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一、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一肌一容, 。(杜牧《阿房宫赋》) (2)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3) ,多于机上之工女。 (杜牧《阿房宫赋》) (4)人生得意须尽欢, 。(李白《将进酒》) (5) ,但愿长醉不用醒 。(李白《将进酒》) (6)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7) ,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8)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 (9)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10) ,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六国论》选段,完成2-4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兵:兵器,武器 B.诸侯之所亡 亡:丧失,丢失 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 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一向,过去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邠。邠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邠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 周世宗镇澶州,朴为节度掌书记。世宗即位,迁比部郎中①。世宗新即位,锐意征伐,已挠群议,亲败刘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数顾大臣问治道,选文学之士徐台符等二十人,使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朴在选中。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惟朴等言用兵之策,谓江淮为可先取。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显德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还,拜户部侍郎、枢密副使,迁枢密使。 世宗之时,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朴为人明敏多材智,非独当世之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 世宗征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路,壮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并必死之寇,最后亡。”其后宋兴,平安四方,惟并独后服,皆如朴言。? 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作斗门,还,过故相李谷第,疾作,仆于坐上,舁②归而卒,年五十四。世宗临其丧,以玉钺③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 (选自《新五代史·周臣传》) 【注】:①比部郎中:唐代刑部官职。②舁(yú):共同抬东西。③钺(yuè):古代一种汉族兵器,权利的象征物。 5、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朴见汉兴日浅 兴:兴起,建立 B.世宗雅已知朴 雅:向来、平日 C.益以为奇 奇:奇怪 D.非独当世之务 独:只,只有 6、下列各组句子,全都直接表现王朴“明敏而多材智”的一组是( )(3分)? ①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 ②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 ③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 ④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 ⑤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 ⑥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②⑤⑥?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朴很有政治眼光。他最初依附枢密使杨邠,后来发现隐帝任用小人,而杨邠与将相关系不好,料知混乱必然要发生,就离开了他。? B.王朴在众文士主张兴修文教的情况下,主张用武,得到世宗的赏识,并被派征伐江淮,回来后,被提拔为户部侍郎。? C.王朴不仅多才多艺,精通哲学、音律、历法,还善于搞城市建设,将开封改造得大路通畅,壮伟宏阔。? D.王朴视察汴河口,返回时到原来的丞相李谷家拜访,发病,倒在座位上,回家后就逝世了。世宗伤心地用玉钺触地。? 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3分)?
