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语文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文件大小 55KB
所属分类 高三语文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6/7/29 8:42:17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江西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

语 文 试 题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大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的无效。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历史上,士本来是末等的贵族,但是在周代,它就已经向庶民的方向滑落。在孔子时,士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阶级,游离摇摆于贵族与庶民之间,上可为贵族或为官,进入统治集团,下可为民,即成为被统治阶级。最终它定位于民之首,所谓士农工商。而这个士,在多数年代,得到了统治阶级和庶民的尊重,有着很大特权。

孔子本身是一个士。儒家就是士的代表。正是由孔子集成发扬,将此前就已经存在的士的人格特点,包括精神的、知识的、操守的,形成了体系的框架,最后在孟子那里,将它建成为一座辉煌的殿堂。此后,中国以儒家为代表的士,成为中国政治、社会、文化进程的价值主干和人格载体,道统在兹,文脉在兹。

可以将士的精神内涵、行为特征与人格特点简单地归纳如下:以天下为己任、救苍生保社稷的责任担当;尽心知命、天人合一的信仰追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熟知经典与礼乐射御书数的知识技能;社会道德纲常的教化维护;诗文琴棋书画及优游山水的生活雅致。而中国古代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大多是由士担任主角的,如秉笔直书的齐史,安贫乐道的颜回,含垢忍辱的司马迁,捐躯死国的颜真卿、文天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等等。

以上这些士最重要的精神内涵、行为规范,有一个集中点,就是独立人格。独立人格之于士,就如其精气神和脊梁骨。如果没有独立人格,那么士就不会成为一个独特的阶层,也就浑然泯灭于庶民之中。如果没有独立人格,中国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主干支持,或者说,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延续,因为中国文化会在一团软泥似的士的身上断裂湮灭。

士也有自己种种的弱点和问题。除了知识单一专业性较差外,作为专制制度下的一个群体,它从先秦的独立性人格,随着时序变迁,渐渐产生了人格分裂,大多数士为了生计,不得不形成对君主的人身依附,而那些入仕的士,在权力腐蚀下,不能知行合一,产生了对价值观的背离,腐败变质。士的这些问题的根源,还在于制度本身,而制度的形成,又在于历史上中国的经济特质。作为一个小农经济国家,经济特点规定了严格的、以血缘关系为依据的上下尊卑的差序格局,因为只有统一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才能应对农业所要求的诸如水利建设和荒年救济这一类公共管理需要,而小农经济的风险和单薄,则要求祖辈的传统经验和全家乃至家族的齐心协力。于是,天地之外,君父崇拜就是社会纲常的基础。

1.(3分)下列关于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历史上,作为贵族的士,随着时代的发展,地位不断滑落,至周代,已经接近庶民。

B.士,向上可以为贵族或为官进入统治集团,向下可以为民成为被统治阶级,俨然成为中国社会一个特殊的阶级。

C孔子是士之人格的集大成者。在总结和继承的基础上,士之人格特点至此形成了一个体系的框架。

D、士是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他们有大济苍生之志,亦有琴棋书画的雅致生活。

2.(3分)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齐史秉笔直书,颜回安贫乐道,司马迁含垢忍辱,他们都坚守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

B.独立人格是士之精神内涵的核心,是士与庶民的根本区别。没有了独立人格,士这个阶层也就不存在。

C.那些为了生计不得不人仕,从而成为君主人身依附的士,在权力腐蚀下,知行不能合一,渐渐背离价值观,腐败变质了。

D.君主专制政治制度的形成源于中国小农经济国家的经济特质。在这样的制度下,士出现了种种问题,诸如人格分裂等。

3.(3分)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士农工商”,表述的不只是称谓,还是地位的排序。士为民之首,有很大的特权,得到统治者和庶民的尊重。

B.孔孟之后,以儒家为代表的士,担起了中国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重任,中国社会以儒家思想为精神承担者。

C.因为士之独立人格是中国政治文化社会的主干支持,有士在,士的精神就在,士的人格就在,中华民族、中国文化就能延续。

D.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小农经济决定了上下尊卑的社会格局。于是,天地之外,君父崇拜就成了社会纲常的基础。

答案:1~3:B B C

【解析】

1.试题分析:原文信息“在孔子时,士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阶级”,选择项“成为中国社会一个特殊的阶级”,时间范围扩大,概念有误。

2.试题分析:原文信息“大多数士为了生计,不得不形成对君主的人身依附,而那些入仕的士,在权力腐蚀下,不能知行合一,产生了对价值观的背离,腐败变质”,选项表述为那些为了生计不得不入仕,从而成为君主人身依附的士”,概念混乱。

