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语文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 语文
文件大小 45KB
所属分类 高二语文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11/18 19:04:21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20分。考

试时间120分钟。两卷答案均应写在答题卡上。

第 I卷 阅读题(41分)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人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自己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前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

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

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

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

可见一斑。

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

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

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

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

更为出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

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

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

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

们推崇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幼有异操,年四五岁,恒以荻为笔,画灰中学书。至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谓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父为妾所害,弘景终身不娶。及长,身长七尺七寸,神仪明秀。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善琴棋,工草隶。未弱冠,齐高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朝仪故.事.,多所取焉。家贫,求宰县不遂。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敕所在月给伏苓五斤,白蜜二升,以供服饵。及发,公卿祖.之征虏亭,供帐甚盛,车马填.咽.,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陶隐居。人间书札,即以隐居代名。始从东阳孙游岳受符圆经法,遍历名山,寻访仙药。身既轻捷,性爱山水,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谓门人曰:“吾见朱门广厦,虽识其华乐,而无欲往之心。望高岩,瞰大泽,知此难立止,自恒欲就之。且永明中求禄,得辄差舛;若不尔,岂得为今日之事。岂唯身有仙相,亦缘势使之然。”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

弘景为人员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遇物便了。言无烦舛,有亦随觉。永元初,更筑三层楼,弘景处其上,弟子居其中,宾客至其下。与物遂绝,唯一家僮得至其所。本便马善射,晚皆不为,唯听吹笙而已。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有时独游泉石,望见者以为仙人。

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弘景既得神符秘决,以为神丹可成,而苦无药物。帝给黄金、朱砂等。后合飞丹,色如霜雪,服之体轻。及帝服飞丹有验,益敬重之。每得其书,烧香虔受。帝手敕招之,锡.以鹿布巾。后屡加礼聘,并不出,唯画作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著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武帝笑曰:“此人无所不作,欲斅曳尾之龟,岂有可致之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谘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二宫及公王贵要参候相继赠遗未尝脱时多不纳受纵留者即作功德。

(节选自《南史·陶弘景传》)

4.文中加线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二宫及公王贵要参候相继赠遗/未尝脱时/多不纳

/受纵留者即作功德

B.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二宫及公王贵要参候/相继赠遗/未尝脱时/多不

纳受/纵留者即作功德

C.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二宫及公王贵要参候相继/赠遗未尝脱时/多不纳

受/纵留者即作功德

D.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二宫及公王贵要/参候相继赠遗/未尝脱时/多不

纳/受纵留者即作功德

5.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朝仪故.事. 故事:典章制度

B.公卿祖.之征虏亭 祖:祖先

C.车马填.咽. 填咽:(行人车马)拥挤

D.锡.以鹿布巾 锡:赏赐

6.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陶弘景一生虽曾求禄,但不慕名利富贵,志在山水,他与皇室、官场和世俗又保持

了一定的关系,还得到了皇室的照顾。

B.陶弘景博学多才,喜爱养生之道,曾自创神丹,并得到皇帝支持,服食后皇帝都觉

得有效,因此他更加得到皇帝的敬重。

C.陶弘景不喜与人交往,热衷于自然山水、服食炼丹之事,皇帝敬重他;他也敬重皇

帝,每次收到皇帝的书信,他都要焚香礼拜。

D.陶弘景从小就表现出不同常人的品质,长大后他谨慎小心,言语不多,并委婉拒绝

皇上劝他出仕做官的请求。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3分)

译文:

(2)此人无所不作,欲斅曳尾之龟,岂有可致之理!(4分)

译文:

(3)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3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8.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颔联描写筝声所使用的手法。(5分)

答:

9.颈联中“独”“空”二字,写尽无限幽怨,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1题1分)

(1)古诗贵精练传神,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轻几笔,绘出琵琶女出场时羞怯的情态。

(2)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对比的手法,写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一去一留,一生一死,反差强烈,令人不忍深思。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蜀道上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

(4)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5)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6)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7)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8)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第II卷 表达题(79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沙渚.(zhǔ) 弦弦掩抑(xuán) 潦倒 人才辈出

B.哽咽.(yè) 钿头银篦(diàn) 憔瘁 义愤填膺

C.迸发(bèng) 悄无声息(qiǎo) 青冢 天梯石栈

D.砧板(zhēn) 千载难逢(zǎi) 豺狼 一愁莫展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他最近出版了一部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

人。

B.李白面对崇山峻岭中的蜀道望洋兴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夸张地道出了

蜀道的奇险、高峻逼仄和崎岖。

C.白居易善写叙事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一句可见其写诗极有捷

才,一首《琵琶行》信手拈来,指日可待.。

D.我校杰出校友王昂生教授青年时代就在防灾减灾科研道路上青云直上.,使我国灾害

防御、减灾和大气科学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近日,奥巴马就香港议题明确阐释,“美国不介入香港事务”。这是奥巴马继去年

