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语文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湖北省武汉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文件大小 69KB
所属分类 高二语文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12/4 8:42:32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武汉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命题教师: 余天泽 审题教师:黄世坤

考试时间:2015年11月12日上午9:00-11:30 卷面满分:150分

第I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1987年出版《商州》,到2014年9月《老生》问世,27年间贾平凹共创作l5部长篇小说。但其中被改编为影视剧的仅有3部,改编后成为口碑之作的更近乎为零。作为一代名家,贾平凹似乎与时下小说改编影视剧成风的潮流格格不入。

对此,有学者提出,当今文学界紧缺的恰是敢于逆流而行,让影视剧改编无从入手的纯文学性小说。

文学评论家徐兆寿举例为证:2012年中国作家海外影响力排行榜上,莫言、余华、苏童分列前三。“作家本身功底之外,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每人背后都有一部由小说改编的经典电影。”在他看来,莫言背后有《红高粱》,余华有《活着》,苏童则有《大红灯笼高高挂》。它们既成就了张艺谋,也成全了作家在海外声名鹊起。

“国内书市同样如此,书店的畅销小说半数以上都有‘触电’背景”。徐兆寿说,影视与文学联姻,常常能让一些作家为更多读者认识,具有更大的阅读市场,像莫言、王朔、余华、刘恒、刘震云、麦家、严歌苓等,他们的作品随着影视剧的热播在小说热销榜上扶摇直上。

影视对文学作品的推广作用不仅中国有,国外同样有。美国当代电影理论家乔治·布鲁斯东就在著作《从小说到电影》中写道:“《大卫·科波菲尔》在克里夫兰的影院公映时,借阅小说的人数陡增,当地图书馆不得不在一周内添购132册;《呼啸山庄》被拍成电影后,小说在2年内的销售数量超出过去92年的总和。”

“触电”让小说流传更深广,这几乎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反复被佐证的真命题。

但真命题却叫人爱恨交加,徐兆寿旋即话锋一转:“影视剧走红了,想当编剧、当导演的年轻人多起来,但安静写作的越来越少了。”

徐兆寿的另一重身份是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他一直在留心具有文学天赋的年轻人,但学生们每每志不在此,徐教授很清楚,剧本创作接触到的是声色犬马的物质世界,而真正的纯文学是孤独的精神构建,“可惜现实面前,多数人倾向于物质。”

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杨扬同样用“生不逢时”来形容现时的文学环境,“20世纪是属于作家的欢歌,文学占据绝对主力。而21世纪,图像在阅读中越来越重要”。令评论界忧思的现状是,当代年轻人的座右铭不再是文学作品里的一句箴言,取而代之的是影视剧的走红台词。长此以往,纯文学恐会为剧本式写作让位,就如同诗歌曾经的式微那样,那将是文学天大的灾难。

“灾难”是危言耸听吗?王小波的一段话可作注解,他在杂文《盖茨的紧身衣》中问道:“电影时代,小说怎么写?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几十页洋洋洒洒的文字叙述,放进宽银幕后只需几秒。电影让阅读变得轻松,既然如此,何须几十页纸?几页、几行足矣。”

永远不要责怪读者变得浅薄。而要想想,是谁帮他们放低了文学门槛?

(选自王彦的《小说敢不敢拒绝影视改编?》,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说的“影视对文学作品的推广作用”的一项是?

A.“触电”让小说流传更广,刘震云、王朔、刘恒、麦家、苏童等作家的作品就随着影视剧的热播而热销,为更多读者熟悉。

B. 影视推动文学作品流传,《大卫·科波菲尔》在克里夫兰公映时,因借阅该小说的人数陡增,当地图书馆的藏书供不应求。

?? C. 影视与文学联姻,文学作品的阅读市场更大,小说《呼啸山庄》改编成电影后,在2年内的销售量比过去92年的总和还多。

D. 21世纪,图像在阅读中越来越重要,小说常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影视剧中的走红台词已成为当代中国许多年轻人的座右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很少,他的一些小说被认为是紧缺的逆流而行的纯文学性小说。

?? B. 文学虽然在20世纪占据着绝对主力的地位,但是到21世纪已经式微,让位于日益兴起的剧本式写作。

?? C. 现在随着影视剧的走红,想当编剧、导演的年轻人逐渐增多,而安静地从事纯文学写作的人越来越少了。

?? D. 电影有自己的叙述特点,让阅读变得轻松。文学作品中几十页的文字叙述,改编成电影后有时只需几秒。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下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已成为一种潮流,对此,有学者提出小说应保持其纯文学性,小说创作不应迎合影视剧改编。

