都有“词至苏轼,其体始为尊”之说。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此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小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奴娇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栌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花发。人间如梦,一樽 还酹江月。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少年游 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点降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弟,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这许多愁。

相关资源: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9924771969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使用成语二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议论文写作二9924772056
·高中教材鲁迅作品专题复习
·语言表达1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简明得体连贯9924772048
·文学常识
·语言连贯题
·话题作文指导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