(2)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3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题目。(6分) 唐多令?惜别 吴文英①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②长是、系行舟。 【注】①吴文英,唐代诗人。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晚年颠沛窘迫而死。②漫:空,徒劳。 (1)“燕辞归、客尚淹留”一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2分)
(2)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的“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4分)
二、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0、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曹操攻打下邳,吕布留恋妻妾,不听刘备分兵出城布犄角之势的建议,被围。侯成违反禁酒令被吕布杖打,遂盗赤兔马献给曹操,并约魏续、宋宪献城。吕布被擒,请刘备为他求情。刘备念辕门射戟之恩,出言相救,曹操不喜不忠不义之人,最终缢死吕布。 B.曹操大军追来,张飞巧设疑兵,使曹军莫知虚实而不敢轻进。张飞横矛立马桥头,面对桥西的曹军,发出三声巨雷般的断喝,竟然将曹操的一员大将夏侯杰吓得肝胆碎裂,坠马而死,一时间乱了曹军阵脚。曹操几十万大军被吓退。 C.曹操兵败赤壁,逃跑至乌林之西、宜都之北,一笑诸葛亮、周瑜没有于此处埋伏军马,结果遭遇赵云伏兵截击。行至葫芦口,曹操再笑诸葛亮、周瑜,结果遭遇张飞伏兵截击。行至华容道,曹操三笑诸葛亮、周瑜,却遇到埋伏在这里的关羽,但关羽念及旧情,义释曹操。 D.刘备与庞统兵分两路进攻雒城,蜀将张任伏兵于山中,把庞统乱箭射死于落凤坡。刘备无心再战,令人到荆州请诸葛亮。诸葛亮把荆州托付关羽后,亲率大军分两路进川。张飞异常英勇,计取巴郡,还收了老将严颜。 E.孟获第六次被放回后,请来了乌戈国的藤甲军。孔明将藤甲军诱入盘蛇谷,把藤甲军全部抓获,孟获第七次被擒。至此,孟获终于心服。诸葛亮封孟获为王,并归还所有夺取的土地。南蛮从此臣服,发誓永不再反。蜀国南方从此平定下来。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别在被放大的网络舆情中误读中国 ①近来有媒体提起一个意味深长的话题“网络舆情并不完全等同现实民意”,分析的是看起来似乎矛盾的“红会现象”:一方面这个组织遭遇信任危机,雅安地震后的募捐遭遇一片骂声,一方面却能收到价值超过5.66亿元的社会捐赠款物,占所有捐款的53%以上。该文的结论是:中国红十字会尽管遭遇信任危机,但在社会上仍有相当高的信任度。网络舆情与现实民意之间,有着巨大差异。 ②这个判断触及了人们常有的一个认知误区,即容易放大网络舆情,尤其是整天生存在微博中和习惯从网络中获取信息的人,更容易把网络舆情当成全部民意,从而对中国社会作出有很大误差的判断。对这种断裂,一个网友说得非常好:看微博感觉明天社会就要乱了,去菜场兜一圈又发现,啥事儿也没有,一百年也不会乱。 ③确实如此,就拿微博来说,身在其中的人每天从中接受到的都是负面信息和负面情绪:拆迁悲剧、红会丑闻、人伦惨剧、官员吃喝、公车私用、群体性冲突、警察打人、企业污染等,仿佛身边到处都是坏消息。其实,现实生活远非都是这些,网络舆情需要重视,但不要误以为网络上的声音就代表了民意,那至多只是民意的一部分。 ④中国有10多亿人,上网的人毕竟不是多数,而且,多数上网的人其实也并不发言,这使得网络舆情的代表性很有限。 ⑤生活在网络世界的人,易把网络声音当成“多数民意”,这是环境形成的幻觉。人们的视界大多狭隘和封闭,习惯把自己生活的环境当成整个世界。整个生活在网络中,通过刷微博获取信息,在论坛中与人交流,很容易就把新媒体和社交平台这些虚拟平台想象成中国的舆论场,以为它们代表着中国的“多数民意”了。因为微博上负面情绪比较集中,就误以为中国的基调就是负面的;网络上坏消息处处可见,就以为社会处处都是坏消息;微博上整天群情激愤、充斥着浓烈的仇富仇官情绪,就以为这个社会已经分裂和混乱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了。 ⑥这是典型环境造成的错觉,其实,中国远比网络所呈现出的舆情要复杂得多,民意远比网络更多元。网络舆论场,只是中国民意舆论场的一部分,因为这个舆论场最积极最活跃,最有话语权,也最有影响力,我们常常误以为这里就是民意的全部。 ⑦意识到网络舆情的局限性,并不是漠视它,而是清醒地意识到这些声音并非民意的全部,只是一部分。只因网络的强大,让那部分片面的、情绪化的声音放大了,甚至在传播中扭曲了。 ⑧当下,因为网络表达的途径最畅通,人们的表达过于依赖网络,网络声音就被过度放大了。别在被放大的网络舆情中误读中国,这对于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非常关键。有必要明白,网络上的中国也不是真实中国的全部。拓展多元的表达途径,让人们有话有处说,有理有处讲,有更多的地方去表达,在人大表达,在媒体表达,在法庭上表达,当一个社会不那么过度地依赖网络,不是什么都逼到“到网上发个帖子”、“到微博上吸引关注”时,也许网络才不会那么亢奋。 选自2013年5月3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大师 聂鑫森 上午九点钟的时候,八旬著名山水画家黄云山,正坐在画室的大画案前用紫砂壶啜着茶,目光却移动在一张铺好的四尺宣纸上,于下笔之前,构思着一幅《深山行旅图》。门铃小心翼翼地响了。过了好一阵,门铃再一次响起,透出一种急迫的心情。 黄云山重重地放下紫砂壶,他急急地走出画室,穿过客厅,猛一下把门打开了。 站在门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陌生汉子,风尘仆仆,右手提着一个旅行袋,左手拿着一幅折叠着的没有装裱的画。 黄云山问:“你找谁?” 来人彬彬有礼地向他鞠了一躬,说:“您是笔樵先生吧?” 黄云山很意外,来人居然知道他的名字,便点了点头。 “笔樵先生,我叫秋小峦,是一个乡村教师。我从外省一个偏远小县来到北京,只是为了了却父亲秋溪谷的一个心愿。他也当了一辈子的乡村教师,也在业余画了一辈子的山水画,对您又极为倾服。不久前因病辞世时嘱咐我:‘无论如何要携画去京请笔樵先生法眼一鉴,看此生努力可否白费,回来后在坟前转告我,我也就可以闭目于九泉之下了。’” 秋小峦说得极快,为的是怕耽误黄云山的时间。黄云山有些犹豫,像这样上门求教求画求鉴定的人太多了。他年事已高,实在是没有精力应付了。 “笔樵先生,十九年前,也就是1978年,我父亲行将退休,县教育局组织老教师进京参观。他多方打听到您的地址并找到这里来拜访,恰好您外出讲学,便留下一封信交给了尊夫人。” 黄云山“呵”了一声,似乎有点印象,又似乎一点印象也没有。他把一只手习惯地扶住门框,依旧没有请客人进屋的意思。 “您放心,我不进您的家,只想耽误先生几分钟,请您看一看这张画,我也就可以向死去的父亲作个交代了。” 秋小峦的眼圈红了,眼角有泪光闪烁。 “好吧。”黄云山为秋小峦的孝心所感动,脸上有了笑意。 他接过那张折叠好的画,缓缓地打开,是一幅用积墨法画出的《楚山春寒图》,苍苍茫茫,云烟满纸,繁密处不能多添一笔,却能做到不板、不结、不死;在最浓墨处也能分辨出草、树、石的层次,称得上是大气磅礴,浑厚华滋。 黄云山激动起来,大声说:“恕老朽怠慢,请进!” 他们一起走进画室。 黄云山问:“除了此画,还有吗?” “旅行袋里还有二十余幅,其他的都在家里。” “待我净了手、焚香,我要好好看看你父亲的大手笔。国有颜回而不知,我深以为耻!” 黄云山净了手,又擦拭干净,忙给秋小峦沏上一杯茶,再寻出一个铜香炉,插上一根点着的檀香。满室芬芳。 黄云山足足看了两个小时,然后长叹一声,说:“能得积墨妙处的有明末清初的龚贤,现代画家中,就要数黄宾虹和你父亲了。可惜这两位也都先后过世,悲哉!悲哉!从你父亲的用纸上,可看出他生前生活的窘困,而从画面上又看出他的豁达乐观和淡泊名利,我辈惭愧!” 他们坐下来亲切地交谈。黄云山问的很细,诸如秋溪谷的身世、师承、生活、读书……秋小峦虔诚地一一回答。 黄云山说:“你一定要进京来为你父亲办一个遗作展,他是一个进入美术史的人物,是真正的大师。我给你写几封引荐信,让我的老友们开开眼,别高踞北京以为天下无人。费用、场地、新闻发布会,我们来安排,不用你操心。” 然后,他站起来,向秋小峦鞠了一躬,说:“一是谢谢你的孝心,为了尊父的嘱托,不远千里而来;二是请你原谅我的失礼,差点与一位大师的作品失之交臂。” 秋小峦忍不住大声恸哭起来。 看看壁上的挂钟,十一点了。秋小峦慌忙站起来,揩干泪,说:“笔樵先生,我该走了!” “不忙,在此午餐!” 两个月后,“秋溪谷先生遗作展”在北京的美术馆举行,观者如堵,好评如潮。 在众多记者和名流参加的学术讨论会上,黄云山真诚地对秋小峦说:“我愿以我平生的一幅得意之作,交换你父亲的任何一幅小品,以便时时展读,与他倾心交谈!” 掌声如雷鸣般响起来。 (选自《小说选刊》) 15、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小说以“大师”为线索,写了一个已故民间绘画大师被发现,其遗作被推出的过程。 B.小说开头写门铃小心翼翼地响起,表现秋小峦拜见黄云山时谨慎礼貌的心理。 C.“国有颜回而不知,我深以为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黄云山先生认为,我们国内有一个像颜回一样闻名的大师秋溪谷,他竟然不知道,感到很羞耻。 D.小说写黄云山观画时净手焚香的细节,表达他对画作的珍视和对绘画作者的敬重之情。 E.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16、请简要分析黄云山先生给秋小峦鞠躬后秋小峦恸哭的原因。(4分)
