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语文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语文试题(三)
文件大小 71KB
所属分类 高三语文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6/7/29 8:42:16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2016年二模突破冲刺交流试卷(03)

高三语文

第I卷 阅读题( 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不仅包括中国境内现存的文化,也包括曾在中国境内的文化、部分藩属国的文化。尽管这些藩属国今天已经不在中国疆界内了,但历史上它们属于中国文化的范畴,并且中国文化至今对它们依然还有强大的影响。除此之外,有些民族的主体在境外,但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中国,他们的文化已经跟其母体的文化有所区别了。例如,新疆有俄罗斯族,他们的文化也是中国文化一部分。

因此,中国文化应该包括境内所有民族的文化,不要片面将其理解为华夏汉族这一主体民族的文化。尽管长期以来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人数也占绝对多数,但要注意,汉族及其文化一直处在不断变化中。如果它不具有多元的文化特征,没有吸收大量其他民族的人口和文化,那么,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它都不可能有今天这样重要的地位。

我们为什么会有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而且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历来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吸引、融合其他民族的人口。它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准是什么呢?不是血统,而是文化!血统是没有办法改变的,除非通婚,但是文化则不同。在文化上,只要接受中国文化,就等于承认了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从文化认同上说,大家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从血统来说,“炎黄子孙”是非常多元的,根本就不是一个老祖宗可以传下来的。著名诗人白居易是从中亚迁到内地来的。唐朝有好多姓白的其实都是中亚人。正因为他们把文化带过来了,中国文化才丰富多彩。

中国文化的特色主要有三点:

一是中国文化是独立发展的。在西方人打开中国大门之前,中国文化主要是独立发展的。它吸收其他文化,主要是在一些枝节上,而不是主体。如,佛教传播到中国,是中国文化改变了佛教,所以就有了中国文化和佛教结合产生的禅宗。这一特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理因素。从当时的中国版图来看,东、南、西、北要么是高原、山脉、大洋,要么就是中国文化影响的地方。因此,中国文化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在封闭的大环境中,它最先进。在外界突破地理障碍,把文化带到中国以前,它没有什么挑战。也正因如此,它是延续的。

二是中国文化相当自信。汉族基本上是农业民族,从中国的疆域来看,中国适合农耕的地区在西汉时已定型,所以中国基本上还是适应农业社会的。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化又有相当自信的特点。在中国的确在大的地理范围内是最先进的情况下,这种自信没有害处。但如果已受到外界的挑战,事实又证明已不是“天下之中”“无所不有”了,却依然持有一种片面、过分的自信,那就不能适应世界潮流了。

三是中国文化历来是开放而不传播的。汉朝、唐朝比较开放,讲“汉唐雄风”。确实,汉朝、唐朝的开放超过了其他朝代,但它的开放是允许、欢迎各国来,很少往海外派人出去,甚至是禁止中国人出去的。宋朝甚至认为,文化不能随便传,禁止出口图书到辽国或者西夏。明朝郑和下西洋是宣扬国威,而不是传播中国文化。但如果不传播,谁会承认、接受先进的中国文化呢? (摘自《中国需要怎样的文化自信》,作者葛剑雄。有删改)

1.下列关于 “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文化包括中国境内现存的文化、曾在中国境内的文化、部分藩属国的文化,还包括主体在境外,但长期生活在中国的一些民族的文化,如中国境内的俄罗斯族文化。

B.中国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它以文化为标准,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具有多元的文化特征,因此不管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它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C.在西方人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前,中国文化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它主要是在一些枝节上吸收其他文化,不会从主体上全盘接受外来文化,禅宗的出现就说明了这一点。

D.只开放而不传播是中国文化历来的特点之一,即使在开放程度超过了其他朝代的汉朝、唐朝也是如此。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并不是传播中国文化,而是宣扬国威。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一些藩属国历史上属于中国文化的范畴,中国文化至今对它们仍然有强大的影响,尽管这些藩属国今天已经不在中国境内了,但这些藩属国文化仍然属于中国文化。

B.我们之所以会有中国文化自信,就是因为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而且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历来有吸引、融合其他民族人口的优点。

C.从以前的中国版图来看,中国处于相对封闭的大环境中,而中国文化又是封闭的大环境中最先进的文化,它自始至终都没有受到其他文化的挑战,因而能够延续至今。

D.汉族基本上是农业民族,中国适合农耕的地区在西汉已定型,基本上能够适应农业社会,这给中国文化带来了相当自信的特点,因为此时此地,它确是最先进的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虽然长期以来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人数也占到绝对多数,但把中国文化理解为华夏汉族的文化是片面的,因为中国文化应该包括中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文化。