?? B. 徐兆寿认为,中国作家要在海外声名鹊起,就需要依托一部由小说改编的经典电影,莫言、余华、苏童就是如此。

?? C. 真正的纯文学是孤独的精神构建,需要作家们耐得住寂寞,而当今的作家志不在此,没有这种精神。

D. 有人认为,如果以剧本式写作代替纯文学,将是文学的灾难。王小波不认同这一危言耸听的“灾难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永初中,谒者仆射刘珍、校书郎刘騊駼等著作东观,撰集《汉记》,因定汉家礼仪,上言请衡参论其事,会并卒,而衡常叹息,欲终成之。及为侍中,上疏请得专事东观,收捡遗文,毕力补缀。又条上司马迁、班固所叙与典籍不合者十余事。又以为王莽本传但应载篡事而已,至于编年月,纪灾祥,宜为元后本纪。又更始居位人无异望光武初为其将然后即真宜以更始之号建于光武之初书数上竟不听及后之著述多不详典时人追恨之

4.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更始居位/人无异/望光武初为其将/然后即真/宜以更始之号建于光武之初/书数上/竟不听/及后之著述多/不详典/时人追恨之

B.又更始居位/人无异望/光武初为其将/然后即真/宜以更始之号建/于光武之初书数上/竟不听/及后之著述/多不详典时/人追恨之

C.又更始居位/人无异望/光武初为/其将然后即真/宜以更始之号建于光武之初/书数/上竟不听/及后之著述/多不详典/时人追恨之

D.又更始居位/人无异望/光武初为其将/然后即真/宜以更始之号建于光武之初/书数上/竟不听/及后之著述/多不详典/时人追恨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游于三辅”意为在三辅一带游学。“游”与“观太学”的“观”意思一样。汉朝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这三个地区在今陕西西安附近。

B.“举孝廉不行”意为张衡被举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汉朝由各地学校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C.“阳嘉元年”中的“阳嘉”,是汉顺帝的年号,文中的“永和”“永初”也是汉代帝王的年号,用以纪年。年号纪年法是我国古代常见的纪年方法。

D.“上书乞骸骨”意思是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衡为人谦虚,洁身自守,辞谢了多次征召,“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强调了他的不慕利禄,无意仕途。

B.传记从地动仪的质地、尺寸、规模、形体、文饰以及制作过程的精细、测定时的效验,做了井然有序的说明介绍。

C.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张衡狠狠打击了河间王的恶势力后,他就急流勇退,做出了极明智的决策。

D.最后一段是补叙的内容,其中说到张衡分条上奏指出司马迁、班固所写的有十几件事与典籍不相符。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5分)

译文:

(2)上言请衡参论其事,会并卒,而衡常叹息,欲终成之。(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8.“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三句,在词中主要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5分)

答:

9.“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任选两个角度赏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能够表现周瑜年轻英俊、奋发有为的句子是: , 。

(2) , 。这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两句,作者感叹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如今连反映他当年风流遗事的建筑物也杳无踪迹了。

(3)李清照《声声慢》这首词中,明写落花,而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的句子是: ,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盲? 者

刘学林

? 她喜欢这条路,尤其是在春天。现在就是春天,垂柳新绿,桃花欲开未开,正是赏花时节。她驾一辆奥迪徐徐东行,直到无路可行时才拐上田园路。刚进档加速,一个背着一把坠胡的盲老人迎面走来。也就一闪而过了。然而就在这一闪而过的瞬间,她觉得这个盲老人有点面熟。她开始回忆。明静辽远的坠胡声响起来,那是四年前录在她记忆中的坠胡声。

难道会是他吗?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调转了车头,超过了盲老人之后靠路边停住,钻出汽车,迎着盲老人站在车旁,看着盲老人用手中探路的竹竿一路敲过来。老人虽老,腰杆却直,满脸皱纹中有一种大喜大悲之后的淡定,一种饱经沧桑之后的淡定。她认定这一个瞎眼老人就是那一个盲老人。

“老人家,您是在隆兴街自由市场——”她顿了一下,斟酌该怎样表达,“拉琴的吗?”

盲老人站定,无语。

“你还记得,四年前,您让一个姑娘多拿几块钱的事情吗?”