否认美国与香港“占中”活动有关后,再次公开对有关议题表态。

B.诚信教育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是每个学生必备的道德素质,

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

C.未来五年内,所有公共交通设施将配备红十字急救箱并对司乘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

训,以有效增强公共交通设施安全。

D.福建土楼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历经百年风雨,但至

今仍巍然屹立,享有“东方古城堡”之美誉。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最近,一个名叫“酒店控”的终端在APP Store上线,深受用户欢迎。在这个终端上,用户可选择星级、地区、入住时间等,并给出一个价格,30分钟内由众酒店来回应,如果同意接受该价钱,则预订成功。 。 , 。 , 。 。从商家对客户到客户对商家,看上去只是一个概念游戏,但却是游戏规则的改变。

①这意味着,电子商务的重心正在从商家向消费者转移

②未来的电子商务应该是以消费者为重心的企业

③如果说传统电子商务只不过是把购买行为从线下搬到线上而言,那么反向电子商务则是客户主动参与电子商务的一些环节——比如定价、定制等等

④所谓反向电子商务,是相对于传统电子商务而言的

⑤“酒店控”是酒店领域的反向电子商务

⑥如果说传统电子商务的主流是商家对客户,反向电子商务就是客户对商家

A.⑤③②①⑥④ B.⑥④⑤①③② C.③①⑥④⑤② D.⑤④③①②⑥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我们在欣赏古代诗歌的诗情美时,要尽量利用现存的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 ① 。比如,我们读杜甫的《蜀相》时,除了对作品中所写诸葛亮的功绩有所了解外,还要对杜甫一生遭际、政治理想,以及杜甫写作这首诗时的心境作全面、深入的探究,才能充分理解杜甫作此诗的用意。但是, ② ,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 ③ 。所以,弄清作品的具体创作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

①答:

②答:

③答:

16.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请根据下面的图示把中秋节的有关情况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5分)



答:

四、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今天问题有没有,当然也有。但是哪个时代没有问题?人类从来没有哪天容易过,在中国做生意不容易,在美国做生意同样也很不简单。但今天看到的问题,就是留给我们的机会,就看我们是着眼于未来,还是执著在当下。我想也正是因为当年两国领导人对未来中美关系的远大战略构想,才有今天的成果。我永远相信只有把目光放在明天,才能解决今天的问题。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

这段话是马云2015年9月23日在西雅图中美企业家座谈会上的发言片段,这段话给了你怎样的感悟、启发与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定标题,符合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成都七中2015—2016学年上期

高2017届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 答案

1. D

【解析】D“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是推测不是肯定。题干的“渐渐不再流行”过于绝对。

【思路分析】信息的筛选,主要是迅速找到信息源,并将其和原文进行仔细比对,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而是要看意思是否吻合。

2.C

【解析】A项原文在第二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句中的“这”指代上一段末所说的即使是李杜的诗歌,流行也有时代性。“值得欣喜”的不是将唐诗为宋词元曲取代与流行歌词长盛不衰比较而言的。此题张冠李戴。B项信息源在第二段:“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据此,“感动在心”的是人的生活,而不是“流行歌词”。D项信源在第二段末:“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此项言过其实。

【思路分析】现代文小阅读常见的“陷阱”有:偷换概念、轻重混淆(如D项)、随意逆推、源流颠倒或主客倒置、无中生有、以偏槪全或范围失当、时态错置或混淆已然与未然、混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张冠李戴(如A、B两项)、答非所问或游离题干、说法武断、强加因果等。

3.B

【解析】B项信息源在第一段末:“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此项张冠李戴和强化因果。B项中的“这”指代内容不当。

【思路分析】考生要仔细和原文比对。如B项原文说杜甫地位在他“死后数年后才建立”,与“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而不是其诗歌难以流行的原因。

4.C(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二宫及公王贵要参候相继,赠遗未尝脱时。多不纳受,纵留者即作功德。)

5.B(“祖”为“祖道”之义,即祭路神饯行。)

6.C(“每得其书,烧香虔受”的主语是皇帝,不是陶弘景。)

7.(1)(他)虽然生活在富贵大家里,但他躲在家里,不接交外人,只把读书学习当作主要的事情。(重点词语:“闭影”1分;“物”1分;大意1分)

(2)这个人什么都能做,但他想效仿在泥途中(自由)摇尾的乌龟,哪里可以有将他招来(做官)的道理呢?(重点词语:“斅”1分;“致”1分;大意2分)

(3)一旦太后您百年后驾崩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重点词语:“山陵崩”1分;“何以”句式1分;大意1分)