B.从文化上来看,只要放弃了自己原来的文化,认同了中国文化,那么不管来自哪里,都可称为“炎黄子孙”,如白居易;而要从血统上变成炎黄子孙,那只有通婚。

C.中国文化在历史上取得了“天下之中”“无所不有”的辉煌成就,但如果已受到了外界的挑战,已不是最先进的文化了,那就应该向其他文化学习,吸收其优点。

D.如今,我们应当对中国文化充满充分的自信,但又不能持有片面、过分的自信,否则就不能适应世界潮流;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主动地传播中国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刚中,字时亨,饶州乐平人,博览强记。绍兴十五年,进士第二人。故事当召试,秦桧怒其不诣己,授洪州教授。桧死,召见,擢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孝宗为普安郡王,刚中兼王府教授,每侍讲,极陈古今治乱之故,君子小人忠佞之辨。迁中书舍人,言:“御敌今日先务,敌强则犯边,弱则请盟。今勿计敌人之强弱,必先自治,择将帅,搜战士,实边储,备器械,国势富强,将良士勇,请盟则为汉文帝,犯边则为唐太宗。”上韪其言。会西蜀谋帅,上曰:“无以逾王刚中矣。”以龙图阁待制知成都府、制置四川。时吴璘累官阀至大帅,其下姚仲、王彦等亦建节雄一方。惟刚中检身以法,示人以礼,不立崖堑,驭吏恩威并行,羽檄纷沓,从容裁决,皆中机会。 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又以蜡书抵张正彦济师。西师大集,金兵败走。方议奏捷,刚中倍道驰还,谓其属李焘曰:“将帅之功,吾何有焉。”焘唶曰:“身督战而功成不居,过人远矣。”成都万岁池广袤十里,溉三乡田,岁久淤淀,刚中集三乡夫共疏之,累土为防,上植榆柳,表以石柱。府学礼殿,东汉兴平中建,遭时多故,日就倾圮,属九县缮完,悉复其旧。葺诸葛武侯祠,表贤以示民。有女巫蓄蛇为妖,杀蛇,黥之。孝宗受禅,金犯淮,有旨趣刚中入见,陈战守之策。刚中曰:“战守者实事,和议者虚名,不可恃虚名害实事。”又奏四事:开屯田、省浮费、选将帅、汰冗兵。居政府,属疾卒,年六十三,赠资政殿大学士、光禄大夫,谥恭简。建炎间,诏阶、成、岷、凤四州刺壮丁为兵,众以为忧。刚中建言五害罢之,免符下,民欢呼,声震山谷。比去,蜀父老遮道,有追送数百里者。繇布衣至公卿,无他嗜好,公退惟读书著文为乐。有《易说》《春秋通义》《东溪集》《应斋笔录》等,凡百余卷。

(节选自《宋史·王刚中传》) 4.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与国

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

B.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

C.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

D.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请盟,请求结盟,是弱小的国家请求与强国建立联合关系的一种外交策略,汉文帝就曾向匈奴请盟。

B.建节即执持符节,古代使臣受帝王之命,必建节以为凭信;后来也指大将受朝廷之命出镇边关。

C.羽檄,又称“羽书”,古代军中的紧急文书会插上鸟羽,要求迅速传递。后即以“羽檄”指代军中文书。

D.黥,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的刑罚, 是古代肉刑的一种。中国古代的肉刑还有劓、刖和宫刑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刚中兼具文武之才。孝宗初即位时,王刚中曾多次向他讲述天下治乱的道理、御

敌戍边的方略;后来孝宗再次召见,他又一一陈明了开屯田、选将帅等战守之策。

B.王刚中刚直不阿。他刚中进士时,就因为不肯拜见秦桧而为其挟私报复;但他性情

不改,任成都知府时,又连夜赶到大帅吴璘帐中,促其猛醒,调集兵马,击败敌军。

C.王刚中体恤百姓,深得民心。高宗曾下诏让四州壮丁充军,后因刚中建言而得免;任成都知府时,他又疏浚万岁池、修葺府学、武侯祠,打击女妖,做了许多好事。

D.王刚中淡泊名利,谦冲自牧,清廉自守。胜敌之后,正商议奏捷报功时,他却连夜回到自己军中,令部属深为叹服;公余没有别的嗜好,只以读书著文为乐,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每侍讲,极陈古今治乱之故,君子小人忠佞之辨。(5分)

译文:

(2)刚中集三乡夫共疏之,累土为防,上植榆柳,表以石柱。(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杜 甫

支离①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②日月,五溪衣服③共云山。 羯胡④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⑤,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①支离:颠沛流离。 ②淹:淹留,久留。 ③五溪衣服:指在西南湘、贵、川交界处居住的少数民族,他们喜欢穿五彩的衣服。 ④羯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这里指安禄山。 ⑤萧瑟:寂寞,坎坷不得意。

8.本诗是杜甫暮年寓居夔州时所作。请说说末尾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和写于同一时期的《登高》《阁夜》一样,都既抒写了诗人对自身际遇的慨叹,又体现了他心忧天下的情怀。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1)《阿房宫赋》中,描写因宫中的歌唱、奏乐带来春天般感觉的两句是:“ , 。”

(2)在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描写将军率铁骑突入敌阵,弓弦雷鸣、万箭齐发

的壮阔景象的两句是“ , 。”

(3)李商隐《锦瑟》的“ , ” 两句,化用庄子和蜀帝杜

宇的典故,表现了因美好事物逝去而生的悲凉与伤感。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分)

草 场

郭文斌

桃花赶了羊出门时,娘说等一下她也去。桃花惊讶地说,你这身体能够赶山?娘说她试试。桃花看见娘手里提了一个包,知道娘是早就准备好了的。桃花说,娘你提包干啥?娘说,拿了些针线。

桃花就在前面押住羊,等娘锁大门。

娘赶上来,笑着说,看咱家的人丁多兴旺啊。

桃花高兴地说,“八公主”眼看又要下(崽)了。

娘就在羊群里搜寻“八公主”,最后目光却落在“尕司令”身上。“尕司令”是公主群里唯一的男性公民,也是“八公主”的老公。现在,它不陪太太,却在“九公主”身边骚情。桃花瞥了一眼娘,娘的神情却在羊群之外。

上到半山腰时,太阳出来了。回头看村子,村子一派氤氲。娘说,平时让人泼烦的那个家,现在看来还真好呢。桃花说,那是你第一次出来。娘说,不是第一次,是隔了些时间。你看,只隔了些时间就觉着它这么好看。桃花想了想,觉得还是娘的话更准确。

总算翻过了笔架梁。一过笔架梁,就到了主山的脖子处了,行进的羊群猛然顿了一下,同时得了秘密号令似的,一齐低下头吃起草来。娘软软地靠在坎子上,问桃花,喜欢放羊吗?桃花说,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娘又问,就说喜欢,你是喜欢放呢,还是喜欢羊?桃花想了想说,有时喜欢放,有时喜欢羊。娘又说,桃花你说,咱们有啥道理要赶着这么一群羊呢?到底是谁让我们赶着这群羊呢?

桃花听不懂娘的话,侧了脸看娘。娘说,我咋觉得我们身后也有一个鞭子呢,桃花你说,这个执鞭子的人该是个谁呢?桃花发现,这时娘表面上是和她说话,其实是在自言自语了。桃花你说,到底是放羊的人快乐呢,还是羊快乐呢?桃花说,这个问题么,得问羊。桃花就真的问起羊来,咩咩,咩咩,我娘问是你们快乐呢,还是我们快乐?惹得娘笑起来。

桃花赶了羊向山顶走去。被山啃成一个月牙的天渐渐丰满起来,让人心里觉得宽敞。当那个月牙变成满月时,她们到了山顶。娘说,到山顶的感觉真好啊。说得桃花心里颤了一下。桃花就觉得娘简直在挑着拣着说早就放在她心里的话。

娘向山下看了一会儿,又说,平时我们觉得一个家就有多大多大,现在你看,还没有指头肚大。桃花想了想,觉得娘今天了不得,这些事情平时自己也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但是没有像娘这样说得丁是丁卯是卯。就说,娘你今天怎么句句都是语录。娘笑笑,娘今天心情好。

再看娘时,娘的目光已经在对面山上。娘说,看你爷爷睡的那个地方,多像个竹篮儿。如果娘死了,你就把娘埋在你爷爷的脚下面……

突然,娘收了目光,说,桃花你猜我今儿带啥来了?桃花怎么也没有想到,娘竟带了一个很好看的风筝,竹子做骨,绸子做面,活像一只彩蝶。桃花问,这么好的做工,娘从哪里弄来的?娘说,说起来,它还是你姥姥给娘的呢。那时每当娘去放时,你姥姥总是说,风筝上有一辈子人呢。当时娘还以为你姥姥在说胡话呢。