3.试题分析:原文信息“如果没有独立人格,中国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主干支持,或者说,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延续,因为中国文化会在一团软泥似的士的身上断裂湮灭”,选择项因果关系混乱。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年十二能诗文,荫补登仕郎。锁厅荐送第一,秦桧孙埙适居其次,桧怒,至罪主司。明年,试礼部,主司复置游前列,桧显黜之,由是为所嫉。桧死,始赴福州宁德簿,以荐者除敕令所删定官。

时杨存中久掌禁旅,游力陈非便,上嘉其言,遂罢存中。中贵人有市北方珍玩以进者,游奏:“陛下以‘损’名斋,自经籍翰墨外,屏而不御。小臣不体圣意,辄私买珍玩,亏损圣德,乞严行禁绝。”

应诏言:“非宗室外家,虽实有勋劳,毋得辄加王爵。顷者有以师傅而领殿前都指挥使,复有以太尉而领阁门事,渎乱名器,乞加订正。”迁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

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史浩、黄祖舜荐游善词章,谙典故,召见,上曰:“游力学有闻,言论剀切。”遂赐进士出身。入对,言:“陛下初即位,乃信诏令以示人之时,而官吏将帅一切玩习,宜取其尤沮格者,与众弃之。”

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办公事。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吴璘子挺代掌兵,颇骄恣,倾财结士,屡以过误杀人,炎莫谁何。游请以玠子拱代挺。炎曰:“拱怯而寡谋,遇敌必败。”游曰:“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就令有功,愈不可驾驭。”及挺子曦叛,游言始验。

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后累迁江西常平提举。江西水灾。奏:“拨义仓振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召还,给事中赵汝愚驳之,遂与祠。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再召入见,上曰:“卿笔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除军器少监。

游才气超逸,尤长于诗。晚年再出,为韩侂胄撰《南园阅古泉记》,见讥清议。朱熹尝言:“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盖有先见之明焉。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

(节选自《宋史》)

4.(3分)下列各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补登仕郎????????????? 荫:因祖宗功德

B.有市北方珍玩? ??????????市:买

C.渎乱名器??? ????????????渎:贪污

D.谙典故??? ??????????????谙:熟悉

5.(3分)下列各项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

A.由是为所嫉?? ?????B.炎莫谁何

C.不拘礼法? ????????D.见讥清议。

6.(3分)下列各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

B.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

C.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

D.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

7.(10分)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

(2)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就令有功,愈不可驾驭。

答案:4~6:C B C

7.(1)陆游向王炎陈述进取的策略,认为经营治理中原地区必定从长安开始(以长安为起点),夺取长安必定从陇右开始(以陇右为开端)。(2)假如吴挺遇到敌人,怎么能保证他不失败?即使(他)立了功,就更加不可以驾驭了。

【解析】

4.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C项“渎乱名器”中的“渎”应该为“轻慢”。实词的意思要结合句意来理解。这句话出自文中“非宗室外家,虽实有勋劳,毋得辄加王爵。顷者有以师傅而领殿前都指挥使,复有以太尉而领阁门事,渎乱名器,乞加订正。”翻译为“凡不是皇族和外戚,虽然确有功勋,也不能总是用王爵封赏。不久前有凭借做过皇帝师傅的身份而兼任殿前都指挥使的,还有凭借太尉的身份而兼任内阁之事的,这就轻慢扰乱了朝廷体制,请求加以纠正。”由句子意思和后面的“乱”,考生可以推测出,选项中解释为“贪污”是错误的。

5.本题考查文言句式。A.由是为所嫉(“为所”表被动,是被动句)B.炎莫谁何(“何”宾语前置)C.不拘礼法(省略“于”表被动,是被动句)D.见讥清议(“见”表被动,是被动句),所以答案为B。

6.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题,可以先整体阅读文段,本句的意思:“陆游的才华太高了,但他的行迹又平常,恐怕会为有权势的人所牵累的,他的晚景怕不会十分满意的。”据此理解断句,同时还可以根据文段中的动词判定句读。本句还可以注意一些句式标志“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中的“为……所”是一个固定句式,表被动。

7.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为”( 向),“以为”(认为),“自……始”( 从……开始、以……为起点)(2)“使”( 假如),“就令”(即使(他))。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