17、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你认为我们应从黄云山先生身上学些什么?(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6分) 18、请揣摩诗句“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的意境,展开想像,将其扩展为一段语句。 要求:以描写为主;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不少于60字。
五、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70分) 有人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有人说,世界上最具欺骗性的东西或许就是眼睛了,人不能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 阅读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福州文博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 高二年级期末考语文科考试(答案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参考译文】 王朴,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年轻时考中进士,担任校书郎,依附于汉枢密使杨邠。杨邠和王章、史弘肇等人不和,王朴见后汉建立的时间较短,后汉隐帝(刘承佑)年少软弱,任用小人,而杨邠作为大臣,和将相的关系不和睦,料知他一定会作乱,于是离开杨邠回到家乡。? ?周世宗(柴荣)镇守澶州时,王朴担任节度掌书记。周世宗即位,王朴又改任比部郎中。周世宗刚即位,锐意征伐,排除众议,亲自在高平打败了刘旻,回来后更加治理军队,慷慨豪迈俨然有扫平天下的志向。多次看望大臣询问治国之道,选拔文士徐台符等二十人,让他们写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王朴就在被选的行列中。而当时的文士都不建议皇帝急于用兵,认为平定犯上作乱,应该把提倡文化道德放在首位。只有王朴等人上奏用兵之策,王朴认为江淮地区可以首先平定。周世宗从前就了解王朴,看到他高妙的论述后,更加认为他有奇才,召来他一同商讨天下太事,都合自己的想法,于是决心采用他的建议。显德(周世宗年号)三年,征讨淮河地区,任命王朴为东京副留守。回师后,加封他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又升枢密使。???? 周世宗时期,对外征讨,对内修订法度。王朴聪明,才智很高,不只当世政务,就是阴阳律历法等方面,也没有不精通的。王朴性格刚直果断,又被周世宗所信任,凡是他所做的事情,当时没有谁敢责备的,然而也没有谁能超过他。 周世宗讨伐淮河地区,王朴留守京师,增广新城,开通道路,京城更加庄严宏伟,现在京师的情况,大多是他规划的。他制定的音乐,至今还采用着,无法更改。他上奏的用兵方略,也不是只能用在一时的策略。他说的各国灭亡的次序:“淮南可以最先平定,并州是一定要消灭的敌人,在最后灭亡。”后来宋朝兴起,平定天下,只有并州最后臣服,都像王朴说的一样。? ?显德六年春天,周世宗派王朴巡视汴河口,建造斗门,回京,到前任宰相李谷的府第拜访,疾病发作,倒在座位上,抬回去后就死了,时年五十四岁。周世宗亲临了他的丧礼凭吊,用玉钺敲地,大声痛哭了好几次。追赠王朴为侍中。 (四)古代诗歌阅读(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15、AC(A项:小说是以黄云山对“陌生汉子”的感情变化为线索。C项:“像颜回一样闻名”有错,原意是说国内有一个像颜回一样默默住在僻壤民间的真正大师。) 16、原因有三:一是被黄先生的真诚所感动。二是想到“父亲”的遗作终于能被绘画大师所认可并向外推介而高兴。三是为“父亲”过早去世,看不到他的画作在北京美术馆展出而遗憾。 (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17、意图:①歌颂主人公黄云山倾力向世人推举已故民间绘画大师及其艺术珍品的高风亮节。②对一些凭借环境优势而自傲自大、孤陋寡闻的艺术家进行善意的批评。③歌颂像在秋小峦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尽孝传统美德。④呼吁艺术家眼睛向下,向民间学习,发现并珍爱民间艺术家及其艺术珍品。(答出三点得3分。) 学习:①助人为乐的精神。②虚怀若谷,眼睛向下的艺术品格。