“姑娘,您认错人了。”

盲老人手中的竹竿又向前探出,以盲人特有的轻稳起步走。她有点惘然,一动不动地看着老人的身影渐渐远去,那淡远空明的坠胡曲调却渐渐清晰起来。她重新上路,车开得很慢,坠胡的曲调时远时近,不绝如缕。

四年前的情景如在眼前。那时候她刚到这个大城市谋生,钱包被偷,她身无分文,饥肠辘辘。她在隆兴街自由市场逛悠,油条的气味,卤面的气味,粉浆面条的气味,残忍无情地折磨着她的肠胃。向大妈讨一碗粉浆面条喝喝吗?她鼓了几次勇气没有张开口。

这时候她听到了盲老人的坠胡声,那琴声淡若流云,清如溪水,也看到了坐在一条小巷的巷口操琴的盲老人。老人不是那种睁眼瞎,该长眼睛的部位陷进去两个深坑。老人面如荒漠,坐在闹市就像坐在渺无人迹的荒原上。老人面前放着一个铁盒子,圆形的破旧的铁皮盒子,盒子里有不少零票子,一角的,两角的,一元的,两元的,她看得清清楚楚还有两张五元的,一张十元的。她的眼睛一亮,心也随之怦怦跳起来。我只拿一张五元的,只拿一张五元的。可是怎么拿呢?人熙来攘往,看到我拿一个瞎眼老人的钱,会出现什么后果呢?

她从盲老人面前走过去,又从盲老人面前走过来。这样走了两趟,她终于想出了一个遮人耳目的办法。当她再一次从老人面前走过的时候,她装作一不小心把老人盛钱的盒子踩翻了。她说声“对不起”,连忙蹲下去给老人捡钱,借机把一张五元的票子握在了手心。正在她准备起身走开的时候,老人开口说话了。老人的声音空洞淡定,无哀无怨,无喜无怒。

老人说:“姑娘,多拿几元吧。”

她把汽车锁进车库,上四楼回到自己的家。所谓家,其实只是一套四室一厅的豪华住宅而已,她还没有成家。

经历了那一段穷苦磨难之后,她脚下的路忽然柳暗花明了。由于经商的天赋,她成立了一家公司,成了一名经理。两年之后,她已经是这个城市中的富人之一了。

她吃了两块“消闲派”,喝了一杯咖啡,点上一支烟。那辽远的坠胡声又在她的耳边悠悠响起。如果说她在路上拦住那位老人只是出于一个偶发的念头,那么,这时候她要报答盲老人的愿望竟是如此的强烈和急切。

第二天,她到公司安排了一下事务,就直接去了隆兴街自由市场,可是她没有找到那位盲老人。

第三天,她仍然没有找到那位盲老人。

一连四天她都没有找到那位盲老人。她问旁边卖粉浆面条的一位大娘,大娘只说她也好几天没有听到盲老人的胡琴声了,对盲老人的其他情况也是一无所知。

她决定每天傍晚到田园路上去等待,终于如愿以偿等到了那位盲老人。她拦住他。

盲老人漠然无语。

“这是一万元钱,您先用着。请您告诉我您的地址,我会定期给您送去生活费的。”

“这是从何说起?”老人在傍晚的夕阳下径直走去。

她跟上老人:“四年前您对我有恩,虽然只是几块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希望您能成全我。”

“我一个瞎子能对谁有恩?请姑娘不要污人清白。”

盲老人说话的时候并没有回头。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垂柳新绿,桃花欲开未开,正是赏花时节”,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暗示女主人公历经磨难后的喜悦心情,也使整篇作品充满了诗意。

B. 盲老人的声音“空洞淡定,无哀无怨”,“面如荒漠”,“腰杆却直”,这些细节描写,反映他与世无争、淡漠从容的人生智慧。

C. 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心灵秘密,“她从盲老人面前走过去,又从盲老人面前走过来”写出了姑娘犹豫、矛盾的复杂心理。

D. 发生在姑娘和盲老人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人性和当下社会道德的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E. 姑娘因为拿了盲老人五元钱而耿耿于怀,几年来她一直寻找盲老人,并拿出一万元报答老人,这反映了她知错就改的品质。

(2)盲老人这个形象,其主要思想性格特征有哪些?请简要分析说明。(6分)

答:

(3)小说多次写到“坠胡声”,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说明。(6分)

答:

(4)这篇小说以“盲者”为题,耐人寻味。小说中的“盲者”究竟是谁?请你根据对本文的理解,作出合理而有说服力的分析。(8分)

答:

第II卷(表达题 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比赛还有三分钟就要结束了,辽宁男篮仍落后11分,此时新秀庞思远 ,上场后,连续5记三分,帮助球队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②有些企业一面想要以诚信示人,另一面却在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如此 ,企业的信誉怎么能树立起来。