桃花问,那么现在呢?娘说,等你嫁了人就明白了。桃花说,娘你说的啥话么。

娘笑了笑,说,今天风正好,你去放。娘就又从包里拿出一团线拴在风筝上,教桃花怎么放。桃花就依娘教的放,果然越放越高。看着风筝在天上飞翔,桃花高兴得像一个彩蝶一舞一舞的。连正吃草的羊都回头看着她。

桃花,你想想,风筝为啥要有个线?没有线不就跑了。

娘说,当初没有线,它怎么没有跑?桃花说,那就是为了让它飞起来。

娘说,算你说对了一半。这线还有一个用处,你再想想看。桃花想了想说,是为了让风筝飞高。

娘摇了摇头:难为你了,你就好好看着吧。说着,就把手中的线松开了。桃花大叫了一声。风筝已经上天了。再也没有下来。

桃花看见娘的眼里闪着泪花。

桃花,知道娘为什么不供你读书吗?桃花说,穷呗。

娘说,是,也不全是。桃花问,那是为啥?

娘说,其实娘也很矛盾,娘不就是半个读书人吗?不也在城里混了半辈子吗,但最后还是回来了,知道为啥吗?

桃花说,因为娘病了。

娘说,你是娘的女儿,娘不怕丢人,娘今天告诉你,娘不是病了,是脏了。

桃花惊得说不出话来,大睁着眼睛看娘。

桃花你别怪娘,娘现在觉得其实在山里做个羊倌真是挺好的。

娘的声音几乎小得听不见。桃花把水给娘,娘喝了一口,缓了缓,接着说,如果你听娘的话,就嫁给地生吧。

桃花生气地说,娘你胡说啥呀。羞得勾下了头。

娘说,娘已经盯了好久了,村里的小伙子差不多都到城里去打工,就他安心地种地。

娘是在为桃花订完亲的第七天走的。

娘上路时,“八公主”正在分娩。 (选自短篇小说集《瑜伽》,有删减)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在半山腰和山顶,“娘”两次说到了家,说“平时让人烦泼”的家真是好看,说平时觉着很大的家其实很小。话语中,透出病重的她对家的无限留恋。 B.“娘”在赶山时和桃花说的话,像是在打哑谜。其中的许多问话,其实是自言自语,很难找到答案,所以也让桃花感到很难理解。

C.这篇小说写的是母女俩上山放羊的故事,情节颇为简单;但是小说具有散文化、诗化的特色,行文多有言外之意。

D.中国的文化艺术讲究“留白”,追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话不说透,不点破,反更耐人寻味,这篇小说也同样如此。

E.小说的主要人物是桃花娘,而桃花只是娘的陪衬,她缺少悟性和个性,作者安排这个人物,是为了贯串故事,并让桃花娘的诉说有一个倾听者。

(2)小说在刻画桃花娘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小说中“放风筝”这个情节,包含着丰富的人生隐喻。请说说你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结合小说结尾的两句话,说说你对小说主旨的理解,并分析这样结尾的精妙之处。(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民国文人:林语堂①

民国文林

林语堂受父亲的影响,亦不向恶势力低头,他说自己“永远不骑墙而坐”,“不知道怎么趋时尚,看风头”。

林语堂说:“我从未有写过一行讨当局喜欢或是求当局爱慕的文章。我也从来没说过讨哪个人喜欢的话;连那个想法也压根儿没有。”

白璧德和施伯因干(J·E·Springarn)派关于文学批评的主张正好相反,一次,林语堂为施氏辩护,与老师白璧德争论起来。廖翠凤听说后,非常担心,皱着眉头对林说:“啊唷,小心点唷!”

1924年,林语堂加入语丝社,他选择《语丝》而不是同为欧美留学回来的胡适等人的《现代评论》,是因为“喜欢《语丝》之放逸,乃天性使然”,而胡适那一派是士大夫派,是能写政论文章、能做官的人。

1925年底,“首都革命”爆发,林语堂和群众一起,拿着棍子、石头等简单防御工具,与警察展开了肉搏战。林早年苦练的棒球技术发挥了威力,他投起石头来,又准又狠。围观的群众不断叫好,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弹药”。搏斗中,林的眉头被击中,鲜血直往外冒,周围的人劝他回家休息,林坚决不肯。廖翠凤看见林语堂满身是血地回来了,很是心疼,她不许林再上街。可她刚怀上了第二胎,行动不便,一不留神,林又偷偷地带了一袋石头出门了。以后,只要一提起“用旗竿和砖石与警察相斗”的经历,林语堂就会眉飞色舞地讲起来,言词之间,满是骄傲和自豪。