③不惜降低自己身价推介民间艺术家,珍藏民间艺术珍品的精神。④敢于批评绘画界不正之风的正直品格。(答出三点得3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6分) 五、作文(70分) (一)题意简析 材料提供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人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和“人不能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 “人要相信自己的眼睛”,针对的是生活中人们习惯于道听途说,没有自己的观察和发现,人云亦云,提出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说法。 提倡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和发现并没有错,问题是现实是复杂的,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有时恰恰背离事情的真相,如果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自己看到了就一定是真的,则有可能远离真相,被假象所欺骗,从而影响自己对事物的正确判断。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世界上最具有欺骗性的东西或许就是眼睛了,人确实不能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 两种观点相比较,第二种观点显然是对第一种观点的修正和提升。人当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自己主动地去观察,去发现,但凡事不问青红皂白,以为只要自己看到了就一定错不了,就切近了事物的本质,那就不对了。在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基础之上,还必须用心去思考鉴别,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多一点质疑和批判,这样才不会陷入瞒和骗的泥淖。 (二)要有一定的思辨色彩。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要亲自观察和发现,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能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这体现了实证精神,是科学理性态度的反映。但是生活中却有很多人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究其原因,无非是:一、自己像个矮人似的确实看不到;二、自己可能并不真心想去看;三、自己习惯了用别人的眼睛去看。如果是第一种原因,自己确实看不到是因为外部环境有意遮蔽和阻挡,那就有必要维护自己看的权益,不但不争取,反而跟着别人起哄,则是深重奴性的体现;如果是第二种原因,自己并不真心想去看,却随声附和,人云亦云,则是别有用心,心地阴暗;如果是第三种原因,放弃自我的权益,用别人的眼睛去看,长久以来便会形成惰性和惯性,这是对自我的放弃。 人不能轻易地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眼睛所见的有可能是假象和错觉,容易被蒙蔽。为什么纷纭万象,举目所见,并不一定就是事物的真相呢?这有几种原因:一、世界是复杂的,而真相却是唯一的,人们不可能百分百地接近真相,只可能通过各种碎片的拼接,尽可能接近和还原真相;二、人们因偏见、成见、私心、虚荣、幻觉等等的影响,会被浮云遮住望眼,选择性地去观察事实,结果无法发现真相,对自我、对他人、对世界都是这样;三、真相被某种看不见的手有意地掩盖和遮蔽,或者被假象粉饰,“你所看到的是我想让你看到的,你所听到的是我想让你听到的”。因此,眼睛的观察与心灵的思考二者缺一不可,如果轻易地相信了自己的眼睛,没有心灵的参与,则无异于放弃了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权利,是对人的价值的戏弄和辱没。 (三)合适的写作角度。 人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不能满足于听,还要自己看 要维护自己看的权益 无论赞成或者反对,先看了再说 打破思维的惰性和惯性,自己去看 不要人云亦云,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要放出眼光,自己去看 走向大地,走进民间,实地观察和体验 …… 人不能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 运用脑髓与放出眼光,二者缺一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