【参考译文】

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十二岁时便能写诗作文,以祖上曾有官爵的原因,荫补为登仕郎。参加进士考试(宋代把现任官或有爵禄者参加进士考试成为“锁厅”),被荐举为第一。秦桧的孙子秦埙恰巧排在陆游的后面,秦桧大怒,并对主持进士考试的考官办了罪。第二年,在礼部考试,考官又把秦埙排在陆游的前列,秦桧明显地贬黜了陆游,陆游从此一直遭到秦桧的妒嫉。秦桧死后,陆游才到福建宁德任主簿,又因推荐担任了敕令所的删定官。

当时,杨存中长期掌管戍守京城的军队,陆游上疏向皇帝竭力陈述这样做有很多不当。皇上赞赏陆游的意见,于是罢免了杨存中。帝王所宠幸的近臣购买北方珍宝玉器献给皇帝。陆游向皇帝上奏:“陛下用‘损’字作斋名,自经典文献和文房四宝之外,都摒弃而不用;有些近臣,不能体察圣上之意,动不动就私买珍宝玉器献给皇帝,亏损圣上之德,请求严厉地进行禁绝。”

陆游在回答皇帝的诏问时还说:“凡不是皇族和外戚,虽然确有功勋,也不能总是用王爵封赏。不久前有凭借做过皇帝师傅的身份而兼任殿前都指挥使的,还有凭借太尉的身份而兼任内阁之事的,这就轻慢扰乱了朝廷体制,请求加以纠正。”陆游升迁为大理寺司直,并兼宗正簿。

宋孝宗即位后,陆游升迁为枢密院编修官,并兼“编类圣政所”的检讨官。史浩和黄祖舜举荐陆游擅长词章,熟悉典故,于是皇帝召见他,说:“陆游很有学问,而且讲话切实直率。”于是赐陆游进士出身,陆游进宫应对时说:“陛下刚即位,正是发布政令以告知天下的时候,但是官吏将帅的一切玩忽职守的习弊,应当选出那些尤其败坏标准的,当着大家废除它。”

王炎任川陕宣抚使时,任用陆游进其幕府为干办公事。陆游向王炎陈述进取之策,认为经营治理中原地区必以长安为起点,取长安必以陇右为开端。应当储蓄粮食,训练兵勇,有机会就进攻,没机会则防守。吴璘的儿子吴挺掌握着兵权,其为人非常骄恣,用很多的钱交结士卒,多次过错杀人,王炎对他无可奈何。陆游请求用玠的儿子拱代替吴挺。王炎说:“拱胆小而少谋,遇敌必败。”陆游说曰:“假如吴挺遇到敌人,怎么能保证他不失败?假如他立了功,就更无法驾驭了。”到后来吴挺的儿子吴曦叛国,陆游的话终于应验了。

范成大为四川统帅,陆游为参议官,他们凭借文字结交,相互之间不拘礼法,有人就讥讽他颓废放诞,因此陆游就自号“放翁”。后累迁江西常平提举。江西发生了水灾,陆游上奏:“应该拨出义仓的粮食来赈济灾民,通令各郡向灾民发放粮食。”召回朝廷,给事中赵汝愚批驳他的做法,于是贬他为“祠禄”。(祠,祠禄的简称,官名。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后又让他做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通过宫阙,向皇上辞行,皇上诏谕他说:“严陵这地方可是好山好水啊,你在公事之暇,可以赋诗歌咏,自得自适啊。”再召入见,皇上说:“你笔下的功夫很是了得,能写得一手好诗好字,不是他人所能达到的。”让他做了军器少监。

陆游才气超逸,尤善于诗。晚年再出时,为韩侂胄撰《南园阅古泉记》,为清议一流的人们所讥讽。朱熹曾说过:“陆游的才华太高了,但他的行迹又平常,恐怕会为有权势的人所牵累的,他的晚景怕不会十分满意的。”朱熹的话可以说是有先见之明啊!嘉定二年(1209),陆游去世,享年八十五岁。

(二)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8.(6分)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

(5分)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

8.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的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风浪的威势。

9.①“恶风”“黄流”寓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罢职后的愤懑之情;②“空荒”“待残更”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③借“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