8.比喻(1分),筝声如柳条轻拂着春风,絮絮话别(1分);又似杜鹃鸟绕着落花,啾啾啼血(1分)。巧妙地把筝声与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将悲怨的乐声,转化为生动鲜明的形象,强烈地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2分)。

9.“独”、“空”两字,使画面显得分外凄清,增强了盼子思夫、离愁别恨的气氛(2分)。灯前别无他人,只看到自己的影子,可见何等孤独,愁上心头(2分);楼头没有亲人,只见明月高悬,可见何等空荡,思在心中(2分)。

诗歌赏析:

筝是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它发音凄苦,令人“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汉侯瑾《筝赋》)。这首诗,写诗人听筝时的音乐感受,筝发出的悲怨之声与人心中的离别之恨交映成趣,别有一番情韵。

  首句“抽弦促柱听秦筝”,“抽弦促柱”写出弹筝的特殊指法。筝的长方形音箱面上,张弦十三根,每弦用一柱支撑,柱可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量,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那疾徐相间,高低起伏的音乐声,从“抽弦促柱”变化巧妙的指尖端飞出来,传入诗人之耳。

  诗人凝神倾听,听之于耳,会之于心。“听”是这首诗的“题眼”,下面的内容,均从“听”字而来。

  “无限秦人悲怨声”。诗人由秦筝联想到秦人之声。据《秦州记》:“陇山东西百八十里,登山巅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山东人行役升此而顾瞻者,莫不悲思。”这就是诗人所说的“秦人悲怨声”。诗人以此渲染他由听筝而引起的感时伤别之情。接下来围绕“悲怨”二字,诗人对筝声展开了一连串丰富的想象和细致的描绘。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筝声如柳条轻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似杜鹃鸟绕着落花,啾啾啼血。在这里,诗人巧妙地把筝声与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顿时将悲怨的乐声,转化为生动鲜明的形象。那柳条摇曳、柳絮纷飞、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强烈地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

  随着“抽弦促柱”之声的变化,又唤起诗人更加奇妙的联想:“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上一联写大自然的景物,这一联则写人世的悲欢,由景入情,情景交融。那低沉、幽咽的筝声,好像谁家的白发老母枯坐灯前,为游子不归而对影悲泣;又好似谁家的红颜少妇伫立楼头,为丈夫远行而望月长叹。

  “独”、“空”两字,使画面显得分外凄清,增强了盼子思夫、离愁别恨的气氛。“愁灯影”、“思月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灯前别无他人,只看到自己的影子,可见何等孤独,怎能不“愁”?楼头没有亲人,只见明月高悬,可见何等空荡,怎能不“思”?“一愁”“一思”写尽了无限幽怨。

  以上两联所构成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描摹出筝声之“苦”,使人耳际仿佛频频传来各种惜别的悲怨之声。筝声“苦”,如果听者也怀有“苦”情,筝弦与心弦同声相应,那么就愈发感到悲苦。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意思是说,筝声本来就苦,更何况又掺入了我的重重离别之恨,岂不格外引起对远方亲人的怀念!“江南歧路洛阳城”,指南北远离,两地相思。

这首描写筝声的诗,不重在表现弹奏者精湛的技艺,而是借筝声传递心声,抒发感时伤别之情。诗人展开联想,以一系列比喻集中描写筝弦上发出的种种幽怨之声。诗中重点写“声”,却又不直接写“声”,而是用自然景物化写“悲怨之声”,以唤起读者的想象,使人见其形似闻其声,显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

10.(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剑阁峥嵘而崔嵬

(5)白帝城高急暮砧 (6)万里悲秋常作客

(7)别有幽愁暗恨生 (8)只是当时已惘然

11.C(A.改弦更张(xián);B.憔悴;D.一筹莫展)

12.B(A.望文生义。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又快又好,不用涂改就写成。B.望洋兴叹:形容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C.对象误用。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形容对实现既定目标很有把握。可改为“倚马可待”:比喻文章写得快。D.语境不符。青云直上:指人仕途顺利,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

13.A(B词序不当,应该为“因为诚信不仅……”。C.主谓搭配不当,“公共交通设施”不能“对人员进行”“培训”。D成分残缺,应在“生活方便”后加上“……的优点”。)

14.D(前文提出了“酒店控”的概念,⑤是对“酒店控”这一概念的理解,④是对⑤中的“反向电子商务”的解释,①“这意味着”应接在③后,②接①,⑥与结尾句意思相连。)

15.①把握诗人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②诗人的思想情感不是不变的③表现出的思想情感也不同(每空2分,基本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16.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人们常以吃月饼、赏明月、放天灯等形式,来表达自己期盼“花好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愿望。

17 略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2015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中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模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正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开学考试 语文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名校联盟2015—2016高二年级开学分班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