③民国时期,中国的纸币种类非常丰富,印在纸钞上的人物也是 ,孔子、王阳明、勾践、黄宗羲等不同时期的名人也都成为过不同钞票的图案。

A.临危授命 南辕北辙 五光十色

  B.临危受命 背道而驰 五花八门

  C.临危受命 南辕北辙 五花八门

  D.临危授命 背道而驰 五光十色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西方歌剧院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是政府大幅度减少对歌剧院的资助,而制作新歌剧成本高昂,几乎每一个歌剧院都在想方设法寻找出路。

B.签署《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标志着亚投行筹建迈出具有历史意义的行动,展示了各方对成立亚投行的庄严承诺,体现了各方共谋发展的务实行动。

C.尽管对北京控烟条例规定满腹牢骚,但烟民们也只能遵守,这是我国整体文明意识提升的需要,也是一个公民文明素质的内在体现。

D.“新生代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 将关心新生代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中学阶段正是人生的起点,尽量多接触经过历史选择的人类文化精华,多挤点时间读大师的经典,让自己起点高一些,是终生受益的事情。 ;当我们进入大师创造的精神世界,就会为那深厚的意蕴和睿智的表达所吸引,不断引发人生的思索,并感觉到向上和向善的巨大力量。

A.明白这一点,我们就能一步步登堂入室,对经典就有一份尊崇,一份耐心,隔膜就会消除 ?????????

B.不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不能一步步登堂入室,对经典就缺少一份尊崇,一份耐心,隔膜就难以消除 ?????????

C.明白这一点,我们对经典就有一份尊崇,一份耐心,隔膜就会消除,我们就能一步步登堂入室 ?????????

D.不明白这一点,对经典就缺少一份尊崇,一份耐心,隔膜就难以消除,我们就不能一步步登堂入室 ????

15.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信仰是内心的光, ① 。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这种东西必定是高于我们日常生活的, ② 。我们相信它并且仰望它,所以称作信仰。但是,它又不像日月星辰那样可以用眼睛看见, ③ ,所以又称作信念。

16.请为下面一组漫画中的四幅图各拟一个四字短语,概括每幅画的内容,然后指出这组漫画的寓意。(5分)

提示:第一幅画中人物手中拿着的是烟斗。

(1)概括内容:① ②

③ ④

(2)指出寓意: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今年10月23日,扬州4192公斤重的“最大份炒饭”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当日11时30分,新纪录结果宣布后,这份世界最大份炒饭被工人任意踩在脚下,大量成品被装进垃圾车运走。

在德国,有人花两年时间制成了一双相当于247号的巨鞋,其长1.65米,被载入1998年的吉尼斯纪录。中国人则于2001年制出了有2.4米长的皮鞋,一只鞋竟用去8张牛皮。2005年,在中国台湾,有人费时10个月,完成了一双超大木屐,其长2.84米,宽1.19米,高为0.43米,比单人床还大,每只鞋重达690千克,真是“巨无霸”!这样的鞋耗时耗工耗料,但根本没有实用价值。

对于上述内容,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武汉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不属于“影视对文学作品的推广作用”)

2.B(原文是“长此以往,纯文学恐会为剧本式写作让位”,注意“恐会”,并非“已然”)

3.A(B项原文是列举现象,不能理解成“徐兆寿认为,中国作家要在海外声名鹊起,就需要依托一部由小说改编的经典电影”;C项“当今的作家”以偏概全,原文说“可惜现实面前,多数人倾向于物质”,“当今的作家”仍有耐得住寂寞的,只是越来越少;D项,原文说王小波的一段话可以解释“灾难论”,看不出王小波不认同“灾难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D(A项“异/望”“多/不”断句不当;B项“将/然”“建/于”断句不当;C项“为/其”“数/上”断句不当)

5.B(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6.B(没有介绍“制作过程”,更没有介绍“制作过程的精细”)

7.(10分)(1)汉安帝常听说张衡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他担任太史令。(5分。句意正确,译文通顺2分;关键词语一个1分,共3分。关键词语:雅,特征,拜) (2)上书朝廷请求让张衡参与讨论著述之事,不巧这二人一齐辞世,因而张衡常常感慨叹息,希望最终能够完成这件事。(5分。句意正确,译文通顺2分;关键词语一个1分,共3分。关键词语:参论,并卒,终成)

【参考译文】

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川成都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六校联考”期中试题 语文
·辽宁省沈阳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 语文
·2015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中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模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