【解析】

8.题干问的是“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三四两句“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紧承上文,以重笔渲染风浪的威势。先写风涛之迅疾,仿佛如万马破空而来,瞬息千里,次写风涛气势之猛,有横压三江五湖之概。这里,“万骑千里”是眼前所见;“气压江湖”,是心灵激荡所感。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生动形象。这几句把“情为境移”“心为事慑”的景况,写得十分突出。但尚未表示由此而生的内心感慨,重点在于绘景。 9.题干问的是“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必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诗的后四句着重抒吐情怀。诗的头两句:“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写舟行之险。江上恶风卷浪,黄流湍急,风势壮猛,浪涛骇人。作者处于这样的情境当中,感到惊心动魄。第一联写出了身处环境的险恶。第五六两句“岸上空荒火夜明,舟山坐起待残更。”表明险境之来,如此突然,难以拒抗。作者此刻身在舟中,任其颠簸,凝神远瞩,江岸上一片空旷荒凉,只见星星磷火,随风飘荡,送来点点微弱的光亮,只好在舟中坐起,静待更残,“长夜漫漫何时旦”,在风涛之夜,十分盼望黎明能及早到来。此联写出了离任途中的孤寂。诗的末尾两句:“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作者回想他二十多年以来,历尽人世的坎坷,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到此时的萧萧头白,饱尝行路艰难的滋味,此时此地,诉说不尽还家去国之情,深感进退都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还家也罢,去国也罢,全是迫于世事,旅途艰难,以致有此时的迁徙,他由此感到了人生的悲痛。末联写出了年事已高而壮志难酬的悲辛。

(三)古诗词默写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__________。”(《论语·雍也》)

(2)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3)????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4)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5)????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6)泪眼问花花不语,???___________。(欧阳修《蝶恋花》)

答案:

(1)己欲达则达人???????????(2)欲辨已忘言?????????(3)三顾频烦天下计

(4)秋水共长天一色? ????(5)沧海月明珠有泪?????(6)乱红飞过秋千去

乙 选做题(25分)

三.实用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的父亲罗家伦

父亲是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江西南昌一个读书家庭。1915年,父亲考进复旦公学中学部,国学功底很深。1917年夏天,父亲投考北京大学。那一年,蔡元培先生到北大上任。

1919年1月1日,父亲和北大高年级学生出版了《新潮》杂志,总编辑是傅斯年,父亲任编辑,两人写了很多关于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文章,《新潮》杂志在当时成为继《新青年》之后,倡导新文化运动第二种有影响的刊物。蔡元培、李大钊、胡适等人都给予父亲他们极大支持。蔡元培批准由北大经费中每月拨3000元给《新潮》,《新潮》的编辑部,就是李大钊北大图书馆的办公室。

1919年4月,中国在巴黎和会失利的消息传到北大,父亲和一些同学商定5月7日联合市民游行抗议。5月3日,蔡元培校长得知北洋政府同意对山东问题做出退让,立即通知了父亲、段锡朋、傅斯年等人。当天深夜,大家决议改在5月4日去天安门集合游行。父亲与江绍原、张廷济一道,被各校代表推举为总代表。5月4日那天上午,父亲站在一个长桌旁边,写好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宣言只有180字,却写得大气磅礴,极富号召力。5月26日,父亲在《每周评论》第23期发表了题为《五四运动的精神》的短文,第一次提出了“五四运动”概念。从此,“五四事件”被定格为“五四运动”。

1920年秋,父亲和四个北大应届毕业生得到蔡校长的推荐和企业家穆藕初基金的资助,出国留学。在美、英、德、法等国深造了六年,父亲回国。1928年,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的蔡元培,让父亲任清华大学校长,那一年父亲只有31岁。

10月12日新学年开学时,校园中除了新校长外,新生中首次出现了十五名女生;原有的五十五名教授中,三十七位(包括外籍人士在内)遭到解聘,却进来了二十多位新的教授;有些系和课程被取消,中国课门数增多;本国和外籍教职员之间待遇及居住条件的差别得到改正;权力大过于教授的职员地位和人数也重新调整。

父亲说:“罗致良好教师,是大学校长第一个责任。”父亲为清华求才的苦心,从毛子水根据何基鸿(清华法学教授)转述的一个小故事中可见一斑:“志希从北平到南开去请蒋廷黻先生。蒋先生本不愿离开南开的。蒋先生不答应,志希便坐着不走。熬了一夜,蒋先生终于答应了。”

父亲选拔人才,也不拘泥于分数。除了对钱钟书的破格录取外,还有报考清华历史系的吴晗,他的数学考了0分,但中文和英文竟是两个满分。父亲大笔一挥,将吴晗也破格录取。

1929年4月,父亲和教授会代表冯友兰联袂出席清华大学董事会议,坚持立场,对抗由外交部高级官员把持的董事会,在校中发动废除董事会的舆论。父亲以壮士断腕的精神,三次向教育部提出辞呈,表示不挠的决心。当局终于在6月下令取消基金会,改由教育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管辖。

父亲在清华时最大的贡献之一,是使原隶属于外交部的“清华学校”,升格为“国立清华大学”。1930年,处于复杂政治形势下的父亲被迫辞职。在不到两年时间里,父亲对清华所做的成绩,依旧被肯定。当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导师陈寅恪先生说:“志希在清华,把清华正式地成为一座国立大学,功德是很高的。”