1939年,林语堂在纽约世界笔会上讲演《希特勒与魏忠贤》。他说,当今德国有人把希特勒比为耶稣,让他想起中国明朝一位读书人称颂魏忠贤与孔夫子有相当的地位。那时惟有这样歌功颂德,才能保住差事。魏忠贤当权时与今日德国如出一辙,声势显赫,但到头来免不了自杀身亡。最后,林语堂准确地言道:“自杀乃是独裁者的唯一出路。”

在美国,时常有大学请林语堂去演讲。他写演讲稿是快手,礼拜一晚上的演讲,他总是磨蹭到中午,才慢吞吞地点燃烟斗,仰坐在桌前,深思默想,一袋烟吸完,腹稿也打完了。穿衣打扮似乎更费时间,妻子要他以最好的形象示人,他却像不愿上学堂的小学生,跟父母拧上半天,最终还得照办。

林语堂晚年定居台湾后,几乎每个星期都得例行公事讲上几次。国人演讲长得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客气寒暄话起承转合,林语堂苦不堪言。一次,轮到林演讲时已是中午过半,与会者饥肠辘辘,又不得不装出饶有兴致的样子。他上台后说:“绅士的演讲应该像女士的裙子,越短越迷人!”说完就结束了发言。

1937年8月,林语堂在《时代周刊》发表《日本征服不了中国》一文,分析了1931年以来日本逐步侵略中国的过程,预言“最后的胜利一定是中国的”。

1940年5月,林语堂偕夫人与女儿由美返国,在重庆北碚购置了一幢四室一厅的五间居室作为住家。他再次出国时,毅然将该住房捐献给正处在困难中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老舍的儿子舒乙回忆,抗战期间,老舍一家就借住在林的这所房子内,而今这里已经挂上了“老舍旧居”的牌子。

为了响应爱国行动,林语堂将著作所得二万三千美元存款,改以银元法币存在中国银行,但抗战后遭遇通货膨胀、币值狂贬,这笔钱形同废纸。

北洋政府将在“三·一八惨案”中遇难的学生定性为“暴徒”,时为北师大教务长的林语堂在第一时间发表文章悼念“最熟识也最佩服嘉许”的学生刘和珍、杨德群,说她们是“死于与亡国官僚瘟国大夫奋斗之下,为全国女革命之先烈”,赞扬她们“死的光荣”,“死的可爱”。

注:①节选自《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文学大师们》,有删改,题目是编者加的。

相关链接:

①林语堂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百度百科)

②为参加台湾政府举办的盛大演讲,林语堂订做的西裤右裤管短了几公分,母亲、妻子、女儿都看在眼里。晚上,母亲趁大家熟睡后去弄裤管;妻子醒来后不放心,也起来把左裤管剪了些;快天亮了,女儿担心父亲的形象,也偷偷起来剪左裤管。早上起来,真相大白,可时间紧,林语堂还是穿了这套西服去演讲,他隐约听到如雷的掌声中夹着笑声,便诙谐地讲述了这件事,然后说:“世界上最真、最纯洁、最伟大的爱都会出现沟通障碍,世界上最真、最纯洁、最伟大的爱都需要良好的沟通。”

(根据百度文库改编)

⑴下列对人物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林语堂受父亲的影响,不向恶势力低头;因为讨厌胡适的为人,他毅然参加“语丝社”。

B.从林语堂与白璧德争论,以及不顾妻子阻挠也要冲出去与警察展开肉搏战来看,说明断言林语堂有着争强好胜的性格。

C.林语堂在纽约世界笔会上做了《希特勒与魏忠贤》的讲演,慧眼独具,一针见血,洋溢着浓厚的爱国热情。

D.后来挂上了“老舍旧居”牌子的那些房子,是林语堂在北碚的故居,林先生再次出国时,毅然将该住房捐献出来。

E.林语堂的母亲、妻子、女儿替他剪西裤的故事,为他在演讲“世界上最真、最纯洁、最伟大的爱都需要良好的沟通”的话作了有力的铺垫。

⑵结合材料,概述林语堂讲演的特色。(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语文试题(一)
·江西省南昌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南昌二中、临川一中等重点中学协作体2016届高三下学期联考(二)语文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大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盟校2016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 语文
·江西省五市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二)语文试题
·江西省九江一中、临川二中2016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
·江西省临川一中、玉山一中等九校2016届高三3月联考 语文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考前热身语文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