1932年8月,父亲就任中央大学校长。他到任之初,广揽名师,优化学科,兴建校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他的主持下,中央大学迎来了建校史上辉煌鼎盛的黄金时代。他又力排众议,将中央大学西迁重庆,中央大学在当时是全国高校中院系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所大学。1941年夏,筋疲力尽的父亲辞去中央大学校长的职务。

1969年12月25日,父亲离开了他热爱的这个世界。我抚着他柔软尚温的手,生离死别,像是梦幻,却又无情地逼真!父亲安葬在台北近郊山旁的阳明山第一公墓,四周丛林环绕,放眼远望观音山和淡水河,云边深处,便是隔海的大陆故乡。

(摘编自罗久芳《我的父亲罗家伦》,有删改)

【相关链接】

1.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1950年赴中国台湾,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考试院副院长、总统府国策顾问、中央评议委员。(百度百科)

2.罗家伦延揽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著名教授,如蒋廷黻、张奚若、萧公权、冯友兰、朱自清、张子高、翁文灏、华罗庚等等,多达数十人。这些人的到校,大大强化了教授阵容。

(摘自赵映林《罗家伦于清华大学的开拓之功》)

1.(5分)下面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正确的两项是( )

A.在这部亲情回忆录里,作者全面地展现了罗家伦不平凡的北大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运动、留学欧美、实践教育经历等,表现了他的教育理想之梦。

B.北大讲究学术自由精神的熏陶和蔡元培校长的感召长远地影响了罗家伦的信念和事业,这从他在新文化运动和政治民主方面的表现能够看得出。

C.罗家伦是一个有事业心的学者,无论是任清华校长还是中央大学校长,他都革故鼎新,创造了当时的辉煌鼎盛,但是最后他都被迫辞去了校长职务。

D.罗家伦破格录取了中文和英文满分、数学零分的钱钟书和吴晗,体现了他对人才的爱惜,让他们能在清华深造,为他们以后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E.作者以丰富的积累和真挚的感情写出了关于父亲的回忆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表达了女儿对父亲的敬仰和怀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6分)罗家伦在清华大学任职只有两年,却被称为有开拓之功,请结合材料简述他为清华做出了哪些成就。

(6分)罗家伦除在清华做出了巨大成就外,在其他方面,他还有哪些突出贡献?请结合材料概述分析。

(8分)罗家伦认为“罗致良好教师,是大学校长第一个责任”,并做到言行一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A E,A项3分,E项2分,B项1分;选C.D不得分。

2.①革故鼎新,勇于改革。他苦心求才,裁汰冗员,提高待遇;②裁并学系,增加中国课程;③招收女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4废除外交部高级官员把持 的董事会,使清华改归教育部;5整顿基金,解决了清华教育经费由不懂教育的外交部官僚控制的问题。6促成了国立清华大学的体制转变,原隶属于外交部的“清华学校”,升格为“国立清华大学”。

3.①倡导新文化运动方面:他与傅斯年创办的《新潮》杂志,使之成为当时继《新青年》后倡导新文化 运动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②政治民主方面:他起草了“五四宣言”,是“五四”爱国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五四运动”的命名人。③ 教育改革方面: 他担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广揽名师,优化学科,兴建校舍,十年重建,创造了中央大学的黄金时代。

4.观点:罗家伦认为,教师是学校的灵魂,一个大学办得好坏,要看教师的水平,选拔好的教授是校长的首要任务。具体表现在:①吐故纳新,重聘教授。为了提高清华的教授水准,重新选聘教授,充实新鲜血液。②公平待人,提高教授待遇。本国和外籍教职员之间待遇及居住条件的差别得到改正,权力大过于教授的职员地位和人数也重新调整。③唯才是举,苦心求才。坚持学术和人格上的高标准,他延揽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著名教授,如蒋廷黻,张奚若、萧公权 ,冯友兰,张子高等,增强了清华大学教授阵容;一些名教授如蒋廷黻,是罗家伦亲自请来的。

【解析】

1.B项,“在新文化运动和政治民主方面”不够全面,还包括当校长的教育经历。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江西省红色七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新余市七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 语文
·江西省新余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鹰潭一中2016届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宜春市四校2016届高三高考押题卷 语文
·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语文试题(二)
·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语文试题(三)
·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语文试题(一)
·江西省南昌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南昌二中、临川一中等重点中学协作体2016届高三下学期联考(二)语文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